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运用
2023-10-12朱宝洁
朱宝洁/文
合理应用作业成本法,可以使成本管理与核算等工作实施更加规范,保证成本因素可以实现事前精准测定,为成本日常控制及后续考核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的基础条件。因此,对作业成本法在成本管理中的运用效果展开分析,是成本管理专业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
作业成本法适用条件
在应用作业成本法的过程中,企业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在处理成本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保证间接成本的占比较高,使作业成本法的作用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此外,企业需要掌握较强的计算机技术,保证在数据信息实现跨部门整合的基础上,发掘作业成本法的价值。作业成本法还需要在企业规模较大、产品类型较多、工艺流程复杂度较高等的基础上加以应用。在应用作业成本法在过程中,可以实现三级作业的区分,以此凸显出作业成本法的优势。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运用的重要意义
有效应用作业成本法,可以使企业的经济运营情况得到大幅改善,保证企业拥有更强的成本控制能力,为目标成本的高水平落实创造有利条件。作业成本法还可以促进企业基础预算管理的优化,促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保证作业成本理念在企业内部得到更高水平的贯彻,以便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得到系统优化。在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过程中,企业的生产性工作流程将得到进一步明确,能够在作业标准成本费用得到合理归集的情况下,科学划分标准作业体系的层级。
此外,应用作业成本法可以明确区分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产品生命周期也会因此得到调整,成本管理工作将突破基础预算的限制,按照产品价值链的特征进行优化,充分实现成本管理工作的价值。在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过程中,企业降本增效目标可以得到高效实现,进而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成本管理奖惩机制不够完善
一些企业在设计作业成本法具体应用方案的过程中,对奖惩机制的作用认知不够深入,缺乏对成本管理约束条件和激励手段的关注,导致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质量难以得到提升,也使得岗位责任管理机制难以得到优化。一些企业的奖惩机制难以有效约束员工行为,未能根据作业成本法的特点为员工提供相应的支持,导致各部门的业绩考核评定效果难以提升,无法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也不能引导员工树立责任意识。
一些企业在构建奖惩机制的过程中,未能有机结合定性法和定量法,缺乏对作业成本管理人员行为的有效考核,未能对具体的考核措施进行创新,难以满足作业成本法的创新实施需要。同时,一些企业虽然组织了问卷调查,但对各部门业绩的实际评定情况缺乏足够关注,未能为奖惩制度的建设积累足够经验,最终导致奖惩方法难以得到有效创新,无法更好地约束员工行为,也无法彰显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优势。部分企业建设奖惩机制的过程中,简单使用资金奖励的方式调动员工积极性,缺乏对职务调整等措施的合理应用,导致奖惩机制无法匹配项目进度,也无法妥善应对成本管理相关工作实施过程中的阻力,无法为作业成本法的全面落实提供支持。
成本管理内部控制措施缺乏创新
部分企业在创新探索成本管理内部控制措施的过程中,对成本核算系统的组成因素研究不够全面,缺乏对作业成本法实际实施效果的重视,导致作业成本法在成本管理工作中的效用很难得到充分发挥,也无法保证内部控制措施具备有利的实施条件。一些企业虽然结合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情况调整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对行业规范的分析不足,缺乏对作业成本法实际覆盖情况的重视,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措施针对性不强,无法在精准判断成本动因的基础上,切实提升成本控制能力。一些企业在创新探索成本管理内部控制措施的过程中,对宏观经济环境的考察不够详细,成本管理模式无法与新环境相适应,难以为作业成本法的充分应用提供帮助。对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研究不够充分,缺乏对现有各类成本实际支出情况的精准分析,难以结合成本控制的实际需求,制定作业成本法的创新应用方案。
成本管理方法培训存在不足
目前,一些企业在开展成本管理方法培训过程中,对作业成本法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总结不够充分,缺乏对员工培训效果的综合评估,导致员工很难在积累实践经验的过程中充分了解成本管理方法,也使得成本管理相关工作的实施氛围很难得到优化。一些企业在制定成本管理方法培训的具体措施过程中,缺乏对作业成本法相关理论知识的重视,未能对成本测定的相关制度进行详细研究,难以为业务培训方法的优化提供帮助。
部分企业虽然具备优化成本管理方法培训措施的愿望,但对成本核算步骤的调查不够详细,缺乏对成本测定方法的关注,导致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未在成本分类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也使得成本管理及考核制度难以优化创新。成本管理方法培训工作的实施缺乏对成本测定程序的重视,作业成本相关基础性数据的统计不够全面,无法在制度的引导之下,合理设定培训工作层次,无法凸显培训工作在成本管理中的重要价值。一些成本管理人员对作业成本管理的相关基础理论缺乏完整的分析,未能结合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需要制定员工技能培训策略,无法在全员参与的情况下提升成本控制水平,也无法凸显培训活动的重要性。
成本管理组织方案缺乏合理性
目前,一些企业在设计成本管理组织方案的过程中,缺乏对作业成本法应用情况的关注,未保证成本管理小组组建的规范性,导致难以科学构建成本的纵向管控体系,无法在优化组织方案的同时,提高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水平。部分企业虽然有增强成本管理组织方案合理性的愿望,但对成本管理各层级任务的构成情况研究不够充分,并未对业务分管人进行合理的岗位设置,导致财务部门的规划无法满足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需要,也难以优化成本管理组织方案,不利于作业成本法的顺利实施。部分企业在成本管理组织方案实施过程中,对工作组例会的组织实施不重视,缺乏对成本测算和管控情况的总结,导致作业成本法在实施过程中,无法实现对各部门资源的统筹调配,成本核算体系与成本管理组织方案都难以得到优化。
产品作业预算编制质量较差
部分企业在实施作业成本法的过程中,并未有效调整产品作业预算的编制方案,导致相关人员简单根据上级部门的指导意见贯彻预算方针,缺乏对预算指标的合理调节,无法满足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需要。产品作业预算编制工作实施过程中,对本行业的特征分析不够充分,缺乏对预算作业消耗量的合理管控,因而难以科学构建新型预算编制方案,不利于作业成本法的高质量实施。同时,缺乏对产品总体作业层面的关注,并未结合预算期内的资源消耗情况,制定产品作业预算编制的具体策略,无法为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提供支持。另外,对固定成本结构和数值特征的考察不够全面,未能对成本的增长率进行精准估算,很难为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提供必要支持。
工艺流程作业缺乏合理性
部分企业在应用作业成本法的过程中,对工艺流程作业的合理性调查不够详细,缺乏对工时成本和报废率等关键性信息的总结,未能实现对测试结论的充分有效应用,导致未能合理选取成本变动方式,无法在完整分析统计数据的基础上,促进工艺流程作业方法的优化。同时,对产品合格率的总结不够充分,未预测合格率对商品信誉的影响,导致研发部人员难以结合工艺流程特点制定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应用方案,也难以优化维修费与测试费的控制效果,无法切实提升工艺流程合理性。
标准作业成本的归集存在不足
部分企业在实施作业成本法过程中,对标准作业成本归集的重要价值认知不足,缺乏对成本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方法的搭配使用,导致作业成本法无法与银行等机构实现精准的衔接,无法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之下,提高成本控制链条的设置合理性,难以满足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需要。部分企业在具体开展标准作业成本归集工作的过程中,对三级基础作业构成情况的考察不够详细,缺乏对产品成本权重信息的考察,导致产品种类等关键性信息的应用价值难以得到充分发掘,无法在合理应用产品制造工艺等信息的同时,更好地适应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需要。另外,缺乏对产品制造工艺流程的考察,未能对成本动因分配率进行准确计算,导致作业成本法的实施不具备理想的基础条件。
作业成本动因分析效果不够理想
部分企业在开展作业成本动因分析工作的过程中,对作业成本法的客观实施需求总结不够全面,缺乏对资源动因分析的重视,导致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无法与资源消耗情况相符合,难以在充分掌握项目类别信息的情况下,满足作业成本要素供给需要。一些成本动因分析人员缺乏对研发阶段成本作业情况的总结,未能对影响客户满意度的各方面因素展开分析,无法根据增值作业的特点对作业成本法进行合理应用,难以凸显作业成本动因分析的重要价值。另外,缺乏对产品周期和生命周期的研究,导致资源费用项目类别的归纳缺乏合理性,难以适应成本管理需求,作业成本动因分析的重要作用很难得到充分发挥,无法满足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需要。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优化运用策略
加快完善成本管理奖惩机制
在制定作业成本法具体应用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将奖惩机制的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并将提高员工约束力作为主要工作目标,为作业成本法全面落实创造有利条件。在奖惩机制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各岗位的责任构成情况,切实提高员工日常行为的规范性,完善各部门的业绩考评措施,使员工可以在奖惩机制的引导之下,切实提高成本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并增强责任意识。在作业成本法实施过程中,企业还需要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处理作业成本管理相关工作,提高对投资受理率等信息的重视度,使用问卷调查等方式优化成本管理奖惩措施,使奖惩制度的建设具备有利的实施条件,促进作业成本法的全面落实。
在制定具体的奖励方法时,可以使用货币奖励与非货币奖励相结合的方式获得员工支持,并保证正向激励与反向激励同时发挥作用,使员工在有效约束自身行为的情况下,使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具备有利的基础条件。在具体创新成本管理奖惩机制的过程中,要重视岗位调动的相关情况,切实优化项目进度管控手段,使津贴福利的发放与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实施需求相适应,确保奖惩措施的优势得到凸显。另外,还需要对作业成本法实施所面临的各类阻力进行总结,保证奖惩机制具备更强的针对性。
提高成本管理内部控制措施的创新水平
企业在创新成本管理内部控制措施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成本核算系统构成情况的分析,严格按照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成本管理的具体策略,逐步优化成本管理相关制度,保证内部控制措施与行业标准相适应,进而提升成本控制质量。在创新成本管理内部控制措施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作业动因的分析,并对成本管理工作各环节进行详细考察,严格按照宏观经济环境的特征,制定作业成本法的创新应用策略,使成本管理内部控制措施的重要作用得到显现。要在成本管理模式设定过程中,加强对作业成本法具体应用情况的关注,尤其要对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宏观环境的特征进行详细考察,使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应用得到优化调整,更好地满足成本管理内部控制措施的创新需要。
优化成本管理方法培训方案
成本管理方法培训方案的设计一定要与作业成本法的贯彻需求相适应,尤其要保证企业员工充分了解作业成本法的价值,以便在优化成本管理工作实施氛围的情况下,促进员工培训方案的优化,并使作业成本法的相关理论知识得到更加充分的应用。企业在探索优化成本管理方法培训方案的过程中,需要提高理论知识传授水平,使员工对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和价值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保证在优化成本核算步骤的情况下,切实提高成本测定水平,优化成本层次的分类效果。在优化成本管理方法培训方案的过程中,需要优化作业成本法相关数据的统计措施,尤其要在科学划定培训层次的基础上,提高成本管理技能的传输质量,从而优化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质量。
优化成本管理组织方案
企业需要结合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需要,制定成本管理组织方案的具体实施策略,构建成本管理小组,提高纵向管控机制建设水平,并在有效协调成本管理相关部门的情况下,确保作业成本法的顺利实施。在优化成本管理组织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各层级业务特征的考察,尤其要对工作组例会管理方案予以优化,使成本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可以得到合理配置,以此满足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需要。作业成本法的实施人员需要完善例会机制,提高成本的测定和管控责任落实水平,使成本管理组织方案的构建可以获得关键领导的支持。要积极构建财务部门统筹、业务部门共同负责的成本管理组织方案,切实提高预算项目审定水平,在优化成本费用审核办法的情况下,实现对成本的集中核算,以此凸显成本管理组织方案的重要性。
提高产品作业预算编制水平
在开展产品作业预算编制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预算方针的下达方式,尤其要对产品订单信息进行详细分析,为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在开展生产预算编制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行业特征的分析研究,根据目标产量等关键性信息,对预算作业消耗量进行总结,构建新型预算编制方式,更好地满足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需要。开展产品作业预算编制工作,需要保证预算编制工作完整涵盖各个作业层面,尤其要对预算期内的资源消耗情况进行总结,使固定成本预算得到更加合理的控制,以满足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需要。企业还需要对固定成本的数值与结构变化情况进行总结,提高预算指标的估算质量。凭借对作业动因的准确分析,提高产品作业预算编制质量,使作业成本法得到更好的应用。
提高工艺流程的合理性
在应用作业成本法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优化工艺流程,尤其要总结工时和报废率等信息,优化产品合格率识别方案,以此满足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需求。要对现有产品的合格率进行严格考察,并对合格率与商誉的关联加以分析,便于研发人员对产品质量进行精准分析,以满足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需要。
加强对标准作业成本的归集
制定标准作业成本归集管理的具体方案,需要加强对横向成本评价和纵向成本评价工作的关注,尤其要对具备立即优化属性的作业成本进行精准识别,充分明确作业链条的构成信息,以便在合理设定三级基础作业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掘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价值。
提高作业成本的动因分析质量
企业制定作业成本法应用方案,需要重点分析成本动因,尤其要对成本相关的资源消耗情况展开分析,明确作业成本要素的构成信息,保证在精准识别作业成本特征的基础上,实现成本动因的准确掌握,为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提供理想的基础条件。在实施作业成本法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研发环节业务特征加以分析,旨在提高客户满意度,为作业成本动因分析工作的优化提供有力支持。在开展作业成本动因分析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增值作业,结合研发周期和生命周期的特征,制定作业成本动因分析的具体策略,以此满足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需要。要结合现阶段的资源耗用情况,对小批量材料的管理方法进行创新,提升资源动因的分析质量,为作业成本法的顺利实施提供帮助。
应用作业成本法可以使多数人参与到成本管理工作中,使核算管理方法得到更充分的贯彻,并保证事前预防性质工作的占比得到相应提升。因此,对作业成本法的适用条件和重要意义进行总结,并结合具体存在的问题,制定提高作业成本法应用质量的具体策略,对提高企业成本管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