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核心要义、实践困境与破解机制*
2023-10-09史云贵
李 艳,史云贵
(1.四川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2.广西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高校立德树人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是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1]377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34当前,学术界围绕立德树人的理论阐释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就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存在什么样的堵点难点”“如何落实落细”还未完全形成共识。然而,这恰恰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一步。为此,亟需从学理上对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核心要义和实践困境加以把握。进而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为高校打通落实立德树人“最后一公里”提供破解之策。
一、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核心要义
“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要回答的核心问题。因为“立德”与“树人”都以现实的人为对象,“立德”与“树人”是一体贯通的,立什么德与树什么人相对应。加之,现实的人确证自己的存在及意义主要是将个体置于共同体、公共交往、自我省思三类空间中。为此,本文将从人与国家之维、人与社会之维、人与自身之维来论证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核心要义。
(一)人与国家之维:明大德,树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之人
以国家为视角,将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置于人与国家关系的时空坐标,要求以统筹“两个大局”为根本,培育明大德兼具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有用人才。
明大德,就是要胸怀国家、心系人民的道德。“大德”有深厚的历史意蕴。《周易·系辞下》言:“天地之大德曰生。”唐孔颖达疏曰:“以其常生万物,故云大德也。”《管子·立政》中说“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国柄”。在古代,“大德”即最高的盛大的道德,指称在天地生灵以及国家治理中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道德。它并非专指称某种具象的德目,而是诸种德目中最高要求的凝结集合。本文所言“大德”,即是在继承了古代“大德”思想基础上发展与重构的当代“大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3]173。由此可知,当代“大德”与国家前途和人民幸福紧密相连。它是基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道德,是道德层次的最高级,居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首要地位。具体而言,面向“两个大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事关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大是大非、大风大浪面前,能够坚定信念、头脑清醒,始终与国家、与人民站在一边。
树世界眼光和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不仅了解世界,还能推动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要培养能够顺应时代发展大潮流,坚守合作共赢大格局的人。清晰把握世界形势与中国定位,理性看待国际冲突与挑战,正确认识中国特色与世界共性。要培养对外交往的语言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道德共情能力,为全球合作与竞争作出贡献的人。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将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摆在突出位置。要培养勇于担当历史使命,善于将“情”“志”“行”相统一的人。能够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征程中,将爱国的心之所系、情之所归转化为坚强意志和实际行动,实现人生价值。
(二)人与社会之维:守公德,树有社会责任和奋斗精神之人
以社会为切口,将高校立德树人置于人与社会互动的交往空间,要求以公共精神为尺度,培育守公德兼有社会责任和奋斗精神的人。
守公德,即遵守在公共场域中应该遵守的生活规范和行为准则。在公共场域中,人与人之间依据公共规则进行公共交往,具有普遍性和公开性。需要指出的是,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个整体框架中,守公德之“公德”特指的是公共道德,而非公民道德。公民道德强调公民这一社会主体身份具有的道德品质;公共道德强调在公共场域或范围内的道德品质。两者的划分标准、具体指代和包含范畴都存在较大不同,不能互相等同或替换。公德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也在时代发展中不断演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公德具有社会性倾向,关注社会层面的公共秩序,强调承担社会沁润功能。公德具有多维开放性,伴随经济社会变革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公德在场域、对象、内容等多维度呈现出开放性。公德具有边界交错性,交往媒介多样化催生了交往边界的模糊化。
树具有社会责任和奋斗精神的时代青年。习近平总书记期许青年,“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3]172,“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4]12。就物质层面而言,要珍惜和爱护社会共同劳动成果,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共同维护舒适优美的公共环境,担当起促进物质生活、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生态环境、国家安全等方面发展的社会责任。就精神层面而言,要文明守礼、遵纪守法、服务社会,培育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气,具有同心协力的团结奋斗精神、攻坚克难的艰苦奋斗精神以及持之以恒的不懈奋斗精神。
(三)人与自身之维:严私德,树身心健康和德才兼备之人
以自身为立场,将高校立德树人置于人与自身交互的调适轴线,要求以身心和谐为底线,培育严私德,树身心健康和德才兼备之人。
严私德,就是要严肃、严格、严谨地对待个人与自身、家人、亲戚朋友等比较私密领域中的道德品行。“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5]38现代社会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分界越来越清晰,私人空间和私人权益也愈加得到尊重和保护。在此基础上,私德有了普遍公认的定义,即在私人生活领域中表现出的道德品行,在与自身、家人、亲戚、朋友等私密范围中表现出的德性。严私德之“严”是指要有严肃认真之态度,严格严明之要求以及严谨严正之行动。严私德之“严”不同于明大德之“明”,“明”重在明晰方向、目标;也不同于守公德之“守”,守重在遵守规则、规范。私德的方向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对错正误之分;私德还是个性化的,难有共同的规则或规范。针对其特殊性,重在不松懈、不纵容自己在私人领域的品行,故而用“严”。
树具有身心健康和德才兼备的时代青年。重点在自育和他育实践中,强体魄、健身心、严私德、增才干、美家风。慎独自律,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加强身体锻炼,砥砺坚韧意志、弘扬体育精神、焕发青春活力。悦纳自己,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心理调节,培养业余爱好,发展社会交往,有能力获取专业性帮助。自省自强,怀有高远的道德情操和过硬的才能本领,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新时代大学生要善于用道德标准反省自己的言行,以道德模范为学习榜样,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专业技能,增强独立思考、批判质疑以及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引领时代发展。同时,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人一出生首先面对的就是家庭关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1]355家长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地传递给后代。
二、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困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立德树人作出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重要批示、重要回信,形成了一套内涵丰富、逻辑清晰的思想体系,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提供了行动指南,推动高校立德树人取得显著成效。同时,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客观存在一些实践困境。
(一)部分高校党的领导优势发挥相对不充分的“领导效能困境”
“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6]1,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然而,在实际从工作中,部分高校未将党组织的强大优势转化为高效能治理,高校立德树人面临“优势性困境”[7]5-11。
面向以教师为中心的学术治理,部分高校党的领导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问题突出。党的领导对学术治理的引领力、向心力与组织力相对不足,相关学科的专家和学者在参与学术事务管理与决策等事宜方面缺乏完善健全的互动通道,高校学术治理框架中存在党的领导发挥功能不到位,与学校行政管理协调互动不足等问题。少数高校中党建工作内容和方式与学术工作相脱节,未能真正形成高质量党建与高校学术繁荣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在党组织和学术组织的议事规则、工作流程中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现象。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党的领导优势向高效能治理的转化,对立德树人产生负向作用。
面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服务,基层党组织的虚化、弱化与边缘化消解了立德树人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的高校基层党建层层递减、越往下声音越小,一些基层党组织工作薄弱,平时感觉不到存在,关键时刻顶不上去。”[8]165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则存在政治功能、能力本领以及保障机制等弱化问题,削弱了党组织引领力、凝聚力与战斗力,大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存在感、归属感以及获得感因此也受到负面影响。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学生党员的培养考核方面存在虚化问题,重形式轻内容,持有应付上级检查考核的错误态度,未能真正将党的政策方针落实到位。还有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存在党建工作“上热中温下凉”,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等边缘化问题,不了解学生的需求,组织的相关活动不具有针对性和亲和力;甚至存在用庸俗化的娱乐活动替代严肃的党内活动,解构着党组织的严肃性与权威性。这些都严重消解立德树人的意义。
(二)少数高校教师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参差的“师德示范困境”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立德树人的艰巨使命与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9]4教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更深刻影响着社会与国家的发展进步。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的关键核心要素,教师不仅要有扎实而渊博的学识,还要有优良的道德风尚,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新时代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良好成效,但同时存在少数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参差的“师德示范困境”。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教师的职业素养与道德修养参差,没有充分发挥好师德示范作用,集中表现在教学、学术科研与师生关系等方面。一是在教学方面,一些高校教师缺乏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少数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情绪,教学内容与方法不够与时俱进,未能充分关注学生感受,教学效果有待提升。二是在学术科研方面,部分高校教师偏离了学术科研追求真理的初心与旨趣,存在抄袭剽窃、篡改伪造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力等问题。三是在师生关系方面,部分师生关系淡漠化,教师对学生成长发展不够关爱,在课堂内外与学生在知识、情感、思想等方面的交流沟通较少,“教育交往蜕变为即时性交往”[10]21-26,教学过程结束意味着教育交往也不再存续;有些师生关系功利化,个别高校教师以“老板”自居,利用教师权威要求学生从事与教学科研无关的事宜。这些师德师风失范问题引发网络舆情和社会关注,严重抹黑学校形象,损害教师群体声誉。
(三)部分高校学生道德认知与践行相对不一的“知行统一困境”
教育对象将教育内容转化为内心认同并自觉践行,是检验立德树人作用发挥与目标实现的重要标准。但是道德认知并不会直接转化为道德行为,二者之间存在的张力造成了高校学生道德认知与践行相对不一“知行统一困境”。
教育环境张力及学生自我调适的影响。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是由道德认知走向道德行为的关键一环。然而,受义务教育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高校学生在进入高等教育之前,就已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尽管教育环境的变化,会带来学生的自我调节和适应。但是由于教育环境彼此之间的张力,更多给高校学生带来的是内心冲突。这是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无法统一的最直接原因。
部分高校的德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够紧密。将德育融入高校的专业教育是激发学生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的重要窗口。学生可以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形成道德边界和伦理认知,规训未来从业的职业道德。然而,部分高校的德育存在简单化倾向,道德教育活动“一刀切”,全校文理工医农德育活动同质化。同时,专业教育中重知识传授轻道德教育,学生有才无德,也会影响对专业的忠诚度和认同度。这造成的是,学生对于专业的、个性化的道德认知没有清晰认识,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也无法形成有效激励。
部分高校道德评价与评奖评优的相对脱节。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激发学生实践的重要动力。学生在成长发展中会对标评奖评优文件,去完成相应可量化的工作。然而,道德不可量化,尤其在道德评价更具主观性。加之,道德是高标,道德践行会产生更多交往成本。因此,学生便会以道德认知的充分掌握来遮蔽道德践行的虚置,加之此类行为具有朋辈效应,长期积累,便弱化了道德践行。
(四)多方培育力量之间协同耦合联动不深入的“多元合力困境”
由于目标理念、信息传递、场景形态、功能定位等方面的差异,高校立德树人各主体存在相互排斥、相互脱节现象,呈现为“多元合力困境”。
就高校内部而言,部分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将立德树人的主体窄化为辅导员、班主任、思政课教师以及与之对应的主管部门,淡化了专业任课教师、行政人员、后勤工作人员及其对应部门等所应具备的育人功能。一方面,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压力巨大,相对孤立,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彰;学生不以为然,轻思政学习、重专业学习,甚至不接受思政教育工作者“讲道理”。另一方面,消解了专业教师及其相关部门对立德树人的热情,弱化了多方力量主动协作、深入融合的协同意识,遮蔽了高校工作的育人价值性。
就高校外部而言,家庭、社会等育人主体未承担起相应的立德树人责任。传统观念认为,学校承担着无限育人责任。但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家庭、社会作为立德树人的场景载体更加凸显,其育人功能的意义,也更加突出。高校立德树人需要高校与家庭、社会双向有机良性互动。但是,家庭、社会等尚未完全承担起育人主体责任,在育人进程中存在相互排斥甚至彼此抵消的现象,在目标协同、内容协同、场域协同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新时代大学生是网络空间的主力军,网络空间的立德树人力量也在生长,但速度较慢。网络空间充斥着各种良莠不齐的观点,背后是一个个独立的自媒体、公司、网民。对于海量碎片化的信息,大学生缺乏甄辨能力,极有可能被某种错误思潮或某类群体所裹挟。为此,网络空间作为立德树人主体的意蕴也越来越突出。网络空间的难治理也成为阻碍主体联动的一个方面。
(五)少数高校立德树人常态化制度建设不足的“长效发展困境”
高校立德树人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完善的制度保障对高校立德树人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当前高校立德树人存在常态化制度建设相对缺位的问题,长效发展的责任落实与相关保障不足,呈现“长效发展困境”。
从责任落实制度看,高校各种育人主体之间的制度化分工虽然清晰明确,但确保落细落实的责任落实制度还不完善。尤其是高校教育主体参与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责任、权利等尚未在顶层设计方面给出统一要求,各高校单兵突进的管理模式显然不利于立德树人的具体推进。
从保障制度看,部分高校在出台专项政策、投入定向经费、加大基地建设以及技术支持等方面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障力度还不够。同时,政府、企业、社会等立德树人多重主体虽有保障能力,但无推动保障能力形成实效的运行平台和政策规定、协同策略。
从评价制度看,高校评价制度仍然需要不断探索与完善,特别是思政课评价由谁来评价、以何种标准评价以及在什么范围内评价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厘清与优化。但是,评价对象的教师-学生二维限定以及评价标准的相对单一,均限制了高校立德树人评价的明确化、精细化和科学化。
三、构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五维一体”破解机制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落实落细,最终要体现在机制上。针对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存在的实践困境,亟需系统构建党建全面领导机制、教师德行示范机制、学生以德笃行机制、多方协同联动机制、制度优化长效机制“五维一体”的破解机制,解答高校立德树人谁来引领、教师如何育人、学生如何学习、多方如何合力推进以及如何长效推进等关键命题,以期有效破解高校立德树人现实症结。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借鉴管理学相关模型,设计了“五维一体”高校立德树人破解机制模型(见图1),以明晰破解机制的逻辑框架与认知图景,从而对高校立德树人破解机制进行整体把握。在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五维一体”破解机制中,每个子机制是相对独立的完整个体,发挥着子机制各自独有的功能。同时,五个子机制相辅相成、功能耦合,围绕“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困境如何破解”形成了完整的运行闭环,以机制整体形塑推动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落细落实的巨大合力。
图1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破解机制模型图
具体而言,以党建全面引领机制为总揽。党建全面引领机制处于高校立德树人破解机制的首要位置,关乎将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程度,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破解机制要回答的第一位问题。我国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高校,坚持社会主义正确办学方向,必须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以教师德行示范机制为关键。强教必先强师,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教师具有高尚品行与渊博才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学生以德笃行机制为重心。高校立德树人重点就在于推动培养高校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坚持践履所学,做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多方协同联动机制为支撑。高校立德树人实现机制需要充沛的合力供给提供有力支撑,做到高校内部横向融合与纵向贯通,高校之外“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育人力量耦合联动,释放最大合力。以制度优化长效机制为保障。制度具有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长效发展,制度保障不可或缺,且还需要随着其他四个困境的破解,不断优化完善。
整体而言,党建全面引领机制、教师德行示范机制和学生以德笃行机制是高校立德树人实现机制的根本与主干,是高校立德树人实现机制之“道”。高校立德树人至关重要的命题就在于遵循党建全面引领,教师能够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促进学生以德笃行、全面发展。党建全面引领机制、教师德行示范机制和学生以德笃行机制正是从机制维度对“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命题的解答。多方协同联动机制和制度优化长效机制是高校立德树人实现机制的支柱与保证,是高校立德树人实现机制之“术”。高校立德树人只凭借高校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需要多方力量耦合联动、同向同行,为高等教育提供强大支撑。同时,高校立德树人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系统工程,高校立德树人的持续优质发展需要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的长效机制提供有力保证。
一言以蔽之,这五个子机制既相互独立、发挥各自特定功能,又统一于高校立德树人破解机制体系;彼此相辅相成且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完整的运行闭环,发挥破解机制的整体合力,推动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行稳致远。
(一)党建全面引领机制
构建党建全面引领机制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高质量落实的根本选择。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立德树人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在教育系统能不能有效实现,取决于教育系统党的组织体系健不健全,党的建设抓得好不好”[8]277-278。新时代新征程,高校必须以坚持党对立德树人工作的领导,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决策和部署,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协同推进的党建全面引领机制。
贯通高校治理体系,发挥制度优势。坚持高校党委对工作的全面领导,毫不动摇地实施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做到抓班子、抓基层、抓干部、抓党员。强化“高校党委-学院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一级抓一级和“校-院-系”层层抓落实,纵向压实责任、任务分解。运用好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组织原则,建强高校领导班子,完善学校三级党组织和两级行政部门运行体系。党委书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第一责任人,“三重一大”事项均需高校党委集体研究决定。
强化跨部门协作,提升职能交汇合力。因职能分工而引致的部门壁垒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障碍因素。立足立德树人目标,进一步厘清各部门职能,理顺各部门关系。总结立德树人经验,对高校立德树人的空间进行分类赋能。日常立德树人空间,强化服务和情感的融入;以课堂为主的立德树人空间,强化思政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提升;网络立德树人空间,强化正面引领和反面警示的楔入。真正将立德树人的软性指标与部门职能相对应,与赋能相协调,使得立德树人成为可操作的内容。
(二)教师德行示范机制
构建教师德行示范机制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高质量落实的关键支撑。“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11]2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师德水平直接决定着高校立德树人的质量与成效。为人师表,承担着育人的神圣使命,要以身作则,提升品德修养与才学素养,规范行为举止,自觉做到率先垂范,成为学生的榜样与楷模。推动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构建和完善教师德行示范机制,促进高校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构建教师德行示范机制,需要从激励与监督两方面着重发力。
树立师德榜样,加大对高校教师的支持力度,激励教师德正行范。教师之于学生的重要性,与父母相当。教师对学生德行成长有着其他角色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导师的人自己便应当具有良好的教养,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与礼貌”[12]64。树立高校教师师德榜样,对德高望重、诲人不倦、严谨治学的师表风范进行表彰和宣传。师德榜样深刻影响和涵育着大学生的品德和人格[13]70-75。值得指出的是,新时代高校教师肩负神圣使命的同时肩负着多方面的沉重压力。工作中教学、科研、职称等较难平衡,还有家庭生活中住房、孩子教育、父母养老等问题,以及社会对高校教师的高期许,在这些多重压力影响下,少数教师心中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职业信仰不免发生动摇。因此,构建教师德行示范机制,必须加大对教师的支持力度,为高校教师安心、专心、精心地投入立德树人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学生以德笃行机制
构建学生以德笃行机制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高质量落实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4]13。以德笃行就是用良好的品德修养,坚定踏实地践履所学,做到知行合一。让大学生在理论与实践深度互动中,感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真理魅力、现实解释力与实践指导力,教育引导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担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和神圣使命。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强化学生实践历练。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中曾指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14]320。关注实践、回应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内在品格。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既要强调理论教育也要重视实践养成,引导大大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断增长知识才干,注重强化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注重本领技能的训练和提升,切实提高大大学生的实践水平。
增强学生的实践自觉,将其内化为价值观念,外化为日常行为。高校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对世界和社会发展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和一定程度的价值选择倾向。构建学生以德笃行机制,要注重引导高校学生科学选择、学习和建构自身思想道德观念体系与知识技能体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以德笃行的实践自觉,内化为学生自身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外化为日常行为习惯。同时,学生以德笃行机制不能停留在理论认知层面,只有将内在的思想道德观念认识真正转化为外在的道德实践,形成长期稳定的知行统一行为习惯,方能从根本上筑牢以德笃行的坚实基础。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要积极教育引导学生将历史使命感和现实紧迫感渗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持之以恒,不懈拼搏,“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2]71。
(四)多方协同联动机制
构建多方协同联动机制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高质量落实的动力之源。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数量庞大、内容丰富、方法多样以及场域广泛。面对繁重任务和工作难度,需要多方协同联动机制协同耦合多方力量,同向同行,形成最大教育合力。
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立德树人是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过程,新时代高校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科学素养、专业技能与思想品德素养的和谐发展。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打破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学科壁垒,解决好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问题。
推动高校各年级立德树人一体化建设。立德树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漫长育人过程。从整体教育学段而言,立德树人贯穿大中小学,要实现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就高校教育学段而言,立德树人贯穿大学不同年级,同样要实现一体化建设,避免重复、脱节或倒置。高校要构建和优化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回应时代发展需要、符合学生成长特点和规律的教育体系,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段的大学生展开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立德树人教育。
推动高校与家庭、政府和社会耦合联动。高校立德树人不仅有赖于高校自身人才培养功能的发挥,也需要家庭、政府和社会等多方主体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共同参与形成立德树人最大合力。高校要坚持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做事的才学本领,而且要重视涵养学生做人的品德修养。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政府和社会教育,通过亲子之情感化熏陶青年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言谈举止。同时,还要强化高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积极开展社会实践与就业指导,共同解决好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
(五)制度优化长效机制
构建制度优化长效机制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高质量落实的重要保障。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困境具有顽固性与反复性,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容易出现松懈和反弹现象,必须构建有力的制度优化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制度管根本、利长远的优势,推动高校立德树人制度化、常态化,提升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落实成效。
明晰制度内容,推动各项具体制度有机衔接、良性互动。保障立德树人的制度是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外在反映,是一个总体指称,依据功能范围,可细化责任落实制度、阵地保障制度、经费保障制度、风险预警制度、评价反馈制度等各项具体制度。其中,责任落实制度通过目标引领、内容支撑、主体联动、政策保障、实现方式等激发主体落实责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阵地保障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分别为高校立德树人落实提供必要育人空间和必要物质基础。风险预警制度是推进高校立德树人的底线支撑,风险防范好坏直接影响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评价反馈制度主要构建基于“高校-家庭-社会”多元联动的评价体系,建立“高校-家庭-社会-机构”信息反馈常态化通道,来推进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破解机制动态完善,科学有效。
确保各项制度安排刚柔并济。在日常育人过程中,我们往往强调制度的强制性和规约性,比较容易忽略制度的激励性和公正性。制度育人要出实效,二者不可偏废其一,明白惩罚和奖励只是承载育人制度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为此,要依据事件性质,刚柔并济发挥制度育人作用。
注重各项制度持续反馈改进。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长足发展,需要制度的不断调整与优化。要注重对各项制度的设定情况、运行状态、能否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及时评价反馈。要坚持动态持续的跟踪评价,并对这些评价反馈信息进行客观分析与全面诊断,把握其中得失,总结成功经验与不足原因,对各项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更新,使制度得以改进优化,推动高校立德树人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