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之四维中的“礼”

2023-10-11

全国新书目 2023年8期
关键词:仪礼礼记孟子

郑伟

安徽省淮北市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国内某高校文学教授。对中外文学、中国传统文化有长期深入的研究,在《外国文学评论》《中国比较文学》《戏剧》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典籍中的风雅礼俗》郑伟 编著/中国华侨出版社2023.4/49.80元

【典籍溯源】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管子·牧民》

《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西汉刘向编订为八十六篇,现存七十六篇,涵盖了法家、儒家、道家、兵家、阴阳家、农家、名家等各家的观点,是研究先秦时期各学派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

古人认为礼、义、廉、耻是维系国家生存的四项道德准则。如果不以这四项道德准则治理国家,那么国家就将处于危险之中。

【礼俗文化】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礼、义、廉、耻始终是中华民族推崇的道德准则,是治国做人的根本。北宋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冯道传》中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居于四维之首的礼最初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活动。《礼记·礼运》中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意思是,原始人将黍米和劈开的猪肉置于石上烧烤,在土地上凿坑充当酒樽,用双手掬捧畅饮,将茅草捆扎成鼓槌用来敲击土鼓,以此来祭祀鬼神,这便是礼仪最初的形态。

《周礼》是古代中国礼制文化的经典,内容庞杂丰富,融合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各家的思想,以人、法、天为中心思想,系统地记载了祭祀、封国、巡狩、丧葬等国家大事,详细介绍了用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等具体礼仪制度。

西周时期开始有了成文的礼仪制度,尊老爱幼等礼仪风俗已经明显确立。东周时期,孔子在周游列国之时,根据自己的所听、所见、所闻,编订了《仪礼》。该书详细记载了贵族在生活中的各种礼节仪式。战国至秦汉年间,又一部礼仪经典《礼记》诞生了。《礼记》是先秦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主要介绍了先秦时期的礼仪制度,对于研究先秦社会的风俗礼仪具有重要意义。《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为“三礼”,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基本理论形态。

随着历史的发展,礼不断地被修正、完善、继承和发扬,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种仪式行为之中,具体包括社交方式、行为标准、典礼程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服饰、器物等,成为了维系人类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规范。

中华礼仪之孔孟之道

【典籍溯源】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思想,内容涉及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诸多领域,深刻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教育理念、道德思想,对于中华民族道德观、伦理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主张践行周礼,通过礼教来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不符合礼制的不能看,不符合礼法的不能听,不符合礼教的话不能说,不符合礼仪的事不能做。细想之下,这些话都是建立在社会道德之上的,而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是保证社会稳定发展、人们和谐相处的基础。

【礼俗文化】

所谓孔孟之道,是指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思想理论。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学派的宗师级人物,推崇仁政思想,讲求“仁者爱人”,倡导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德行。

孔子重礼,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在孔子看来,礼有令万民归心的神奇力量。每个人都应遵守礼制的要求,在礼的帮助下,改掉自身的坏习惯;改变自我、超越自我,个体具有了仁的属性,整个社会就会变得和谐安定。

与此同时,孔子身体力行,践行礼仪之道,在不同的场合跟不同身份的人说话时,表现也是不同的。跟亲人朋友说话的时候“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显得有些木讷;在朝堂、宗庙这类正式场合“便便言,唯谨尔”,思路清晰,言语流畅,懂得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跟下大夫交流时“侃侃如也”,从容温和;跟上大夫说话时“訚訚如也”,举止恭敬,态度诚恳;有君王在场时,“踧踖如也,与与如也”,既恭敬,又倍加小心,不失礼节。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沟通高手,面对尊长、乡亲时恭顺有礼,面对下属时愉悦温和,面对上级时恭敬和气。该恭谨的时候恭谨,该谦逊的时候谦逊,既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又令交谈者感到舒服和痛快,这样的待人处世之道依旧适用于现代。

孟子则突破了传统礼学中的等级观念,为僵化的等级性礼学注入了“敬”的理念。孟子认为,敬是礼的根本,是发自内心地对他人的尊重,这种精神义务不是单向性的,要求上下共同遵守,“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权力值得尊重,德性同样值得尊重。孟子强调礼的本质高于形式,给人的尊严赋予了敬学思想,使礼不再被表面的“俯仰周旋威仪之礼”所局限,变成自发的、出于内心的对他人的敬意。孟子的敬学思想体现了人格的独立、自觉意识和生命意识,在当时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

人们常以“孔孟之道”将孔子与孟子相提并论。从整体上来说,二者同属儒家文化;但从个体来说,孔子与孟子的思想体系具有较大的差异,孔子敦厚忠诚,注重等级观念,孟子更强调人的感情和理性。

三礼之《仪礼》《礼记》

【典籍溯源】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

——《礼记·祭统》

《礼记》分为《小戴礼记》和《大戴礼记》,《大戴礼记》流传不广,到唐代已亡佚大半,现存最早的注本是北周卢辩所注。《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共二十卷四十九篇,郑玄为之作注,畅行于世。《礼记》是一部关于礼学的儒家经典,与《周礼》《仪礼》共同构成了“三礼”。

【礼俗文化】

《仪礼》是儒家“十三经”之一,传至汉代仅剩十七篇,详细完备地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生活中的各种礼仪活动,内容丰富繁杂,包括冠、婚、丧祭、朝聘、乡射五项典礼仪节。《仪礼》是儒家传习最早的一部书,成书于东周。朱熹说:“《仪礼》,不是古人预作一书如此,初间只是以义起,渐渐相袭,行得好,只管巧,至于情文极细密、极周到处,圣人见此意思好,故录成书。”《仪礼》一书所反映的礼节形式不仅有东周时周鲁各国的,也含有一些更早的远古社会传承下来的礼仪制度。

相比侧重于行为规范的《仪礼》,《礼记》则偏重对具体礼仪的解释、论述。《礼记》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教化、家教等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先秦儒家关于哲学、教育、政治、美学等层面的思想观点,对于古代和现代的文化教育、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礼记》内容庞杂,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礼节性条文,对于别的书籍中所不具备的细微内容进行了琐碎细致的补充,比如《曲礼》《檀弓》《丧服小记》《玉藻》《少仪》《大传》等篇;第二类则详细讲述了周礼的意义,比如《曾子问》《礼器》《郊特牲》《礼运》《内则》《乐记》《学记》等篇,其中《礼运》篇对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十分美好的理念——“世界大同”;第三类是对《仪礼》的注释,比如《冠义》《昏义》《聘义》《射义》《燕义》《乡饮酒义》等篇;第四类则是记载特定制度和政令的专篇,比如《王制》《文王世子》《明堂位》《月令》等篇。

儒家“三礼”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典籍代表,内容丰富,涵盖了中国人社交生活的方方面面,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物质载体,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部分内容传承千年,对当代的教育管理、素质修养具有重要影响。

猜你喜欢

仪礼礼记孟子
SOUNDS OF THE VILLAGE
《礼记·祭统》孝道观的神圣意蕴
杨复《仪礼图》明清版本考——兼论《仪礼图》的版本源流
半途而废
磨刀不误砍柴工
文明
朱鼎煦与顾校《仪礼注疏》
论卢文弨之学术、生平及其他——《仪礼注疏详校(外三种)》点校前言
近二十年来《仪礼》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