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料分析视域下高校社科类期刊摘要翻译探究

2023-10-09王永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21期
关键词:社科类目标语言术语

王永莲

(中北大学 出版中心,山西太原 030051)

社科类期刊在高校学术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摘要作为学术论文的精炼概述,在传播研究成果和促进学术交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全球化交流的加深,越来越多的高校社科类期刊需要将其研究成果翻译成其他语言,以扩大国际影响力和实现学术交流的目标。翻译作为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交流手段,对摘要的质量具有关键性影响。在过去的研究中,一些学者对社科类期刊摘要翻译进行了探讨,但往往局限于个案分析或基于小规模样本的调查研究,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缺乏基于语料分析的研究,导致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受到限制。因此,本研究的目标是为全面理解和深入洞察摘要翻译奠定基础,为翻译人员的实际工作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术语在线是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办的规范术语知识服务平台,为使用者提供术语检索、术语管理(纠错、征集、分享)、术语提取与标注、术语校对等服务。其内容聚合了全国科技名词委权威发布的审定公布名词数据库、海峡两岸名词数据库和审定预公布数据库等资源,累计50万余条规范术语,覆盖基础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农业科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军事科学等各个领域的120余个学科[1]。为了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以“术语在线”平台中所包含的人文社科类术语及部分社科类文章中出现的摘要翻译为语料,以确保研究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以及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在进行翻译分析时,运用统计分析法,对语料库中的摘要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发现了社科类文章摘要翻译中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句子层面的翻译准确性、词汇选择的合理性、语言风格的适应性等。因此,本研究旨在基于此语料库,对高校社科类期刊摘要翻译进行分析。

1 高校社科类期刊的概述

1.1 高校社科类期刊的特点

高校社科类期刊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载体,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具体来说,高校社科类期刊注重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权威性。期刊在论文发表前经过严格的“三审三校”流程,确保学术研究的质量和可信度。这种严格的审核机制使这些期刊成了学术界的重要参考和权威来源[2]。高校社科类期刊覆盖了广泛的学科领域,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每本期刊通常专注于某个特定学科领域,以保证该领域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深度。除此之外,高校社科类期刊关注研究的创新性和前沿性。这些期刊鼓励学者在自己的领域中进行前瞻性的研究,推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这些期刊通常会发布最新的研究成果,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并引领学术界的发展方向。高校社科类期刊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特点。期刊特定的栏目会关注中国特定的社会问题、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等,或者探讨中国的国际关系与文化传承等。这种地域特色使这些期刊成为了解中国社会与文化现象的重要窗口。例如,高校社科类期刊中对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探索和分析。这些期刊关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师培训与素质提升、农村学生就业问题等方面的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政策建议和改进措施。通过这些研究,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农村教育领域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1.2 高校社科类期刊摘要翻译研究现状

随着中国高校社科类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对摘要翻译的需求也日益凸显,但由于中国作者群的英文写作水平差异较大,在英文摘要中出现的问题就相对多一些[3]。翻译人员和学术界对于如何准确、流畅地翻译这些摘要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许多研究聚焦于提高翻译准确性和质量。这些研究通过分析摘要的语言特点、结构和学科特定术语,借助语料库和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支持,探讨如何避免翻译中的误差和偏差,开发有效的翻译策略和技巧,以确保翻译结果与原文的一致性和准确性[4]。同时,语料分析在高校社科类期刊摘要翻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构建包含大量摘要样本的语料库,并利用语料库查询工具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人员能够揭示摘要中常见的表达方式、翻译难点及学科领域的特点。这为翻译人员提供了参考和指导,有助于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然而,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在传达原文意义的同时适应目标语言和文化背景,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目前,社科类期刊涉及众多学科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特定的术语和表达方式。翻译人员需要具备广泛的学科知识,以确保准确传达原文的学术内涵,这对翻译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社科类期刊摘要通常采用一定的结构和风格,保持原文摘要结构的完整性和风格的一致性,确保翻译结果符合目标读者的期待。

2 语料分析在社科类期刊摘要翻译中的应用

2.1 语料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社科类期刊摘要翻译中,语料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大规模、结构化的语料库数据来揭示语言使用的规律和特点。基于语料分析的基本原理,语言的使用具有规律性,语言使用不是随机的,而是受到一定的约束。通过分析语料库中的文本,可以揭示语言的频率、偏好、习惯用法等规律性特征。语料分析追求可比性和可靠性,通过收集和整理大规模的语料数据,并使用统计和计算机辅助工具进行分析,可获得客观和可重复的结果。对于语料分析的使用,具体来说,通过收集和整理社科类期刊摘要的语料样本,建立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丰富的语料库[5]。语料库的构建可以基于已有的期刊数据库或通过人工收集和整理摘要样本。同时,对语料库中的文本数据进行标注和标记,以便进一步分析。标注可以包括词性标注、句法结构标注、语义标注等,以提取语言单位和语义信息。另外,运用统计方法对语料库数据进行分析,包括频率统计、共现性分析、词汇分布等。统计分析可以揭示词语的使用频率、搭配关系、语义偏好等,为翻译提供参考和指导。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工具进行语料库查询、关键词检索、上下文分析等操作。计算机辅助工具能够提高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例如,使用词频工具可以查找某个词汇在语料库中的使用频率。

总之,语料分析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社科类期刊摘要翻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构建语料库、进行统计分析和使用计算机辅助工具,可以深入理解摘要的语言特点,指导翻译过程,并提升翻译的质量和效率。

2.2 语料分析对翻译准确性及翻译策略的影响

语料分析对翻译准确性有显著影响,通过分析语料库,翻译人员可以从中获取关于翻译策略的有益信息,对翻译策略做出正确选择,从而提高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首先,通过语料分析可以揭示不同学科领域的翻译特点和要求。通过观察语料库中相似语境下的翻译选择和表达方式,翻译人员可以学习和借鉴适当的翻译方法,从而提高翻译的准确性。通过分析不同学科的摘要翻译实例,翻译人员可以了解各个领域的术语使用、表达方式、篇章结构等方面的差异[6]。例如,经济学领域的摘要可能更注重数据和统计分析的准确传达,而社会学领域的摘要则可能更关注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的表述。这些知识可以指导翻译人员在具体领域的摘要翻译中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其次,语料分析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原文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原文中常用的词汇和短语在目标语中的表达方式、用词习惯和句法结构等特点,翻译人员可以在特定语境下选择合适的词汇、短语和句式结构,以提高翻译的自然度和流畅性。此外,在语料库中还可以发现特定领域的术语和惯用表达,翻译人员可以参考这些实际例子,避免使用不准确或不恰当的术语。通过分析语料库中的惯用短语、习语、俚语等,翻译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避免翻译中的错误和不自然之处。例如,当翻译英文中的习语“raining cats and dogs”时,通过语料库研究,翻译人员可以了解到在目标语言中通常使用类似的表达方式,如在法语中的对应表达为“il pleut des cordes”(下着绳子),在中文中则使用“大雨倾盆”,而不是逐字逐句地翻译为“下猫下狗”。除此之外,语料分析还可以帮助翻译人员发现并纠正翻译中常见的错误和偏差[7]。通过发现语料库中翻译的差异和问题所在,翻译人员可以加强对这些问题的关注,避免在翻译过程中重复犯错,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最后,语料分析还可以帮助翻译人员理解文体和语言的风格特点。社科类文本一般都是论证或说理的,逻辑性较强,结构较严谨,常使用长难句来表达多重复杂的概念,通过观察语料库中不同类型的文本的摘要,翻译人员可以学习和借鉴相似语境下的翻译选择和表达方式,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在语言风格上做出准确的选择,以确保翻译结果符合学术期刊的要求,并与目标读者的期望相一致,从而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3 语料分析法指导下社科类期刊摘要翻译策略及方法

3.1 词汇层面

在社科类期刊摘要的翻译过程中,词汇层面的准确传达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说,社科类期刊摘要经常涉及特定领域的术语,翻译人员应确保准确理解并正确翻译这些术语。可以参考专业词典、学术著作和相关研究文献,确保术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在翻译摘要时,可能会遇到某些词汇在目标语言中无法直接对应的情况。此时,可以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来传达相似的含义。翻译人员需要根据语境和目标读者的需求,选择最合适的词汇。也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和语料库查询工具,加快翻译速度并提高准确性。这些工具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查找术语翻译、验证词汇用法和提供翻译参考等[8]。此外,在社科类期刊摘要的翻译中,需要考虑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某些词汇或表达方式可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在翻译过程中要进行文化转换,确保信息准确传达和易于理解。例如,一篇中国社科类期刊摘要原文中可能使用了“人民群众”一词来指代广大公众。然而,在目标语言中,如果直译可能会导致理解上的困惑或不自然。因此,翻译人员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习惯表达方式,将其翻译为适合的表达,比如在英文中可能选择使用“the general public”或“the people”等来传达相似的意思,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摘要的内容(见图1)。

图1 术语在线中关于“人民群众”一词的翻译[9]

3.2 句子层面

在社科类期刊摘要的翻译过程中,句子层面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对于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至关重要。首先,需要确保语法准确性,社科类期刊摘要通常要求语法准确,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应仔细理解原文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并确保在目标语言中保持相同的语法准确性。其次,把握句子结构,社科类期刊摘要中的句子结构常常比较复杂,包含多个子句和修饰语。翻译人员需要仔细分析原文句子的结构,并在目标语言中以清晰、连贯的方式重新构造句子。再次,重视逻辑关系,社科类期刊摘要中的句子往往表达一系列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对比关系、条件关系等。翻译人员应准确理解这些逻辑关系,并在翻译中准确表达出来,以保持原文的逻辑连贯性。最后,保持信息完整性和注意术语的翻译,社科类期刊摘要要求准确传达原文中的重要信息[10]。以定语从句在目标语言中的常见翻译方式为例,文章原句为“该研究使用定量方法分析了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观察到,定语从句在目标语言中常以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引导,用于限定修饰名词。在这种情况下,翻译人员应当确保目标语言的翻译同样包含这个定语从句,并准确表达其中的信息。因此,翻译人员可以进行如下翻译:“The study utilized quantitative methods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parental education on students'academic performance”。通过保留原文中的定语从句并准确翻译,读者可以清楚地理解该研究使用的方法和分析方式,保证了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3 篇章层面

在社科类期刊摘要的翻译过程中,篇章层面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对于确保翻译的连贯性和流畅性至关重要。具体来说,在篇章层面,可以使用结构对应法,摘要通常包含引言、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部分,翻译人员可以采用结构对应的方法,将原文中的每个部分准确对应到目标语言中,确保翻译结果的结构和原文保持一致。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也需要注意原文中的逻辑连接词,并根据上下文和语境适当选择目标语言中相应的连接词,以保持篇章的逻辑连贯性。翻译人员也需要理解原文中衔接句的功能,并在目标语言中运用适当的衔接句结构和词汇,使翻译结果在篇章层面上更具连贯性。在某些情况下,为了使翻译结果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篇章结构,翻译人员可以对原文中的段落进行重组和重述。这种策略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翻译文本,并使翻译结果更贴合目标语言的篇章特点。以原文“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期刊的摘要具有简洁、准确、全面性等特点”为例,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使翻译结果更符合目标语言的篇章结构,翻译人员对原文中的特点进行重述,并按照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进行组织,可以得到以下翻译结果:“The abstracts of social science journal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re known for their concise,accurate,and comprehensive nature.They provide a succinct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ensuring precision in conveying key information while offering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udy's scope and significance.”。通过对原文段落进行重述和重组,翻译人员使翻译结果更符合目标语言的篇章结构和表达习惯。重述后的翻译结果更易读,并更好地传达了原文中所述的社科类期刊摘要的特点。这种策略有助于提高翻译结果的质量和可读性,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翻译文本的意义。

3.4 风格层面

在社科类期刊摘要翻译的过程中,风格层面的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适当地传达原文的风格特点,能够确保翻译结果在语言风格上与目标读者的期望相一致。社科类期刊摘要通常使用正式和学术化的语言风格,以确保研究的严谨性和专业性。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应注意保持正式的语气并准确使用术语,可以参考目标语言的学术写作规范和惯例,确保翻译结果在语言风格上符合学术期刊的要求。翻译人员也应注重保持原文的简明扼要性,并在翻译过程中精确传达核心信息。使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和紧凑的句子结构,避免冗长和啰唆的句子,确保摘要的内容能够被目标读者迅速理解。社科类期刊摘要的翻译还需要考虑目标读者所处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在语言风格上,翻译人员可以适度进行文化调整,使翻译结果更符合目标读者的语言偏好和习惯。然而,需要保持翻译结果的准确性和专业性,避免过度文化调整导致信息失真。例如,原文句子“本研究探讨了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中提到了“儒家思想”,这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为了使翻译更符合目标读者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翻译人员可以将“儒家思想”翻译为“Confucianism”,而不是“Confucian thoughts”。 “Confucianism”更符合目标读者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这样的翻译处理既保持了信息的准确性,又传达了原文的核心意义,从而更好地满足了社科类期刊摘要的翻译需求。

4 结束语

语料分析在社科类期刊摘要翻译中的应用,为翻译准确性和高质量提供了重要支持。借助语料分析,翻译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把握原文的含义,并对之进行准确传达。语料分析揭示了摘要中常见的表达方式、用词习惯和句法结构等,帮助翻译人员更加准确地传达学术信息。语料分析还指导了翻译策略的选择。通过分析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类型的摘要翻译实例,我们了解了不同领域的翻译特点和要求,为翻译人员提供了策略指导;面对摘要翻译中的难点和挑战,为翻译人员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拓展语料库的规模和涵盖范围,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探索更高效、精确的翻译方法,进一步提升高校社科类期刊摘要的翻译质量,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的国际化。

猜你喜欢

社科类目标语言术语
一束光
一束光
中国大学生对越南语虚词的误用
一束光
社科类学术期刊应坚持的四个原则
概念任务下中英双语者非目标语言的词汇通达
多媒体英语学习法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