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民间读书会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2023-10-11邹也静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3年10期
关键词:读书会广州市广州

邹也静

(广州图书馆 广东广州 510623)

1 引言

全民阅读是我国大力推动的一项文化战略,作为民间自发组织的阅读组织,民间读书会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大陆地区呈现出蓬勃发展、如火如荼的态势,成为全民阅读推广的重要力量,但与此同时,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困境也随之出现。以读书会发展较为活跃的广州为例,笔者在对广州市50家(民间读书会共58家,有3家读书会联系不上或拒绝调研,5 家在疫情前即已停办)民间读书会的调查中发现,该市民间读书会的增长速度在2016年达到高峰,之后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自2017年始,部分读书会停办;而自2020年始,读书会停办的数量超过了新成立的数量,出现负增长。截至2023年1月,仅38 家读书会(占比69.09%)仍在运营,17 家(占比30.91%)已终止运营。其中,28家读书会的负责人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以下简称“疫情”)的发生使读书会的持续运营有了更多阻碍。由此可见,民间读书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较为凸显,而疫情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增加了该问题的严重性。

针对这样的问题,公共图书馆作为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的重要主体,有责任与义务为民间读书会提供支持与帮助。在已有的关于我国民间读书会发展策略的研究中,部分研究从图书馆视角进行了策略的讨论,如赵俊玲等人调研了我国民间读书会的发展情况,并对图书馆推动民间读书会发展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1]1-298;王宇针对民间读书会的生存困境,提出了图书馆与其合作的具体对策[2];吴波则从家长阅读需求的角度探究了图书馆发展民间读书会的策略[3]。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广州市民间读书会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研究,且经历了疫情等外部因素影响,民间读书会的现状如何、公共图书馆又应该如何推动其持续发展,也没有相关研究提到,值得深入探讨。

因此,本文将以广州市民间读书会为调查对象,具体通过调研其运营情况及市内公共图书馆对其发展的支持情况,探究公共图书馆在促进广州市民间读书会持续发展中可采取的策略,以期以小见大,窥见我国民间读书会的运营现状,为其他地区公共图书馆如何推动民间读书会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取

本文所指“民间读书会”结合了赵俊玲[1]12-14和谯进华[4]对其的解释,定义为“在政府财政拨款之外,以阅读交流为核心的民间团体或组织,具有非营利性、自愿性和互动性的特点”。自2017年始,广州图书馆创建“广州公益阅读”项目(原广州阅读联盟),广泛吸纳广州市民间阅读组织参与合作,共同推动全民阅读,截至2023年1月累计有58家民间读书会参与该项目,其中,既包括知名度、影响力较高的读书会,也涵盖新兴小型的读书组织,既有个人创办的读书会,又有公益机构、商业组织发起的读书团体,其活动地点分散在广州市各区域活动空间,基本能够反映广州市民间读书会的情况,可作为研究样本。此外,由于疫情等外部因素对读书会之后的经费筹措、活动举办形式、读者参与情况等方面均造成了影响,为减少变量,笔者在样本选取过程中还去除了在疫情发生前即已停办的读书会。

本文所选取的公共图书馆包括广州市、区两级12家公共图书馆,分别为广州图书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天河区图书馆、越秀区图书馆、荔湾区图书馆、海珠区图书馆、白云区图书馆、番禺区图书馆、黄埔区图书馆、花都区图书馆、增城区图书馆、从化区图书馆。

2.2 研究方法

(1)访谈法:笔者对58家民间读书会的负责人进行线上访谈,了解各读书会运营情况(包括运营模式、活动情况、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和需求),公共图书馆对其的支持情况以及读书会对图书馆的建议。其中,有3家读书会联系不上或拒绝调研,共回收55家读书会的访谈结果,应答率94.83%,为有效调研;此外,经调查后发现,这55家读书会中有5家在疫情前即已停办,需在样本中去除,因此最终确定50家民间读书会为研究对象。(2)文献研究法:结合50家民间读书会参与“广州公益阅读”项目的申报材料和每月活动材料,进一步调研各读书会的运营情况。(3)统计分析法:以数值形式呈现民间读书会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的影响范围大小。(4)网络调查法:通过广州市、区两级12家公共图书馆的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收集资料,从通知公告、关于我们、年报总结、活动预告等栏目中筛选出与民间读书会相关的内容,调查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对市内民间读书会的政策支持、活动支持等,时间范围选取近5年,具体为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

3 广州市民间读书会运营情况

3.1 运营模式

3.1.1 “个人主导”模式

“个人主导”模式的民间读书会(以下简称“个人主导”式读书会)由1人或多人创办并主导运营,未在相关部门正式注册,属于草根组织,部分读书会还有志愿者参与组织管理工作。在笔者调研的50家民间读书会中,有29家(占比58%)以该模式运营。此类读书会的运营概况如表1所示。

表1 “个人主导”式读书会运营概况

3.1.2 “机构主导”模式

“机构主导”模式的民间读书会(以下简称“机构主导”式读书会)由正式注册的机构主导,作为机构的子项目,由机构全职或兼职人员组成项目团队进行运营。在笔者调研的50家民间读书会中,有21家(占比42%)属于该类运营模式。此类读书会的运营概况如表2所示。

表2 “机构主导”式读书会运营概况

3.2 活动形式

广州市民间读书会的活动形式有以下三种:

(1)纯线上形式,即完全通过腾讯会议或者视频号等线上渠道举办活动。这种形式在疫情发生后大量兴起,一般在疫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或活动场地难以协调时采用。在2022年底国家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2023年初新冠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后,该形式仍频繁被使用。其优点是能够突破空间限制,不需活动场地,读者没有交通成本,可随时随地参加活动,缺点是由于参与者无法在线直接互动,效果难以保证。

(2)纯线下形式,即参与者在线下活动空间进行面对面的阅读分享交流活动。在这种形式下,参与者能够更为直接、深入地分享交流,活动效果较好,然而会受到如疫情这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活动场地的限制。

(3)线上与线下结合形式,即活动在线下场地开展,同时通过线上平台进行直播。这种形式既能保证活动效果,又能突破空间限制,让无法到场的读者参与活动,但对于组织者来说,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前期准备。

在笔者调研的50家民间读书会中,有32家(占比64%)会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场地协调情况和读者意愿将部分活动转为线上形式或开通线下活动的直播渠道。以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0日为例,这些读书会共开展656场活动,其中纯线上活动341场(占比51.98%),线上与线下结合活动57场(占比8.69%)。

3.3 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此部分总结广州市民间读书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对于仍在运营的读书会,根据目前影响其持续发展的困难进行归纳,对于已终止运营的读书会,根据导致其停办的因素进行归纳。笔者对50家读书会负责人访谈后发现,不同运营模式的民间读书会,其具体的制约因素也有所不同,下文分别阐述。

3.3.1 “个人主导”式读书会的制约因素

制约“个人主导”式读书会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有4方面,按照影响范围大小来排序分别为运营人员、活动经费、读者参与情况及活动场地,表3展示了各制约因素的具体内容、每一项内容所制约的读书会数量以及它们在29家“个人主导”式读书会中所占的比例。

表3 “个人主导”式读书会制约因素的具体内容及其所制约的读书会数量和所占比例

3.3.2 “机构主导”式读书会的制约因素

制约“机构主导”式读书会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有5方面,按照影响范围大小来排序分别为活动经费、运营人员、读者参与情况、活动场地及机构变动。表4展示了各制约因素的具体内容、每一项内容所制约的读书会数量以及它们在21家“机构主导”式读书会中所占的比例。

表4 “机构主导”式读书会制约因素的具体内容及其所制约的读书会数量和所占比例

4 公共图书馆对广州市民间读书会的支持情况

4.1 主要措施

4.1.1 以公益创投形式整合、培育民间读书会

广州图书馆于2017 年成立的广州阅读联盟,2019年起更名为广州公益阅读,并实行项目制管理,每年向市内各类民间阅读组织征集广州公益阅读创投项目,评选标准向服务于残障人士、老年人、儿童与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项目倾斜。自2018年至2022年,广州公益阅读共征集项目143个,58家民间读书会及其他组织参与了项目的策划与执行。广州图书馆为入选项目提供相关资源与服务,包括活动场地、宣传支持以及专业的阅读指导咨询等,部分项目可获活动经费。此举将市内民间读书会整合起来,给予扶持、资助、指导,也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开展读书会活动,培育有潜质的新兴民间读书会。

4.1.2 通过活动合作为民间读书会提供资源与服务

经调查,广州图书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以及海珠区图书馆、黄埔区图书馆等9家公共图书馆均与民间读书会合作开展过公益阅读活动,具体由民间读书会人员组织活动、邀请嘉宾领读分享,公共图书馆则提供活动场地,也给部分活动提供嘉宾劳务、宣传物料与平台等资源,推动了读书会的持续发展。图书馆所选择的合作对象多为运作较为成熟、具有一定经验的阅读组织,能够帮助其更好地服务读者。如成立于2005年的弘毅书舍在服务听障人士、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定期与其合作举办听障人士手语读书活动和经典素读坊活动,这些活动均由弘毅书舍策划、组织,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则为活动提供场地与宣传物料等。

4.2 存在不足

4.2.1 对民间读书会运营人员的培养欠缺

目前,仅广州图书馆曾于2019年面向市内民间读书会的负责人举办过2期“广州公益阅读·阅读推广人培训”活动,但这项工作并未持续开展;而据参与“广州公益阅读”项目的读书会负责人所言,广州图书馆为其提供的阅读推广指导咨询尚未形成固定机制,且多为活动内容和宣传方面的指导,对于读书会运营、活动策划组织、增强读者黏性等方面涉及较少,需要加强。花都读书会、经典原文读书会等14家读书会均表示,希望公共图书馆多开展阅读推广指导和培训活动,提升运营人员的组织管理和活动策划能力。

4.2.2 对民间读书会的资源支持与链接有待加强

虽然广州市已有公共图书馆采取措施为市内民间读书会提供经费、场地等资源,但仍有不足之处:首先,有3家区级图书馆未对其进行资源支持,需要加强;其次,图书馆的资源有限,难以完全满足读书会的运营需求,尤其在疫情发生后,经费缩减,对民间读书会的经费和场地支持度均降低,有待于帮助其链接其他资源。比如,广州图书馆用于“广州公益阅读”的活动经费在疫情后减少,其场馆内的活动空间原本档期就较饱和,疫情期间更会视情况时常关闭,使得一些需要依靠图书馆资源运营的读书会维持艰难。其中,某书社在2020至2022年疫情发生后失去广州图书馆的经费支持,而免费合适的活动场地也获取艰难,其负责人表示受活动资源制约,书社不能保证活动质量以及持续性,需要其他部门或机构的支持。

4.2.3 对民间读书会的整合力度不足

据调查,虽然广州图书馆创建的“广州公益阅读”联合了数十家民间读书会推动全民阅读,但其整合力度仍然不够,没有为读书会建立学习交流的机制,也没有采取更多措施促进其保持密切合作,进行资源共享,读书会基本“单打独斗”,关系松散,没有形成合力。Miss Ren的书屋、微笑读书会等15家读书会表示,希望公共图书馆帮助民间读书会建立联系的桥梁,加强沟通、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取暖”、资源共享。

4.2.4 缺乏对民间读书会运营人员的激励措施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在增强民间读书会人员的运营动力方面较为欠缺,比如对于优秀的读书会及阅读推广人没有进一步的表彰激励;在宣传方面,内容多限于活动宣传,缺少对民间读书会及其运营人员的系统宣传、展示,平台多限于图书馆的单一宣传平台,缺少与更多媒体联动。创读学社等4家读书会在访谈中提到,希望公共图书馆能够对优秀读书会及其创办者进行激励,增强读书会运营者的精神动力和运营热情,维持运营团队的稳定性,促进读书会的持续发展。

5 公共图书馆推动广州市民间读书会持续发展的策略

5.1 加强培养,建设民间读书会专业运营团队

我国阅读推广服务人才供需失衡严重,原因在于没有形成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5]。公共图书馆应加大力度帮助读书会建设专业的运营团队,即建立阅读推广人培养的长效机制,围绕“专业”和“团队”两个重点,邀请行业专家面向读书会的运营人员、志愿者和对读书会运营感兴趣的读者持续开展阅读推广人培训班、阅读推广指导咨询会等,引导更多志愿者与读者加入运营队伍,为民间读书会培养专业的运营团队、志愿者团队和后备力量,缓解人力资源紧张、人员流动大、专业人才少等问题。在培训内容方面,应重点聚焦读书会运营方法、活动宣传与策划技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的活动举办方法以及与读者关系的维系方法等,帮助读书会提高活动质量、效果,提升读者黏性,推动其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5.2 加强联动,为民间读书会提供资源支持及资源链接服务

目前疫情防控政策已调整为“乙类乙管”,公共图书馆场地开放问题虽可缓解但其空间仍然有限,社会经济恢复也还需过渡期,活动经费相对缺乏,因此图书馆仍需加强与同行及社会力量的联动,助力民间读书会获得更多活动资源以推动其持续发展,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各级图书馆联动,加强对读书会的资源支持,即市级中心馆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市内各图书馆与民间读书会合作互助,同时结合读书会服务特殊群体的需求与困难,引导各图书馆在条件允许情况下优先为特殊群体阅读活动提供活动场地等资源。第二,充当读书会与其他社会主体的桥梁,帮助其链接外部资源。公共图书馆具有公共交流平台功能,能发挥连接各方的“社会连接器”作用[6],吸引民间读书会以及有社会交流需求的政府部门、公益机构、企业、个人等主体前来交流、合作,所以,它们可以利用平台优势,为资质好、有潜力的民间读书会背书、宣传,牵头促成它们与其他社会主体的联动、合作,为其链接更多资源。比如,广州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等企业因引流及企业文化需要,与广州图书馆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图书馆可以推荐读书会与这些公司合作举办阅读活动,引导企业为读书会提供活动经费、场地等支持。

5.3 加强整合,搭建民间读书会的学习交流、资源共享平台

公共图书馆应帮助各读书会搭建学习交流、资源共享平台,使其形成行业合力。一是建设民间读书会资源库,图书馆可继续通过公益阅读创投项目征集、民间读书会招募或活动合作等方式,与更多民间读书会建立联系,将其纳入读书会资源库中,形成交流平台;二是建立民间读书会学习交流机制,定期开展线上线下交流分享会,邀请优秀读书会总结相关运营经验,发挥其示范作用,为其他读书会提供借鉴和指导,同时举办交流体验活动,每期选择一家具有一定经验与资质的读书会,组织其他读书会的人员参与其活动,体验式学习阅读推广经验与技能;三是创造各读书会的合作机会,图书馆可根据主题(如人文社科类、科技创新类等)和服务对象(如面向普通读者、亲子家庭、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对民间读书会进行细分,了解各读书会的优势与不足,为同类型读书会或者能够进行优势互补的读书会“牵线搭桥”,实现资源共享、互惠共赢。

5.4 加强激励,开展对民间读书会及其人员的表彰、宣传等活动

公共图书馆需加强对读书会及其运营人员的表彰、宣传等激励,以增强读书会人员的运营动力,具体可做以下努力:一是开展民间读书会及其运营人员的评选表彰活动,对优秀的主体授予证书、奖杯等奖励,树立榜样典型,满足运营人员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二是利用媒体及自媒体资源对优秀的民间读书会、运营人员进行全方位宣传推广,除活动宣传外,还可邀请媒体对民间读书会创办者做系列专访,为读书会及其人员提供展示平台,在增强其运营热情的同时,也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读者和合作方参与;三是为从事民间读书会运营和活动领读工作的阅读推广人、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时长证明,并将志愿时长作为评优标准之一,进一步调动读书会运营人员推广阅读的积极性。

6 结语

广州市民间读书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运营人员、活动经费、读者参与情况、活动场地以及主办机构业务变动等因素的制约,经笔者分析,它们在运营团队培养、活动资源获取、相互交流合作、精神激励和宣传助力等方面有着相关需求。广州市公共图书馆虽已对民间读书会提供支持,但仍有需要完善及改进的地方,应立足于读书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以及图书馆在支持读书会发展方面所做的不足之处,从人才培养、资源联动、平台整合及人员激励4方面实施提升策略,为公共图书馆视角下其他地区民间读书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猜你喜欢

读书会广州市广州
麓湖春天观景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多彩广州
战火纷飞中的读书会
昆虫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