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在中国传统建筑更新中的运用

2023-10-09陈华斌周红君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年17期
关键词:屋顶建筑设计空间

陈华斌,周红君

(大地建筑事务所(国际)杭州分公司,杭州 310000)

1 引言

中国建筑设计风格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期,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建筑风格不断涌现,中国建筑行业在加速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 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传承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中国在快速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传统建筑设计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大型建筑的建造,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传统建筑文化正在逐渐萎缩, 各地方的传统建筑也在逐渐减少。 面对大量需要延续和发展的中国传统建筑,运用优秀的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对这些建筑进行更新, 同时保留和延续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建筑文化, 这对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建筑普遍采用木结构承重和砖石外围护体系,近似于现代混凝土框架结构,这使得中国传统建筑室内空间具有灵活的空间布局,可对外立面进行随意调整。 框架结构的木结构体系与现代多样的使用功能和灵活的室内布置具有极高的匹配度, 这就为现代建筑更新方式的采用提供了良好的结构支撑。 我国有着多样的地域条件和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传统建筑材料和传统建造工艺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价值, 采用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并结合传统建筑材料和工艺进行重构,能够扩展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也扩展了当代建筑语言的内容。

2 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关系

2.1 中国传统建筑是现代建筑设计的创作源泉

中国地缘辽阔,中国传统建筑具有丰富的地域特征,如南北方的不同气候,造就了北方建筑的厚重和南方建筑的轻盈。漫长的历史发展中, 中国传统建筑呈现了技术不断发展的技术特点,宋代建筑和明清建筑在斗拱、柱式、立面、屋顶坡度都具有明显的差异。 多样的传统建筑风格为现代建筑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实物素材和地域文化[1]。

2.2 现代建筑设计赋予中国传统建筑新的文化价值

中国传统建筑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技术水平和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建筑中的使用功能、布局形式、立面分割、屋顶样式、材料颜色等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更体现了建筑文化价值。 现代建筑设计对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方式是多样的, 如借鉴中国传统园林将室内外空间相互融合,改变立面材质和立面形式,对屋顶形态进行重新解构等。 通过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更新, 赋予中国传统建筑新的建筑形式和文化价值,也符合现代建筑创作多元化理念的需求。

3 现代建筑设计更新方法分析

中国传统建筑对当地整体地域风貌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传统建筑更新的原则首先是在满足整体传统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对建筑内部空间和使用功能进行整合和调整,使其符合现代化的使用功能,延续传统建筑的活力。 传统建筑无法满足大型商业等现代建筑类型的功能需求, 但对于具有独特性的小型建筑的功能需求, 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在空间体验、立面、屋面、材料等方面对中国传统建筑更新仍然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3.1 空间体验

建筑作为居住的场所,空间是承载人类活动的容器,空间被围合的材质界定了空间的范围, 空间体验不仅来自空间的大小、形状、开合,也来自围合空间的材料所带来的视觉、触觉等感受。 材料对空间氛围的营造起到直接的影响,它在空间中展现出的颜色、亮度、纹理影响到人们对空间的综合体验。

中国传统木结构以“柱网”作为结构支撑[2],这种以模数为基础的标准化结构体系,是得建筑内部空间相对单一,通常为木柱和外墙围合而成的横向展开序列空间,通过罩、屏风、幕帐的分割形成不同使用功能的室内空间。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属于框架受力系统, 因此, 在空间的布局上可以做到灵活可变。 这种灵活可变的空间特征,同时也满足现代商业室内功能布局的实际需求。潮州新市古镇文创集合店(见图1)作为新市古镇首家文创商品集合店,是将一间老宅与文创产品结合,展现了一种岁月演变的空间构造方向。 建筑保留了原有结构,室内共有两层,二层为局部空间,作为休息区使用,因此在一层入口处形成高挑空间,屋顶开窗引入自然光线,光线照亮高挑空间,形成丰富的光影效果。 整体设计通过“新细胞的重组”的空间重塑,将原有建筑的木结构、灰墙和现代玻璃天窗、金属家具、水泥地面糅合其中,形成了岁月变迁的动态空间感受。

中国传统建筑中院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民居因内向性的传统文化特点, 通常设置院落来组织各种房间的布局。 中国传统庭院对自然的亲近,被现代设计方法所借鉴,通过廊、亭、台、楼、榭与室外环境融合。 潮州新市古镇文创集合店(见图1)位置邻水,且拥有一个别致的围庭,通过“空间的延伸”让周围的元素融到空间里模糊边界,将靠近内庭院的一层外立面打开,形成半室内的休息空间。 传统庭院与现代的不锈钢座椅并置,形成现代材质与传统材质的穿插糅合,实现了传统建筑的重生。

3.2 立面更新策略

立面是建筑物最重要的展示界面,各种材质构建起了建筑物的立面效果。 建筑立面除了形体的变化,材质的肌理、色彩、明暗等都能展现了建筑物纷繁复杂的性格特征。 立面材料可以是层叠建造的多个层次多种材料,如现代常用的保温板材和幕墙体系;也可以是单一材料,作为承重结构的清水砖墙。

中国传统建筑的承重结构是木框架结构, 外立面砖墙不作为承重结构,因此外立面材料可以灵活选用,也可以根据室内功能空间,设置不同位置的开口,创造非对称式的立面或大面积橱窗。 北京南锣鼓巷京扇子商店(见图2a)在遵循北京胡同传统风貌的前提下, 结合室内功能动线将商店入口设置在右侧,左侧设置大面积玻璃窗,取得了很好的室内产品展示效果。

图2 立面更新策略项目实例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立面一般有砖墙、木柱、木窗、木门、木隔扇等。 现代设计手法将多种现代材料融入其中,如结合金属板材做立面装饰等,都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潮州新市古镇文创集合店(见图2b)正立面展示采用钢化玻璃、混凝土和木饰面进行立面设计,展现了晶莹剔透的立面效果,现代化材质与二层老旧封闭的木窗扇形成对比, 营造了时代延续的符号记忆。

3.3 屋面更新策略

中式建筑的坡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富代表性的建筑元素。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丰富,有庑殿顶、歇山顶、硬山顶等屋顶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群通过不同的屋顶样式体现建筑等级,不同形式的屋顶组合也展现了丰富的空间层次。 中国传统建筑屋面材料通常采用木结构支撑,上覆泥背层,外挂青瓦。 屋面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被称为“第五立面”,这说明了它对于建筑物展示的重要性。

现代设计中, 中式屋顶的形式符号是建筑创新的重要元素,具体设计手法有尺度和比例的变化,形状的重复排列,边线的曲面变化等。如彭州的溪地酒店项目(见图3a),由于内部功能空间的需要和当地排水对屋顶坡度的要求, 设计了屋脊不居中的双坡屋顶, 既保留了面向河岸一侧延续的屋檐下空间,也降低了临路一侧的尺度感受,屋脊则选择正好落在生产区通道中心的位置, 赋予了平时仅仅作为附属次要交通功能的走道空间不一样的尺度感。福建“小溪家”项目(见图3b),灵感来自周围群山环抱的自然环境, 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屋顶水平线的构造做法, 采用与背景大山高低起伏相似的曲线轮廓,创造了曲面的木构架瓦屋面造型,曲线赋予自由,灵动优美,打破了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制作工艺,形式新颖。 低矮谦逊的屋檐和连绵的远山、 山间的云雾以及路边的白茶园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觉, 同时也继承了中国南方常见的曲檐传统。韶关的南粤古驿道梅岭驿站项目(见图3c),设计从对南粤古驿道的价值发掘有益、对周围居民有益、乡土环境里的在地性与呼应历史的传统性3 个维度出发, 将中式传统四坡屋面进行解构,在利用传统瓦屋面的基础上,形成了虚实交错,形态有序的几何韵律的屋顶形式。 它延续了当地风貌,并在创新中体现了时代感。

3.4 材料更新策略

建筑材料是进行建设活动的基本元件, 建筑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材料和建造技术发展史。 从世界各地的建筑发展看, 历史上建筑所用的主要材料多为天然材料和手工制作的材料,包括土、木、砂、石、砖、瓦、竹等[3]。 建筑材料对于建筑发展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和文化含义。 材料带有丰富的视觉特征,与空间相比,也更易于体现建筑物的文化含义,因此对于建筑物的体验,材料的感知比空间更为直接。

现代建筑材料如钢材、铝合金、玻璃、人造板材等成为主流建筑材料。 由于传统建筑材料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并且物理性能存在局限性,因此,很容易被工厂化批量加工以及更优异物理特性的现代建筑材料所替代。 对于具有地域特征的非标准化建造的传统建筑而言, 建筑材料多使用就近加工的乡土材料,就地取材的建造方式能够节省劳动成本、节省时间、降低造价[4]。 目前仍在使用的传统建筑,为了满足现代生活的使用需要,现代建筑材料的引入是必不可少的。 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在传统建筑中搭建出现代生活场景, 需要考虑不同材料工艺做法的衔接、 肌理和颜色的搭配以及材料与使用场景的契合度。

玻璃无疑是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更新中的最大的变化,传统建筑的木结构体系使安装非承重结构的玻璃幕墙成为可能。 大尺寸的玻璃窗、玻璃幕墙等改变了传统建筑厚实的墙面材料,透亮的材质带给室内明亮的光感,使得在室内具有良好的景观视野(见图4a),也能够满足室内陈设商品的展示需求(图4b)。 另外,天窗无疑也扩展了人在室内空间环境中的视觉体验。

图4 材料更新策略项目实例

潮州新市古镇文创集合店外立面的钢化玻璃与旧木窗,室内金属家具和原木结构的对比,创造出“戏剧化”的建筑特征(见图2b)。 北京南锣鼓巷京扇子商店室内大量的使用了木饰面(图4c),木饰面的材质与制作传统扇子的木骨架进行呼应,又体现了温馨压制的文艺氛围。

4 结语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形成独特的建筑元素和地域文化。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当今现代建筑设计中, 尤其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更新层面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本文从空间、立面、屋面、材料等几个方面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当今建筑设计中的更新策略, 为建筑设计创新提供了方法和理念, 同时对于双碳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屋顶建筑设计空间
借“光”生财的屋顶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屋顶屋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屋顶的雪(外四首)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