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结合上述引理2以及引理5即可得结论成立,过程略.
由此可得到关于切线条数的相关结论:
定理1 当点M∈区域C或区域E时,过点M作函数y=f(x)的切线有0条.
定理2 当点M∈区域B或区域D时,过点M作函数y=f(x)的切线有且仅有1条.
证明:假设在区域点M∈区域B或区域D时,过点M可作2条函数y=f(x)的切线.与上述引理6相矛盾.
定理3 当点M∈区域A时,过点M作函数y=f(x)的切线有且仅有2条.
证明:如图4,因为函数y=f(x)的连续性,当点M∈区域A时,至少存在一条切线lx0(切点的横坐标为x0).设该切线与la,lb的交点为P,Q.根据引理5可知PQ区域A.
显然函数y=f(x)在[x0,b]上也是凹函数,根据引理4,存在唯一x3∈(x0,b),使得函数y=f(x)在x3的切线经过点M.
综上可知,过點M作函数y=f(x)的切线至少有2条,而在[a,x0)内,根据引理2,在任意一点的切线与lx0的交点的横坐标都小于x0.综上可知原命题成立.
当函数为凸函数时,可模仿上面的过程得到相关的结论,过程略.对于渐进性而言,可理解为无穷远处的切线.
三、实例分析
对于例1,已知函数f(x)=ex为凹函数,y=0是该函数的渐近线,利用函数f(x)=ex与y=0可
将原函数分成如图5所示的三个区域.利用上述结论可知,当点(a,b)∈区域A,没有切线;当点(a,b)∈区域B时,有2条切线;当点(a,b)∈区域C时,有1条切线.故选D.
对于例2,对函数f(x)=x·ex求导可得f′(x)=(x+1)·ex,再次求导可得f″(x)=(x+2)·ex,令f″(x)=0,可得x=-2.
当x∈(-∞,-2)时,函数f(x)=x·ex为凸函数;当x∈(-2,+∞)时,函数f(x)=x·ex为凹函数.过拐点(-2,-2e2)的切线以及渐近线y=0将原函数分成如图6所示的七个区域.当点(a,b)∈区域C,没有切线,当点(a,b)∈区域D或区域G时,有1条切线,当点(a,b)∈区域B或区域F时,有2条切线;当点(a,b)∈区域A或区域E时,有3条切线.结合题意可知点P(1,m)∈区域E,从而选B.
对于例3,点A(0,1)恰好为函数y=f(x)的拐点,过该点仅有1条直线与原函数相切.故选A.
参考文献
[1]田云江.高中数学奥林匹克实用教程第4册[M].: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8:2.
[2]龙宇.巧用函数的“公切线”解题[J].数学教学,2017(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