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肇庆市综合公园植物景观评价研究

2023-10-12胡洁胡长玥张铭亦陈纯王明金黄秋燕

园艺与种苗 2023年9期
关键词:肇庆市水基东湖

胡洁,胡长玥,张铭亦,陈纯,王明金,黄秋燕

(广东理工学院建设学院,广东肇庆 526070)

公园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活动及锻炼身体等综合功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对休闲游憩场所的需求日渐加强。在此背景下,各地纷纷建立城市公园[1]。公园中的植物是城市生态环境的调节器,具有固碳释氧、增温增湿、吸滞尘埃[2]等多种效益。然而,在公园建设的过程中,园林植物常存在配置模式单一、生长不良、后期养护管理缺乏等问题,并不能充分发挥潜在的生态效益和观赏价值。

肇庆地处广东省中西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条件优越,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有“南亚热带物种宝库”之称[3]。通过对肇庆市综合公园植物景观的调查和评价研究,了解园林植物的生长与应用状况,分析其应用潜力,从而更加合理地选择和应用园林植物,丰富植物景观层次,增强植物景观的特色美。对肇庆市三大公园(波海公园、东湖公园、水基湿地公园)进行植物调查,建立景观评价体系,研究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和美学功能等,根据研究结果得出公园植物景观的优势与不足,以期能为肇庆市公园植物配置与优化提供科学建议。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波海公园是位于肇庆市火车站对面的新建绿道公园,是广东绿道1 号线起点。波海公园设计理念为:“绿色明珠——袅袅飘绢倚星湖,盈盈绿带串玉珠”。整个公园植物以疏林草地为主,因地就势,形成开阔的视觉界面。东湖公园位于肇庆市端州区东部,与仙女湖、北岭森林公园相邻,公园建有环湖绿道。种植有金叶黄槐(Cassia bicapsularis L.)、凤凰木[Delonix regia(Hook.)Raf.]、垂枝红 千 层[Callistemon viminalis(Soland.)Cheel.]、假连翘(Duranta repens L.)、灰莉(Fagraea ceilanica Thunb.)等十多种树种。广场、亭台、长廊、拱桥也点缀在公园内,方便市民游客休息、游玩。水基湿地公园临近肇庆儿童公园,园内植物有苦楝(Melia azedarach L.)、乌桕[Triadica sebifera(L.)Small]、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L'Hér.ex Vent.]、朴树(Celtis sinensis Pers.)等,丰富的植物群落营造出一个充满原生态野趣的公园。

1.2 研究方法

以肇庆市波海公园、东湖公园、水基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为调查对象,采用实地调查及问卷分析方法,对植物种类、植物群落结构及植物营造特色进行研究。采用AHP法对植物景观作出客观评价,通过景观评价因子的评分值,探讨肇庆市公园植物景观评价分值的主要影响因子和景观营造模式。以期能为肇庆城市公园绿地的植物优化提供参考,强化公园内植物对于有效维护和改善城市生态平衡的作用[4]。主要采用实地调查法和量化评价的研究方法,在2022 年8—12 月期间分多次对研究地进行系统调研,全面了解公园的基本情况及园林植物应用情况。将实地调研得到的资料进行汇总,作为后期开展景观评价的重要参考资料。据此建立AHP 评价模型,结合专家意见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确立评价体系的准则层和指标层,构建多层次的肇庆市公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体系。

2 公园园林植物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组成

2.1.1 波海公园。调查结果显示,波海公园共有园林植物138 种(含亚种、变种、栽培种,下同),隶属59 科116 属。其中蕨类植物3 科3 属3 种;种子植物52 科108 属135种,含裸子植物3 科4 属4 种、被子植物49 科104 属131种(含双子叶植物39 科76 属97 种、单子叶植物12 科27属34 种)(表1)。

2.1.2 东湖公园。调查结果显示,东湖公园共有园林植物100 种(含亚种、变种、栽培种,下同),隶属51 科92 属。其中种子植物46 科86 属100 种,含裸子植物2 科2 属2种、被子植物44 科84 属98 种(含双子叶植物34 科58 属65 种、单子叶植物14 科27 属32 种)(表2)。

表2 东湖公园园林植物物种组成

2.1.3 水基湿地公园。调查结果显示水基湿地公园共有园林植物91 种(含亚种、变种、栽培种,下同),隶属40 科80 属。其中种子植物42 科76 属91 种,含裸子植物1 科1属1 种、被子植物41 科75 属90 种(含双子叶植物32 科56 属71 种、单子叶植物9 科19 属20 种)(表3)。

表3 水基湿地公园园林植物物种组成

3 公园植物景观评价

3.1 分析方法

植物景观的评价始于美国,是由风景资源的评价发展和演变而来的[5]。植物景观分析方法运用较多的有层次分析法(AHP)、审美评判测量法(BIB-LCJ)、美景度评价法(SBE)、人体生理心理指标测试法(PPI)等。而层次分析法(AHP)因具有使用简便、操作灵活、实用性高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景观评价中。国内对于景观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近几十年来的发展,目前进行景观评价的方法主要有美景度评价法(SBE 法)、层次分析法(AHP 法)等[6]。该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肇庆市三大综合公园园林植物景观进行评价。

层次分析法(AHP 法)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分析方法,是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7],在植物景观评价的运用频度越来越高。近年来,植物景观评价数量化成为我国学者的关注热点,对于植物景观评价数量化研究也日趋增多。如朱奕婕[8]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生长适应、生态功能、观赏效果等5 个规划因素对昆明市的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出昆明市园林树种应用现状存在园林树种种类偏少、乡土树种应用不足、植物多样性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增加园林植物种类、尽快确定昆明市市树、引入定量分析、提高树种规划的科学合理性等建议。

3.2 植物景观评价

目前对肇庆市公园植物景观分析评价的研究仍是空白。该文在层次分析法的视角下对肇庆三大综合公园植物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为公园植物景观的优化提升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高质量地推进肇庆市公园的建设。植物景观评价选择从景观生态、景观美学、景观服务与行为心理功能4 个方面选定20 个评价因子,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组织45 名风景园林、植物保护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和5 名园林植物研究方向的教师对公园植物景观进行打分,得出植物景观各项评价因子的量化得分。

3.3 建立评价模型

综合公园植物景观特征与功能要求[9],确定AHP 综合评价模型由1 个目标层、4 个准则层和20 个指标层构成。以景观生态功能、美学观赏功能、景观服务功能以及行为心理功能为准则层,建立以植物乡土性、物种多样性、色彩与季相、景观吸引度和空间营造性等为指标层的评价体系结构模型(表4)。

表4 层次分析法评价体系结构模型

该层次结构把肇庆三大综合公园规划评价体系分为3 个层次:目标层A、准则层B 以及指标层C。第1 层为目标层A,即对肇庆三大综合公园进行植物景观评价;第2层为准则层B,即公园景观评价的4 个规划因素;第3 层为指标层C,即进行公园景观评价的20 项评价指标。通过构建多层次评价模型,将复杂问题具体量化,得到多个因子之间的分析、比较、排序,从而解决提出的问题[10]。

3.4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完成公园植物景观评价模型的递阶层次结构后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进行元素之间重要程度的相互比较。在进行这一步骤之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公园植物景观进行评分排序。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4 个规划因素与20 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值,针对递阶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和规划因素设置调查问卷的排序题,让具备专业知识的学生进行填写,得到各项评价指标与规划因素的平均综合得分,直接、客观地获取答题者对各项评价指标、规划因素重要性的评价以及对公园树种规划的建议反馈,为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提供参考依据。

3.5 综合评分计算

研究采用“1-9 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在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利用调查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到各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值[11]。设置问卷让50 个学生对评价因子进行打分,然后取平均值,将此值与评价因子的权重值相乘,得到各个植物群落的综合评分值[12]。根据数据通过计算得出公园植物景观的综合评分值(表5)。

表5 公园植物景观的评价结果

4 结果与分析

根据准则层评价指标得分和指标层评价指标得分,分别进行4 个准则层中各公园评价指标得分结果对比分析,设定4 个评价等级,分别为“优秀”“良好”“中等”和“差”。值域(100,85),评价等级为“优秀”;值域(85,70),评价等级为“良好”;值域(70,60),评价等级为“中等”;值域(60,0),评价等级为“差”[13]。

4.1 景观生态功能(B1)

由图1 得出,肇庆三大公园植物景观在准则层景观生态功能(B1)上的评分排序为:波海公园(49.04)>东湖公园(46.24)>水基湿地公园(44.42),总体均值(46.57)等级“差”。结果表明,三大公园在生态效益上景观质量等级较差,根据数据可知,波海公园与东湖公园生态等级较之于水基湿地公园景观生态功能较好。从指标层数据上分析,评价因子总体均值最高的为植物生活型,达83.4 分,说明三大公园生态环境适应植物生长,长势良好。其中,东湖公园(82.83)与波海公园(88.19)的这项指标得分都在80分以上,东湖公园等级“良好”,波海公园“优秀”;波海公园植物生活型(88.19)位居各公园所有指标得分第一。三大公园群落稳定性(62.67)得分在中等水平,群落多样性(42.09)、调节小气候(32.56)评价因子上得分较低。而在植物乡土性上,总体均值仅为13.67,乡土植物占公园全部植物物种总数的比例小。

图1 景观生态功能(B1)及其指标层评价结果

从指标评价等级数量方面统计排序,波海公园(1 个优秀,1 个中等,3 个差)>东湖公园(1 个良好,1 个中等,3个差)>水基湿地公园(1 个中等,4 个差)。在景观生态功能方面,三大公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群落多样性、调节小气候以及植物乡土性上。

4.2 景观美学功能(B2)

由图2 可知,肇庆三大公园植物景观在准则层景观美学功能(B2)上的整体评分低,评分排序为:波海公园(18.06)>东湖公园(17.71)>水基湿地公园(17.21),总体均值(17.66)等级“差”。从图1、2 数据分析可知,总体在美学功能各个评价因子上都存在不足,水基湿地公园得分仍在总体均值之下。在此指标层数据中,总体均值最高的为观赏多样性(24.97),总体均值位居第二的为环境协调度(24.68),得分最低的为层次丰富度,总体均值仅为8.37。从指标评价等级数量方面统计,3 个公园景观质量等级数量均为5 个“差”。

图2 景观美学功能(B2)及其指标层评价结果

4.3 景观服务功能(B3)

由图3 可知,肇庆三大公园植物景观在准则层景观服务功能(B3)上的评分排序为:波海公园(57.83)>东湖公园(56.30)>水基湿地公园(52.63),总体均值(57.32)等级“差”。评价因子公众满意度总体均值(91.19)等级为“优秀”,公众对公园绿化很满意。在景观吸引度上,3 个公园得分都较高,波海公园(96.87)、东湖公园(92.24)等级“优秀”,水基湿地公园(84.45)“良好”,三者植物景观都有趣味性,能吸引游人驻足观赏。休闲游憩性、空间可达性以及科普教育性得分均在60 以下,等级“差”,公园植物提供文化娱乐、游览绿道、体育活动等空间较少,缺少进入观赏景观的道路,植物作为学习、科研的价值较低。

图3 景观服务功能(B3)及其指标层评价结果

从指标评价等级数量统计排序,波海公园(2 个“优秀”,3 个“差”)=东湖公园(2 个“优秀”,3 个“差”)>水基湿地公园(2 个“中等”,3 个“差”)。问题集中于休闲游憩性、空间可达性以及科普教育性。

4.4 行为心理功能(B4)

由图4 可知,肇庆三大公园植物景观在准则层景观美学功能(B4)上的评分排序为:波海公园(27.05)>东湖公园(26.21)>水基湿地公园(25.04),总体均值(26.1)等级“差”。数据显示,水基湿地公园在行为心理功能方面与波海及东湖公园相比,总体得分都较高。3 个公园等级数量统计都是5 个“差”,公园景观建设时要注意园林中的景观元素调度安排是否合理,景观、空间、使用上是否安全等问题。

图4 行为心理功能(B4)及其指标层评价结果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肇庆市三大综合公园植物景观在植物生活型、公众满意度、景观吸引度得分较高。其中,东湖公园作为城区中服务居民休憩活动的代表,在景观吸引度和空间可达性方面效果突出,景观空间相互配合,整体环境宜人,视野开阔,可以在原有基础上丰富植物景观,提升其实际的运用价值和美学价值。而水基湿地公园和波海公园作为偏向植物景观自然效果的绿地公园,景观美学功能、行为心理功能相对于景观生态功能相对薄弱,存在的问题也比较集中,在影响因子中植物乡土性、层次丰富度、科普教育性以及空间营造性得分略低,主要体现在植物配置单一、缺少植物的养护与管理。

5.2 建议

5.2.1 丰富植物群落,展示良好景观风貌。植物群落结构是否健康取决于其多样化程度,多样化程度越高,结构组成就越复杂,其生态系统越稳定[14]。在三大公园中需保证植物生长良好的情况下提高植物的多样性,应注重多种植物间的搭配,体现丰富多样的景观美和生态美,丰富植物群落的同时也可以展示公园风貌,给公众留下肇庆市公园环境优美宜人的印象。例如水基湿地公园缺少观形、观叶、观花、观果等多种观赏特性的植物,季相的丰富程度低,植物配置的空间感欠佳,可见植物对于公园景观风貌的影响之重。

5.2.2 强化植物的科普教育功能,打造特色景点。经过评价分析得到景观服务功能“科普教育性”总体均值为16.45。可见肇庆市公园绿地在植物科普教育方面尚有不足,三大公园中植物的挂牌科普率较低,对于公园植物的科普仍不够便利。应加大公园花卉与树木的科普与宣传,打造具有意境美和文化内涵的景观,在不同的空间中注意景观的观赏视角和吸引度,让公园展现娱乐休闲、健身学习的景观价值。此外,三大公园植物景观生态功能上突出问题为乡土树种应用较少,植物乡土性总体均值14.67,乡土树种种植指数有待提高。园林植物景观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15],特色景点的打造可与乡土树种结合,乡土树种由于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下,长期适应环境的变化,对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产生了天然适应性,并逐渐形成了一种能自我调节、抵抗外界变化的能力,即较强的环境适应性。乡土树种的种植可以使植物生长良好且能代表当地植物特色,具有一定文化内涵。在特色与主题打造中,三大综合公园中东湖公园作为肇庆市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有很好的引领作用,可以在公园的原有设施上进行改造,增加乡土树种种植比例,体现地域特色,增强对公众的吸引力。

5.2.3 合理配置植物,提升植物群落稳定性。植物是园林景观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关键之一在于园林植物的层次感,主要体现在植物的高低错落和色彩组合几个方面。植物群落层次对比鲜明、种植疏密有致、色彩关系和谐,就能呈现出丰富的空间层次感。园林植物的设计应用要体现地方性、合理性、科学性,同时要兼顾美观和功能[12]。东湖公园、水基湿地公园、波海公园3 个城市公园的层次丰富度评价等级为“差”,总体均值仅为8.37。三大公园在植物配置设计上比较单一,植物群落层次对比不鲜明。波海公园植物种植多为在园路上单一列植,树种应用单一,层次搭配不明显,无法形成优美的林冠线,缺乏节奏感、韵律感,景观效果较弱。在植物景观设计上,应综合考虑植物的生活型,根据植物高度、形状进行搭配,在设计中合理利用植物景观,做到层次错落有致[16]。

5.2.4 加强养护管理,满足人群的使用需求。在公园中不难发现部分低矮灌木或地被植物出现了生长状况不佳和人为踩踏、破坏的情况,应加大植物养护的力度,结合园路、景观小品的硬件设施合理营造,针对人群的活动规划植物种植,从主观上避免不合理的人为破坏。在公园远离铺装、道路的景观中要注意气候对植物长势的影响和落叶、枯萎影响景观整体美观。水基湿地公园与波海公园缺少有关植物保护的标语和宣传,可以在保证公园环境协调的情况下提高公众对植物保护的意识。

6 结语

应用AHP 层次分析法对肇庆市区三大综合公园园林植物景观的评价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研究综合考虑公园植物景观生态功能、美学功能、服务功能,行为心理功能4个方面以及影响公园植物景观的20 个重要影响因子,用AHP 法构建评价模型,对东湖公园、水基湿地公园、波海公园3 个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其反映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三大公园植物景观丰富植物群落、展示良好风貌、提高科普教育、打造特色景点等建议,以期为肇庆市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及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肇庆市水基东湖
纳米材料在水基钻井液中的应用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星科学校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幸福街道中心小学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
固定式局部水基灭火系统喷嘴安装要求和常见缺陷
东湖一角
HL-FFQH环保型水基钻井液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肇庆市排舞运动的推广及其启示
游东湖
东湖雪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