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人民 面向未来
2023-10-11
沉睡两千年的击鼓说唱俑在舞台上苏醒,静静流淌的锦江之水见证俳优的戏剧人生。2023年5月,国博馆藏文物活化工程首部原创舞台剧《盛世欢歌》正式推出。《盛世欢歌》以国博馆藏文物“汉代第一俑”—“击鼓说唱俑”为灵感来源,融合话剧、音乐剧、戏曲、曲艺、舞蹈、诗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带领观众经历一场人与俑跨时空对话的奇幻之旅。
国博是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始终坚持以珍藏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己任,探寻文化之源、展现文化之美、彰显文化之魂,用文化的力量提振民族精神。
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
在国博“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夏商周部分,观众流连于青铜器展柜前,惊叹于古文明的智慧和荣耀。“妇好”青铜偶方彝是一件商代晚期大型青铜礼器,于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形似大型宫殿建筑,在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独树一帜。1977年青铜偶方彝入藏国博,当年拍摄的照片显示,青铜偶方彝方形槽一侧器物表面布满裂痕,左侧扉棱部分缺失。器物经过保护修复后,1980年考古报告中的照片上已无法观察到缺失和裂隙部分。为评估器物的整体保存状况,国博文保研究人员采用了X射线成像、红外热波成像等科学研究方法对青铜偶方彝的历史修复状况以及锈蚀种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器由多块残片焊接修复而成,存在大量补配、整形、焊接等修复痕迹,同时揭示了修补材料的化学组分和分布位置、锈蚀种类及其稳定性,为青铜偶方彝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学术研究是博物馆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博物馆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博作为全国博物馆行业头雁,一直在逐步强化学术探索与科技创新的整体布局和支持力度。
2018年“格局重塑”后,国博形成了文保院、研究院、考古院、书画院等“四大院”协同发力的学术研究与交流平台。
为做好文物的守护者、传承者和展示者,国博成立了“馆藏资源活化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以馆藏资源活化关键技术为研究对象,开展博物馆大数据、博物馆智慧服务等共性研究;依托国博建立了“金属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致力于解决金属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等。如今国博已经拥有一支集文物检测、研究、保护、修复和复制于一体的现代化文物保护队伍,在继承传统和不断创新的基础上,用精湛的技艺和先进的科技保护着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
国博考古则以寻找中华灿烂历史文化的物质遗存为使命,为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博考古工作者的足迹遍及多个省区,开展了新疆库车乌什吐尔遗址和库尔勒玉孜干遗址、山西绛县周家庄史前遗址、陕西宝鸡吴山和下站秦汉祭祀遗址的发掘,以及山东潍坊地区滨海环境考古调查等;由国博、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及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合作发掘的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加强科学研究,是新时代博物馆创新办馆思路与提升管理水平的关键。据悉,未来国博还将深化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的科研布局,强化研究直接转化为展览的科研理念,积极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
“走进国博,我了解了国家从一穷二白到现在繁荣昌盛的历程,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坎坷与艰辛,这让我对我们的国家充满信心,相信祖国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北京平谷区刘家店中心小学的学生龚雨莹参观国博后,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随着我国公共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提到:“现代社会每一位公民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其来源当然主要是学校教育,但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校外教育发挥的作用越來越大,博物馆本身已经成为重要的校外教育阵地。”
开展常态化展厅主题讲解活动,以富有时代特色的代表性文物串联起中华文明演进的历史足迹;研发“古代中国·通史课”“古代中国·通识课”“复兴之路”等系列活动课程,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推出“小小讲解员”“国家博物馆公共考古体验”“古代中国通史”“古代中国通识”等主题研学活动,满足儿童、青少年、成年、特殊群体等不同观众的认知特点、学习兴趣及参观体验……曾经,每位国博观众心目中都有一个亲切感人的国博讲解员形象,今天的国博构建起的集线下讲解、智慧导览、馆校合作、志愿服务于一体的多样态社教体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发挥着博物馆以史明理、以史育人、以史启智的大学校作用。
国宝不止一面
博物馆文创,是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方式。从科技发展脉络到传统礼制礼器,从国粹《红楼梦》到先贤大儒孔子,从瓷器艺术到书画艺术中的古代生活美学,通过每日一件文物,《国家博物馆日历》带领读者穿行于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宋代“天文图”碑拓片里,二十八星宿精巧神秘,1434颗恒星耀目璀璨,“斗转星移小夜灯”将古人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对星空的无限遐想化为灯光下的温暖陪伴;登月火箭残骸挂件独一无二,刻辞卜骨风暴瓶穿越时空连接古今,四羊方尊考古巧克力里深藏沉浸式考古的乐趣,海晏河清香薰蕴含着四海承平、祈福平安的美意,国博文物收藏卡更是每个到馆小朋友的必备神器……
一款款文创产品将传统文化的器物之美、精神之美、价值之美,通过当代设计重新展现在大家面前,凝聚起中华民族骨子里的文化情结,服务于今天的文化创意产业,陪伴着观众的日常生活。
“博物馆的文化底蕴如此丰厚,它能够给予你的感动太多了。文创产品是很小的窗口,而我们就要从这样一个窄小的出口,通过转化让大众感受到背后流淌的文化。”中国国家博物馆经营开发部副主任、国博(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晓云介绍。
中国博物馆现代化进程进入高速发展期,公众对于博物馆文创的要求已经从“有”,到“优”,再到“独一无二”。在这个过程中,国博依托丰富的馆藏,以“国博衍艺”为品牌每年推出文创新品超过200款,以“国博美馔”为品牌推出了数十款文创美食。在文物的守护者、当代设计的解读者、受众的倾听者这几重角色下,国博以文化为本、守正创新,不断延展文化消费领域,注重公众互动体验,积极参与文创展示活动,推动红色文创工作。丰富多样的国博文创让人们体会到“国宝不止一面”,成为连接博物馆与社会大众、增强文化记忆、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智慧博物馆之路
国博的线上虚拟展厅里,既有“月球样品001号·见证中华飞天梦”“金瓯无缺—纪念台湾光复七十五周年主题展”等源自实体展的云展览,也包括首个由5G技术支撑的“无实体”云展—“永远的东方红—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五十周年云展览”。
迄今,云端国博已聚合了76个虚拟展厅、140多个展览专题网页、130多部短视频。观众只需通过指尖即可“掌控”云端,欣赏文物藏品与精品展览。
国博的数字化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启动,经过了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等发展过程。数字采集藏品并进行高度还原,通过数字影像技术在虚拟网络空间再现展览,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实现场馆的实时监控管理,国博藏品、展览、场馆的数字孪生是推进智慧国博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从2018年开始的智慧国博建设,强调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展览、智慧服务,并按照“透彻感知、泛在互联、智慧融合、自主学习、迭代提升”的技术路线持续推进。这正成为业界共识,极大地促进了博物馆组织形态、征藏手段、展陈方式、观众服务、运维保障等方面的改革转型发展。
2022年国博联合国内外33家博物馆共同举办了“手拉手:共享世界文明之美”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活动。在“国博专场”,数字虚拟技术展示、8K拍摄并高清呈现等丰富形式,生动阐释了文字对于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作用。围绕这一活动,国博联手腾讯打造了“手拉手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小程序,设计了与观众的互动创新方式,用户可在线鉴赏各国博物馆的珍藏文物。
这是国博适应数字化发展大趋势,推进智慧化建设进程中的一次实际应用。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在我国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国博也依托馆藏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打造集三维数据采集、数据融合、互动展示、活化利用、环境监测于一体的智慧展厅,推出智慧展“数说犀尊”。游客可以在智慧展厅看到工作人员如何对文物进行数据采集和状况监控,并与展览进行互动,同时可以欣赏品鉴文物的多元化呈现。
“从文字看中国—解析中华文明的基因和密码”国博专场直播中,大盂鼎内的铭文被8K技术纤毫毕现地呈现在舞台正中的8K大屏之上。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在青铜偶方彝综合保护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成像、红外热波成像、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便携式X射线荧光(DXRF)、X射线衍射分析(XRD)、拉曼光谱分析(Raman)及三维视频显微镜等方法,揭示了青铜偶方彝的历史修复状况,分析了修补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分布位置,判断了锈蚀种类及其稳定性,研究结果为偶方彝的保护修复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多年來国博修复和复制了大量珍贵青铜器。司丂母斝出土于河南安阳妇好墓。一柱帽从口沿处断裂脱落,一足从器底断裂脱落,一足中部断裂(原补配修复部分)脱落。国博文保人员采用电焊结合粘结的方式将柱帽、足部连接为一整体,最后再采用酒精漆片结合矿物颜料进行传统的随色做旧,完成修复。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研究人员对少数民族服饰文物无氧封装保护。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研究人员对文物进行大幅面X射线荧光分析检测。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国博抢救修复了馆内外大批珍贵书画文物,运用传统临摹技艺复制了大量馆藏书画,为古书画原作保护与展示提供了重要支撑。国博文保人员将传统修复技术与现代科学检测深度结合,使用透光摄影技术,发现清代郎世宁所绘《松鹤回春图轴》画心局部折裂位置形成了穿透性病害,以及历次修复痕迹和贴条位置。大幅面X射线荧光扫描成像揭示了重彩画中各种矿物颜料的分布情况,为文物修复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指导。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①2023年5月5日,观众参观“古代中国”基本陈列。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②国博讲解导览团队。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③2 0 19年5月7日,社会教育部专职讲解员在“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讲解导览。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④小学生在国博参观时聆听讲解。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国博日历”是国博的代表性优秀文化创意产品,收录了许多馆藏瑰宝。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商代后期子龙鼎,通高10 3厘米,口径8 0 厘米,重2 3 0 千克,传2 0世纪2 0年代河南辉县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宋代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坐像,高200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国博推出的“说唱俑”与“四羊方尊”两款文物雪糕。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商代四羊方尊,盛酒器,边长为52.4厘米,器身高5 8 . 3厘米,重近3 4.5公斤,193 8年湖南宁乡黄材出土。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东汉击鼓说唱俑,高56厘米,19 5 7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出土。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国博“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中设置了“霓裳旧影”互动区,观众只要在智能电子屏前挥挥手,就能轻松换衣。穿越到心仪时代后,观众还可以将此定格,在手机中保存。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国博“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里的沉浸式体验空间。悠扬的乐曲中,中国传统服饰的图案幻化成流光溢彩的万花筒,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魅力。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国博“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以图像、文字、视频、新媒体等多元展示手法呈现。观众通过数字屏幕观赏古代书画。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大盂鼎相传于清道光年间在陕西岐山县京当乡礼村出土(一说眉县礼村),得名于作器者,西周时期一位名叫“盂”的贵族。在器物内壁铸有铭文19行29 1字,主要记载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对盂进行册命的史实。大盂鼎的铭文布局规整,用笔方圆兼备、端严凝重、雄壮又不失秀美,是西周前期极具艺术性的书法典范。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
《盛世歡歌》在国博剧场精彩上演。《盛世欢歌》以击鼓说唱俑为切入点,通过3个单元故事、4个场景、数十年光景,生动再现了俳优的命运起伏,于跌宕境遇和悲欢离合中讴歌卑微却乐观的灵魂。着力还原的人物服饰以及来自经典古籍中的故事灵感,让观众在观演过程中沉浸在遥远的中国故事中。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