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撤

2023-10-07■周

铁军 2023年10期
关键词:船舱缆绳教导

■周 到

晚年时的周到

我父亲周大根在1938年12月16日那场打响浦东抗日第一枪的“汇角战斗”中牺牲后,为躲避土匪汉奸的追杀,继母吴阿娥带着我哥周旋(周文龙)和我(又叫周文虎)以及小弟周文玄暂时躲到了上海曹家渡长城铅笔厂门楼。我和旋哥为此不得不辍学。当时的中共地下党组织及时施以援手,采取了特别关照与保护措施,尽最大努力关心我们成长。

1944 年7 月,我被介绍到江苏南汇大团镇浦东银行当练习生。这一年的11 月,会计盛天德突然找我,说是在这银行里,你们几个年轻人经常受人差遣与欺侮,你们应该团结起来,结拜成兄弟。于是我们8个人按照出生日期排定兄弟大小,我排行第六。

1945 年初,银行放假,我回到了家乡泥城过年。年后浦东银行关门,无奈只得在家里闲着。

1945年农历正月初六那天,我来到了县政府宿营地见到了吴建功叔叔,之后,被分配到县政府管辖的汇角一带的东南片跟秦炳楼(唐静)一起搞民运工作。四月初的一天早晨,我接到吴县长的通知,正式跟八区区委书记兼八区自卫中队指导员沈肖方(原名沈玉林,沈千祥的儿子)当通讯员。从此,我真正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9 月下旬,我被安排到苏中公学读书。大约10 月上旬,浙东有船经过,宋渭滨同志就带我们浦东的十几个人到外三灶海边护塘上船。我进船舱一看,舱内横七竖八躺了七八十人,他们都是从浙东北撤过来的,已经坐了一个晚上,很多晕船的同志早已呕吐得哼哼叫,舱内味道难闻,我不适应这股酸味,加上我年纪小、玩性重,过了一会儿,就拿上随身带的包裹偷偷地溜到甲板上看风景去了。

青年时的周到

当天晚上10 点多,我们乘坐的船扯起了风篷,向外行驶。因风向不对,船只能来回曲折地行驶。大约行驶了两个小时,海面上的风力逐渐增大,船老大说风太大不能再继续行驶了,就把船上的三杆风篷全部落下,船头对着顶风的方向抛下了锚链。到了下半夜,风力又继续增大,船左右摇晃得更加厉害,一个大浪打过来,足以把甲板上的人抛到海里去。为了安全,船老大叫大家都坐到船舱里去,连船老大、船员也都到舱里去了。因我知道船舱的情况,就坚决不肯回到船舱里去,为了不被抛到海里去,我看到甲板上盘有一捆半人高的缆绳,缆绳有小孩的手臂那么粗,我就头脚枕在缆绳圈上,屁股尽量下沉,双手握紧缆绳,任凭船身怎样上下颠簸和左右摇晃,我就稳稳地躺在缆绳圈里,不敢动弹。一个浪头打来,拍打着船身,大浪涌上甲板,我的衣服瞬间全湿透,海风吹来,全身冷得直发抖,但此时再想进船舱已是不可能了。大约在天亮前,海上的风力总算小了一些,船的颠簸也减轻了许多。听到甲板的舱门打开,船老大和船员们陆陆续续地从船舱里走了出来,他们看到我一个人还躺在缆绳里安然无恙,感到十分惊奇。在这么大的风浪颠簸下,我居然没有被抛到海里去,简直就是奇迹。而这时,我们乘坐的这艘船不知何故又起锚驶回到出发地——外三灶的护塘,我们南汇的人上岸后回到原出发地老房东家调整休息。经过一夜大风浪的颠簸,除我外的其他几个人呕吐得像生了一场大病,又躺了一昼夜,显得很疲软。

大约隔了三天,由浙东北撤过来的一艘三桅杆风篷船到达外三灶护塘海边,船上已有百把人和一个武装班带一挺轻机枪保护,加上我们浦东的十几个人,有一百三四十人。下午两时左右,这艘船起锚扯篷离开了护塘向北驶去。因为这天刮的是东北风,风向不对,风篷船仅靠自身的力量,无其他动力推动,艰难的在风浪中折返前行。大约在下午4 时左右,船到了长江口外,只见前面停泊着好几艘庞然大物。听船老大讲,这是美国佬的军舰(后来才知道这是美国第七舰队停泊在长江口的兵舰)。为以防万一,船老大把一门土炮搬到甲板上,装好火药,炮口对外,要甲板上的人全部到船舱里去,上面只留船员操作风篷。

当船只穿过美国军舰时,能听到美国兵的讲话声音。幸亏他们没有刁难我们这艘小小的风篷船,我们才得以顺利地驶过。倘若美国兵舰刁难我们,无需他们动武,只要用兵舰来撞我们这艘小船,我们就可能被撞翻沉入海中。保护我们的那个武装班的同志因不适应海船的颠簸,个个呕吐得连枪放在哪里都不知道。

我们乘坐的这艘风篷船在穿过美国军舰后,很快就到达江北的吕四港,但我们这艘船的船老大不熟悉吕四港的情况,遇到落潮时分,船只搁浅不能动弹,只好等到涨潮后再靠岸。

在整个航程中,我在船上一直没有晕船,一日三餐一顿也没有少。但在上岸后的头两天,头脑还不时有颠簸的感觉。上岸后,我随队伍经掘港镇(今江苏省如东县)向西到如皋城,也是苏中公学的所在地,打听到苏中公学现在不招生,只好跟着队伍向北走。随后,我被编入北撤干部团三大队第十二中队,我们北撤的干部都编在第十二中队,中队长是吴建功。三大队的教导员是浦委书记金子明同志,他们叫我当临时通信员。

部队从如皋出发向北到海安,我们部队穿城而过,向东台方向进发。队伍在东台城休息了几天,正好苏中军区文工团在东台县大操场演出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这部戏。我当时对这个戏的内容不太了解,而对戏里的几首歌却很感兴趣,如“迎闯王”“征潼关”“庆元宵”“园园曲”等,在行军的路上几个人一起哼哼,特别是“迎闯王”“征潼关”这两首歌至今不忘,还能从头到尾地唱出来。

干部团从东台出发经建阳县的糊涂镇,再经淮安到达涟水县城,部队在这里进行整编。我们所在的干部团就此解散。我被编入新四军一纵三旅教导营二队,跟随部队由涟水县出发,经沭阳跨过新沂、东海之间的陇海路,进入到山东省的莒南县。听首长们说,我们一纵队准备开赴东北,因为蒋介石要下山摘取胜利果实,空运部队到东北,切断了我们去东北的线路。后来,中央改变原定计划,把一纵队留在山东,成为华东野战军的一个主力纵队。部队就不向北走而改向西,经当时新四军军部所在地临沂,再向西经费县、平邑、华丰煤矿、大汶口,直到泰安城外。当时,我们三旅的七团在津浦线两侧,八九两个团包围了泰安城内的伪军宁春林部及部分日军,我们教导营全部驻扎在原日本人的兵营内。

我们的部队在包围泰安城后不久,适逢毛主席在重庆同蒋介石谈判后签订双十协定中的停战令开始生效。为了严格执行停战令,部队则采取围而不打的战略。

大约在1946 年4 月,华东通信局需要培养大批通信干部,以适应部队大发展的需要,在三旅教导营抽调一些有文化的年轻干部去通校学习。我记得在通信学校工程队内就有纪纯志、舟侠、孙昶、李一飞、张志超、张华明、林杰、边元成和我等这些都是新四军一师(纵)三旅教导营的人,而且都是教导营二三队的,特别是三队知识分子多,抽调去的也多,从此也改变了我在部队的专业路线轨迹。

再后来,我参加了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的战斗,所在的二十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隶属于九兵团,又参加了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五次战役及金城阻击战。部队换防回国后,又参加了解放一江山岛的战役。13年的军旅生涯,我获得过个人三等功一次、个人四等功两次和集体四等功一次,立功喜报也传回家乡……

(此文系周亚南根据父亲周到回忆录整理)

猜你喜欢

船舱缆绳教导
大型集装箱船舱底座结构加强与改进
MEG4 规范对导缆孔的新要求及 相应的设计改进
船舶靠泊过程中系缆作业仿真
I Spy超级侦探
我想要的教导
深水工程船舶缆绳测力装置设计与应用
水文测船调速电动缆绳收放机设计与应用
撒谎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船舱流水孔焊接机器人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