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中更好发挥退休返乡人才力量
2023-10-08雷明
雷 明
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二级教授
退休人员返乡不仅可以把技术、信息、知识带下乡,弥补乡村人才的空心化,推动社会资本进入乡村与乡村资源结合,形成乡村振兴的新推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向下”流动可以改变轻视乡村、乡村衰落的观念,让乡村价值重回社会视野,汇聚社会各方面力量,进一步消除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现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向共同富裕新征程
2023年7月20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部署,鼓励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乡定居,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村级事务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村庄建设智囊员,和在村农民一道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促进人才、资金、技术下乡,汇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力量。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全国城镇常住人口9.14亿人。人户分离的人口5.04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85亿人。全国农民工总量2.93亿人,比上年增长2.4%。其中,外出农民工1.72 亿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21亿人,增长4.1%。另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公报》,以在农业经营户或农业经营单位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累计30天以上的人员数(包括兼业人员)为口径统计,2017年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员只有3.14亿人,已经不到14亿总人口的零头。
如果给当下的乡村画个像,“缺人”是最大的特征。乡村振兴缺人,不仅缺在各方面具有特长和专长的人才,而且缺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劳动力,广大农村这一昔日国民经济劳动力的蓄水池,正面临干涸、见底的危险。过去常说村庄空心化,但至少还有一支“三八六一九九”留守部队,即“老人妇女儿童”还在坚守。但是现在,乡村的这支“留守部队”也处在流失、分化当中,老人们进城与子女共同居住,妇女们要么进城打工,要么在城镇里陪孩子读书。农忙的时候一部分人会回到村里,但多数是五六十岁以上的人,他们在农忙之后也会再次返回城里。另外,留守人员中,有农活技术、能做愿做农活的人,大多数出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他们目前年事已高,即将丧失劳动能力,四五十岁及以下的人大都在城里打工,即使偶有返乡也多不愿意做也做不了农活了。在本地生活的年轻人一般从学校毕业就直接离乡外出,到经济发达地区如东南沿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去打工,他们一般进入制造业领域当工人,或者在城市里做快递员、外卖员,或者从事其他的服务行业。大多数年轻人从来没有做过农活,也根本不会、不愿干农活。
现在乡村面临的村庄空心化、乡村凋敝、外出务工等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人”的问题。那么,应如何解决“人”的问题?大力推进城乡“人”的要素上下流动,特别是向下、向广大乡村流动是关键。这次九部门联合发文,鼓励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乡定居,就是针对这一问题,推动人员向下、向广大乡村流动的一个重要举措。退休人员返乡不仅可以把技术、信息、知识带下乡,弥补乡村人才的空心化,推动社会资本进入乡村与乡村资源结合,形成乡村振兴的新推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向下”流动可以改变轻视乡村、乡村衰落的观念,让乡村价值重回社会视野,汇聚社会各方面力量进一步消除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现象,增加乡村人气,提振乡村活力,增进城乡联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向共同富裕新征程。
动员“能人”回乡建设、回乡发展,引导品行好、有能力、有影响、有声望、热衷家乡建设事业的专业人才、经济能手、文化名人、社会名流等回乡参与建设,不仅对于健全县、乡、村服务体系,为乡村建设乡村发展提供专业服务,让更多在村“能人”想干事、能干事、真干事、干成事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此举可以帮助乡村培养更多“留得住”的人才。从长远看,其所形成的示范效应能够让更多在外“能人”想回来、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等回乡定居后,可“因材设岗”,设立产业发展指导员、村级事务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村庄建设智囊员等岗位,使这些宝贵的人力资源学有所用,汇聚他们的力量,增加乡村活力、丰富乡村智力资源、强化乡村基层治理能力。通过他们的亲身示范和传承带动效应,带动当地相关人才返乡和快速成长,这将进一步强化地方相关组织建设。同时,大量退休人员返乡,日益空心化的乡村将会再次热闹起来,人气将会大幅度提升,活力将会大大增强,产业生态将会快速形成,乡村旅游、返乡创业就业热度将会大幅度提升。
退休人员是有经验、有能力、有情怀建设家乡的“能人”。这次动员“能人”特别是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等回乡定居,不是就回乡而回乡,就定居而定居,更重要的是围绕回乡参与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使这些人才能在乡村振兴中切实找到发挥才智的用武之地。为此,一定要因地制宜为人才营造一个有利有效发挥作用的氛围,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村庄规划凝聚共识、汇聚人心、积聚力量。着力搭建返乡平台,畅通回引渠道,强化政策引导,激发内生动力,营造共同规划家乡、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浓厚氛围。二是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社会协同,以村为单元、情为纽带,以义为先、义利兼顾,打通回乡堵点,引导好、服务好、保护好人才、资金、技术下乡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其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三是探索采用岗编适度分离等多种方式,鼓励城市在职科教文卫体等工作人员定期服务家乡。符合条件的教师、医生、技术人员、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企业家等,对其子女、配偶、父母等近亲属在入托入学、就业就医、养老入院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四是健全县级统一组织、乡级深化落实、村级具体实施的责任体系,通过组织化、体系化的制度安排,有效发挥政策作用,汇聚多元力量促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