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草编:从古老技艺到“指尖经济”
2023-10-12秀云姜言芳
文︱秀云 姜言芳
草编制品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草编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 年之久。在遥远的上古时期,先民们先是用草茎、树皮等搓制绳索,用于捆绑、系扎;后来又将柔韧细长的草本植物茎叶采摘后,整理成经纬两束,然后纵横交错起来,使得一根根草的受力点相互勾连,形成坚韧的片状物。这些片状物既可以用于遮盖,也能用于承载,或者做成容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用苎麻和蒲草编制的斗笠。在那时,草鞋具有相当的社会地位,成为王公贵族们时尚生活的象征。哲学家庄子也曾穿着自己亲手编织的草鞋去见魏惠王。
秦汉时期草编制品在民间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大亮点,品种有草鞋、草席、草扇、草帘,还有僧侣打坐的蒲团等。东汉之后,由于丝织品的发展草鞋不再受到王公贵族的青睐,而沦为贩夫走卒平民的用品。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在年少贫穷时便以编织草席、草鞋为生,以致被对手曹操讥为“织席小儿”。
据《唐史》记载,唐代草席的生产已相当普遍,并出现了许多较为著名的草席产地。草编制品不仅仅局限于储藏类器具,许多家具也用草编材料和工艺,其中竹藤被大量应用于家具制作。隋唐时期,由于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往十分密切,从外族传入的胡床,即现在的马扎、交床,就是以绳草编织制成座面,并可以折叠。
两宋时期,不仅有许多因编织闻名的地区和产品,而且出现了专门的编织生产管理部门。福建、广东的藤编、河北沧州的柳编、山西蒲州(今永济、河津等地)的麦秸编等都是当时著名的手工艺品。从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出,草编工艺品已普遍为当时的平民百姓所采用,人们还通过河陆运输,使南北方的草编制品互相流通,从而使得草编技艺更为广泛地传播和发展。
到了明清时期,草编的种类及风格基本定型。鸦片战争以后,官绅举办了各种工艺传习所来传授各种编织工艺,从而使编织技艺有了大规模的发展,并在19 世纪末开始出口。草编艺术还具有地域分布特点。南方草编广泛分布在长江、珠江流域,其中以浙江草编最为发达;北方草编以黄河流域为主,占据鳌头的就是山东省的草编。
妇女是新河草编的主力军
各式各样的草编花样
新河镇的草编博物馆
早期新河草编的原材料和工具
世界草编看中国,中国草编看山东,山东草编看新河。平度新河镇位于胶东半岛渤海湾畔,草编技艺在这里已传承有400 余年,这里素有“中国草编工艺品之乡”的美誉,在民间更是留传着“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都有编艺人”的俗语。
新河草编取材于自然,麦秸秆、玉米皮、葫芦草、高粱杆及其他天然纤维,经过割、梳、摘、捡、剪等一系列工序即可变为草编的原材料。新河草编工艺方法极为丰富,编制技术手法有平编、绞编、编辫等上千种编法,其中,麦草辫和草茶垫最具特色。
如今,全镇有90 多家草编工艺品企业,草编工艺品达400 多个系列,1 万多个品种,年产值达30 多亿元,产品远销日韩欧美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江北地区较大的草编工艺品加工出口基地,新河草编过去一直以外贸订单生产为主要模式。庞大的出口额掩盖不了“只生产、无销售”的产业短板,这种模式下,村民和加工企业处于产业链最底端,且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近年来,为突破单一模式、开拓国内市场,新河镇开启了品牌化运作之路,2018 年,“指间大象”商标面世。“大象”二字源于《道德经》:“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2007 年,新河草编入选青岛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 年,新河草编列入山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河镇打造及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于一体的青岛百年编艺小镇,用文化提升草编产品内涵,走品牌化、集群化发展之路,是新河镇党委镇政府实施的战略规划。新河镇不仅打造了草编博物馆,还设立了电商中心,通过线上直播间等全力开拓国内市场,线上线下融合,赋能新河草编技艺的发展,通过多平台、多举措,以“指尖经济”实现人人增收、家庭致富、乡村振兴。
琳琅满目的草编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