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与戏曲》教材编写及课程开设略述
2023-10-12张天彤
○张天彤 袁 环
引 言
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王黎光教授在学校“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十二字办学理念,以倡导和建设“中国乐派”为办学定位,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办学类型,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办学目标,进一步明确了中国音乐学院未来在传承国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方面所要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随后,为全面建设完备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原院长王黎光又在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即中国乐派“8+1、思政+X”并进行体系化教材建设。《民歌与戏曲》教材编写及课程开设正是以十二字办学理念为基础,践行学校“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有关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的新思路、新要求而落地实施的新举措。
一、基于国家、学校、学生三重考虑的课程与教材
众所周知,当代高校具备五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于中国音乐学院来说,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是核心,音乐理论研究、音乐创作既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学校成为研究型大学的定位标识,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而人才培养质量是我们服务国家文化战略发展、传承与创新文化的关键所在。作为全国最高音乐学府,我们理应在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进行知识与技能传授、交流的行为,是教师对学生在道德、意识、信念、价值等方面进行感染和引导的过程。我们应在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精神气质的提炼、音乐生态环境的建构,以及对中华民族音乐记忆和审美取向的发掘、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依托丰厚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彰显办学软实力,在日益激烈的艺术人才竞争中赢得主动、办出特色。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启动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工程,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迎来了新时代。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是回归传统、扎根传统、弘扬传统、创新传统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民歌与戏曲》教材的编撰出发点,正是基于国家、学校以及学生三个不同层面予以考量的。从国家层面来说,本教材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系列讲话精神的深刻领会和力践行,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①新华社:《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http://www.gov.cn/xinwen/2019-03/04/content_5370529.htm,2019年3月4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②新华社:《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http://www.gov.cn/xinwen/2014-10/13/content_2764226.htm,2014年10月13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③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http://cpc.people.com.cn/n/2014/1016/c164113-25845591.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ivk_sa=1024320u,2014年10月16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④人民网:《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2月24日),http://www.71.cn/2014/1015/784123.shtml,2014年10月15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⑤新华社:《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http://www.gov.cn/xinwen/2022-05/28/content_5692807.htm,2022年5月28日。从学校层面来说,编写教材、开设相关课程,既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也是将我校“十四五”规划重中之重的“8+1”课程方案切实落地,更是为加快推进我校“双一流”及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进程。而对于教学对象,即在校本科生而言,则希望通过本教材的教学,让学生们在感受传统的基础上,能够主动亲近传统、认识传统并自觉坚守传统,从而成为发扬传统、守正创新的新一代文艺表演、创作人才和艺术教育、管理工作者。
二、“8+1”中的民歌与戏曲
于很多人而言,“民歌”既亲近又遥远,既熟悉又陌生。民歌是什么?民歌是人们和大自然的对话,是人们灵魂深处的自我独白,更是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民歌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归属感是其他任何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有了民歌的陪伴,人们在大自然中、在社会生活中才不会孤独和寂寥。
民歌源于生活,是维系古今之间、代际之间感情和思维,并使之得以一脉相承、庚续延绵的纽带和链条。世界上任何一个族群,无论他们住在高山、平原,还是住在海滨、盆地,抑或是住在森林、草原,无论他们选择何种生产生活方式,也无论他们的历史是数百年还是几千年,他们都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独有的民歌。中华民族拥有五千余年的辉煌历史,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民歌为载体、用旋律和诗赋来书写的。这些民歌植根于土地,荡漾着草原森林的绿波,沁透着黑土的芳香,饱蘸着沟壑峁梁的沧桑,漂浮着江河湖海的安详与汹涌。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繁衍生息在中华大地上,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民歌,这些民歌具有浓厚、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她们既有黄土高原信天游的高亢和苍凉,也有江南小调的柔糯和轻漫、草原长调的悠远和长阔,还有劳动号子的雄浑和酣畅。民歌将天、地、人有机地融为一体,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和无法替代的精神伙伴。民歌在人们的心中萦绕,在人们的口中传唱,它是人们用旋律表达的母语,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只要听到自己家乡的民歌,对故土的思念、对亲人的眷恋便会油然而生。
古今中外,伟人也好,哲人也罢,对民歌都不吝赞美之辞。马克思曾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在英国学者威廉姆斯眼中,一首民歌,就是一件超级的艺术品;而在近代文人梁启超看来,人将自己一瞬间的情感用极简短极自然的音节表现出来,是天籁与人类的最好契合。民歌渗透在人们所有的生产劳动、社会交往、节日庆典、婚俗仪式等各类活动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早已成为人们惯以为常的行为方式。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人文资源,民歌在普通民众音乐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并对中国各类音乐的滋润和影响广泛且深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民歌是戏曲音乐的缘起和基石。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音乐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戏剧,戏曲是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中国戏曲与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后两者已不复存在,唯有中国戏曲历经朝代更迭、穿越千年沧桑,仍在中国百姓的生活中传递知识、陶冶性情、启迪智慧,与广大观众真情与共、情感相连。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戏曲先后至少诞生了300多个剧种。其中,以“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为代表的近代四大声腔历史悠久、流传广泛。近百年来,评剧、黄梅戏、越剧、花鼓戏等地方戏亦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戏曲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集大成者,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于上述,将“8”之一的“民歌与戏曲”作为“8+1”中的重点来进行建设,是中国音乐学院十二字办学理念的题中应有之意。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民歌与戏曲”作为一门独立课程面向全校一年级全体本科生开设,课程分为民歌和戏曲两部分内容,授课时长各为一个学期,以系为单位分别安排在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授课,总学时为一学年,每周2课时,共计32周。
三、《民歌与戏曲》教材的体例与内容
考虑到我国民歌与戏曲的体裁属性,“8+1”之《民歌与戏曲》分为民歌卷和戏曲卷两册分别呈现。虽然分为两卷本,但两者在体例与结构方面是统一的,即均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两个部分。理论篇内容为理论知识概述,即对民歌和戏曲音乐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功能特点、文化内涵、讨论热点等话题进行了简要介绍;实践篇为模唱与欣赏实践,选录了丰富且有代表性的谱例,用于学生们课堂和课下的模唱、欣赏与自学。全册谱例均为五线谱和简谱对照呈现。
(一)民歌卷内容举要
作为面向全校本科一年级全体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授课者最需要给以学生们的除了基本概念、专业常识以外,还要通过授课来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尤其要通过课堂模唱来拉近学生与传统之间的距离,培养其学习民歌的兴趣,增进对传统的认知度。因此,我们努力将民歌课打造为立体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兼具的专业基础课。所谓立体性,即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听、唱、记、写民歌的综合能力;所谓实践性,即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们的感官参与,让学生们亲耳听、开口唱、动笔记、用心写;所谓开放性,即考虑到不同专业的授课对象,依据教材的文字、谱例和配套音视频,在教与学中有所侧重,使教师的教有的放矢,学生的学有所选择,最大程度地使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领会风格、体悟传统、感受活态、激发意识。
民歌卷理论篇为《民歌概说》,包括了五部分内容,分别为:第一部分,民歌的前世与今生;第二部分,民歌所属语系与乐系;第三部分,民歌类型与划分;第四部分,民歌现当代整理一百年;第五部分,民歌演唱风格要素及讨论。其中,第一部分先后就民歌的概念、民歌的发展历程、民歌的特点以及民歌与新民歌、民歌风作品进行了概述与阐释。在第二部分中梳理介绍了民歌所属语系和乐系。第三部分中就目前国内已经正式出版的40余种教材中有关民歌的类型划分进行了归类介绍,如体裁分类法、题材分类法、文化色彩区分类法、行政区划分类法、音乐体系分类法、地理生态分类法等。第四部分将一百年来我国进行民歌收集与整理划分为举步之期(1919—1949)、展开之期(1949—1979)、集成时期(1979—2009)、后集成时代(2009—)四个历史时期,并就每个时期所发生的重要收集整理事件、带头参与人、社会影响力以及历史意义与学术价值等进行了梳理与分析。而在第五部分中,专门针对如何去欣赏民歌进行了民歌风格要素分析与演唱特点分析,还就近十余年在音乐理论界和声乐表演界之间热议的话题—“原生态唱法”和“学院派唱法”之关系及其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学术讨论进行了介绍。
实践篇收录了包含我国56个民族的民歌在内的118首曲目用于课堂模唱和欣赏,这是我们本着“好听”“易学”“便于传唱”的原则,⑥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8+1、思政+X”教材体系建设总负责人—原院长王黎光教授在教材编写启动会上给编写人员提出的要求。从浩瀚的中国民歌海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为了便于学生们模唱和欣赏,配合这118首民歌的谱例呈现,还附有对民歌所属民族的简介、对曲目的概述、对谱例进行分析以及演唱提示等内容。模唱曲目中既包括了由北京作为首善之区而辐射全国的广大汉族地区的人民群众喜爱的《水牛》《对花》《画扇面》《翻身五更》《兰花花》《大红公鸡毛腿腿》《交城山》《上去高山望平川》《茉莉花》《送郎调》《太阳出来喜洋洋》《斑鸠调》《天乌乌》等民歌,还包括了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壮乡美》(壮族)、《诺恩吉雅》(蒙古族)、《你像一朵花》(苗族)等耳熟能详的民歌,又包括了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鲜少有人问津的民歌,如《心心相印的人》(鄂伦春族)、《甲金甲》(珞巴族)、《阿昌族古歌》(阿昌族)等。
(二)戏曲卷内容举要
考虑到《戏曲音乐》教材的使用对象主要为音乐学院本科一年级各专业方向的学生,从学生的前期基础、学习接受度和兴趣点出发,本教材选取了在中国百姓中影响力大、普及度高、流传度广的五大剧种为主要授课内容。
理论篇分为“戏曲概论”“剧种音乐”“戏曲发展”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戏曲概论”对中国戏曲发展历史、唱腔分类、文化内涵进行了梳理,内容分别为:一、穿越古今的传统戏剧—戏曲发展简史;二、两类结构与四大声腔—戏曲音乐分类;三、家国情怀与高台教化——戏曲音乐文化。第二部分“剧种音乐”分别对京剧、评剧、豫剧、黄梅戏、越剧等剧种的历史脉络、代表人物、音乐特征进行介绍,意在为学生勾勒出五大流行剧种的整体印象,加深其对中国戏曲代表性剧种音乐的感性认知。内容分别为:一、帝王将相的金戈铁马—京剧音乐;二、华北人民的喜怒哀乐—评剧音乐;三、中原父老的铿锵执着—豫剧音乐;四、邻家小妹的质朴清新——黄梅戏音乐;五、江南水乡的婉约之声—越剧音乐。20世纪以来戏曲音乐进入了新的改革发展阶段,同时,戏曲音乐对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也有着广泛影响,本教材首次对此专题进行探讨。第三部分“戏曲发展”的内容分别为:一、与时俱进中吸收外来——戏曲音乐的改革与发展;二、继承传统中守正创新——戏曲音乐的当代应用。
实践篇收入了30首戏曲名段的教学要点,大部分是京剧、评剧、豫剧、黄梅戏、越剧等代表性唱腔。其中京剧收录了11首,包括老生、老旦、青衣、花脸等行当,以及【西皮】【二黄】【四平调】等不同唱腔、不同板式、不同流派的经典唱段。为拓宽学生的欣赏范围和艺术视野,本教材也收录了昆曲、川剧高腔、秦腔、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沪剧、粤剧等剧种的著名唱段。由于戏歌是近年来新兴的艺术形式,在音乐学院的教学中使用较广,京剧锣鼓经又独具特色,本教材也选取了相关内容以作介绍。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我国戏曲音乐的悠久历史与艺术特征,理解中国戏曲音乐的文化思想和影响戏曲音乐的文化因素,熟悉戏曲领域的众多名家,掌握多种戏曲剧种的音乐风格,并具备演唱部分代表性戏曲唱段等能力。由此,学生能够建立多元音乐文化的观念,增强对中国戏曲音乐乃至中国音乐文化的理解力与自信心。
四、《民歌与戏曲》教材撰写特点
作为一部完整的教材,民歌卷与戏曲卷的撰写有其共通之处,集合了学界精英的集体智慧,具体体现为理论介绍的知识性、音乐文学的思想性、曲目选择的代表性、模唱体验的审美性以及教学普及的应用性。但是,作为民间音乐门类下的两个不同体裁,根据其艺术规律和本着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民歌卷和戏曲卷的撰写还有其各自的特点。
(一)民歌卷撰写特点
1.旧材料的新呈现
所谓旧材料,是指那些洋洋盈耳、朗朗上口,并历经时间考验流传至今的民歌,这类民歌已被多部教材选用并分析过。对于这部分民歌,本教材邀请了各地、各民族的学者为撰稿人,以他们自身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以文化持有者为学术立场、以局内人的视野为价值判断进行撰文书写。因此,本教材中有关这类民歌的内容又有新的呈现。
2.体例结构的开放性
本卷教材的书写体例未采用以往教材按学时分章布节的形式,而是采取理论篇、实践篇两篇,将理论与实践互为观照的方式进行知识铺排。这种结构安排的目的在于给民歌的教与学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便利,即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学术专长,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对象,有所选择地选用理论篇的理论知识点和实践篇模唱与欣赏的曲目进行教学;学生在使用本教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理论篇的理论阐释和实践篇的实践演练达到课后自主学习的目的。而教材后附的参考书目则为授课者和学习者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可以延伸教与学内容的依据,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讲授重点,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兴趣使然,以“顺藤摸瓜”的方式有所选择地去查找相应学习资料进行系统、有重点的学习。
3.学习者的可选择性
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在使用本卷教材时可以有所选择和有所侧重,声乐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某些运用民间特殊技法的曲目进行模唱,如北京民歌《对花》中的嘟噜音和上挑下滑音、河北唐山民歌《捡棉花》中的喉克音与鼻克音、徽州民歌《十绣鞋》中使用的滚声哈哈腔、巴尔虎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中的“诺古拉”等等;作曲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某些调式调性有特殊变化,或某些具有区域(或民族)标识性旋律的曲目进行模唱与分析;对于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就民歌所属体裁(或歌种)进行深层的理论探讨;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则需要留意那些更适合在中小学中进行传唱的曲目作为重点模唱对象;而对于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生则为概览式、普及化学习即可;其他表演专业则以大量模唱为主。
4.唱词的简单易学性
民歌卷中选录的我国55个少数民族民歌共有63首,大多是用所属民族语言演唱的。我们针对当前民歌教材的歌词,或是使用国际音标标注,或是使用本民族内部通用的注(记)音符号标注,或是采用同音汉字替代少数民族唱词发音,甚或是直接译为汉语唱词的现状,以实用性和简单易学为出发点、以掌握我国各民族民歌的风格韵味为落脚点,经数次调研和论证,决定采用汉语拼音标注并配以音视频的方式,来帮助学习者掌握我国各少数民族民歌的唱词发音,以保证模唱时对民歌风格的继承。
(二)戏曲音乐卷撰写特点
1.宽口径、多途径地重组教学内容
以往的戏曲音乐课程均以相同的教学内容面对不同专业学生,这与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相背离。针对这一问题,本教材采取系统布局、重点分流的方法,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宽口径、多途径地重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专业交叉、分类教学的特点。本课程在重点梳理各个剧种音乐特征的基础上,针对作曲系、管弦系等专业的学生,可以多讲授中国戏曲音乐的当代创作与运用的相关知识;针对国乐系与声歌系等表演专业学生,可以侧重从中国戏曲音乐的风格流派与润腔演唱等角度进行教学引导;根据音乐学系学生的学习需求,则可以从戏曲音乐的文化梳理、本体分析、模唱实践和理论研究等多方面切入。在以上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本教材首次增加了戏曲音乐文化思想、影响戏曲音乐的文化要素、戏曲音乐的创新与发展等内容,引导学生从更深、更远的学理层面和高度来思考和认识中国戏曲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重视戏曲音乐文化思想对学生的深刻影响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具有多样化的功能,戏曲艺术也不例外。由于生长于民间,流传在文人、宫廷等多个阶层,戏曲具有更为多样的功能,如高台教化、观赏娱乐、信仰传递、身份认同、革命启蒙等,所谓“戏曲小舞台,人生大智慧”。戏曲音乐作品精神丰沛、思想深邃,传递着中国人对真、善、美的独特认知。本教材从家国情怀、忠孝节义、爱恨情愁、喜乐悲伤等角度对中国戏曲音乐中的文化思想展开解析,这些穿越千年的思想、情感和智慧依然能够给当代学生以深刻的启迪。
3.密切关注当下中国戏曲音乐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近代以来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为了表现新的时代内容,戏曲音乐工作者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从20世纪初上海海派京剧的改良活动,到秦腔易俗社的百年革新,从梅兰芳的“移步不换形”理论,到京剧现代戏的改革实践,戏曲音乐探索的脚步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随着西方古典音乐东渐,其创作理念和方法对中国自在传承的戏曲音乐有着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听觉模式和审美理念。具体来看,昆曲、高腔等历史悠久、积累深厚的剧种音乐变化较小,而京剧、豫剧、评剧、黄梅戏、越剧等活跃度较高的大剧种和新兴的地方剧种音乐变化较大。本教材对20世纪以来戏曲音乐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专题梳理。历史地来看,有些做法为戏曲唱腔的新旧交融和古今共存提供了成功的尝试,其艺术效果已得到观众的认可,有些新的做法则仍有待时间的沉淀和观众的检验。这些命题均值得学生关注与思考,由此也赋予了戏曲音乐课程新的面貌和使命。
结 语
将“民歌与戏曲”设置为课程体系中本科阶段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八门专业基础课之一,这在当前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有着鲜明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022年春节前夕,学校正式通知我们牵头负责本教材的编写任务。随后,在原院长王黎光、黄虎副院长的直接关怀领导下,在音乐学系毕明辉主任、教育教学中心吴志武主任的主持带领下启动了本教材的写作任务。作为本教材编写负责人,我们在整个构思和撰写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来自学校和音乐学系、教育教学中心领导有温度的关怀和高度信任,更感受到全国各地参与写作的每一位学者认真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浓厚的学术情怀。从2022年春节前夕接到写作任务,到5月中旬确定写作班底,再到6月30日完成初稿,在这短暂的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共完成了包含118首民歌及谱例、30首戏曲唱段及相关的62个谱例在内总计24万余字的写作任务,体现了本教材编写组的人心之齐、力量之大及效率之高。在这个过程中,编写组收获的不仅仅是学术成果,更是团结合作带来的愉悦审美体验。后续,编写组还要进行教材配套的曲目音视频录制工作,并在教学中不断修订打磨完善,争取再版时无论从篇幅上、抑或是质量上均有更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