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残疾人康复服务现状及纾困策略

2023-10-10彭丽苹梁思佳

体育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残疾人湖南省康复

苏 鹏 刘 刚 彭丽苹 梁思佳

湖南省残疾人康复服务现状及纾困策略

苏 鹏 刘 刚 彭丽苹 梁思佳

(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对于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政策保障、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需求与供给的匹配度、康复机构规模、康复资源配置、组织建设、信息化水平、投入与产出比等多维度分析湖南省残疾人康复服务的现状,发现湖南省残疾人康复服务存在康复学科建设不完善、康复人才缺乏;康复机构建设缺少针对性;康复资源配置地方差异性较大;残疾人需求与供给不平衡,存在较大缺口;康复信息网络不完善,康复信息不能有效连接;残疾人投入与产出比过低等问题。通过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加强康复学科建设及康复人才培养,加大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科学合理分配资金,加强组织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使残疾人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温暖,让他们以更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待生活,勇敢面对人生的挫折,更好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残疾人;康复;服务现状

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应有之意。2016年8月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强调,要重视重点人群健康,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提出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实施精准康复[4]。2019年7月国务院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负责统筹推进《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加强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康复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康复设施、人才队伍建设,健全衔接协作机制,不断提高康复保障水平[3]。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学者就残疾人康复服务也进行相关研究。刘冯铂,吴铭(2020)认为康复需求与康复供给之间仍存在较大的结构性差异,应根据ICF关于功能,以及残疾与健康分类相关理论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服务[10]。邱卓英(2020)认为只有康复才能实现残疾的可持续发展,康复服务是当代建康服务的重要环节应覆盖我们的生命全周期[7]。

基于“协同、共生、融合”发展理念以及为了促进湖南省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立足湖南省残疾人现状,探索更高质量的康复服务,建立完善的康复体系以及康复服务网络,努力填补残疾人需求与供给的缺口,让残疾人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康复服务,这对实施“健康湖南”战略,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总目标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湖南省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中选取1400残疾人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等中外文献数据库相关文章,进行归纳总结。

1.2.2田野调查法

选定湖南省城市及乡村的1400名残疾人作为调查对象,深入了解当地的情况,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地方志资料。

1.2.3问卷调查法

1.2.3.1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征询有关残疾人康复服务研究者和相关专家的意见,拟定《湖南省残疾人康复调查问卷》,问卷发放采用电子版形式,共发放1400份,实际回收1286份,回收率91.6%。具体情况见表1。

1.2.3.2问卷的效度检验

问卷效度检验:设计关于湖南省残疾人康复服务现状调查问卷,请15位康复领域专家对问卷进行效度的检验,其总体评价结果均为“非常合理”。并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和补充,确定了最终的调查问卷。

1.2.3.3问卷的信度检验

为保证问卷所收集数据的可信度,采用再测法,在问卷发放两周之后对调查对象进行同一内容的复测,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计算相关系数。问卷的信度系数为R=0.92,问卷的可信度系数较高。

1.2.4数据统计法

对收集的文献资料及调查得来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用SPSS对数据进行处理,对调查数据统计的结果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湖南省残疾人康复服务现状

2.1.1湖南省残疾人基本情况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湖南省残疾人总数约占湖南省总人口的6.44%,持证残疾人有1686581名,推断出湖南省残疾人总数约为408万人。湖南省残疾人数量明显高于国家6.34%的平均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康复服务能力逐年提升,康复服务覆盖率不断提高。但残疾人的致残原因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残疾类型逐步增多,需求不断增多[2]。表2为湖南省残疾人类型分布。

表2 湖南省残疾人类型分布(n=1286)

由表2可知,湖南省残疾人类型共分为7种,肢体残疾人数约占湖南省总残疾人的三分之一, 所占比例最大。湖南省康复机构可以加大肢体残疾康复设施投入,满足湖南省肢体残疾人对于康复的需求。对于多种残疾集于一身的多重残疾,对身体、精神上的折磨更是巨大的,并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就需要政府、社区、康复机构加大对多重残疾的康复供给,减轻多重残疾人的负担。表3为湖南省残疾人等级分布。

表3 湖南省残疾人等级分布(n=1286)

由表3可知,湖南省残疾人中三级残疾人数最多,其次是四级残疾,再次是二级残疾,最后是一级残疾。重度残疾(一级残疾与二级残疾)人数明显少于三级四级的中度和轻度残疾人数。可见湖南省残疾人的残疾等级以三级四级(中轻度)为主,残疾程度较低可以减轻政府工作压力,有利于政府实施帮扶工作。对于重度残疾人来说,基本的生活保障就已经成为非常大的难题,这就需要政府加大重度残疾人在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等方面投入,给予他们生活保障。表4为湖南省残疾人受教育程度。

表4 湖南省残疾人受教育程度(n=1286)

发展特殊教育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残疾人通过教育可以逐步提高自身的社会价值,实现由被动的受助者变为积极参与的主体,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分支力量[9]。由表4可知,湖南省残疾人受教育程度80%为小学学历和初中学历,受教育程度不高。

由于残疾导致残疾人劳动能力降低,致使绝大部分残疾人家境贫寒,只能依靠国家补贴勉强维持基本生活,残疾人自身生存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就无心去想通过教育去发展自身的问题,这是导致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21]。针对湖南省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不高问题,可以加大对残疾人的政策扶持,加大特殊教育投入,秉持因材施教理念,贯彻共同体理念,为“办好特殊教育”做出新贡献[14]。表5 为湖南省残疾人年龄分布,表6 为湖南省残疾人城乡分布。

表5 湖南省残疾人年龄分布(n=1286)

表6 湖南省残疾人城乡分布(n=1286)

由表5-6可知,湖南省残疾人大部分处于60岁及以上,年龄较大。城乡分布不均,大部分残疾人集中在农村。由于当前城市化水平逐渐加快,农村老龄化越趋严重,并且农村交通不便、信息流通滞后,导致农村残疾人得不到及时的康复,农村残疾人的规模不断加大有关康复资源配置的信息流通也严重阻碍,进一步导致城乡康复资源的不平衡[9]。

2.1.2 残疾人康复服务政策保障

表7为湖南省残疾人康复服务活动开展相关法律法规。

表7 湖南省残疾人康复服务活动开展相关法律法规

由表7可知,国家和湖南省不断健全残疾人康复工作法规政策,针对性地制定残疾人康复需求相关保障政策措施[12],涵盖了儿童、辅助器具、精神等方面。实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由项目安排向制度化保障转变,共同推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全面实施。

湖南省不断加强康复工作规范化建设。完成《假肢、矫形器配置机构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制定;编制《湖南省实施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指南》《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会所建设与服务标准》等服务规范。湖南省通过不断规范残疾人康复服务政策,已经对于不同类型的残疾人有针对性的康复服务政策,但与北京、上海以及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些差距。

2.1.3 残疾人康复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

表8为湖南省残疾人康复专业人才需求。湖南省康复专业人才主体为专科人才和本科人才,缺乏最多的是研究生人才,可见湖南康复人才数量和质量尚不能满足残疾人健康需求[1]。政府可加大激励政策,吸引更高学历的硕士人才来从事残疾人康复专业,整体提高湖南省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

表8 湖南省残疾人康复专业人才需求(8家康复机构)

经调查得出,湖南省康复学科起步较晚,开设康复学科的高校也相对较少,湖南省本科院校52所,但仅有6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康复学科。高学历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湖南省康复服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在湖南省的医院中,只有60%的医院开设康复业务,以骨科和神经为主,儿童方面的康复严重缺乏。湖南省康复学科不能满足人才的培养要求[1]。

残疾人康复机构在岗人员情况见图1,湖南省康复机构在岗人员达14109人,其中,管理人员1563人,业务人员10019人,其他人员2527人,从人数所占比例来看,各岗位人员所占比例较为合理,能够为湖南省残疾人提供合理的服务。为进一步加强康复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湖南省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建立实名制培训教师团队,更好的保障人员培训。并且湖南省通过举办大赛来促进康复专业队伍建设。

图1 残疾人康复机构在岗人员情况

在全国辅助器具服务技术交流大赛中,湖南省代表队荣获三个竞赛项目的银奖。湖南省还通过开展康复科研工作提升科技助残技术水平,期间组织国家、省级科研课题13个,在国家级、省级专业期刊发表论文44篇,强化了残疾人康复科研能力建设。为提高湖南省残疾人的康复质量提供了保障。

2.1.4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数量规模

2018-2020年,湖南省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逐步增多,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但仍有进步空间。表9 为湖南省残疾人康复机构类别。

表9 湖南省残疾人康复机构类别(多选)

由表9可知,截止到2020年湖南省残疾人康复机构444所,其中视力康复机构数量最少,然而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湖南省主要数据显示,湖南省视力残疾人数为65.1万人,占比15.96%,视力残疾人总数居全湖南省残疾人总数第三位,很明显,湖南省视力康复机构完全不能满足视力残疾人的需求。湖南省可以继续加大康复机构的投入,针对性地建立康复机构,对残疾人实施针对性的康复,促进康复机构的发展。

近几年湖南省政府以及省残联通过加大对公办康复机构的资金投入和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创办康复机构,湖南省涌现出一批基础设施过硬、人才突出、得到残疾人认可的康复机构。根据《湖南省残疾人康复工作三年计划(2018-2020年)》,湖南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凭借高超的技术以及合理利用技术资源,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共发表论文56篇,主持参与课题15个,开发实用型专利3个,获得著作权3个。

2.1.5残疾人康复服务资源配置

由表10可知,截至2020年,湖南省通过加大投入积极创建残疾人康复服务设施,其种类基本能够满足湖南省不同类型残疾人需求。通过2020年湖南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得出,2020年湖南省共有350110名持证残疾人及儿童得到了基本康复服务,全年共为168174名残疾人提供各类辅助器具。可见湖南省始终注重残疾人的康复,坚持为残疾人提供高质量的康复服务。湖南省辅助器具产业园与辅助器具生产销售企业数量较少,辅助器具产业基础较薄弱,截至2020年,湖南省辅助器具产业园项目仅有2个,辅助器具生产销售企业6个,尚不能完全满足湖南省残疾人对于辅助器具的基本需求。

由于多年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导致残疾人服务设施城乡差距明显,服务设施缺乏、设施质量不符导致农村残疾人得不到高质量的康复[16]。

表10 湖南省残疾人康复服务设施

2.1.6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与供给匹配

由表11可知,湖南省康复供给还存在较大的缺口,大部分残疾人仍然得不到有效的康复服务。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平衡,湖南省可以继续加大康复供给,保证绝大部分残疾人能够得到康复服务。农村与城镇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农村残疾人照护服务设施缺口大、机构运转经费不足、服务对象覆盖面不全、财政政策体系不健全、交通不方便等问题[14]。导致农村需求与供给极不平衡,农村对于康复的需求大于城镇,但农村获得康复服务的人数小于城镇。城乡差距巨大。省政府应积极完善基层康复服务体系,要做到残疾人群众在哪里,工作重心就在哪里[1]。

表11 湖南省残疾人康复需求与供给(N=1286)

2.1.7 残疾人康复服务组织建设

残联是残疾人康复的直接提供者,从1988年8月成立至今,湖南省残联一直秉持严格程序标准,科学规范实施;强化部门合力,抓好监督管理;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社会宣传这三大精神,不断促进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为残疾人的康复付出了莫大的努力。 表12 为湖南省残疾人组织建设情况。

表12 湖南省残疾人组织建设

由表12可知,湖南省残疾人组织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就,组织覆盖率都在97%以上。但与北京、上海等城市以及发达国家仍存在一些差距。借鉴北京、上海以及发达国家的经验,实施优惠政策,为助残社会组织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快与政府形成协同关系,共同推进湖南省残疾人组织建设。

2.1.8残疾人信息化建设

通过信息化建设更容易实现康复服务资源的智能化调配,有效促进残疾人康复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与匹配,以达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表13 为湖南省残疾人信息化建设。

表13 湖南省残疾人信息化建设

由表13可知,截至2020年底,湖南省14个地级、13个县级残联开通网站,以及1个残疾人基础数据共享共用平台投入使用。全省残疾人基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运行良好,在助力残疾人脱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由《湖南省残疾人康复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情况总结可知,湖南省残疾人信息化建设与北京、上海以及发达国家还有一些差距。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在评估转介、资金流向与流量监控、服务质效监控、康复知识传播、统计分析、辅助决策等方面缺乏即时性、互动性的服务;供需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湖南省应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完善性,完善康复信息网络,使每个康复过程信息有效进行连接,实现残疾人康复的高效率、高水平。

2.1.9投入与产出比

经美国研究表明,对于残疾人的投入与产出效益的比例为1:4甚至1:10。对于残疾人的投入为1,但是由残疾人产生的社会效益是投入成本的4倍甚至是10倍。

产出效益的出现是以成本投入为前提的,对产出效益的评估也必须以成本投入分析为基础。当前湖南省对于残疾人的投入有政府支出、个人和家庭投入及社会资助等多个方面,近几年湖南省采取多种措施来加大对残疾人的投入,“十三五”期间,湖南省严格实行无障碍设施,建立红黄绿灯实时语音提示、建立无障碍车间,促进残疾人就业、投入8300万元,完成三万余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等。有效增强了社会公民的助残意识,帮助残疾人平等的参与生活、工作。对于促进社会稳定以及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湖南省残疾人产出社会效益仍可进一步提高。争取在康复事业的投资上做到开源节流,既要在资金的筹措上开辟更多的渠道、更要科学合理地分配资金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残疾群众[2]。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湖南省通过不断健全残疾人法律法规,形成涵盖儿童、辅助器具等政策类型,康复制度逐渐完善。并且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逐步增多,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3.1.2湖南省地方高校康复学科建设不足,残疾人康复人才以本科、专科学历为主,研究生以上高学历人才缺乏,尚不能完全满足湖南省残疾人康复需求。

3.1.3湖南省辅助器具产业园与辅助器具生产销售企业数量较少,康复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不平衡,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持促进残疾人康复服务供给等方式满足残疾人的康复服务需求。

3.1.4湖南省残疾人组织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就,超97%的乡村、社区已建立残联。湖南省可以利用现有组织发挥功能,建设更加完善的保障体系。

3.1.5湖南省残疾人康复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稍有不足,可以在现有康复数据共享平台的基础上建设残疾人精准康复信息化平台,以提升湖南省残疾人康复服务的信息化水平,优化残疾人康复资源配置。

3.2 建议

基于本研究的结果和结论,提出湖南省残疾人康复服务纾困的策略建议。

3.2.1立足国情,借鉴国内外经验,完善康复服务政策

完善的康复服务政策是高质量康复服务实施的保障。湖南省针对不同残疾需求出台了相对应的政策保障,具有较好的政策覆盖面,不同残疾类型都有了康复保障。但与一些发达国家以及国内一线城市北京、上海相比还有一些差距。

在出台相关制度和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制度嵌入性”。将政策与经济、文化进行互嵌,形成政策合力。在教育支持政策方面,教育机会和申请条件与普通学生一样;平等对待残疾学生和其他学生的入学申请及调整教育的决定;与普通学生一样,能不受歧视地、全方位地参与各类课程学习与活动。在社会支持政策方面,可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大局,从制度上保障残疾人用于康复的费用,减轻残疾人的康复医疗压力。为残障人士提供如个人护理、专业交通等个人化的新型支持服务,不仅为残疾人提供长期资助,还资助他们的家人及其生活照料者,免除了残疾人的后顾之忧。在就业支持政策方面,建立专业的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体系,并开展就业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项目,以支持并推进残疾人就业。采取就业激励政策,对于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减免该企业税收,既能减轻企业负担也能激励残疾人自立与自信[13]。

3.2.2加强康复学科建设,提升康复人才质量

高质量的康复服务需要有专业的康复服务人才。黄保德(2007)提出通过订单式培养专业人才,孙启良(2001)提出用培训的方式对在岗人员进行培训,吴世彩(2018)提出通过加强高等学校教育建设提高康复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数量。采取实名制对残疾人在岗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并将康复人员的信息录入人才信息库,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调配。通过和高校、职校的合作设立康复工作相关的专业,不断加强对相关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其次可与各大高校合作进行一些可行的活动和工作方案,引进高校专业人员到农村实习或工作,提高实训水平;通过比赛获取经验以此促进康复专业队伍建设。通过比赛人员得到日积月累的比赛经验,逐渐提高康复技术水平[1]。

湖南省52所本科高校应积极创办康复学科,调整康复学科的等级,突出康复学科的主体位置。各大高校要着重培养康复骨干人才以及康复学科带头人,加大设备以及科研经费的投入,扩大康复学科的影响力,带动康复学科的发展。

3.2.3 强化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完善康复服务体系

康复机构是康复服务的必要载体,因此加大康复机构服务的质量以及康复机构规模,对于康复服务来说是非常必要的[17]。

加强公办康复服务机构建设。湖南省政府以及残联可以加大对康复机构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支持创办更多、更强的康复机构。 针对性地为残疾人提供良好康复场地和康复设施,满足各类型残疾人的康复需求。

大力发展民办康复机构。加大政策倾斜,民办康复机构各项政策向公办康复机构靠拢,激励民办康复机构的建立。民办康复机构的大力发展,能够有效减轻公办康复机构各方面的压力,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进步。为残疾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加强省级康复机构示范带动能力。湖南省残疾人省级示范康复机构可以面向全省残疾人康复机构提供展示体验、评估适配、咨询转介、技术培训、指导使用等服务。树立标杆作用,带动全省基层康复机构的发展。

3.2.4 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分配康复服务资源

加强湖南省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合理安排城乡康复资源的分配。加强城乡之间沟通,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发挥奉献精神,推动城乡之间的康复资源的均衡发展。省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康复资源的投入,统一调配全省的人、材、物等资源,扶持农村康复事业[6]。

加大辅助器具的供给。加大对辅助器具生产销售企业激励措施,采取免收企业所得税,降低企业购买专门用品的成本等措施,激励有识之士积极创建辅助器具企业,提高辅助器具的供给。

根据残疾人的实际需求来提供相应的康复服务,提高康复服务资源的多向化,达到康复服务资源配置的最大化使用。将现有的资源配置尽可能生产出更多地符合人们偏好的产品和服务,提高资源配置使用效率。

3.2.5 满足残疾人多样化需求,提高康复服务质量

由于残疾人类型多样,残疾等级、残疾部位、康复需求以及身体素质各不相同,康复机构难以提供科学有效的康复服务。面对难题,省政府以及残联更应该迎难而上,为残疾人创造高质量康复服务[19]。

(1)各地政府应先进行残疾人的需求调查,了解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提供合理的康复设施,针对性地制订合理的康复计划 ,提高服务质量,为残疾人提供差异化服务, 此举与张松南学者对于不同残疾人服务需求差异应采取差异化服务观点相一致。(2)要加大对残疾人康复服务的投入,增加康复机构的设施种类,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3)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综合改革,促进康复服务转型升级。完善康复服务的顶层设计、加大康复服务供给多元化、实现康复需求的精准对接、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素养、加强康复服务行业的监管力度。四是完善基层康复服务体系,加大基层康复服务供给,改善城乡差距。

3.2.6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

借鉴国内一线城市与发达国家经验,做到透明化、规范化管理。加强国际交流,接触新的资源、学习先进的技术。促进组织生成文化资本,文化资本是助残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动力。加大组织个性化建设,如员工着装、康复环境的个性化给予残疾人舒适不压抑的康复场所。定期对组织进行考核,激发服务活力,明确组织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此举与宋全成学者观点相同。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各地市组织可以进一步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共同组织实施残疾人康复服务行动。做好工作部署,落实相关经费,做好督导检查。

3.2.7 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

借鉴北京、上海以及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加大科研投入,支持信息化建设。湖南省政府可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利用人才建设高级技术平台,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各个层面的及时性与互动性,扩展康复服务内容的覆盖范围,满足残疾人对康复内容的需求[20]。利用信息化平台可以更加精准地提供残疾人所需供给,满足多类型残疾人的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18]。在平台投入使用时,应注意使用规范,保证康复信息的有效衔接,完善康复信息网络。

3.2.8规范资金使用 ,提高产出效益

湖南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残疾人的投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进步空间。需要湖南省各级政府规范使用各类投入,做到开源节流,加大监督。各级人民政府可根据发展规划进行宏观调控,采取在线监测、现场核查等方式,加强对政府投入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5]。更好的保证残疾人的权益,有效地促进残疾人的康复。

[1]周钊和,唐洲咏,周琦人,等.湖南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21,37(5):122-124.

[2]孟君.山西省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研究[D].山西大学,2019.DOI:10.27284/d.cnki.gsxiu.2019.000916.

[3]孙洁,吴一农,徐庆宁.我国近十年残疾人康复文献研究综述[J].残疾人研究,2018(03):78-83.

[4]陶慧芬,江传曾,唐利娟.中国特色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道路探析[J].残疾人研究,2018(2):21-29.

[5]吕军,陈刚,徐依依,等.组织网络对实现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336(7):55-56.

[6]陈刚,吕军,虞慧炯,等.经费保障对实现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7):51-52.

[7]邱卓英,李欣,李沁燚,等.中国残疾人康复需求与发展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8):869-874.

[8]吴蓉.湖南省老年残疾人康复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20.

[9]刘爱波.江苏省残疾人康复服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0.

[10]刘冯铂,吴铭,邱卓英,等.成年残疾人康复需求与康复服务发展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0,26,246(5):497-501.

[11]邱卓英,陈迪.发展卫生保健和康复服务,增进残疾人健康——学习《世卫组织2014~2021年全球残疾问题行动计划:增进所有残疾人的健康》[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176(7):611-615.

[12]王军永,刘霞,陈和利,等.江西省残疾人康复医疗服务和救助需求调查[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01):60-64+71.

[13]王光净.澳大利亚残疾人职业型人才培养的支持政策分析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21(08):73-78.

[14]张中亮.完善财政支持农村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机制的思考与建议[J].财政科学,2021(08):126-132.

[15]李莹.社会服务组织建设与社会福利促进:基于北京民办残疾人服务机构的调查研究[J].人文杂志,2012,197(3):172-178.

[16]孔娜娜.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以豫西北平原聚集村落(群)为分析对象[J].社会主义研究,2009,(4):31-36.

[17]Shi, J. L., Peng, H., & Wei, Z. Y. (2008). Zhonghua liu xing bing xue za zhi = Zhonghua liuxingbingxue zazhi, 29(7), 647–651.

[18]SCHRINER, K. F., RUMRILL, P., & PARLIN, R. Rethinking disability policy: equity in the ADA era and the meaning of specialized services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administration,1995,17(4):478–500.

[19]GUTENBRUNNER, C., BICKENBACH, J., MELVIN, J., LAINS, J., & NUGRAHA, B.Strengthening health-related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at national levels.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2018,50(4):317-325.

[20]MCCUE, M., FAIRMAN, A., & PRAMUKA, M.. Enhancing quality of life through telerehabilitation.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10,21(1): 195-205.

[21]HAZEL BINES, PHILIPPA LEI.Disability and education:The longest road to inclus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011, (31):419-424.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lief Strategies of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for the Disabled in Hunan Province

SU Peng, etal.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 Hunan,China )

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康复科研项目(课题编号:2021XK0201)。

苏鹏(1998—),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刘刚(1983—),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运动与健康促进。

猜你喜欢

残疾人湖南省康复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康复治疗对周围神经修复再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