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2023-10-11简振荣

高考·下 2023年7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策略教学

简振荣

摘 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评价方式,贯彻落实新评价方案,真正让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课堂教学过程评价、课后作业评价、阶段性检测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有机融合。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价的方式,将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充分发挥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才观。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评价学生;策略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重任,如何把学生培养塑造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就是从根本上回答办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教育评价为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是教育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广大教师应该静下来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一味追求教学质量,忽视了育人过程。教学不仅是教和学,应该是教、学、评一致,评价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一评了之,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探索有效的评价方式,真正让评价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将课堂教学过程评价、课后作业评价、阶段性检测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有机融合,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将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充分发挥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下面浅谈一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评价[1]。

一、创新评价方式,激发学习动力

评价是教师干预的重要环节,起着反馈、评价、协调和控制的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师评价,可以指导学生明确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的主动性。但通过以往的调查可以看出,目前的物理学习评价仍然存在方法僵化、科目单一等问题,不利于学生激发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因此,在调查反映的问题和学习物理倡议的实质性改进的同时,教学评价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在提高学生物理学习主动性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评价应该充满特性和个性——鼓励学生,也要指出学生的缺点。教师应注意评价语言的丰富性和贴切性,而非单纯形式上的“好、棒”等简单评论,优秀的同学获得创新性奖项,促使其主动地学习物理。

第二,形成权威评价结果。教师评价结果是促使学生物理学习主动性提高的动力,具有概括、指导、调动学生物理学习主动性的意义,应被认定为权威评价结果。在调动学生物理学习主动性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在材料的组织、目标的实现和评价活动中的表现为基础,进行综合评价。充分考虑评价结果,形成权威评价结果。

第三,关注各种评价。自主学习所揭示的特性和情况是不可控和不可预测的,是一个未知的过程,多元化的评价应该包括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因此,教师在调动学生自主性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对表现好的或创造性的地方给予及时鼓励和表扬,对不足的地方提出建设性的建议[2]。

二、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表现进行评价

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问答可以把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有机融合,通过课堂问答,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有没有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便改进自己的教学。课堂问答应采用有效的问答方式。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提出问题,学生集体回答,这种群问群答的方式其实是无效教学,这种简单的一问一答不能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一些错误的观点没有被发现,创新的观点也没有让学生展示,知识生成性较少。课堂问答应留給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时间,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和问题的难易,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充分展示,允许学生出错,有不同的声音,教学思想要求异。对学生的回答,要客观、有效评价,既要纠正错误观点和认识,更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的欲望。问题情境的创设应结合学生实际,基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达成。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的问题既要紧密结合学习目标,也要注重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情境应来源于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从情境中提炼出信息,能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学情,难易要有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难度过大或太容易,都不利于学习目标的完成。设计的问题不是简单的问答,应该是促使学生思考的高质量问题;设计的问题如果大而宽泛,学生的思维就会飘忽分散,不可能达成教学目标;如果问题过于简单浅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问题的设计不仅能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更是打开学生科学思维的钥匙,把课堂活动和教学目标融合在一起。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各个环节的表现可以用评价量表的形式呈现,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统一。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查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教无定法,评也无定法,可以定量评价,也可以定性评价,目的都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比如,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探究性实验课,采取学生分组实验,并得出结论。教师可以设计学生表现性评价量表,便于对学生进行数据分析。课后可以让学生通过反思自己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清楚自己在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困惑,今后学习过程中需要改进什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价[3]。

三、制定作业评价标准,评价学生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的掌握情况

作业是促进和检测学生学习效果、查缺补漏的科学工具,作业不仅是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还要适当关联下节课内容,为下节课新内容做铺垫,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措施。所以,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设计作业时,心中要有学生,培养自己的命题和选题能力,科学合理地设计高质量的作业,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提高作业的质量,减少不必要的作业数量,作业要根据学情,不能一个标准,不能搞“一刀切”,实行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有选择地完成作业,不要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和包袱。教师应把设计作业作为备课的一部分,注意题目的科学性、趣味性、育人性。作业不一定都是习题形式,应既有巩固学习目标的基础作业,也有一些实践和实验作业,既要关注学生的理论研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所以作业的评价标准可以是多种形式。

比如,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归纳梳理本单元内容,利用思维导图将一些公式、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清晰地展示出知识的重难点、知识脉络,更深刻地理解它们内在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对高中物理课后的“STS”“科学漫步”“说一说”等阅读了解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查找相关内容和视频,让学生交流、讨论、展示,引导学生了解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的发展,以及当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激发学生献身科学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制订作业评价标准要有明确的考核目标、评价方案和评价方式。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的思维过程、学习态度等。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课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搜集有关伽利略的个人资料、对科学的贡献以及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思想,总结自己的认识、体会、受到的启发和思考。教师应创造机会,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无论是学生自评还是同学互评,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客观评价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同时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作业应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教师应认真批改纠错,做好反馈,促使学生及时改正错误,避免问题积累,进一步巩固知识目标,发挥作业的检测功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学生的书面作业、实验报告等作业,教师通常采用书面评语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也不是简单地写个“优”“良”“差”等级,或者打个分数,而是应该结合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恰当地评价学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一些激励鼓舞学生的语言,让教师的评语能够真正起到促进学生改正错误、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鼓舞斗志的作用,充分发挥作业评价的功能[4]。

四、通过单元或章节测试,评价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

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教师需要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增强教学的目的性。学生通过测试,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取得的进步,达到纠正错误,提升信心,调整学习方法的目的,实现更好的发展。测试题的选取应依据课程标准对学业的要求,能充分反映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体现物理学科的育人功能。阶段性检测应考查的物理核心素养主要是: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会在熟悉的问题情境中简单运用物理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探究意识,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了解“科学、技術、社会、环境”的关系,激发学生献身科学的意识。科学合理设计试题难度,试题要有层次、有梯度,将学生平时学习的碎片化的知识有机整合。也可以将平时学生的易错知识点重新整合成试题,重复做,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真实评价学生是否达到素养目标。试卷的长度要合适,可以采用小卷模式、现时训练、专题专测,测试内容要少而精练。这样,学生从心理上不惧怕测试,有信心和成就感,避免因试卷过长,题量过大,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小卷测试更易于教师及时评价和有效评价。阶段性测试的评价方式既可以用分数的形式定量给学生反馈,也可以用等次等恰当的形式给学生反馈,帮助学生通过测试发现自己在这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进步,以便调整下阶段的学习方法,达到测试的目的[5]。

五、教师自我反思和学生评价教师相结合,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学过程中不只是需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还应通过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对教师的评价可以是教师通过自我反思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让学生评价教师。教师自我反思。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转变观念,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向研究者、反思者,教师课后反思的过程就是自我评价的过程。教学反思可以促使教师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检查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查找教学中的不足和困惑,以及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经验支撑。教师不会反思,也培养不出具有反思品质的学生,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比如,教师在教案的设计中,每节课最后应该有“教学反思”一项,逐步培养自己对教学过程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成长为经验丰富和会理性思考的教师。学生评价教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让学生评价教师,使教师教学的优缺点及时得到反馈,促使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达到学生的期望,以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如谈话、调查问卷等方式。调查问卷是学校常用的一种评价方式,给学生发放问卷表,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有效评价。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育是一项充满智慧的事业,任重道远。立足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应该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让教育回归根本,用新理念、新思维努力践行教书育人神圣使命。应该认真学习领会《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积极贯彻落实新评价方案,积极探索立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树立新时代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用爱生如子的教育情怀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祖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文云.简析高中物理分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路径[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7):242-243.

[2]黄芳云,郑卫峰.高中物理分层式教学初探: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J].湖南中学物理,2020,35(2):6-8.

[3]刘文光.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1):65.

[4]汤建明,洪先露.从试题命制的角度谈谈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9):157-158.

[5]谢志辉.核心素养背景下物理课堂问题驱动式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4):79-80.

本文系福建省中青年教师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SZJ20072;福建教育学院资助)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策略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