APP下载

壮锦色彩体系特征分析

2023-10-12陈磊北海职业学院

流行色 2023年8期
关键词:壮锦明度壮族

陈磊/北海职业学院

0 引言

壮锦是壮族人民重要的文化精髓,其绚丽丰富的色彩表现是壮锦最大的特点之一。根据史料记载,壮锦色彩发展经历了从单色到五彩斑斓的发展变化。壮锦多以纯色重彩为主,以红、黄、蓝、绿四色为基色,其他颜色作为补色。项目研究团队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以及到宾阳、百色、河池、南宁、柳州等壮锦分布地进行实地调研,搜集具有代表性的壮锦图片资料,共计488 张,其中79 幅素锦、409 幅彩锦。使用浙江工业大学刘肖健团队基于CorelDRAW 软件平台开发的开源色彩分析插件,对收集整理的488 幅壮锦进行分析,获取色彩信息、色彩网络关系等,并基于此建立了小型壮锦色彩库,可以直观地把握壮锦色彩的特征。

1 壮锦的色彩语言呈现

1.1 素锦的色彩语言特征

过去,素锦主要用作壮族妇女普遍包裹的头巾上的装饰,多用黑白两色棉线进行搭配,较为素雅。技术更新之后,素锦主要使用普通织布机织成,多用作床单、上衣的装饰,素锦的颜色较之前逐渐明快亮丽,大量素锦实物分析显示目前素锦以双色素锦为主,主要是黑色、红色、黄色、蓝色、紫色等色系。

从色相关系上分析,双色素锦的颜色以邻近色和同色系搭配为主,少量使用对比色搭配;从明度和纯度的角度看,双色素锦大胆使用明暗对比、纯度对比;在色彩面积配比上,灵活结合图案的特点形成色块大小的对比。虽然素锦仍是沿用传统的双色搭配,但给人却是色彩明快又不失典雅的新印象。值得一提的是素锦的色彩配比关系,通过分析发现,明度纯度接近的邻近色色彩配比,两个颜色占比较为接近;具有强烈明度对比的同色系色彩配比,主色占比约60%;对比色的色彩配比中主色的占比较同色系更多,约70%。通常,相对低明度的颜色作为主色,占比较大。以三幅分别为邻近色搭配、对比色搭配、同色搭配的红色系双色素锦为例,分析发现对比色搭配中的两个颜色占比差异相对更明显,层次感也较明显(图1)。[1]

图1 素锦的色彩配比分析(左起分别为邻近色搭配、对比色搭配、同色搭配)

1.2 彩锦的色彩语言特征

彩锦是在素锦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现在提到壮锦,通常指的是彩锦。据《柳州府志》记载,明清时彩锦的色彩已在五种以上,近现代的彩锦用色更加大胆、绚丽斑斓。根据搜集到的壮锦图片资料显示,除了大黑底和灰色系,彩锦在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等基本色系的基础上,发展出橙色、棕色、青色等色系。

彩锦的颜色搭配更喜欢用暖色调。在项目研究团队搜集到的壮锦图片资料中,暖色调的彩锦共计200 幅,约占彩锦数量的二分之一,其中红色系彩锦数量最多。暖色调使得彩锦在视觉上给人一种鲜艳明亮、喜庆之感。整体看,彩锦颜色的纯度和明度都较高。经过色彩信息分析,发现红色系中的主色大部分属于高纯度、中明度;而橙色系、蓝色系、绿色系的主色更偏向高纯度、高明度;其他色调如黄色系、青色系是高明度、中纯度,棕色系则是低明度、低纯度。[2]

在色彩搭配上,彩锦广泛使用对比色或互补色突出图形纹样或小面积点缀,颜色对比恰到好处地凸显主色,使色彩层次分明、繁复不乱。对比色和互补色的使用,常见红与蓝、红与绿、蓝与黄、蓝与玫瑰红等组合。多色彩锦制作时也会使用邻近色,如红色系常用深红色、玫瑰红色、橙红色、紫红色、粉红色,蓝色系使用蓝靛色、蓝紫色等,邻近色起到了过渡、调和颜色,增加层次的作用。分析其中一幅红色系彩锦,色彩网络关系图显示主色正红色和深蓝色的色块之间的连线是网络关系中最粗的,代表这两种颜色在搭配时是毗邻关系,并且邻接量较多(图2)。除了低明度的红蓝冷暖对比,还使用中纯度、中明度的玫红色和低纯度、高明度的粉红色,与绿色构成对比,形成丰富的视觉层次关系,但这些颜色没有毗邻关系,所以关系图中绿色只与深蓝色有连线。

图2 彩花“卍”字纹壮锦的色彩网络关系图

大黑底色系因底色较深,显得稳重含蓄,通常同时搭配高纯度的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等基本色,形成色彩对比关系。灰色系彩锦在色彩搭配上区别于其他色系,多用同色系和邻近色,在视觉上显得素雅和谐。

2 壮锦的色彩体系演进

2.1 从自然地理条件看壮锦色彩体系的构成模式

民族色彩体系的形成通常源于其所处地域的风貌。壮族人爱彩,壮族人民的用色习惯与广西地处亚热带,日照充足,四季葱绿,百花争艳,以及壮乡独有的喀斯特地貌等自然地理条件都息息相关。

最早的色彩使用必然来源于社会实践,壮族人民生活的地区生长有许多种可以染色的植物,壮族人意识到植物的汁液可以用作衣物的染料,这些植物为壮锦染色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在色彩使用过程中,壮族人又会参照居住环境的色彩特点来进行搭配。如茜草和蓝草,壮族先民很早以前就学会将其用来染制土红色和蓝黑色,拥有了物质基础和工艺技术,壮族先民从自己常见的景象红花绿水蓝天中获取灵感,织造壮锦。在收集到的图片资料中,常见黑底壮锦,也是因为蓝黑色是壮族人民最容易获得的染料之一,且常年在刀耕火种、灰土遍野的环境中劳作,蓝黑色最耐脏。壮锦色彩体系的构成展现的是一幅壮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卷。

2.2 从人文伦理情怀看壮锦色彩体系的表达方式

壮锦是壮族人民内在精神与民族审美的表达,壮锦的色彩体系亦反映了壮族人民深层次的历史文化、情感心理、思想观念等文化特征。在具备了一定物质基础和制作工艺后,历经代代传承,壮族人民对壮锦色彩逐渐赋予一种民间艺术的象征意义,人们不仅希望通过它来使观看者的心灵得到愉悦,还有纳吉求福与辟邪禳灾之意。从“悦目”和“怡神”的角度分析织造壮锦常用的红和蓝黑两色即可以见微知著,发现人文伦理情怀对壮锦色彩体系的影响。[3]壮族人民通过生活实践掌握使用茜草和蓝草来染制红色和蓝黑色衣物的技能后,发现在青山绿水中劳作,红色和环境相映成辉,既可作为壮锦纹样的背景底色,也可以直接用作图案纹样的主题颜色。红色像火焰一般炽热,象征着生机勃勃,是喜庆日子的最佳选择。红色的壮锦既可悦己,又符合求吉心理、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的需求。同样,蓝黑色染料不仅原料易获取,还与壮族先民的图腾崇拜相吻合,在壮民心中蛇图腾与蛙图腾是自己的保护神,蛇、蛙的颜色均为深色,壮族先民为了祈求庇护,喜用蓝黑色。[4]

政治治理上的规定也是影响壮锦色彩体系的一类文化基因。据《那坡县志》记载,明清时期,土司为了维护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规定“壮族土民的衣服只准穿蓝、黑两色……”。[5]长此以往,这类规定便成为惯性,潜移默化影响壮锦色彩的使用。纵观历史长河,民族交融也是壮锦色彩体系形成的因素之一。中国传统的五色审美观始于周代,以红、黄、蓝、白、黑五色为主要色彩,再配以绿、紫和橙等色;其始于阴阳五行说,逐渐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医学、艺术等领域,在各民族文化交流过程中直接影响到壮族人民的用色理念与习惯。[6]

3 壮锦图案的色彩搭配规律

3.1 几何纹样的色彩搭配

几何纹样是壮锦的主要装饰纹样,据考古资料,广西贵港罗泊湾汉墓出土的黑地橘红回纹锦是古代壮族地区最早的壮锦。几何纹样可谓是民族宗教信仰的再现,如云雷纹与祭雷神的民族习俗有关。随着织造工艺的进步,几何纹样常以多纹样组合的形式出现,包括复合几何图案、以动植物图案以及吉祥寓意图案为主题的纹样组合,后两种组合在壮锦织造中更多见。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复合几何纹样给人更年轻化的视觉感受,近年也颇受年轻人喜欢。几何纹样组合讲究大小图案结合,方圆穿插,疏密、聚散等构成手法混合使用,由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常见的图案构图将多种纹样连接成一幅多层次的壮锦。复合几何纹样的图案组合丰富,制作时须考虑色彩搭配与图案的关系,体现在色彩搭配时更追求秩序感和图形间过渡颜色的使用。[7]

在实地调研中拍摄到一幅复合几何纹样壮锦,整幅壮锦共有11 组各异的菱形几何纹样,15 种颜色穿插(图3)。菱形内的图案纹样采用了高纯度和高明度的亮黄色、橙色、绿色和蓝色等颜色,不同于传统壮锦的含蓄内敛,给人更缤纷绚丽却不厚重的视觉感受。我们可以在这幅壮锦上看到多色复合几何纹样的图案和色彩关系处理的普遍规律:用无彩色系和棕色作为过渡色穿插于主题图案纹样之间,形成层次丰富且具有较强秩序感的视觉感受,同时强化菱形内的主题图案纹样,突出图案与底色的主从关系。[8]

图3 复合几何图案纹样壮锦

3.2 自然与意象纹样的色彩搭配

花纹、龙(蛇)纹、蛙纹、鸟纹、鸡纹、凤纹、树纹、太阳纹等图案纹样是壮族先民根据生活经验及对大自然的观察产生的崇拜演变来的。这些事物经过抽象图形艺术处理后,应用到了壮锦织造中。还有一类意象图形纹样是壮族先民为寄托主观情思而设计,这些纹样大多出现在明清以后,受到中国吉祥文化的影响,如八宝吉祥纹。随着图案纹样的丰富化、复杂化,壮锦色彩的使用也更趋向于多彩化。

在色彩处理上,以动植物图案以及吉祥寓意图案为主题的纹样常使用暗底亮花的手法,暗底显得庄重沉稳,间以对比色或互补色作为点缀,使复杂的图案层次更加丰富,又显得有规律。如在适合纹样中,主题图案纹样的颜色与底色通常有非常强烈的色相对比或明度对比。与几何纹样相同,过渡颜色的使用是色彩协调的关键,过渡颜色可考虑无彩色黑色、灰色、白色以及棕色,还有一种较常见的处理手法是使用主题图案纹样或底色的邻近色。如主题图案纹样采用了高纯度的橙色,图案周边的底色是深蓝色,主题图案纹样的外形装饰使用黄色和绿色。

壮族人民在织造壮锦时还会依据图案纹样的寓意以及图案构图特点,会在色彩的数量、面积、比例上追求恰到好处的对比关系。如彩花“卍”字纹壮锦,“卍”字象征太阳,寓意“万事如意”“生殖繁衍”,代表壮族人民对多子多福和家庭、家族兴旺的美好愿望;菊花象征富贵长寿;梅花代表坚韧不拔的精神,也象征着五福。深蓝底围绕正红色“卍”字纹,底层配色给人庄重的视觉感受,呼应了图案纹样的寓意;在菱形内的花纹图案使用鲜绿色、洋红色、粉红色、海棠红色的对比色组合,花纹颜色调整了纯度和明度,在视觉上形成丰富却不突兀、活泼而不艳丽的效果,花纹与底层的色彩相映成趣,给人一种生机勃勃之感。再细看,鲜绿色周围两层环绕着不同明度及色相倾向的红色,同时菊花纹的方与梅花纹的圆穿插交映,色彩对比的韵律感与图案的秩序美感同时呈现,增一分嫌多,减一分则少。这既是壮族人民从自然界获取的灵感体现,又反映出鲜明的民族审美特色。

4 结语

壮锦的色彩在客观地域环境、日常生产实践与文化审美中萌芽、发展、并逐渐完善形成体系;这种多彩、浓艳的色彩系统也是壮族人民勇敢淳朴的个性、爱彩的审美思想以及宗教图腾信仰的反映。运用现代色彩学的方法对壮锦色彩的用色、配色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也给我们对壮族人民的民族化心理研究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深入研究壮锦色彩,将为我们今后进一步研究壮族民族文化和发扬传承优秀壮文化遗产提供重要的素材和经验。同时民族艺术与时代的紧密相依,通过对壮锦所形成的独特色彩体系特征加以梳理分析,可以给设计者一些有益的启迪。

猜你喜欢

壮锦明度壮族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帛锦时韵*
保护与创新:非遗视角下壮锦创造性转化研究
基于Coloro色彩体系不同色深公式的颜色深度研究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披着“壮锦紫”的地铁三号线亮相
壮锦献给毛主席
浅谈中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与表现
印刷颜色的明度预测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