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满校园 “乐活”你我

2023-10-10魏福伍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3年8期

【摘 要】南京市龙江小学在班华先生生态德育思想的影响下,引入“乐活”作为办学理念,以“师生健康、快乐、力学、永续成长”作为“乐活”教育的发展目标,进行生态德育思想的校本實践。具体实践内容包括:设计生态校园文化符号,发挥隐性课程作用;建设生态校园环境,为学生发展服务;建设生态德育课程,培养学生生态人格。

【关键词】班华;生态德育;校本实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34-0060-03

【作者简介】魏福伍,南京市龙江小学(南京,210036)教师,一级教师,南京市德育优秀青年教师。

南京市龙江小学自2001年开发全校性的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凸显了学校环境教育的特色。在班华先生生态德育思想的影响下,学校引入“乐活”作为办学理念,以“师生健康、快乐、力学、永续成长”作为“乐活”教育的发展目标,进行生态德育思想的校本实践。

一、设计生态校园文化符号,发挥隐性课程作用

班华先生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存在,一种教育资源,一种教育课程。为此,班华先生积极动员学校结合生态校园建设设计极具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符号,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施加积极的生态德育影响。

1.推出“乐活”童年十大主张

班华先生在和学校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指出,“乐活”教育在内涵方面包括了环境教育的要求,在外延方面却大大拓展了,希望结合生态校园建设进一步阐释“乐活”教育的思想。在一轮一轮的讨论中,学校最终确立了“乐活”教育的十大主张——快乐心情,强健身体,活跃思想,努力学习,亲近自然,简约生活,完善自我,善待他人,主动分享,热心公益。该主张凸显了生态德育的思想,并通过浅显易懂的话指引学生到达幸福生活的彼岸。

2.推出“小豆苗”乐活娃形象

班华先生说小朋友充满活力,就像自然界中的植物一样,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必将茁壮成长。根据班华先生的建议,学校在全校师生、家长中征集校园卡通人物形象,最终“小豆苗”形象获得一致好评,成为学校乐活娃的形象代言。“小豆苗”形如其名,主体为绿色,展现的是一个大大的笑脸,顶部是一个破土萌发的豆苗造型,展现了生态德育的思想。“小豆苗”造型可爱、阳光快乐、充满朝气,绿色充满希望,蕴含着无限可能,深受学生喜爱。

3.推出笑脸造型校徽

班华先生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享受幸福人生。生态德育的主要思想包括:珍爱生命,保护地球环境,理解人在生物系统中的位置,怀着感恩的心,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人与整个自然的关系。学校以此为核心理念设计了校徽,将“龙江”二字的首字母变体为一张灿烂的笑脸,希望学生在笑脸校徽的感染下,时刻保持乐观心态,构建与他人、与其他物种、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二、建设生态校园环境,为学生发展服务

班华先生赞同李太平教授总结的环境德育的四条主要规范: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学会欣赏自然、美化自然。他向学校介绍了规范的具体内容,希望学校对校园环境进行改造,使之成为生态德育的实践场所。

1.校园生态环境建设

校园生态德育有很多内容都与环境建设相关。学校各项有关校园环境改造的决策都让学生知晓,为学生提供表达意见的渠道,从而培养学生关心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2010年,学校利用搬迁至新校区的时机,在师生、家长中开展了“美丽新校园我设计”活动,为建设节能减排的生态校园,大家提出了很多好建议。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建成了太阳能电池路灯、雨水收集系统,增添节水、节电、节气等装置。学校还在学生群体中进行校园生态环境状况满意度调查,以此推动师生对校园生态的关注,培养他们对本校生态工作的主体责任意识。

2.四季特色园建设

在生态校园建设中,学校利用分散在校园角落的绿地建设“春华、夏韵、秋实、冬沁”四季园,并让学生参与方案的讨论、制定和实施,突出生态德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春华园”原先是一片草坪,因为土壤中砂石较多,小草长势一直不好。于是,学校将这片区域交给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态委员会进行建设。小委员们探究植物长势不好的原因,商议哪些植物春天开花、平常依然长势较好,如何设计种植造型等。最终小委员们清理完砂石后,设计了校徽造型的“春华园”,主体为草坪,用杜鹃花勾勒出笑脸的造型。这些植物平时都由学生自主种植维护。每当春天到来,姹紫嫣红的杜鹃花尽情开放,笑脸造型的“春华园”让学生流连忘返,学生在此过程中设计、创造、欣赏生态美。“冬沁园”也是由学生自主设计,学生取冬天水落石出的寓意,在低洼处摆放了一些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又在石头上用彩笔勾画出不同的花朵,石溪变成了花溪,在冬日积雪的掩映下别有一番风味。在四季园的建设过程中,学生学习设计生态美、践行生态美、体验生态美,自觉接受生态德育。

3.种植体验园建设

学生是生态德育的主体,也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只有让学生与生态环境接触,生态德育才能产生。为此,学校利用体育馆楼顶的平台建设“城市小农夫种植园”,通过建设立体种植架扩大种植面积,分地到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种植活动中来。在校园生态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对身边环境的关注意识不断提高,这为生态德育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建设生态德育课程,培养学生生态人格

班华先生提出,人是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主体,仅就生态建设而言,人是生态建设主体。生态德育的直接目标是培养现代生态人格,促进生态建设。

1.关注校园生态,具备科学的生态意识

班华先生一直强调,生态德育的目标应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确保世界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在生态德育的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被统一调动才有发展的可能。为此,教师根据学生在与生态环境的互动中发现的问题展开生态德育。如学生在校园中发现桃树的根部出现一个洞,洞口下方的地面木屑堆积,于是分析这棵桃树受到了伤害。但是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受到什么程度的伤害、如何终止和避免这样的伤害等问题,还需要学生进一步探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直面生态问题。

学校将生态环境作为学生的学习背景,让学习回归生活,帮助他们在探索环境中获得保护环境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尊重自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与生态环境之间产生联结。这样的学习不光有知的层面,更有行的能力和情感的交流,如此才能培养其生态意识。

2.借助种植活动,开展生命教育

尊重世间万物是生态德育的重要内容,而尊重世间万物就必须尊重生命。班华先生在和教师交流时说道:“有了对自己生命的深刻理解,才能產生对其他生命的理解与尊重。”在班华先生的关心下,师生精心设计和建设“城市小农夫种植园”,园内的植物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各具典型性,为生命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

教师在实施种植课程的过程中,对科学教材中涉及生命教育的教学内容进行汇总、分析,努力使生命教育和校园资源有机结合,实现教材的本土化,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城市小农夫种植园”基地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带着学生认识植物的形态,了解植物的结构,掌握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在植物生长中发挥的作用,感受生命的存在离不开各器官的正常运行。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时,“城市小农夫种植园”这一生态小环境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校园丰富的植物资源就成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学生探索的生态空间一下子扩展了许多,更有利于对学生开展生态德育。

3.探索实施策略,优化生态德育过程

班华先生要求我们理解人作为一个生命体,在自然界、在整个生命系统中的位置,自觉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需要教师在生态德育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教育策略,发挥生态环境的教育载体作用,进一步优化生态德育过程。

生态德育的实施策略包括以下五个阶段:一是连接阶段,学生在与真实生态环境的交互过程中发现问题,这个问题一定是学生主动提出的,并连接与此问题相关的前期知识储备;二是假设阶段,学生收集相关材料,对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假设,为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明确自己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三是新知形成阶段,学生根据需要获得生态知识内容,通过环境情境与知识内容的联结,更新原有的生态知识结构,形成基本生态概念;四是解决问题阶段,将掌握的生态知识、技能用于解释原先提出的假设,以解决环境问题;五是评价阶段,通过学生的个人评价、小组评价等了解学生生态知识、技能以及环境意识的变化情况。

班华先生常说“理论来自实践”。丰富的生态德育实践得益于他一直以来不离不弃的帮助与指导。班华先生用一线教师听得懂的理论,带领南京市龙江小学的“乐活”教育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