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南黎阳仗鼓的调查与保护分析

2023-10-10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2期
关键词:黎阳皖南表演者

高 爽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黎阳仗鼓是一种流传于安徽黄山地区的传统舞蹈,其主要在皖南的屯溪黎阳、隆阜以及蟾川等地,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价值,也体现出独特的地域性。近年来,通过对皖南黎阳仗鼓的调查与了解发现,对这一传统舞蹈的保护及其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其受众比较小,无法在当前这个多元文化背景下,受到更多的关注。为此,本文针对皖南黎阳仗鼓展开分析,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对该传统舞蹈的保护策略。

一、黎阳仗鼓

皖南黎阳仗鼓文化的保护,一方面可以保留黎阳仗鼓本身的艺术特色,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皖南地区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提供参考,以免传统艺术与文化濒临消失[1]。为了适应当前多元文化发展趋势,黎阳仗鼓作为一种传统的舞蹈,需要对其进行适当创新,进一步提升文化价值,从而引起更多人的关注。通过对皖南黎阳仗鼓的调查发现,保护、传承当地仗鼓文化具有系统性,不能一蹴而就,其间更是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鉴于此,根据皖南黎阳仗鼓的发展、传承现状,下面对这一传统舞蹈做出如下介绍。

(一)艺术形式

仗鼓本身以杂木作围,使用牛皮蒙双面,鼓的上下两边分别镶嵌着铜钉包,方便表演者击打。仗鼓的形状为扁圆形,直径大约40 厘米,高度约为20 厘米,整体而言十分古朴[2]。表演者击打时每人一鼓,身上斜背红缎带,左右手分别持鼓环与鼓槌,普通规模的庆典通常为一班,即四鼓、两笛、一云锣。往往庆典的规模越大,仗鼓班数也就会随之增加。开始演奏仗鼓之后,一般可无限重复,仗鼓击法分为单击、双击等,击打时还需要搭配曲笛、云锣等带有民族风的乐器,以优化其演奏的艺术效果。

(二)表现形式

仗鼓的鼓手在表演时,服饰穿戴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风格,比较常见的穿搭为头扎三角巾、上身穿着黑色打衣,分别在左右肩与腰的部位以交叉的形式扎红色大带,下身穿着黑色彩裤,脚穿薄底鞋[3]。但这只是比较传统的穿着,黎阳仗鼓发展到现在,表演者的穿着与服饰做出了一些调整,将三角巾改为红色头巾,黑色打衣改为黄色上衣,黑色彩裤改为红色裤子,腰间系还需佩戴红色或者黑色的缎带。

黎阳仗鼓表演与敲打,也体现出皖南地区的特色。鼓手手持鼓褪,反复在鼓面、鼓边敲打,一般是上下单击、左右双击以及前后绕边击,此类击法还需搭配民族乐器进行伴奏。因为仗鼓的鼓响十分声脆,节奏也非常明快,表演者的动作整齐、有力度,所以最终呈现的艺术效果也非常明显[4]。

仗鼓表演时,踏步、弓步、前进步、后退步、十字步等是比较基础的步伐。击鼓行进过程中,表演者也是进行上述动作,按照场地表演的需求,还可以临时增加其他的队形变化,如圆场和穿越队形[5]。例如皖南当地表演得胜鼓时,尽管没有乐曲进行伴奏,但是却在表演过程中增加了大夹板碰击,通过仗鼓、夹板的相互敲打,发出类似于“哒,咚咚;哒,咚咚”的声音,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的艺术效果。

(三)传承谱系

(四)仗鼓特征

根据仗鼓表演所呈现的效果,流行于皖南地区的黎阳仗鼓具有如下特征。(1)完整性。仗鼓的表演过程中,表演者的服饰与穿戴、仗鼓敲打、演奏、舞蹈演出等融为一体,使仗鼓这一传统舞蹈具有完整性。(2)民俗性与地域性。仗鼓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这是其地域性的主要来源,一般在皖南地区的大型活动中,都会安排仪仗队展开仗鼓表演,从而表现出当地的舞蹈特色及风土人情。(3)简易性。仗鼓的曲调十分简易,鼓点也彰显明快之感,即便是没有任何基础的群众,也能够快速掌握敲打技法,并且在短时间内参与到仗鼓的表演中[6]。(4)表演性。仗鼓最初只是作为节庆活动的一种主要民俗表演,但是逐渐经过加工与创新,现如今成为舞台上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比如当前安徽地区会组织一些大型的民间活动,都会有一些仗鼓表演,这些活动本身在表演时体现出极强的观赏性、新颖性。

二、皖南黎阳仗鼓传承与保护价值

仗鼓文化具有民俗性、活态性,是一种历史文化,观赏黎阳仗鼓的表演,可以从中感受到黎阳与皖南地区人们生活状态、生活方式与习俗,并且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皖南民俗文化。通过对皖南黎阳仗鼓历史的调查,可以了解到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隋末汪华带领农民起义,便是应用到仗鼓达到鼓舞士气的目的;再如“安史之乱”时,唐代著名的将军张巡守雍丘时,在唯阳抗战时也记录了仗鼓有关的事迹。

立足于艺术视角,黎阳仗鼓的调查与研究,从中可以了解到徽州文化以及徽州民间习俗,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皖南民俗文化。使用工尺谱记录仗鼓曲谱,以此为介质还可以对我国传统民间记谱法进行研究,从而挖掘出其中具有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黎阳仗鼓作为皖南地区经典且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在舞台演出时使用打击乐,包括仗鼓、夹板、键铃,吹奏则运用到竹笛、唢呐和笙这些乐器。仗鼓的舞蹈表演动作融入了不同的舞蹈步伐,使舞蹈表演更加丰富,且具有艺术性[7]。

站在仗鼓的性质层面,仗鼓属于民间器乐,其中蕴含着民俗文化价值。站在旅游业角度,皖南地区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例如黄山风景区和西递宏村等,这些旅游景点中包含大量的人文景观,吸引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有利于提高安徽地区旅游业与经济的双重发展。由此可见,黎阳仗鼓本身作为传统舞蹈与民俗艺术的集合,将其与旅游业融合,不仅可以丰富旅游行业内容,还可以通过仗鼓的表演吸引游客,实现经济价值与皖南地区文化价值的最大化。

三、皖南黎阳仗鼓保护策略

(一)注重黎阳仗鼓的真实性

为了切实有效地保护皖南黎阳仗鼓,建议遵循原真性原则。这里提到的原真性,也可以理解为真实性。结合皖南当地仗鼓原真性保护的实践经验,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对皖南地区真实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这也是保护黎阳仗鼓的基础。(2)保护黎阳仗鼓的关键在于这一传统舞蹈的真实信息,不管是仗鼓文化价值还是当下在皖南地区的发展现状,都要保证留存信息的真实性,不能添加一些虚假的信息。(3)保护黎阳仗鼓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建议加强对仗鼓遗产保存与传承的重视,从而真实地反映出仗鼓发展实际情况[8]。

除了上述保护策略外,还需要关注到时间、空间的变化,仗鼓文化本身具有活态性,即该民俗文化本身是不断变化的,具体表现在服饰、鼓法、舞蹈、古村落变迁等方面。但这样一来也会增加仗鼓保护的难度,很难完整展现出仗鼓文化的真实面貌。那么对于仗鼓文化传承人而言,便需要尽自己所能,尽最大努力保证其真实性。

(二)保护黎阳仗鼓整体性

黎阳仗鼓的整体性,也可理解为完整性。结合皖南地区黎阳仗鼓现有的保护与传承方法,对于仗鼓整体性保护,提出如下建议。(1)对仗鼓文化的所有内容、艺术形式等进行保护,如表演者穿着的服饰、曲谱、仗鼓制作器具所使用的技术、仗鼓表演内容。(2)仗鼓整体性保护,还包括仗鼓文化相应的人文环境、生态环境、习俗。但其中人文环境、生态环境会在时间推移的影响下发生变化,这也就需要尽最大可能保证完整性,基于已有的保护策略,对仗鼓文化的保护进行约束,例如可以对仗鼓文化古村落采取多元化保护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到皖南黎阳仗鼓。

(三)采用信息化保护方法

以往保护地域优秀传统文化或者是民俗文化,都是采用拍照的形式,保存演出场景、表演者、队形、舞蹈步伐、服饰等的样式,或者是收藏相关物品,如仗鼓、云锣、大游锣等。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后,这种传统的保护记录形式也逐渐替换为使用智能设备进行拍摄、录音、摄像,保存仗鼓演出活动的视频,从而更加真实地记录仗鼓表演形式,还可以以此为资料制作仗鼓专题,通过采访皖南地区的仗鼓老艺人,或对当地群众进行采访,均可有视频资料留存下来,作为黎阳仗鼓的宣传片。

例如安徽当地专门搭建徽州文化网络数字资源库,其中便记录了仗鼓文化。建议在数据库中定期更新仗鼓最新的资料、图片、影像视频等,对于不同的数据资料,在保证相互独立的同时,还要彼此联系,应用信息技术使仗鼓文化能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保存。除此之外,还可以与自媒体合作,发布一些仗鼓最新的资讯,增加仗鼓在全国各个地区的知名度,使人们能够留下会深刻的记忆,并对仗鼓文化产生兴趣,在信息化时代下增加黎阳仗鼓的影响力。

(四)调动当地群众保护黎阳仗鼓文化主观能动性

仗鼓是一种民间活动,保护工作也需要从民间开始,黎阳当地的民众更是仗鼓文化保护主体。建议与当地新闻媒体展开合作,展开大力宣传,促使黎阳镇以及其他地区的民众能够投入到仗鼓保护的队列中,增强对仗鼓文化保护的责任感。组织仗鼓传习班,教授战鼓技艺给予鼓励,能够积极主动地培养仗鼓人才,以免发生文化断代现象。

(五)创新黎阳仗鼓表演形式

皖南地区已有的黎阳仗鼓表演活动形式比较多元化,但是对于具体的演出内容而言,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原初的元素,变化比较少。那么现如今保护仗鼓文化,需要在保留原有模式的同时,创新仗鼓表演形式,一方面能够让人们感受到黎阳仗鼓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也可以注入新活力,通过全新的仗鼓表演形式,实现该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

为了能够实现黎阳仗鼓表演形式的创新,建议在黎阳仗鼓已有步伐、击打方式的基础上,研发新的步伐、打法、舞蹈动作以及队形,增强仗鼓本身表演的观赏性。此外,仗鼓乐队曲相对简单,节奏方面也主要为2/4 和3/4,所以旋律起伏没有明显的变化。那么在创新中,建议丰富节奏型,比如可以增加快板、慢板和散板等形式,使仗鼓表演更具节奏感,使敲击时的快慢与强弱更加明显。对鼓声、鼓边声落点处进行调整,还可以达到疏密相接的效果。仗鼓旋律路线的创新,建议增加新的伴奏乐器,或者利用表演者穿着服饰上已有的元素,设计新的仗鼓表演服装。仗鼓的鼓面可以增加具有皖南地区代表性的图案作为装饰,使仗鼓表演更具视觉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黎阳仗鼓作为皖南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舞蹈与文化形式,为了加强仗鼓的影响力,使其能够在当前多元文化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需要做好仗鼓地保护工作。这就需要从仗鼓表演、仗鼓人才培训等层面着手,提出保护策略。其间还需要采用信息化技术,保留仗鼓表演影像资料与数据,为今后黎阳仗鼓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提高黎阳仗鼓的影响力,避免出现文化断层现象,还可以大力宣传皖南民俗文化,壮大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队伍。

猜你喜欢

黎阳皖南表演者
《皖南的秋天》《余晖》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乡村诊所
《皖南印象》
大漠杳无穷 日色自有情
妙猜两数
幸福何须真相
幸福何须真相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论表演者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