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政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耦合育人的实践路径探索

2023-10-09温桂荣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3年10期
关键词:财政学专业课程耦合

温桂荣,刘 芳,王 韧

(湖南工商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5)

2020 年5 月,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强调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如基于各专业特点的异质性,对各专业所需的各类课程内含的主要思想政治要素进行归纳总结。在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引领下,地方高等财经院校如何尽快形成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三全育人”同心圆;如何基于高等院校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痛点,结合“协同学”等相关基础理论,推进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如何在围绕财政学专业核心素养“为国理财”优化课程思政结构体系;如何在体现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基础上,充分把握课程内容的学术性与育人目标价值性的统一,并基于核心素养探究财政学专业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的实践路径;如何提出可供借鉴推广的“财政学”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改革策略等,都需要深入研究。

近年来,国内高校围绕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结合育人展开了各种实践探索,积极推动不同类型专业与相应课程深度融合、系统建设,并以此引导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通过提升课程思政的系统集成,深化“三全育人”的全过程实效。随着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实施,教育部从宏观专业与微观课程两个层面在全国范围内统筹规划,成为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耦合育人建设的指引,并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从专业和课程之间的理论逻辑上分析,专业思政从宏观上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课程思政同时从微观上为专业思政提供课程单元基础性支持,这是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耦合育人的客观基础;课程思政主要体现隐性育人的思政特征,与思想政治课显性育人同向同行、同频共振,这是二者耦合育人的共同目标;在“隐性育人”和“三全育人”的协同实践教学育人过程中,二者耦合育人的功能一致。基于课程思政教学具体实践存在的痛点,探究财政学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的实践路径,有助于更好地发挥“1+1>2”的整体优势。

一、财政学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实践的重要意义

(一)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合力育人的现实需求

课程思政是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夯实的重要渠道,课程思政建设是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全新教育教学理念,但其建设过程中逐渐浮现出一些问题与缺陷:课程思政全面覆盖的成效未达到理想状态,层次递进的基因式实践路径探索不够深入,大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不够重视,疲于应付导致教学成效颇微、学生受益甚少;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不到位,专业课的思政元素挖掘不全面,致使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模糊;不同类型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分散独立,彼此协调性与一致性不足,造成专业教育与思政教学的脱节,难以达到协同合力育人目的。基于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时存在的困境,探究财政学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的实践路径,针对如何将以立德树人为战略目标的课程思政建设这一重要举措有效实施,围绕专业核心素养优化课程思政结构体系,完善补充专业思政教育功能的缺位,体现财政学专业“为国理财”人才培养特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二)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系统研究的理论需求

专业思政是深化课程思政,实现“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目标,弥补专业思政教育功能缺位,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构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培养体系客观要求;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相互呼应、相辅相成,课程思政是以专业课教学中的理论课、实践课等课程为载体,基于此,课程思政成为各个专业思政协同育人的基本单元,没有高质量的、系统化的课程思政发挥辅助作用,专业思政会成为海市蜃楼。本文以地方财经院校财政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财政学”省级一流课程为依托,把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探索更为具体的实践路径,为专业思政协同化进而指引课程思政的协同融合育人营造良好氛围,促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也为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研究提供了参考思路。

二、财政学专业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路径文献梳理

(一)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耦合育人现状及路径

针对课程思政的建设现状,不少学者研究发现其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如黄俊等从学生、教师、考核方式三个角度详细总结了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马得平、张君孝则提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出现了资源挖掘不足、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教师教学能力有限、评价体系失衡等问题。[2]针对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耦合育人,周燕认为“课程思政”的关键性问题就是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问题。[3]以财政学为例,我国高校“财政学”课程内容设置不符合财政科学核心理论,甚至严重偏离致其向经济学化偏移,难以提升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4]。王娣也认为新时代财政学教学存在教学认知出现偏差、专业融合有待加强、教学手段有待丰富的问题。[5]为此,针对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耦合育人路径进行探究。黄俊等在分析思政建设问题的基础上,从专业、课程和制度三维视角下讨论高校专业思政建设路径。[1]而张春萍则从新商科角度探析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如强调学生人身价值的培养与塑造;推进商科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理念融合;引入案例分析、PPT 汇报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实现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统一等。[6]赵艾凤则提出财政学课程思政改革的实现路径:课程设置是基础;教师主导是关键;整体规划是核心。[7]樊丽明经探索发现,财政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重点关注加强国情教育、强化法治意识、培养公共意识、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四类问题。[8]

(二)财政学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实践研究

章晓雯认为在财政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中,高校可从该学科与其设置课程的特点切入,不断深入挖掘其内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渗透进来,已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目的。[9]茆晓颖也认为财政学课程在教学中应紧贴专业特点挖掘思政元素,同时也需注重对爱国主义情感和家国情怀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开发学生的知识潜能。[10]周伟以5 个班为教学对象进行财政学专业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的实践时,以财政职能为基础,辅以丰富的财税案例,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最后润物细无声般达到良好的育人成效。[11]

(三)简要评述

对于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的相关研究,大多学者主要聚焦于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两者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也有部分学者围绕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成效展开研究,但鲜有融合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实践路径研究。现有文献为本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思路,但还有相当大的拓展空间。第一,现有研究对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已进行充分讨论,但如何将思政教育巧妙地融入到具体专业课程设计与实施中,仍需进一步探索。第二,现有文献基于耦合育人视角研究课程思政建设的文献较少且分散,可结合已有文献集中分析财政学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现状,深入调查研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探究二者耦合育人的实践路径,丰富已有理论。第三,可从微观层面细化厘清财政学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三、财政学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实践的总体设计

(一)总体目标

本文旨在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究如何实现财政学专业课程的多元化与育人全面性的统一,充分发挥财政学专业思政、课程思政与显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效应;探索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理念有机融合的实践路径,从学术性与价值性层面统一协调,进而实现财政学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的耦合育人,实现培养具有“浓厚家国情怀、强烈公共责任感、扎实专业理论、突出创新能力”的财税高级人才的目标,进而为财政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重构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并从整体课程观视角提升财政学专业思政与从思政耦合育人效果。

(二)思路与方法

本文遵循“构建理论逻辑—探索实践路径—提出育人策略—展示育人成效—实现应用推广”的研究思路,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准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典型推广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有机结合。研究思路及具体研究方法如图1 所示。

图1 研究思路图

四、财政学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实践的主要内容

(一)财政学专业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的理论逻辑

结合“协同学”等相关基础理论,基于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之间的耦合性特点和一体性特征,对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的理论逻辑进行分析。

高校立身之本与整体育人目标在于“立德树人”,通过合适的政治道德教育,引导和激励符合时代需求、具有政治认同、堪当时代重任的高质量人才和社会建设接班人的塑造。基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从“学科—专业—课程”的有机联系细化体现高校课程设计如何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整体目标,而整体课程观应突出合力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专门化的育人课程,也是显性的政治课程;专业课则是通过融合思政元素达到隐性育人的目的,两者有机融合与统一表示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的耦合育人。因此,根据财政学专业课程的特征,需要深入分析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效应机制,形成财政学专业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的理论逻辑。

(二)财政学专业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实践路径思路

基于“为国理财”这一核心素养,以培养“理公共之财,管公共之事”财税人才为目标,结合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两者耦合育人的具体实践路径,寻找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的着力点。专业思政主要突出对不同专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要求,以财政学专业为例,结合财政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课程结构体系,体现专业思政的规律性和规范性;课程思政主要突出思政元素的系统挖掘和无痕有机融入,具体可从财政学专业课程的标准要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体现课程思政的基础性。最后,通过探究财政学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的协同实践路径,落实核心素养理念,实现育人目标,从知识为本向以人为本进行升华。

(三)财政学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策略

针对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的实践路径探索过程,既遵守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实施的三同时原则,又准确辨析二者内在蕴含的不同特点、地位和作用,做到精准实施。研究内容主要遵循开展课程思政要符合专业思政要求,进而实现“三全育人”目标的逻辑,探究财政学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策略。基本策略包括跨学科融合、专业深度交叉和课程思政育人方式创新。教育部提出的“双一流”和“双万计划”不仅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在新时代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性,因为这两项政策皆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密切相关,还充分反映了以学科、专业和课程三者为关键的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的合理性,学科一般是专业和课程的核心引领,专业是学科的具体拓展,也是课程的组织形式,课程是学科和专业的基础支撑和基本育人单元,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因此,财政学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策略需针对学科、专业、课程的统筹推进才能形成三驾马车共同驱动的良好育人局面。

猜你喜欢

财政学专业课程耦合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2021年年会暨第31次财政学教学理论与学术研讨会综述
全国财政学界共商新时代财政学基础理论研究暨学科建设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基于“壳-固”耦合方法模拟焊接装配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培养财政学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方法探析
求解奇异摄动Volterra积分微分方程的LDG-CFEM耦合方法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