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技术推广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甘肃省通渭县平襄镇为例

2023-10-08田万慧孛惠民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技术推广耕地农户

田万慧,孛惠民

(兰州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 730101)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农业发展的实践表明,新型农业技术的创新研发,并不意味着它对农业发展已经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应表现在生产实践中能否带来巨大效益。近些年来,农村劳动力呈现出回流趋势,但这部分劳动力只是外出劳动力中的支流[1],农村劳动力整体上依旧处于外流状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如何让农业技术的创新研发有实际意义,如何以较少的劳动力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深入基层,探寻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影响因素,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中的作用,这对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及农民的增收致富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甘肃省通渭县平襄镇(以下简称平襄镇)山丘广布,沟壑纵横,地形以川台地为主,耕地零碎分散现象严重,农业技术推广呈现出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农业技术的供需不对等;二是因年龄、认知水平等差异,农民对农业技术的使用、了解程度存在层次性差异。不仅如此,制约农业技术推广的因素也随着新型农业技术的投入使用越来越多。基于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平襄镇农业技术推广的情况,并实证分析其农业技术推广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当地农业技术推广效率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

二、文献综述

农业技术推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基础和重点,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有关农业技术推广的问题也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当前,关于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有文献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学者们普遍认为,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乏推动资金。地区性农业技术推广多以政府为主导,公益性强,但基层政府财政收支困难,缺乏推动资金,限制了推广进程[2-6]。其次,未能因地制宜。多数研发的农业技术过于高端,实用性较差,部分基层的技术推广不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主观性强,科研、教育、农业三者发生脱节[4][6-7]。再次,推广队伍不完善、模式单一。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出现人才断层现象,推广模式单一,受众面小,缺乏创新[3][5-6][8]。最后,农户综合素质低。受传统观念影响深,农户对新型农业技术持怀疑态度[7]。

总体来看,现有研究主要是基于当前时代背景来阐述观点,以定性分析为主,而使用调查数据及访查实际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鲜见。因此,深入基层,调查并评估农业技术推广情况,发现推广中的影响因素,因地制宜探寻农业技术推广路径是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以实证研究为主,结合平襄镇实地调研数据来分析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期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三、研究方法

(一)调查形式与内容

本文使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共涉及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家庭耕地基本现状和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态度三个方面的内容。问卷调查采取调查对象自填问卷和访谈员代填问卷相结合的形式。同时,对部分村进行了实地访查,以期能够进一步了解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关键问题。

(二)样本选择及问卷回收情况

考虑到数据的有效性以及获取的可能性,本次调查对象为平襄镇具有农村户口的居民。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实际收回问卷677份,回收率为96.71%;其中有效问卷为662份,占回收问卷数的97.78%。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对象中,男性占54.23%,女性占45.77%。从年龄结构来看,主要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为主,占67.67%,其中50岁以上的占比达到35.95%,60岁及以上的占比为12.23%;而40岁以下的青壮年仅占32.33%。这说明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从文化程度来看,主要以初中及其以下为主,占67.23%,其中小学或以下占比高达25.54%;而高中及其以上占32.77%,其中本科或大专及以上仅占4.98%。这说明高学历、高素质劳动力相对稀缺。从家庭人均年收入来看,收入水平普遍较低,人均年收入在3 000元以下的占60.27%,其中有22.35%的人年均收入在2 000元以下,而人均年收入在5 000元以上的仅占3.02%。从收入来源来看,以种植农作物为家庭收入来源的最多,占60.73%;其次是外出打工、经商,占44.11%;其他家庭收入来源仅占5.44%,其多为政府征用耕地、退耕还林的地方性补助或土地出租收益等。

综上所述,在生活、社会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农户的收入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种植农作物,外出打工、经商也成为农户获得收入的主要方式。平襄镇高中以上学历的农户占32.77%,但学历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回归农村的人群增多;相反,学历越高,青壮年回归农村的意愿越弱。从事种植、养殖的农户年龄主要集中在40~60岁,农村人口趋向老龄化。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耕地现状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影响

1.耕地零散化严重且多为山地,不宜农业技术推广

耕地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户对耕种的积极性。调查数据显示(见表2),平襄镇农户耕种的土地多为平整、零散、不规则状态,占37.62%;其次为崎岖、零散、不规则状态,占16.01%;像平整、集中、规则这样较理想的耕地占比较低,仅为8.46%。另外,平襄镇农户耕种的土地多为山地,山地多于川地的农户占63.29%、川地多于山地的占19.49%、两者相当的占17.22%①。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交通、运输不便,农户在山地上花费的时间、精力、资金等也远高于其他地块,这部分耕地也成为农户优先选择放弃的对象,由此导致农业技术尤其是大型农业技术的采用率较低,推广受阻。

表2 家庭耕地基本现状

2.耕地种植面积减少,制约了农业技术的推广进程

随着农村劳动力外流,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农村家庭耕地种植面积也在不断减少。调查显示,平襄镇耕地种植面积有减少情况的农户占比高达93.50%,种植面积没有减少的仅占6.50%。由表3可见,导致种植面积减少或耕地荒芜的原因中,因身体原因无力耕种而放弃的占43.81%;长时间在外打工或在当地打工,无力顾及的农户占53.93%;因政府征用修建公路、设施等的占32.02%;被企业或个人购买的现象较少,仅占5.89%,占用的这部分耕地,多为靠近城市的偏远郊区,未来可以作为工业区;其他造成耕地减少的原因有退耕还林,将耕地作为养殖场、作为宅基地重新修建房屋等,占5.59%。由此可见,由于身体健康状况的下降、种植农作物利润空间的减少等原因,放弃全部或部分耕地而外出打工,将耕地用于他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就进一步加剧了耕地的零散化,制约了农业技术的推广进程。

表3 家庭耕地种植面积变化情况及原因

(二)农户及技术效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影响

1.农户对农业技术的了解程度较浅

根据调查,平襄镇的农户大多对农业技术的了解程度较浅,有77.34%的被调查者认为农业技术就是简单地减轻劳动量,方便生活的机械、拖拉机等和较为一体化的机械(见图1)。农户对农业技术的了解程度越浅,对新型农业技术的使用意愿就越低,进而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因此,提高农户对农业技术的认知水平对农业技术推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1 农户对农业技术的了解程度

2.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采用意愿不强烈

调查显示(见表4),平襄镇的农户对农业新技术的采用意愿不强,持观望态度的农户较多。如在“您是否愿意采用相关部门提供的农业新技术?”这一问题的回答中,仅有14.05%的农户表示非常愿意采用;有14.05%的农户表示不愿意采用;有21.00%的农户表示等其他农户采用后,观其效果再决定是否采用;有50.90%的农户表示愿意采用,但要先了解价格、效果等。究其原因,主要受种植面积少,资金有限,新技术操作困难、使用效果不佳,农户思想保守等因素的影响。如“在不愿采用或采用意愿不强烈”的农户中,因种植面积少,用不上的农户占33.38%;因资金等因素限制的占29.76%;因机械等操作困难,不愿意尝试的占21.15%;因效果不好不愿采用的占16.31%;对新品种、新方法不愿尝试的占6.80%,这部分农户认为新品种的农作物口感等方面不如原品种,不愿尝试;其他因素占13.29%,这部分影响因素有人口高龄化、退耕还林等。另外,因当地存在部分地方盲目引进农业技术的现象,使得农户遭受了一定的损失,导致他们对新技术的采用持一定的警惕性,从而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

表4 农业技术的采用意愿、影响因素及其使用情况

3.农户对农业机械的利用程度不高

在对平襄镇农户购买的农业机械利用程度的调查中发现(见表4),有45.62%的农户表示“偶尔用”,这部分农户多在做大型农活时使用;有32.78%的农户表示“不怎么使用,大多时间闲置在家”,这主要是由于种植面积减少引起的;有11.33%的农户表示会“经常用”;有10.27%的农户表示“买回来就用过一两次,之后一直闲置”。在对使用中的农业技术熟练程度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农户存在生疏或不熟练现象,有43.05%的农户表示“不太熟练,但基本的使用了解”;有35.95%的农户表示“熟练,部分操作生疏”;有13.90%的农户表示“很难学会,不愿意接受”;仅有7.10%的农户表示“很熟练”。总体来看,平襄镇的农户对农业机械的利用程度不高,对农业技术使用的熟练程度一般,这与耕种面积大量减少导致的原有农业机械大量闲置有很大的关系,这又导致农户对农业新技术采用意愿的降低,使农业技术的推广进一步受阻。

4.农户使用的农业技术效果不显著

在对“您是否运用过一些农业技术”的调查中,有81.12%的农户表示以前使用过一些农业新技术,而在这部分农户中,仅有26.82%的人认为“效果很好,产量等都有提升”;有46.00%的人认为“效果一般,和以前没什么太大差别”;有27.19%的人认为“效果较差或很差”(见图2)。由此可见,农业技术的使用不当、农业技术的适宜性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产品的产量,进而影响到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造成农户对新技术的认可度低或抵触,最终导致农业技术推广进程滞缓。

图2 农业技术使用效果

综上所述,平襄镇农户对农业技术的了解程度较浅,农户采用农业技术的意愿受到技术的价格、效果等因素的影响程度较深。因此,农户收入低、资金不足也就成为制约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方面。同时,农户受传统观念影响,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相对较低。调查中发现,平襄镇农户的农业机械利用程度整体上有下降趋势,这是由于在较少的耕种面积下,大量农业机械的使用会增加成本。农业技术的运用因其操作方式、适宜性等的差异会有不同的效果。调查数据显示,在农户使用过的农业新技术中,认为效果一般、较差的占多数。因此,应该从多方面考虑农业技术的使用效果,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也要正确引导农户使用农业技术,这对农业技术推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政府/企业的行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影响

1.政府推广不到位,缺乏专业推广人员

农户能否经常见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对农业技术的重视程度。在对“目前村里是否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调查中,有26.59%的农户表示没有见过;有30.51%的农户表示自己并不知道村里是否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28.25%的农户表示在种植和收获的时间段见到过;仅有11.63%的农户表示在很短时间能见到(见表5)。经考察,平襄镇在企业种植、收获时间段向农户推销的农业技术人员居多,推广局限性较大。

表5 农业技术推广程度

当提及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是否到位时,有36.71%的农户表示推广程度一般,有27.04%的农户表示到位,有24.17%的农户认为没到位,仅有12.08%的农户认为很到位。当问到农户是否参加过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培训时,有55.73%的农户表示未参加过;参加过由政府和企业组织的分别占12.24%和15.11%;不清楚组织单位的占16.92%(见表5)。这反映了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对有关农业技术的培训力度均有待提升,但相对于企业,农户对政府的认可度较低。

2.政府技术引进迟缓,宣传指导工作不足

在调查“村政府是否引进过农业新技术”时,仅有12.24%的农户认为村政府每年都会引进农业技术;有30.97%的农户认为2~3年会引进一次;有22.36%的农户认为3~5年会引进一次;有34.43%的农户认为村政府未曾引进或自己并不知晓(见表5)。在表示政府会引进农业技术的农户中,认为政府给予资金支持的占38.48%;购买种子,分配给农户的占54.38%;派专业人士指导的占25.35%(见表6)。由此说明平襄镇对农业技术的引进较为迟缓,缺乏宣传,重视给钱给物,但专业指导工作不足,由此导致农户对新技术的知晓度和认知度不高,不能真正掌握技术的使用方法,这有碍于农业技术的高效推广。

表6 强制推广农业技术情况

3.存在强制推广农业技术的行为

强制推广农业技术是制约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强制行为总会引起人们的负面心理。调查显示,有6.80%的农户表示经常见到有强制推广农业技术的行为,这部分农户会产生较大的抵触心理;有23.72%的农户表示偶尔会见到,这部分农户对农业技术也会产生抵触,但并不会太强烈;有37.16%的农户表示很少或没有见到;有32.32%的农户表示自己不清楚(见表6)。可见,当地存在强制推广农业技术的行为,这将削弱农户对农业技术的认可及使用的积极性,从而抑制农业技术的推广。

综上所述,政府/企业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有关新技术的引进、相关培训指导力度需要加强。调查显示,政府对农业技术的推广不到位,专业推广人员缺乏,且有强制推广现象,这容易让农户产生抵触心理。农户一旦产生抵触心理,对政府/企业的信任度就会下降,即使效果较优的农业技术,农户也不一定愿意采用。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研究以甘肃省通渭县平襄镇农业技术推广的调查问卷数据为研究基础,并结合实地考察,对影响平襄镇农业技术推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严重。由上文分析可知,受非农产业利益的驱动,平襄镇农户的收入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导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严重,加之当地突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使农业技术推广受到阻碍。

2.农业技术专业推广人员缺乏。调查显示,平襄镇各村普遍很少见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因受生活环境、薪酬待遇等因素影响,农业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不愿扎根基层,由此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人才瓶颈。

3.耕地零碎分散程度严重。由前文分析可得,平襄镇农户耕种的土地多为山地,本身分散化、碎片化严重,加上政府征用等原因,进一步加重了土地零散化程度,使可整合土地减少,农户种植面积减少,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从而限制了大型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应用。

4.政府对农业技术的普及不到位。根据前文分析,平襄镇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健全,农业新技术的引进较为迟缓,对农业技术的宣传不到位,在技术支持方面重视给钱给物,但专业培训指导工作不足,导致农户对新技术不知晓或不认可,也不能真正掌握技术的使用方法,技术使用效果不显著。这样一来,农户对新技术的采用意愿不强,甚至不接受新技术的宣传推广工作。加之强制推广农业技术现象的存在,进一步削弱了农户对农业技术的认可及使用的积极性,从而制约了农业技术的推广。

5.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缺乏。因地区性农业技术推广以政府主导型为主,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加之资金来源有限,大多依靠政府拨款,农户本身采用农业技术的意愿又受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较大,需要政府给予资金支持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政府想进一步推广农业技术变得困难。

(二)政策建议

结合问卷反映的基本情况以及实证研究结论,为推动平襄镇农业技术推广快速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多措并举,吸引高素质青壮年劳动力回归农业。针对平襄镇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的现状,当地政府要采取措施留住青壮年劳动力。一方面要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通过宣传引导、完善培训制度、明确培训标准、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等对高素质青壮年劳动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让他们能够真正掌握农业实用技术,提高自身农业生产经营能力,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由此通过从事农业生产工作实现增收致富,增强他们以农为业的归属感与获得感,让他们留得下,以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保障水平。政府应加大在农村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农村生活居住质量,为职业农民提供与城镇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新型职业农民潜心务农,吸引更多的高素质青壮年劳动力回归农业农村,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2.营造良好的育人用人环境,打造高质量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一方面要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水平。因农业技术推广的对象是农民,而农民的文化素质低,缺乏专业知识,所以需要一支业务精湛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作为他们的导师,对他们进行农业新技术的宣传、指导,提高他们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实现增收致富。而这就需要政府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实践锻炼的机会,如建立职业培训学校、田间课堂等,使他们既能掌握新技术,又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针对目前农村工作环境差这一现状,当地政府可以通过改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薪酬及福利待遇等方式来留住人才。如政府集资修建的养殖厂等可允许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入股、投资等;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如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提供免费培训,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优先作为储备干部培养等。由此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归属感和工作的积极性,力争培养一支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扎根基层的专业队伍,为农业技术推广打下人才基础。

3.因地制宜,科学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技术是转变农民生产经营观念、推动农业生产和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动力。要使农业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农业技术项目的引进要密切结合当地的实际,因地制宜。耕地零散、青壮年劳动力外流是制约平襄镇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引进农业技术时,一方面要以发展现代农业及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另一方面要全面、客观、科学地分析当地地理环境及资源优势和劣势,针对当地农民的生产观念和生产技术水平分类指导,科学引进与当地在地理位置、气候、耕地状况等方面相似的地区推广成功的技术,切实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农民收入的增长,切忌盲目效仿。

4.专项合作,解决资金难题。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各部门、企业、高校围绕该政策展开的专项调研、“试点”也越来越多,有些涉农高校、部门和企业为此成立了专项基金,开展专项试验,其中不乏农业适用新技术试验推广方面的项目,当地政府可以积极对接这些高校、部门或企业,将本地的部分耕地作为专项试验田,双方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这不仅可解决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短缺、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还可避免农业技术的盲目引进,减少资源的浪费。

5.强化政府引领作用,完善推广机制。首先,政府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通过开展讲座、上门宣传、田间示范指导等方式,强化培训,提升农户对农业技术的认知水平。其次,要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渠道,如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多渠道推广,切忌强制推广。再次,通过开展“试点示范”,引导农户使用新型农业技术。最后,对于可以整合进行规模化经营的耕地,可由政府出面签署协议,使用大型、综合性农业技术来发展新型农业,如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精准农业等。

注释:

① 这里的山地和川地的概念是以当地人对耕地类型的理解所做的划分,为了保证调查对象对问卷的理解以及数据获取的可靠性,此问卷遵循当地农户的理解。

猜你喜欢

技术推广耕地农户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保护耕地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