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影像叙事策略探析
——评《跨文化场域“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建构》

2023-10-12刘旭东

传媒 2023年18期
关键词:场域纪录片跨文化

文/刘旭东

书名:跨文化场域“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建构作者:王庆福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7月定价:68.00元

纪录片承载着对人类情感和价值理念的呈现和重构,其不仅是传承历史、展现形象、对话文明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新时期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越来越多反映改革实践和发展历程的纪录片走出国门,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与此同时,在国际传媒机构和个人的推动下,从西方视角出发讲述中国故事的纪录片也层出不穷,构成了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另一重要场域。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中外合拍等形式更好把握海外观众的喜好和接受度,提升中国故事纪录片在跨文化场域中的传播力、说服力和感召力,成为当前亟须应对的迫切挑战。

由王庆福所著的《跨文化场域“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建构》一书,从当前全球化的大环境和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现实需求出发,全面系统地探讨了中国故事纪录片在跨文化场域中的影像建构问题,是一本专业的影视理论学术著作。该书内容详实、体例严谨,不仅对各类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梳理,还进一步引入影像叙事理论、人类学民族志理论、跨文化身份认同理论等前沿理论,结合大量的影像建构实践案例对他者视角下的中国故事纪录片的影像风格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新时期向国际讲述中国故事的纪录片叙事策略,对于深入理解和推动中国故事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立足现实发展,明确中国故事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主要路径。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指出的,随着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媒体和个人把目光投向中国,通过纪录片的方式主动讲述中国故事,构成了新时期国际社会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力量。总的来看,跨文化场域下的中国故事纪录片类型越来越丰富,逐渐突破了传统的以西方媒体为主的局面,出现了大量的海外华人独立制作以及通过中外合拍等形式制作的中国故事纪录片。与中国人自己讲述不同,这种他者视角下的影像叙事结构更加贴近海外受众,也更加容易被海外受众所接受,已成为中国故事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主要路径。因此,面对当前这种跨文化传播的新语境,中国故事纪录片不仅要进一步提升自我讲述的能力,还要充分借助他者的力量,通过中外合拍、合作传播等形式将更加真实、立体的中国呈现在世界面前,不断提升中国故事纪录片的跨文化生存能力和创作质量。

针对受众喜好,拓展中国故事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表达方式。在以往的传播中,由于未能充分考虑海外受众的兴趣与喜好,大多采用单向灌输的方式进行传播,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进一步转变这种一刀切的刻板形式,用国外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中国的发展实际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出来,增强中国故事海外传播的感召力和说服力,做好中国故事纪录片在海外地区的精准传播工作。所谓精准传播,就是要明确不同国家和地区受众群体的喜好差异,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表达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差异化表达。一方面,在传播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结合目标受众的兴趣和喜好,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食、歌舞、建筑等文化符号,以及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的各类成就和人们生活的新变化展示出来。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大数据和算法,针对不同国家或地区受众的喜好量身定制传播内容,推动广撒网式传播向精准传播转变。

聚焦传播效果,创新中国故事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叙事策略。长期以来,由于国际社会的舆论格局被西方主流媒体所把持,导致中国故事纪录片海外传播的过程中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局面。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逐渐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要进一步创新叙事策略,着眼于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传递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价值,增强中国故事纪录片在跨文化场域下的传播效果。一是在内容选择上,要注重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下寻找文化多样性下的价值共通,发掘更多独具中国特色、蕴藏中国智慧、展现中国风貌的优秀文化和故事,促进跨文化场域下人与人的对话和沟通。二是在创作层面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传播能力的构建,通过引入国际视角和讲述者,增加观众的共鸣和理解,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经验,为中国故事增添新的解读和价值。三是面对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要充分利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从不同途径深入到海外受众中去,进一步提升海外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场域纪录片跨文化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