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引领省域产业协同共兴现状评价及路径建议

2023-10-11刘军伟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成都协同区域

彭 星,刘军伟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区域经济研究所,成都 610032)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产业是经济发展之本,产业协同是2个或2个以上城市(或区域)基于要素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通过产业共谋、平台共建、要素共享、机制共商,从各自独立发展产业逐步演化为跨区域共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产业整体竞争力大幅提升以及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见图1[1-4]。成都作为省会城市,集聚了全省优质资源要素,通过加强省内城市产业合作、引领全省产业协同共兴,既有利于增强成都产业集群竞争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又有利于推进全省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1 产业协同共兴的逻辑分析框架

1 成都与省内城市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评价

1.1 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但优势产业规模效应尚未显现

一是产业错位协同水平持续提升。2018—2021年,成都与四川省内其他市(州)的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平均值接近于1,但总体呈现下降状态,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均值随时间呈上升趋势,见图2。表明成都与省内各城市间的三次产业结构较为相似,但产业同构现象有所缓解,产业专业化分工在不断增强。二是产业协作配套水平大幅提高。近年来,成都依托科伦、通威、京东方等“头部”企业,与省内市(州)逐步构建起上下游配套衔接、左右岸要素共享的“头部+配套”“研发运用在成都、生产制造在市州”模式。

图2 2018—2021年成都与省内城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及克鲁格曼专业化系数平均值

但总体来看,成都与省内市(州)产业结构同质化倾向严重,互补配套协作水平不高。一是产业发展仍存在同质化倾向。2021年,成都与绵阳、雅安、资阳等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达0.95以上,见表1,产业同质化导致城市间产业竞争大于合作。二是产业链头部带动能力偏弱。成都虽已培育形成1个万亿级、8个千亿产业集群,但头部企业较少、产业链带动作用较弱,与省内城市业务联系互动偏少,产业链向延伸能力不足。三是产业高端引领水平偏低。成都制造业仍处于转型发展阶段,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不足,产业大多集中在附加值较低的生产制造、加工组装环节,研发设计、市场服务等附加值较高环节占比不高,对全省产业全链条拉动作用不够。

表1 2021年成都与省内各城市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1.2 产业合作载体建设“多点开花”,但联动共建示范效益尚未形成

一是成都与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合作载体共建成势成形。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协作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协作带陆续启动建设,成都与乐山共建可信自动驾驶数据产业园,与遂宁市大英县共建环氧乙烷产业合作园,与雅安共建成雅大数据产业协同区和中国云5G基地。二是成都与川南经济区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有序推进。成宜装备制造产业园和成宜国际物流园启动建设,宜宾极米智能光电产业园建成投产,武侯区与内江合作运营“川南电商中心”。三是成都与川东北经济区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步伐加快。共建成都(达州)大竹现代农业综合园,成都·广安“双飞地”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势头强劲。四是成都与攀西经济区产业园区合作共建稳步推进。成都与攀西经济区不断加强农业合作开发并助力攀西农产品销售,在攀枝花和凉山建立了农产品直采直销基地和错季蔬菜主产区。五是成都与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取得成效。成阿工业园区签约引进多个产业项目,成甘工业园区已入驻企业100多家。

但总体来看,成都与省内市(州)产业合作载体共建仍以点状探索为主,尚未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一是跨区域产业合作亟须“串点成链”。当前,成都与省内市(州)产业合作多为企业间的“点点协作”,产业空间上联动不足,成链成群、协作互补、差异化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尚未全面形成。二是园区共建仍处于探索阶段。飞地园区建设整体步伐较慢,园区合作尚未出台利益共享实施细则,在实际工作推进中“统计分算,财税分成”没有落地。

1.3 产业要素共享共用步伐加快,但协同化水平有待步提升

一是成都搭建“科创通”服务平台,同省内市(州)共享科创资源。成都将“科创通”科技创新云平台向省内市(州)延伸,推广“线上平台+品牌活动+孵化载体”服务模式,在眉山、广汉、遂宁等省内市(州)设立分平台、共享平台数据资源,为全省科技型企业和创业团队、创业服务机构提供涵盖全生命周期创新创业服务[5]。二是成都构建“盈创动力”一站式投融资服务平台,降低省内城市间金融交易成本。构建债权融资服务、股权融资服务、增值服务三大服务体系,设立“成长贷”“壮大贷”“新创贷”“园保贷”“期权贷”“天使贷”等金融创新产品,在雅安、内江、广元等省内市(州)设立工作站、创新融资基金,为全省科技型、创业型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三是成都创新打造“天府招聘云”网络平台,促进区域人力资源有效对接。成都创新打造“天府招聘云”人力资源协同网络平台,邀请德阳、眉山、资阳等省内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免费入驻,促进人力资源有效对接、合理流动、高效配置,提升成都与省内城市人力资源协同效率。

但总体来看,成都与省内(市)州产业合作仍难以打破行政边界对产业要素跨区域调度运行的抑制和束缚。一是协同创新水平不高。科技创新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不畅,成都技术交易服务市场化机构发育不足,小试、中试等熟化平台发展不充分,对省内城市的创新辐射带动能力不够。二是金融协同服务能力有待提升。金融机构跨区域合作不充分,对跨区域重大产业项目的金融支持不足,缺乏统一的“银政担”风险分担机制。三是人才共育共享顶层设计亟待完善。各城市人才培育与招引各自为政的现象突出,尚未构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联盟和制定统一的人才招引政策,共用共享公共实训基地等优质人力资源服务资源发展力度不足。

1.4 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探索推进,但务实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一是产能合作机制初见成效。成都有序疏解中心城市非核心功能,对一般性制造业、商品市场、普通物流仓储等产业疏解作出制度性安排,形成了良好有效的疏解倒逼机制,德阳、眉山、泸州等地为促进转移企业落地投产,制定了承接成都产业转移的支持政策,从土地、资金等要素上支持转移产业与当地对接。二是产业平台联动机制探索建立。成都与德阳、眉山等地建立了农业专项合作机制,共建共享农村土地交易、金融保险、农产品交易、农商文旅体融合、品牌孵化、科技创新、农业博览七大平台,与自贡、内江在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共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检验检测平台,建立起信息互通平台和资源共享机制。

但总体来看,成都与省内市州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仍有待健全。一是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亟待建立。城市间“本位主义”严重,“一亩三分地”的利益藩篱尚未破除,在涉及跨区域产业合作上就利益分配方式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导致产业合作深度不够、联系不紧。二是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亟待健全。受行政区划“诸侯经济”影响,尚未建立统一的区域市场规则体系和监管体系,企业合作交流机制仍然存在障碍,市场信息互通、信用体系互认任重道远。三是多元主体参与机制不完善。“政热企冷”现象突出,支持企业参与全省产业合作的政策措施不精不细不多,政企政策供需不匹配、信息不对称,企业跨区域布局的隐形政策壁垒尚未破除,导致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不够、作用发挥不充分。

2 先发地区中心城市引领带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经验做法

2.1 长三角地区:上海以区域协同分工和园区异地拓展为抓手推动产业协同

上海聚焦做强面向国际、融入全球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推动部分产业向周边城市延伸,与江苏、浙江、安徽等部分城市联合做大产业集群,分别组建长三角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产业链联盟,共同实施产业补链固链强链行动[6]。同时,结合产业协作需求,上海推动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先发园区在周边异地拓展,推动跨区域产业载体共建,为推动跨区域产业链分工协作搭建平台。

2.2 京津冀地区:北京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重点推动产业转移协作

北京在2014年正式开启由“集聚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转变之路[7],重点以共建产业园区为突破口,以精准打造产业承接平台体系为依托,形成了以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张家口-承德生态功能区等重点产业合作平台。同时,北京还联合天津、河北建立以税收为核心的产业转移利益共享机制以及联席会议制度和协商机制,为产业协作提供制度保障。

2.3 粤港澳大湾区:广州以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和要素平台建设为重点推动产业协同

广州联动周边城市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探索“研发+制造”“前端+后台”“总部+基地”等合作模式,支持佛山、肇庆、清远等在汽车、钢铁、能源等领域与广州汽车产业形成配合紧密的产业链,共建先进装备制造、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同时,打造以广州为中心的科技成果转化网络体系,共建华南技术转移中心,着力推动区域间技术转移、创业孵化、创新资源引进、科技金融、人才培训等科技服务合作。

2.4 对成都引领省内城市产业协同的启示

上海、广州等先发城市引领带动区域产业协同的先进做法,为成都引领全省产业协同提供了有益借鉴,这启示成都要更好的实现跨区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协作、合作共赢、融合发展,就需要注重跨区域全产业链布局,形成上下游产业发展合力;注重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区域产优势互补和联合发展;注重打造高效务实的合作平台,促进各类生产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注重建立和完善执行有力的区域产业协调机制,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

3 成都引领省域产业协同共兴的路径建议

按照“成链成群成圈、创新协同共赢”逻辑,以成都为引领构建跨区域产业生态圈、以特色优势为基础共建高能级产业集群、以共建平台为方向筑牢产业协同发展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推动产业合作落地落实,带动全省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全省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3.1 突出联动布局、强化轴带联动,一体化构建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1)提升成都产业发展能级,协力构建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合作极核。以军民深度融合、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牵引,构建以成都为核心,以绵阳为支点,以德阳、眉山、乐山等为节点的“科技创新-产业革新-经济转型”产业闭环体系,打造成德绵乐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快建设成德绵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通用航空等产业联动区,成德资汽车、机车和机械加工、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联动区,成眉乐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联动区,全面提升成都产业发展能级,扩大成都优势产业资源要素配置范围。

2)拓展成都产业配套协作腹地,协同构建产业合作支撑。打造沿成渝主轴产业协同发展带,依托成渝北线、中线和南线交通通道,加强与资阳、遂宁、内江沿线城市围绕食品饮料、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开展深度合作。构建沿西成高铁产业协同发展带,依托西成高铁、宝成铁路、达成铁路,强化与广元、巴中、南充、达州等城市在能源化工、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协作。构建沿沱江流域产业协同发展带,依托沱江绿色发展轴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强化与泸州、宜宾的现代物流合作。建设沿成昆铁路产业协同发展带,以打通成都为起点的现代南丝绸之路为抓手,依托成昆铁路、成昆铁路复线和京昆高速等交通纽带,推进成都与攀西地区钒钛、稀土、清洁能源等战略资源综合利用、核心技术联合攻关、阳光康养旅游深度合作。打造沿川藏铁路产业协同发展带,以成阿、成甘绿色资源合作开发为纽带,加强跨区域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整合。

3.2 突出目标取向、立足发展实际,差异化做大做强跨区域产业集群

1)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为重点加强与成都平原经济区城市协同发展,推进成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向世界级产业集群迈进。加强与绵阳、眉山、遂宁等城市在电子零组件制造、芯片制造及封装测试、新型显示制造等环节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成都与德阳、资阳围绕智能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设备、汽车等产业形成紧密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积极整合大熊猫、古蜀文化、三国等文旅资源,共同打造成乐环线、大熊猫圣陶文化、环龙门山、环龙泉山等精品文化旅游路线,提升成都文旅产业联动发展效应和品牌影响力。

2)以现代物流、装备制造为重点加强与川南经济区协同发展,推进以成都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和“核心+配套”体系建设。以资本合作为纽带、多式联运体系为支撑,深化与泸州、宜宾等城市现代物流业合作,构建“多港一体、整体联动”的跨域港口体系,共建供应链战略联盟,发展保税物流、电商物流等新业态,提升以成都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集成能力。加强与内江、宜宾、自贡围绕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工程机械制造等领域开展上下游合作,探索“研发+生产”产业协作模式[8],提升成都装备制造产业省内配套率。

3)以新材料新能源、农业资源开发为重点加强与川东北经济区协同发展,推动成都新型材料、绿色食品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推动成都与广安、达州、巴中、广元等城市协同推出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推进成都新型材料产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整体跃升。加强与南充、达州、广安在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综合利用以及开采装备研发制造等领域的合作,做强成都新能源研发优势和市场转化应用优势。围绕粮油、茶叶、果蔬、中药材等特色农业,推动成都加强与川东北经济区在农业种植及新技术研发推广、农产品精深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的合作,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

4)以战略资源及旅游资源协同开发为重点加强与攀西经济区合作,推进成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绿色食品等产业在更大范围完善配套关系、做强产业链、提升集群影响力。围绕钒钛、稀土等战略资源开展重大产业技术联合攻关和应用技术研究合作,大力发展含钒铁特种产品,提升成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产业上游原材料供给质量。开展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尤其是在富余水电制氢、工业副产氢及氢能燃料电池应用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推进成都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实现突破。发挥成都农业技术、管理经验及资本优势,加强特色水果及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合作,拓展成都绿色食品产业链。与攀西经济区协同打造联动川西南和滇东北的旅游黄金路线,发展阳光康养旅游,共建国际康养胜地、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进一步放大成都文旅康养产业联动效应。

5)以清洁能源、农业及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加强与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合作,做强成都新能源、绿色食品上游环节,提升成都旅游吸附力。联合甘孜、阿坝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及应用转化。发挥成都农畜产业精深加工比较优势,开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农畜产品流通销售等环节的合作,成片成带成规模建设高原特色生态农牧业基地,做强成都绿色食品上游原料供应环节。与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开展旅游资源投资开发合作,推动跨区域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整合,协同打造一批世界级精品景区和旅游线路,进一步提升成都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3.3 突出需求导向、着力共享共用,协同打造跨区域要素共享平台

1)推动产业合作园区共建,为优势产业拓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关系、提升产业辐射能级搭建平台。加快飞地园区建设,以园区共建带动构建区域间生产要素、企业主体、产业链条的“合作网络”。

2)推动协同创新平台共建,提升成都创新策源力和转化辐射力。以成都科学城为核心平台,集中布局重大科技设施、创新平台,构建产业发展导向型技术创新体系,打造服务全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策源地。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建立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专业化实体型研发机构。结合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推动建立区域技术转移联盟和技术交易市场。

3)推动金融服务平台共建,提升成都资本运作力和服务辐射力。按照“成都搭建平台+省内城市配套政策+协同开拓市场”模式,推动交子金融服务平台向市(州)延伸服务。推动在蓉各类基金参与区域协同发展,鼓励在蓉金融交易平台与省内城市共建分平台和区域交易中心,提升成都金融服务辐射力。

3.4 突出长效务实、主动改革探索,构建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新机制

1)建立产业发展统筹协调机制。探索建设省域产业发展联合会,联合设立重点产业扶持发展基金、发布重大产业投资机会清单、分行业建立区域产业发展联盟等,以制度性产业协同体系构建推动成都与省内城市形成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关系。

2)健全产业协同运行保障机制。探索跨区域产业协同考核办法,变各市(州)国内生产总值统计、税收分成的激励机制为促进产业协同的新机制,提高相关牵头单位扎实开展产业协同工作的积极性。

3)建立政策协同和利益共享机制。破除妨碍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制度与政策规定,加快探索各类产业政策跨区域通兑及营业执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等通办。探索实行跨区域经济核算,推动产业协同利益共享。

猜你喜欢

成都协同区域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成都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协同进化
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