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全身麻醉术后低氧血症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
2023-10-10李小龙滕思思
李小龙,田 磊,谢 静,滕思思
全身麻醉患儿术中要求较为严格,需要患儿绝对安静[1-2]。与成人相比,婴幼儿的全身麻醉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较高[3]。麻醉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麻醉方式,该麻醉方式容易造成声门移位,造成声门的不完全梗阻,降低患儿的氧储备能力,容易造成低氧血症,由于患儿支气管较为狭窄,容易被分泌物阻塞,影响患儿的呼吸功能,同时婴幼儿由于呼吸频率较快,患儿的潮气量少于成年人,这些因素会加剧全身麻醉术后患儿低氧血症的发生率[4-5]。国内研究者发现,婴幼儿发生低氧血症会导致患儿出现酸碱平衡失调,严重者会导致患儿死亡[6-7]。因此,探讨全身麻醉术后患儿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国内外对全身麻醉手术患儿术后新发低氧血症危险因素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此,探讨全身麻醉术后患儿低氧血症的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小儿喉罩全身麻醉术后患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术后的血氧饱和度分为非低氧血症组(53例)和低氧血症组(53例),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1)符合喉罩全身麻醉手术的患儿;2)患儿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心脏疾病者;2)患儿有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3)患儿合并有严重的并发症;4)患儿及家属主观意愿上不配合,依从性不佳。两组患儿在性别、月龄、体重、Apgar评分、使用阿片类药物、手术时长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非低氧血症组与低氧血症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表2 全身麻醉术后患儿低氧血症的单因素回归分析
表3 全身麻醉术后患儿低氧血症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1.2 数据收集
本研究患儿的基本信息包括患儿性别、胎龄、月龄,患儿体重、Apgar评分、有无基础疾病、术前使用阿片类药物、手术时长、术前哭闹情况。对全身麻醉手术的患儿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维持诱导,并且给予芬太尼2 μg/kg静脉注射行术中镇痛,然后将七氟醚的浓度调至7%,氧流量调至3~5 L/min。当患儿意识消失后,将七氟醚的浓度调至3%~4%,采用辅助呼吸维持患儿呼吸。然后调整七氟醚的浓度为3%,患儿在手术的过程中,要根据患儿的血压、心率及时调整七氟醚的浓度。当患儿手术结束后,及时停止吸入七氟醚,当血氧饱和度≥91%为非低氧血症组,即为正常氧合组,血氧饱和度<91%为低氧血症组。对于低氧血症组的患儿给予面罩吸氧。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非低氧血症组与低氧血症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
本研究发现,非低氧血症组的胎龄高于低氧血症组(P<0.05),低氧血症组患儿合并基础疾病、术前哭闹比例高于非低氧血症组(P<0.05)。见表1。
2.2 全身麻醉术后患儿低氧血症危险因素的回归分析
本研究将表1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再将单因素分析中P<0.2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中,研究结果显示低胎龄[OR=5.153,95%CI(2.597,10.297),P=0.001]、合并基础疾病[OR=2.815,95%CI(1.572,6.253),P=0.034]、术前哭闹[OR=6.194,95%CI(2.121,13.675),P=0.001]、使用阿片类药物[OR=7.173,95%CI(2.674,21.193),P=0.001]是小儿全身麻醉手术患儿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3.1 小儿全身麻醉术后低氧血症的现状分析
小儿全身麻醉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儿的预后生存质量。低氧血症导致氧分压低于正常值,患儿的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降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理状态[8-10]。本研究发现,非低氧血症组患儿胎龄高于低氧血症组(P<0.05),低氧血症组患儿合并基础疾病、术前哭闹比例高于非低氧血症组(P<0.05),这也说明低胎龄的患儿,由于肺表面缺乏活性物质,导致患儿出现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全,严重影响患儿呼吸,甚至会导致患儿死亡,本研究发现低胎龄儿低氧血症组较多,临床护理人员在患儿住院期间,应该密切观察患儿呼吸形态,避免患儿出现低氧血症。小儿全身麻醉后发生低氧血症会导致患儿出现酸碱平衡失调,患儿内环境紊乱,同时由于患儿各器官发育不完全,患儿的免疫功能较差,因此患儿容易患病[11-12]。研究发现小儿全身麻醉术后会对呼吸功能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小儿全身麻醉后会对呼吸产生抑制作用[13]。因此,全身麻醉后患儿低氧血症发生率较高,加强对小儿全身麻醉手术患儿术后低氧血症危险因素的研究尤为重要,能够为降低全身麻醉术后患儿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提供参考价值。
3.2 小儿全身麻醉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3.2.1 低胎龄、合并基础疾病是小儿全身麻醉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发现低胎龄[OR=5.153,95%CI(2.597,10.297),P=0.001]、合并基础疾病[OR=2.815,95%CI(1.572,6.253),P=0.034]是患儿术后低氧血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发现胎龄小于36周的患儿,由于患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患儿的呼吸中枢发育较差,严重影响患儿的呼吸反射,导致患儿出现呼吸抑制[14],本研究结果与国内研究者结果相一致[15]。临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低胎龄患儿的关注,严密观察患儿的呼吸状况,同时术前合并基础疾病,也是影响全身麻醉术后患儿低氧血症的主要因素,提示临床护理人员应该关注具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加强对此类患儿的观察。此外,低龄患儿支气管狭窄,患儿的管腔黏膜运动较差,会导致患儿出现低氧血症。国外研究者发现,低龄患儿的呼吸道患病率高达27%,高于正常足月患儿患病率[16]。因此,临床麻醉人员应该密切关注全身麻醉术后患儿的呼吸功能和血氧饱和度,避免患儿发生低氧血症。本研究发现,合并基础疾病的患儿,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较高,临床麻醉人员应该关注具有基础疾病的低氧血症患儿。
3.2.2 术前哭闹、使用阿片类药物是小儿全身麻醉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儿术前哭闹和使用阿片类药物与患儿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有较大的关系。本研究结果与国内研究结果相一致[17],研究发现,患儿术前哭闹会影响患儿的呼吸功能,导致患儿出现呼吸抑制,甚至会导致患儿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患儿术前哭闹会使患儿的肺泡压力较大,会造成患儿血氧饱和度出现较大的波动,患儿会出现低氧血症。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密切观察患儿的情绪状况,避免患儿出现情绪波动,预防患儿出现低氧血症[18-19]。本研究发现,阿片类药物是一种起效快、消除快的特点,但是阿片类药物对呼吸中枢具有抑制作用[20]。患儿全身麻醉去阿片化能够改善患儿的氧合指数,提示临护理人员在给予患儿阿片类药物时,应该严格按照患儿的使用剂量进行,严密观察避免出现患儿呼吸抑制。
4 小结
本研究发现影响全身麻醉手术患儿术后新发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有低胎龄、合并基础疾病、术前哭闹、术中使用阿片类药物。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患儿发生低氧血症的评判仅仅是依据血氧饱和度,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今后应该加大研究对象的样本量,对全身麻醉手术患儿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弥补本研究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