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0 年前,浙江大地掀起“学雷锋”热潮

2023-10-08邹赜韬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浙江档案 2023年3期
关键词:浙江日报事迹学雷锋

邹赜韬/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2023年是“学雷锋”运动发起60周年。

1963年1月起,全国多地相继组织了各式各样的“学雷锋”活动。3月2日,共青团中央刊物《中国青年》的“学习雷锋”专辑,首次登载了毛泽东主席题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经久不衰的动员号召。此后在3月5日,各中央党报都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出毛主席题词。“学雷锋”活动也因之升格为全社会的“学雷锋”运动。“雷锋”这个英雄名字,与雷锋在平凡中创造的非凡人生成绩一道,传入千家万户。如应斯响,不少群众在学习过雷锋事迹后,纷纷将之立为标杆,一缕敬本职、为人民、忘小我、献大爱的新风吹拂四面八方,成就了一段段佳话。

60年前,当雷锋英雄事迹随着文件、报纸、广播传到浙江大地,一波“学雷锋”热潮迅速奔腾而至。那时,浙江人民怎样接受雷锋精神洗礼,又如何在各自岗位、生活中争做“活雷锋”?且循着泛黄报纸的记述,一起重温那段分外火红的年华。

雷锋事迹传开来

学习、座谈、宣讲,是60年前浙江人民领悟雷锋精神的最基础形式。1963年2月23日,杭州市团委召开“学习雷锋”座谈会,30余名来自杭四中、公交公司、市第二医院等单位的学生、工人青年代表齐聚一堂,研讨了学习雷锋精神的体悟。2月26日,宁波军分区召集干部战士,利用一天半正课时间,以及5天晚上课余时间,专门学习了雷锋相关材料。金华军分区则以各县人武部为抓手,把正在进行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研读,与雷锋精神学习结合开展。4月,宁波市军分区政治部、宁波市总工会、共青团宁波市委,又联合请来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班长刘景凤,面向甬城军民讲述雷锋从军为民的感人故事。

瞻仰烈士陵园,实地体验雷锋英雄情怀,是60年前浙江“学雷锋”运动的一种内涵丰富尝试。《浙江日报》所刊诗作显示,3月中旬,温州市组织一批少先队员,在“学习雷锋少先队日”赴西郊翠微山,祭扫浙南革命烈士墓。3月27日,杭州市民政局发出通知,要求“在清明节前后,各单位应结合‘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各项纪念烈士活动,广泛向群众进行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的教育”。

为优化“学雷锋”运动传播效果,60年前,一些文化工作单位还巧妙利用图片展、幻灯片、新闻简报片等形象资源,向群众生动介绍雷锋事迹,使雷锋形象在浙江人民脑海中更立体、更真切。1963年3月,衢州市江山县文化馆组织“雷锋事迹宣传组”,奔赴农村、工矿展开“学雷锋”巡回宣传。白天,宣传组搭建雷锋图片展览,张贴雷锋精神宣传画,晚上则借用民校课程时间,向群众教唱有关雷锋的歌曲、放映展现雷锋事迹的幻灯片。3月底、4月初,吴兴县总工会所属两支电影放映队,“分别制作了两套宣传雷锋事迹的幻灯片:《伟大的战士——雷锋》《做一个雷锋式的工人》”,在全县职工当中展播。3月28日《宁波大众》资讯显示,宁波城内的人民、民光两家电影院,均在所有电影开场前加播1963年第12号简报片《雷锋》,让观影群众透过银幕见证雷锋的人生抉择。

对于相对特殊的人群,譬如稚嫩的小学生、公共活动参与度较低的农村女青年,“学雷锋”运动的组织者们也因人施策,找到了理想的宣教模式。

3月3日,《杭州日报》报道:“清吟巷、东园巷等小学的少先队辅导员,根据儿童的特点,把雷锋事迹编成通俗易懂的故事”,很好地做到了雷锋精神在少年儿童群体中的“入脑入心”。同时,得益于学校老师的精心讲授,当时在杭州中小学里,很多青少年会“争着阅读雷锋的模范事迹和他的日记,不少青少年把雷锋的日记抄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对于农村女青年,宁波市慈溪县横路头大队团支部的做法较具特色。该支部在开展“学雷锋”主题教育期间,“对经常在家,不大参加会议的女青年,由团小组长或有文化的团员,到金丝草帽小组,即妇女集中的地方,以讲故事等形式向她们进行宣传”。如此耐心“沉下去”推动“学雷锋”的努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积极反馈。据《宁波大众》消息,在雷锋精神的浸润感召下,当地一位新入团且新婚不久的女青年,“经常帮助隔壁七十多岁的无儿无女的老公公搞家务,在老人家生病时送饭送水”。

雷锋礼赞兴起来

文以兴国,艺以载道。1963年的浙江文艺界,争相用创作刻画雷锋英雄,积极以发表、展播、演出宣传英雄雷锋。

《浙江日报》及各地市党报陆续选登了一批学习雷锋事迹、歌颂雷锋精神的文章。2月27日,《浙江日报》刊发了王钺的纪念诗作《山巅的青松》,诗歌豪情满怀地回望了雷锋的光辉一生。3月1日,《杭州日报》发表了张效撰写的思想小品文《“钉子”精神及其它》,号召“像雷锋那样自觉,像钉子一样善于‘挤’和‘钻’”。3月5日,《杭州日报》副刊安排了“向雷锋同志学习”征文专栏。在专栏里,萧山电机厂工人吴鸿兴,结合自身帮助后进工友提高轴承盖生产效率事迹,写作了《像雷锋那样帮助别人》。清吟巷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陈奎生,聚焦本校学童传承雷锋精神的思想动态,讲述了一名算术较差的五年级学生,以雷锋为榜样,克服困难迎头赶上的故事。3月20日,夏承焘在《浙江日报》发表七言古体诗《颂雷锋》,立言“我挺脊梁学雷锋,63岁不算老”。3月22日,宁波人民广播电台将本地善举与雷锋精神传习融合,编辑播发了纪实文学《这里记录着人们拾金不昧的风格——记市公安局失物招领处见闻》。3月24日,阿纶撰词的短歌剧《雷锋颂》开篇部分,登上了《浙江日报》。此作头一句韵白振臂高呼“雷锋的名字传遍了全国!”……

浙江戏剧曲艺界亦迅速行动起来。3月13日,绍兴县越剧团突击排练的越剧《雷锋》在绍兴新民剧院首演,引起了本地观众的热烈反响。此后不久,镇海县曲艺协会,组织艺术家们编排了民间曲艺作品《永生的战士》,以此追思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3月22日《宁波大众》刊载的演出讯息显示,自即日起,镇海县越剧团打造的越剧《雷锋》、宁波市杭剧团推出的作品《雷锋》、宁波评弹队集体创作的中篇现代书《雷锋》,在新甬剧场、市工人俱乐部、红旗书场与市民观众见面。3月28日,《宁波大众》宣称宁波戏曲训练班计划在3月29日至31日间,分日、夜两场开设“歌颂雷锋专场”,连串上演3部甬剧《新风尚》《雷锋参军》《普通一兵》。3月31日,该报又发布预告,灵桥路上的天封书场,邀请到舟山曲艺团演员王文彪,在4月1日、2日两天,为甬城观众演唱宁波地方戏“蛟川走书”作品《雷锋》。

除专业剧团的辛勤排演,群众文艺队伍也在“学雷锋”运动中组织了精彩的主题文艺演出。3月27日,共青团杭州市委联络多家学校、工厂单位,举办了一场“学习雷锋”演唱会。各支群艺队伍,带来了诗朗诵《你只有二十二岁》《写鲜红的历史》《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歌曲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我们前进的标兵》《接过雷锋的枪》、沪剧《雷锋的休息天》等节目,观众反响强烈。

歌曲传唱是60年前浙江人民颂扬雷锋、学习雷锋的重要文艺媒介。3月底,杭州市下城区文化馆与团区委联合编印推荐了《我们前进的标兵》《接过雷锋的枪》等4首歌曲,同时举办传授班,在青年中广泛教唱相关歌曲。为迎接1963年国庆,9月29日,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在午间时段播出了《学习雷锋好榜样》教唱,并在9月23日至9月30日傍晚黄金时段,连续展播包括《学习雷锋好榜样》在内的8首红色歌曲。歌声嘹亮,心声飘扬。

雷锋精神接过来

雷锋精神,知易行难。60年前,受到雷锋精神感召的浙江人民,踊跃地把心灵层面的“学雷锋”运动,转化成实践层面的“做雷锋”行动。

青少年学生群体中涌现出了许多可喜案例。2月22日,共青团杭州市委召开会议,部署青少年“学雷锋”活动。会议明确提出,各级团组织要令青少年“懂得雷锋的高贵品质,都是在日常的、平凡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只要自己努力,是能够学到的”。

在青年团,少先队组织,以及学校老师的积极引导下,许多浙江青少年意识到雷锋既该学,更应“做”。3月25日,湖州衣裳街小学第六中队的小学生们,以雷锋抱病帮工地运砖材的事迹为标杆,自发到轮船码头、汽车站,以及镇内最热闹的骆驼桥开展少先队活动。《浙江日报》通讯员在骆驼桥下看到,年纪不大的小同学们一会举起话筒协助指挥交通,一会又跑去帮着推载满货物的塌车,从早到晚,共助力82辆塌车顺利过桥。

年纪长些的青年大学生,则通过学习雷锋“钉子”精神,更好认识了自己的专业及其作为天地。4月5日,《浙江日报》刊出浙农大某二年级学生来信《心中的疙瘩解开了》。信里,这位曾经一心学医,嫌弃农学“没前途”的同学真诚吐露:在研习雷锋事迹后,他对自己专业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农业是基础,农业战线上的技术人员,国家是多么需要啊!”,为此他决定不再以个人兴趣为取舍标准,在农学专业领域奋发作为,争取以农报国。

直接“与人打交道”的服务保障行业,也在“学雷锋”运动中悄然酝酿了诸多态度、行为转型。宁波市江北医院全体医护,借助读报、座谈等方式,及时学习了雷锋光荣事迹。在雷锋精神激励下,该院医护人员集体励志要把日常工作做精做实,自勉将雷锋助人为乐的温暖传递给每一位患者。2月22日,《宁波大众》报道:江北医院针灸科青年医生“对来自农村病员,不分早迟,随到随诊”,妇产科助产士“不分昼夜,悉心护理一个体重仅870克的早产儿”,门诊部护士郑重承诺“天天为病人做件好事”,并将誓言付诸实践,“处处照顾病人,为病人领路,讨三轮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60年光阴荏苒,在浙江大地上,雷锋精神并未随着“学雷锋”运动的过去而退潮。浙江人民“学雷锋,做雷锋”的善举义行,也在3月5日纪念日之外的每一天,时时刻刻温暖着这片东海之滨的多情土地。1964年起,宁波小港粮站职工坚持义务为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送粮上门,到1981年时已坚持了整整17载。进入新时代,浙江大地上学雷锋热度、力度、深度持续推进,涌现出了数之不尽的助人楷模,以及无处不在的“身边浙江好人”。截至2023年3月,浙江省共有14家单位获选“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另有15名浙江人荣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2023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的重要指示,浙江省以“迎亚运 讲文明 树新风”为主题,启动了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月系列活动。一个随处见文明、人人充满爱的“大德浙江”,正敞开怀抱,热情迎接亚运盛事的到来。“学雷锋”已然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强大精神内核,鼓舞着之江儿女风雨同舟、阔步前行。

猜你喜欢

浙江日报事迹学雷锋
人物与事迹
凝聚七十载风云 镌刻永不磨灭的追求——浙江日报报史馆侧记
“内容+”,为主流媒体赋能——浙江日报改版的实践与思考
打造舆论监督“升级版”——从浙江日报《一线调查》说起
清華簡《管仲》帝辛事迹探討
元曲家李好古、白无咎事迹新考
重大主题报道的可视化探索——以浙江日报的实践为例
学雷锋,他们一直在路上
学雷锋 知感恩
他们二十四年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