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斯顿·休斯《救赎》一文叙事结构及文体风格分析

2023-10-12

名家名作 2023年16期
关键词:休斯救赎耶稣

朱 祎

一、引言

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1902—1967)是美国著名的黑人作家和诗人,享有“哈莱姆桂冠诗人”的称号。他的作品体裁多样,从诗歌、散文、小说到戏剧、历史、传记。他的自传作品共有两部,分别是《茫茫大海》(The Big Sea,1940)和《我漂泊,我思考》(I Wonder as I Wander,1956)。其中《救赎》节选自休斯的自传《茫茫大海》,是其中的一个回忆性章节。在这个章节里,休斯从第一人称出发,记叙了自己“得到救赎”的经历。本文基于威廉·拉波夫的叙述结构,对《救赎》一文的叙述结构进行分析,同时对叙事语言所表现出来的语篇特征进行梳理,探求叙事文体的风格,感受文章中精妙的反讽效果。

二、叙述结构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威廉·拉波夫(William Labov)在分析了大量美国纽约黑人青年口头叙述故事的基础上,于1972 年提出一个完整或熟练的个人经历的口头叙述,包含以下六个基本要素:Abstract(概语)、Orientation(定位)、Complicating Action(复杂化事件)、Evaluation(评述)、Resolution(结局)、Coda(结束语)。这六个基本要素可分别简单概括为:概语——作者开始讲述故事之前用一句话对整个故事所作的一个简要概括;定位——向听众/读者交代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情景等一系列背景材料;复杂化事件——描述故事的主要脉络,按照时间顺序告诉人们事情发展的内容;评述——具体描述事件发生的背景条件,以及发生后人物的心理状态、感情历程等附加材料;结局——故事的结局;结束语——建立故事与现实生活的某种联系,给予读者教训或启迪。以上叙述结构要素在《救赎》一文中的具体表现如下:

概语:I was saved from sin when I was going on thirteen.But not really saved.It happened like this.

这两句话位于文章开头。在具体事件开始之前,作者通过这两句话对全文进行概括,点明本文是有关自己得到救赎的故事,在这一句中具体表现为我为何13 岁得到救赎(注意时间)以及为什么没有真正得到救赎(强调程度)。笔者认为休斯在概语里留下了两个具有特定描述性的词语,尤其是really 程度副词的修饰,激发了读者阅读文本的兴趣,如思考“救赎的具体内容”“13 岁的年龄背景”“真正的救赎的具体含义”等,引发读者思考。

定位:《救赎》一文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等背景材料位于第一段,地点为 “my Auntie Reed’s church”,时间是“night”,人物包括“aunt,sinners,membership of the church and I”,情景内容为“a special meeting for children,to bring the young lambs to the fold ”,读者从中可以得知背景为当地的教堂正“经历着巨大的复兴”,具体表现为教堂不仅举办了一系列祭祖活动,教众还为孩子们安排了一场专门的“救赎”仪式,而仪式地点就在教堂,主要人物就是“我”、“我”的姨妈、孩子们、教会成员以及信徒。

复杂化事件(以下简称为CA):CA 是叙述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是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只要列出CA,人们就可以知道故事发展的主要脉络,了解故事的大致情节。

文中的复杂化事件CA1 到CA3 根据原文先后顺序排列,在CA1 中姨妈先叮嘱“我”得到救赎的情形,接着展现“我”边坐着等待耶稣边记录在教堂内的所见所闻的场景。在CA2 中姨妈的动作并没有得到具体描写,但根据教堂内众人祈祷的情景可以推测姨妈的动作与他们一致,而这时有一部分小孩已经走上前得到救赎,但大部分孩子包括“我”仍然在原地等待救赎。在CA3 中在场只有“我”和另一个小孩Westley 没有得到救赎,而这时Westley 也走上前去,“我”被单独留了下来。在CA4中先是姨妈再到众人、牧师都开始期望“我”得到救赎,然后“我”起身了。最后CA5 中所有人欢呼,包括“我”在内所有人默念上帝的名字(见表1)。

表1

评述:复杂化事件只是将大致事情经过呈现给读者,事件中具体的细节、场景、人物心理活动等需要评述进行填充,才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故事的发展。根据评述相对于CA 句的位置关系,可将评述分为外部评述(External Evaluation)即游离于CA 外的单独部分和内部评述(Internal Evaluation)即与CA 交错共同构成一个句子。在《救赎》一文中,外部评述具体表现为:在CA3 中只有我一个人没有得到救赎的时候,在“Now it was really getting late.I began to be ashamed of myself,holding everything up so long”之后,插入了一个外部评述:“I began to wonder what God thought about Westley,who certainly hadn’t seen Jesus either,but who was now sitting proudly on the platform...”

在描述自己感到一切太晚,只剩自己没有得到救赎,成为“焦点”时,作者话锋一转开始描写自己思考酒鬼的儿子Westley 撒谎得到救赎也没有被拆穿的原因,刻画“我”焦灼不安,想同Westley 一样撒谎得到“救赎”的心理,进一步凸显了“救赎”神圣光芒下的荒谬可笑。

而在内部评述中,根据不同的修饰作用,具体的内部评述可分为:(1)强化性评述;(2)比较性评述;(3)关联性评述;(4)解释性评述。在本文中,强化性评述多见于描述牧师的动作,如:Won’t you come?Won’t you come to Jesus?Young lambs,won’t you come?牧师一次又一次地向这些还没获得“救赎”的孩子们发出呼唤。比较性评述,如I wanted to see him,but nothing happened to me.Nothing !I wanted something to happen to me,but nothing happened.这句话描写“我”渴望见到耶稣的心理活动:“我”是多么想见到耶稣,得到所谓的“救赎”,可是眼前哪有什么圣光,空空如也。两相对比将“我”的焦急、无助与无奈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用三个nothing,不断地强调这种虚无,更传递出作者的反讽意味。关联性评述,如:So I sat there calmly in the hot,crowded church,waiting for Jesus to come to me.描述我坐在教堂里的动作,顺带说明我坐着在等耶稣到来,这个等待的动作为辅助并不会推动事情的进展。解释性评述,如:God had not struck Westley dead for taking his name in vain or for lying in the temple.So I decided that maybe to save further trouble,I’d better lie,too,and say that Jesus had come,and get up and be saved.解释我后面为何会站起来,让人们认为我也得到了“救赎”。

结局:That night...I cried...She woke up and told my uncle I was crying because the Holy Ghost had come into my life...But I was really crying because I couldn’t bear to tell her that I had lied,that I had deceived everybody in the church,that I hadn’t seen Jesus.

故事的结局是,当晚回家夜深人静之时,“我”哭了,姨妈说“我”哭是因为看见耶稣得到了救赎,而“我”认为“我”哭是因为“我”撒谎了,自己并没有见到耶稣,也并没有得到救赎。

结束语:But I was really crying because...and that now I didn’t believe there was a Jesus anymore,since he didn’t come to help me.

这一句表明“我”内心对自己骗人的行为深感愧疚与自责,而一个“now”将过去和现在连接起来,表明“我”自那以后下定决心再也不相信耶稣了,耶稣没有来帮助我、拯救我。而这同文章主题“救赎”遥相呼应,表明了作者对宗教的虚伪荒诞的抨击,进一步凸显了“我”对宗教所谓“救赎”的反讽。

三、叙事视角与叙事语言

作为休斯自传《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回忆性章节,《救赎》全篇使用第一人称,用一个小男孩的视角去记录耶稣“拯救”人类,人类得到“救赎”的故事。而在第一人称中,文章开头提到“我”十三岁的时候得到“救赎”,却又说自己并没有真正得到救赎,因此这个“我”应该是长大后的“我”的评价与回忆。在叙事逐渐展开的过程中,语言也简洁明了,多小词,语法并不复杂,还有儿童用语如“aunti”以及酒鬼儿子的对话描写如“God damn!I’m tired o’sitting here.”等。对于“我”看到的一切即人们的表现,作者多直接描写,经常使用一系列动词展现人物动作场景,更加生动地再现了宗教仪式感下人们的各种表现,也展现了孩子心灵是最为简单直白的,这也进一步凸显了“我”在这种大众的仪式感下仍然没有融入与归属时,只能靠撒谎得到“救赎”后感到愧疚不安、信仰幻灭的心理活动,而文末的“我”再也不相信耶稣了,用了一个“now”将过去13 岁的“我”和现在的“我”联系起来,表明这是一次真实事件,说明它对“我”的深刻影响并告诉读者上帝根本不存在,这都是人类狂热的幻想。

文本除了对“我”所看到的一切即视觉描写非常精细以外,听觉上也是层次感分明。教堂里牧师的歌声,教堂内人们的祷告声,只剩“我”一个人没得到“救赎”时姨妈的哭声,教堂内众人的抽泣声、哀声,“我”最后站起来时教堂里爆发出来的欢呼声,再次祈祷的歌声以及“我”最后趴在床上的哭声,这些声音随着叙事的深入不断变化,在反复中达到了一个巧妙的平衡点,凸显了“救赎”的荒诞与可笑。在具体的声音描述中,如“The preacher preached a wonderful rhythmical sermon,all moans and shouts and lonely cries and dire pictures of hell,and then he sang a song about the ninety and nine safe in the fold,but one little lamb was left out in the cold.”一句中preacher 和preach、sang 和song、ninety 和nine 都是押头韵,而fold和cold 押尾韵,表现出牧师布道时如音乐般的节奏感。

四、结语

本文将威廉·拉波夫的叙述结构模式运用到《救赎》中,通过梳理文本叙述结构,从叙事视角、叙事语言、视听觉效果的角度分析文章语篇特征,探讨文本叙事效果,发现文本对基督教“救赎”这一活动的叙述生动形象、主线清晰,同时具有一定的戏剧效果,特别是将“救赎”的讽刺、宗教的虚伪、人们的自欺欺人刻画得淋漓尽致。

猜你喜欢

休斯救赎耶稣
疯狂忒休斯
一次弯腰等于十八次弯腰
我对每个人说再见
英国耶稣受难日
休斯的告诫
《追风筝的人》的心灵疗治与救赎反思
《烈日灼心》:一念之差,救赎一生
庄之蝶:欲望激流中的沉沦者
欧洲豪门英超最需“救赎”
大生意和一张机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