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孝亲敬亲问题研究
2023-10-09聂甜甜鹿焕然张超
□文/聂甜甜 鹿焕然 张超
孝亲敬亲传统美德源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它反映了人类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固有不变的规律,其蕴藏的丰富内涵既是传承至今的精神财富,更是一种道德实践,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青壮年怀揣着脱贫致富的梦想离开农村、涌向城市,农村传统经济模式受到了较大冲击,农村孝亲敬亲观念及其形式也逐渐弱化。进入新世纪,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增多虽不明显,但是城镇化背景下家庭压力剧增,不得不把更多的资源和金钱放在子孙身上,加之家庭养老的成本不断攀升,出现了想尽孝而不得、孝而不敬、甚至不孝不敬的问题。这些问题指向的并不是空巢老人持续增多,问题主体也不是指有固定收入的离、退休干部群体,而是特指那些一生与土地为伴的农村老人。新时代、新形势、新征程,对我国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1]农村孝亲敬亲问题,既是农村农民问题,又是传统美德的传承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九届六中全会又指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中国精神相结合,这表明解决好农村孝亲敬亲的问题,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人权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赓续的同时,还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共同富裕扎实推进的重要一环,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孝亲敬亲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的问题是根本性问题、原则性问题,人的问题解决好了,其他的客观问题也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农村孝亲敬亲的问题主要在于子女和老人这两个主体方面。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迅猛推进,保守传统的孝亲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的节奏,年轻一代子女的传统孝亲观念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二是年迈的父母将一生的心血都倾注在了脚下的土地上,虽然他们也渴望子孙绕膝,但是很多老年人终归还是不愿意离开这片黄土地,这是观念解构和重构之间的矛盾,是当下农村孝亲敬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子女的孝亲观念受市场经济冲击不断解构。在自然农耕经济时期,老者拥有丰富的农耕经验和生活技巧,在家族中便会有绝对的权威和地位。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来临以后,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家族,生活经验和文化底蕴不再是推动自身发展的主要方式,经济实力开始成为主导话语权的关键。加之老年人思想僵化、认知落后,获取生存资料和发展资料的能力不断下降,之前在家族中的权威地位就受到了挑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农村大家庭也逐渐解体,取而代之的主要是核心家庭[2],即一对夫妇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这种新型家庭结构形式的出现,使得老人话语权衰弱,与子女不断疏远。在城镇化和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之下,这种核心家庭也脱离了乡村,快节奏的生活挤压了孝道,子女对农村父母的照顾和赡养更显心力不足。在子女定居城市之后,一部分老年人会选择跟随儿女进入城市,由于更加注重后代的发展、培养孩子的成本也逐年攀升,一家四口甚至更多人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获取物质利益和培养下一代身上,老人很少引起家庭的重视,有些家庭甚至出现了无限溺爱孩子和无限压榨父母的“倒行孝”行为。那些没有随子女定居城市的老人,只能是守着故土,过着精神空虚的生活。而他们的子女认为经济和物质上满足了父母的需求就是孝顺,每年也会往返两地探望父母。但是大孝始于事亲,孝是基本,敬才是大孝。满足父母的生活需求最多只能算作养老,只是《孝经》中“五孝”的第一步,并没有做到“敬”,老人的精神并不能因此而得到慰藉。即便如此,很多子女连“养”都做不到,虐待老人、不赡养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更不要谈孝敬了。有一些农村老人自杀,就是因为家庭核心成员缺席,家庭功能和家庭关系由此产生重大影响,出现了许多家庭问题[3]。婆媳矛盾的加剧、精神慰藉的缺失、抚养孙辈的压力都是老人自杀的主要原因。
(二)老人的故土情结受传统文化影响难以重构。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安土重迁是中国人千百年的心理倾向,也是故土情结的核心所在[4]。农村老人因方言不容易被城里人理解、城市有车水马龙无尽的喧嚣、亲友不在身边、自己的满身泥土和子女干净的房子格格不入等“借口”,不愿意随子女进城居住,或是短暂居住之后仍要返回乡村,但终归还是因为对陪伴一生的黄土有一种浓浓的深情。农村老人的故土情结是维持民风民俗传承的重要载体,可以为乡村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和资源。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乡村文化经济异军突起,成为农村产业振兴的标杆之一,而农村老人凭借浓厚的故土情结和传统的文化基因,无疑就会为乡村文化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此外,老人身体机能衰退,避免离土进城可以免去因环境变化而带来的各种问题,正是能够颐养天年。但是,这种表现为思归的故土情结也成为子女向农村父母尽孝的一大阻碍。走出农村、定居城市,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环境是当代农村青年的价值选择和发展诉求。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和老人的守土情结,子女与父母不得不异地居住生活,子女在履行赡养老人义务、尽最大能力尽孝的同时,必须奔波于城市和乡村之间。而频繁地于两地之间奔劳,势必会增加子女的生活成本、消耗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子女现有的生活状态。这就导致了子女寻求自身及下一代发展的需求和孝敬父母的需要之间的矛盾,老人的故土情结导致了子女欲尽孝而不得的现状也是当下农村孝亲敬亲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孝亲敬亲的新路径
问题无时不有、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和解决矛盾的过程。通过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完善宣传教育机制、创新和加强服务管理体系等途径解决农村孝老敬老问题的同时,可以有效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文化振兴和产业振兴的实现。
(一)组织振兴:基层干部率先垂范,践行孝亲体系。孝亲敬亲既是人性,也是德行,需要树立道德标杆,让人持镜自检。基层干部以身作则,树立孝亲敬亲新风尚,是习近平总书记敬老养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读《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等书就会发现,孝亲敬亲是习近平总书记多年以来一贯的做法和优秀品质[5]。全国老龄办等机构共同发布的“新二十四孝”为孝伦理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2018年修正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2020 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等都表明老年人的工作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基层干部作为党和国家的传话筒和人民的勤务员,都要自觉树立看齐意识,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孝亲敬亲的必要性,在行动上主动作为,纠正“倒行孝”的不正风气,不仅要明白“扶老养老传家久,尊老敬老世泽长”的道理,还要达到“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6]的境界,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包括宗族长辈、平辈兄弟,将其他老人和村民牵挂于心,付诸实效。基层干部除榜样意识外,还应有监督意识,夯实主体责任,划好村民行为的底线和红线。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执政党的现代化,同样,乡村实现振兴的关键在于基层组织的率先振兴。基层组织是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一道,成为党在农村工作中的基础和实现组织振兴的主要抓手。基层组织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逐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德法兼治、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二)文化振兴:加强教育宣传力度,改变传统观念。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创新宣传机制、加强教育力度既是解决当下农村孝亲敬亲问题的有效形式,也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渠道。2012年发布了“新二十四孝”之后,在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强烈反响,这与其表达和宣传形式有关。这说明了孝亲伦理在现代社会的传承还有较大的压力,也暗示着孝亲伦理的宣传和传播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7]。在农村通过教育宣传的手段改善孝亲敬亲的问题,首先是要理顺各宣传资源之间的关系,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孝老敬老在农村主要呈现的载体是社会主义新风、各村编制的村规民约、各家族历代传承的祖训以及家庭中约定俗成的家风。在悬挂横幅、摆放宣传栏、分发村报等常规形式之余,要把目前服务于乡村文化振兴的社会主义新风尚作为主要宣传内容,并以此为指导原则修撰符合当地实际且与时俱进的村规民约,遴选各家族祖训中符合时代要求的孝老敬老内容加以整理宣传,张榜表扬具有典型孝老家风的村民代表及范例。二是要注重传承传统节日,为其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重阳节在古代表现出的孝老敬老诉求虽并不明显,但是从汉代便开始繁荣。到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剧烈动荡、文化变迁和历法混乱,重阳节明显式微[8]。传统是合法性的重要来源,直至2012年国家以立法的形式规定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中国老人节”,标志着中华民族尊老、孝老、爱老的文化精髓再次得到了高度肯定。基层组织可以号召乡村贤达每年在重阳节的时候向村内老人发放金额不等的现金,实物等,并在此基础上随时代发展创新形式,如为百岁老人、抗战老兵等修撰编志并载入新的村志。在坚持传承的基础上随时代变化不断创新观念,厚植孝老敬老的文化氛围。最后,政府应加强老龄化国情教育,改变现存的“老年人是社会负担”这一错误思维,强调老年人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9],使全体国民意识到老一辈人在曾经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现在仍然是一个家庭稳定的“压舱石”、和睦的“定盘星”。
(三)产业振兴:完善服务供给管理,发展养老事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银发经济、发展适老产业。加快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农村因地制宜发展养老托幼等新型服务业是壮大乡村产业的重要途径,对于农村老人安享晚年,促进共同富裕意义重大。首先是要保证农村老人的基本物质生活条件。在倡议乡贤和企业家在政府的指导下回馈故乡、带头捐赠的同时,获取更多的政府补贴和社会资助,修建宜居老年公寓和养老院。有自理能力且对独立生活具有意愿的老人可以迁入当地单独修建的老年房,实行集中安置。修建的老年房应配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及运动锻炼场所,每户老人一人一档,实行网格化管理,基层干部划区包户,具体责任落实到人,期间产生的费用由政府和老人子女双方承担。保障养老,还要立足托幼。在精神层面,要实现养老机构与农村幼儿园的互联互通。对于工作繁忙的年轻父母来说,这可以有效缓解工作与照看孩子二者之间的矛盾;对于老人来说,在垂暮之年看着后代茁壮成长是最大的心愿,可以增加幸福感,同时也能充实闲暇时间,享受亲情,拉近三代人之间的情感距离。养老机构在提供投资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在发展培育新型服务业之余,还应大力发展完善乡村信息产业。数字农业农村建设不仅是为了建设现代化大数据农业产业,更是为了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信息化听起来和简单,但是对于老年人而言,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关乎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等切身利益。况且,老年人有权利享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服务和便利,早在“新二十四孝”中就提及到了要教会父母上网、为父母提供书报电影等新型尽孝方式,这对于农村老人时常与亲属子女沟通、了解村外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革,具有不可取代的根本性的作用。再有就是创新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合适的医疗和养老保险是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保障老人权益的服务,对于农村老人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起可以到巨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