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思政的历史变迁与时代展望*

2023-10-09郑文凯户清丽

地理教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系统

郑文凯,户清丽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安 710119)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1]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研究已成热潮。然而,关于中学地理课程思政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我国历年地理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以下统称“课标”)中哪些经验需要新时代地理课程思政予以坚持和传承?我国地理课程思政历史演进的逻辑是什么?本文将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探赜索隐,以求为新时代地理课程思政理念的落地生根提供参考。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地理课程思政的变迁

1.研究视角与研究框架

历史制度主义诞生于20 世纪80 年代,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范式,其最大特色在于超越了传统分析手段单一解读某种制度或政策的弊端,将制度变迁放入较长时间序列,进而分析制度变迁受到的动力影响。[2]

本文选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官方发布的课程文件,包括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一份地理国情教育纲要,其中较早的课程文件均来自《20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地理卷)》。通过对课标的初步研读,可以发现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思政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历年课标中也存在反复出现的词汇,在此基础上,地理课程思政又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产生新的育人元素。结合这种“稳中有变”的特点,根据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要点,可以归纳出“深层结构—路径依赖—动力机制”的中学地理课程思政分析框架(图1)。

图1 “深层结构—路径依赖—动力机制”的地理课程思政分析框架

历史制度主义将制度本身作为自变量,主张深挖历史变迁背后的“深层结构”,关注变迁过程中对全局产生影响的“关键节点”,即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如《义务教育法》颁布)。这些对中学地理课程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事件将决定未来较长时间地理课程思政的走向;变迁过程中的稳定元素则形成了课程思政演进过程的“路径依赖”;在课程思政变迁背后,还存在一系列推动其演变的因素,即历史制度主义中的“动力机制”。

2.中学地理课程思政的发展阶段

根据课标(或大纲)的主要内容和学界对地理课程发展阶段的主流观点,本研究选取了多个对地理课程思政产生影响的“关键节点”,如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出台。在关键节点基础上,划分出中学地理课程思政五个演进阶段(图2),并系统梳理了各阶段发展演变特点。

图2 中学地理课程思政的发展阶段

(1)政治为先——波折中前进,探索中发展(1949—1977年)

总体上看,本时期大纲对地理课程思政变迁起到基础性作用,产生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等反映时代特色的课程思政关键词。本阶段地理课程思政的主要特点有:①贯穿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突显地理教育为政治服务;②重视劳动教育,注意将地理教育与生产建设相联系;③虽注意到人地关系思想,但未能阐明科学的人地关系,甚至多次出现“战胜自然”“向自然开战”等具有时代局限性的表述;④大纲中的思政表述多为直接的政治教育,对地理学科内在育人价值关注不够(表1)。

表1 1949—1977年中学地理课程思政的发展

(2)充实内涵——明确思政方向,贴合国家政策(1978—1991年)

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初是传统地理思政教育向现代学科德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地理教育在迎来复兴的同时也推动地理思政教育走向新阶段,在科学性和思想性方面出现重要变革:①吴传均院士引入“人地关系协调论”,大纲开始以辩证的人地关系统领地理知识,并分解德育目标层次;②思想教育内容大幅增加,“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加强国际协作”等要求得以延续;通过国际事务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③国家教委专门颁发《中小学地理学科国情教育纲要》,在中小学地理教育方面掀起“知国、报国、爱国”的热潮,充分彰显地理国情教育特色和课堂主渠道教育作用(表2)。

表2 1978—1991年中学地理课程思政的发展

(3)面向现代——彰显学科特色,融入国际经验(1992—2000年)

本阶段的三份大纲进一步突出地理学科特色与人地关系教育。以1992 年义务教育大纲为例,大纲明确规定初中地理教育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民族素质。同时受到当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的《21世纪议程》等文件影响,大纲在“人地协调”之后加入现代国际地理学界公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作为贯穿课程的主线[3]。该时期地理课程思政总体具有以下特点:①单独列出课程思政内容,并且更加明确、具体。如1992年大纲称为“思想教育要求”;2000年大纲为“德育要求”,包括“政治思想要求”“科学观点要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审美要求”“法制要求和行为规范”等。②强调课程思政的实践价值,要求思想教育与地理实践活动有机结合;③重视课程思政的全方位育人功能。大纲要求“地理课的思想教育要体现在教学目的中,并贯穿于各学年教学的全过程,注意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提高和加深认识”(表3)。

表3 1992—2000年中学地理课程思政的发展

(4)深化改革——科学调整内容,思政教育成熟(2001年—2013年)

本时期首次以“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并提出“三维目标”体系,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思政教育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在传统思政教育基础上更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囊括科学态度和精神培养以及全球意识、环境意识等要求;②体现不同学段的层次要求,如初中课标“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在高中对应为“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③目标主体转向学生,更具实践精神。总体来看,本阶段课程思政的发展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年课程思政特色的坚守与升华,也为下一阶段课程思政重要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表4)。

表4 2001—2013年中学地理课程思政的发展

(5)立德树人——坚持守正创新,强调协同育人(2014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继续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阶段课标均围绕“育人为本”的理念编写,其课程思政表现为以下特点:①坚持守正创新,结合学科特色,通过课程内容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②在地理课程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内容;③结合时代精神呈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生态等方面的新成就,充实和丰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内容;④课程思政关键词更加科学、系统,思政功能明显,可操作性强(表5)。

表5 2014年至今中学地理课程思政的发展

3.研究结论

根据前文对中学地理课程思政变迁过程的梳理,可以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基本框架分析出我国中学课程思政演进的深层结构、路径依赖和动力机制。

(1)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思政的深层结构

深层结构反映了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教育政策所受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因素的影响,能够解释“宏观因素怎样决定课程思政的方向?”这一问题。社会与政治背景从根本上决定了地理课程思政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颁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统称“新课标”),其中蕴含的思政关键词充分反映了地理课程思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图3)。首先,新课标中的课程思政关键词呼应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社会参与”维度,如“国家认同”与“国际视野”两个要点均在地理课程思政的“爱国主义”和“多元文化与国际视野”中得以体现;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中心任务,指明了地理课程思政的根本立场和发展方向。

图3 新时代中学地理课程思政关键词关联

由此可以看出,地理课程思政始终根植我国社会土壤,并与国家政治方向保持一致。历年课标在政治上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立足地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特点也正是地理课程思政深层结构所在。

(2)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思政的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指政策或制度的自我强化,即前一阶段的政策选择往往影响后一阶段的政策方案。[4]路径依赖并非是一种结果,而是基于选择的路径,不断调整、修正,进而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图4)。中学地理课程思政变迁中,路径依赖表现为我国历年课标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相对稳定,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两条内涵不断丰富的路径,即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和地理学人地关系思想。

显然,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份大纲就做出了路径选择:“使他们(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使学生理解自然界跟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人们最初选择的制度变迁路径是正确的,那么沿着既定的路径,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并迅速优化之。[5]此后历年的课标均以爱国主义教育与地理学独有的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形成两条路径并延续至今:一是地理课程思政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突出地位,不同时期地理课程对爱国主义的诠释各有侧重,但都呈现出层次逐渐提高的上升路径;二是地理学科人地关系思想实现了由早期较为笼统的人地关系观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科学人地关系思想的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6]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思政的发展就是坚守主线,推陈出新,不断融入时代精神的过程。这种反复巩固、螺旋上升的状态就是地理课程思政演进中的路径依赖。

(3)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思政的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指地理课程思政发展过程中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作用。动力机制分析能够解决“何种因素推动了地理课程思政的发展”这一问题。“地理课程思政雷达图”(图5)归纳了对我国地理课程思政影响最显著的四大要素:横轴表示党和国家对教育的要求以及地理科学的发展,这两个向度也呼应了地理课程思政路径依赖中坚守的两条主线;纵轴表示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以及国际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不断推动地理课程思政创新。圈层之间相互贯通,彰显了地理课程思政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

图5 中学地理课程思政雷达图

通过对地理课程思政雷达图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我国地理课程思政的变迁既顺应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又高度符合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充分体现中国地理科学的发展特色。其次,地理课程思政的发展蕴含深刻的结构逻辑,一是诸多外部要素组成的外生性动力驱动地理课程思政发展;二是地理教育改革和地理学科发展等内部条件影响地理课程思政发展的进程。最后,地理课程思政应促进外生性动力和内部动力的有机融合,进而建构以思政教育为引领、以时代精神为核心、学科特色为主体的地理课程思政体系。

二、新时代地理课程思政展望

基于以上研究,我国地理课程思政的变迁历程已经较为明确,但课程思政教育要落实到哪些思政元素上?地理课程思政教育与地理课程两者是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学地理课程思政的内涵式发展,因此仍需要进一步考虑。

1.确定新时代地理课程思政核心育人元素

挖掘中学地理课程中的育人元素是新时代地理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需要我们以历史眼光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理思政元素,整合校本课程资源、乡土地理资源、教材背景资源。其次,要以发展的眼光挖掘当代地理课程思政元素,紧紧围绕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当下国际国内热点事件、日常生活实际和地理学术前沿寻找并提炼地理学科德育元素;最后,要以融贯古今的视角把优秀地理文化与当代德育资源结合起来,对传统地理课程思政资源做好批判继承、创新发展。

2.构建地理课程思政一体化育人体系

课程思政概念提出后,高等教育领域率先开始关注“三全育人”理念,而基础教育的思想教育任务依旧由政治课承担,地理课程思政对接“三全育人”有以下几方面可供探索:一是做好中小学不同学段地理课程思政的衔接,明确各阶段课程思政的目标和任务,选择适宜的手段开展地理课程思政教学;二是充分利用跨学科主题学习,采取“科内主题—科际渗透”课程整合方式,发挥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全学段—全学科”的课程思政一体化育人体系。

3.探索多样化地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如何在地理教材、教学内容中发现相应的资源并有意识地进行教学设计,是课程思政理念落实到教学中的难点所在。[7]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地理学科育人价值,需要探索多样化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首先,地理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保持对社会热点的敏锐性,善于捕捉教学素材,紧密联系国内外时事开展教学,让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融入地理教学;其次,地理课程思政教学强调“润物无声”,教师应注重课程思政资源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整合,把握好课程思政关键元素、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避免空谈理论、生搬硬套;最后,地理课程思政教学必须坚持实践取向,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猜你喜欢

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WJ-700无人机系统
基于PowerPC+FPGA显示系统
基于UG的发射箱自动化虚拟装配系统开发
半沸制皂系统(下)
FAO系统特有功能分析及互联互通探讨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一德系统 德行天下
PLC在多段调速系统中的应用
重访 Duffing 系统中的对称破裂分岔与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