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煤矿2019—2020 年重点职业病危害调查与分析
2023-10-07丁新平沈福海
高 伟 ,丁新平 ,沈福海
(1.华北理工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2.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职业病防治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淮北市是一座典型的因煤炭而建的资源型城市,为全国主要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相关报道指出,煤炭行业职业病累积发病101 458 例,达46.12%,为发病最严重的行业[1],粉尘和噪声煤矿企业最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2]。为加强职业病预防控制,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于2019—2020 年对辖区16 家煤矿进行了的重点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调查,分析该地区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情况,为下一步粉尘、噪声防治提供方向与思路。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9—2020 年选择淮北市正常生产的全部16 家煤矿企业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的《职业病报告卡》收集调查对象2019—2020 年网上申报并通过国家审核通过的新发职业性尘肺病(106 例)、新发职业性噪声聋病(2 例)。参照国内报道文献中提到的分类标准[3],把尘肺、噪声聋病人工种分为采煤工(采煤作业工龄占全部接尘工龄1/2 以上,掘进作业工龄不足2 年者)、掘进工(掘进作业工龄占全部接尘工龄1/2 以上者)、辅助工(掘进作业工龄不足2 年,采煤作业工龄占全部接尘工龄1/2 以下的运输、机电等为主的工人)、混合工(掘进作业工龄2 年以上,但占全部接尘工龄不足1/2 者,或混合工作面的采掘工)。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方法
根据《安徽省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采用其中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项目调查表对16 家煤矿每年进行1 次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煤矿规模、职业卫生培训情况、申报情况、职工人数、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职业健康检查人数、生产工艺、防护设施情况等。其中:①发病潜伏期:从第1 次粉尘暴露到诊断为尘肺壹期的时间(为确保发病潜伏期计算的正确性,在煤工尘肺确诊前 1~3 年经检查无尘肺或达不到尘肺诊断标准);②发病年龄:初次被诊断为尘肺病时的实际年龄;③接尘工龄:每名工人所有接尘工作时间的累积之和。
1.2.2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方法及质量控制
根据《方案》要求,本次重点检测粉尘(煤尘、矽尘)、噪声等;每个矿每年监测岗位不少于2 个,监测点不少于2 个,通过工作日写实,确定选择煤矿接触粉尘、噪声强度最大的采煤工、掘进工及辅助工(运输工为主)作为主要监测岗位。依据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的采样规范》进行个体呼吸尘长时间采样、工作场所沉降尘采样;依据GBZ/T 192—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 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第4 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水平(焦磷酸法)和个体呼吸性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oncentration-timeweightedaverage,CTWA)方法进行岗位监测;噪声按照GBZ/T 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方法进行岗位监测,所有检测结果均对照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及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 部分:物理因素》进行判定,大于或等于接触限值则判定为超标。所有监测人员均通过专项培训,所用检测、采样、检验仪器均通过计量部门校准/检定且在有效期内,承担检验机构具备CMA 计量认证。调查和检测按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相关质量控制过程开展。
1.2.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经正态性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以中位数和第0~第100 百分位数[M(P0~P100)]描述;多组组间M 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 秩和检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以均数与标准差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Pearson 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5(双侧);卡方检验两两比较时,校正检验水准α′=0.05/比较次数。
2 实验结果
2.1 煤矿生产基本情况
该市16 家烟煤和无烟煤井工开采煤矿,额定产量为2 486 Mt/a,其中国有煤矿15 家,私营煤矿1 家。16 家煤矿采煤作业均为机械化割煤,掘进主要进行机械化综合掘进作业,机械化程度90%以上。均成立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培训率100%,生产场所配备了综合防尘设施、降噪设施,井下采掘工人均配备相应KN90 及以上防尘口罩,但存在防护设施损坏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淮北市16 家煤矿生产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淮北市16 家煤矿生产基本情况一览表Table 1 List of basic production conditions of 16 coal mines in Huaibei City
该市煤矿年均在岗人数约3 万人,在岗工人数每年递减,接触职业危害人数年均21 133 人,其中接触粉尘职工占总接害职工人数92.28%,接触噪声职工数占总接害职工人数26.25%,提示职工可能同时接触2 种或2 种以上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粉尘职工中接触煤尘与接触矽尘的职工分别占77.33%、23.72%。
该市煤矿对接触煤尘、矽尘、噪声的职每年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体检率增加,分别进行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煤尘体检率平均为70.53%,接触矽尘体检率平为95.28%,接触噪声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率平均为34.49%。淮北市16 家煤矿主要职业病危害接触人数及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见表2。
表2 淮北市16 家煤矿主要职业病危害接触人数及职业健康检查一览表Table 2 List of persons exposed to main occupational hazards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examination in 16 coal mines in Huaibei City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检测结果
将煤矿存在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主要分为采煤、掘进、辅助(运输)3 个场所,其中采煤生产工艺为采煤→移架→运输(带式输送机)→支护,掘进生产工艺为掘进→出货→运输→临时支护→永久支护,运输主要为采掘场所→井下临时存储→运输→车场→提升。2019—2020 年针对井下采煤工、掘进工及辅助工种进行岗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噪声)监测,个体呼尘岗位超标率为51.88%,噪声检测点超标率为34.7%,粉尘超标情况依然严重。2019 年与2020 年岗位工班个体呼吸尘浓度、岗位等效噪声超标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9 年和2020 年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情况见表3。
表3 2019 年和2020 年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情况Table 3 Exceeding standards of main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in 2019 and 2020
针对市辖区16 家煤矿采煤、掘进、辅助等作业岗位共采集121 份游离二氧化硅样本,采煤岗位、掘进岗位、辅助岗位的游离SiO2含量M(P25~P75)分别为4.8%(4.21%~5.56%)、15.87%(5.45%~17.93%)、6.79%(5.15%~8.88%),经Kruskal-Wallis 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掘进岗位游离SiO2含量高于采煤岗位与辅助岗位游离SiO2含量。
针对采煤工、掘进工、辅助工共采集266 人次个体工班呼吸性粉尘样品,采煤工、掘进工、辅助工8 h 加权平均呼吸性粉尘浓度经Kruskal-Wallis 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煤工呼吸性粉尘CTWA高于掘进工、辅助工;采煤工、掘进工、辅助工时间加权呼吸性粉尘浓度超标率为56.25%、40.21%、5.77%,采煤工加权呼吸尘超标率高于掘进工、辅助工,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监测接触噪声岗位121 人次,采煤工、掘进工、辅助工8 h 等效噪声强度为82.26±1.53、86.32±6.14、85.08±6.08 dB(A),掘进工种的噪声强度高于采煤工、辅助工种的等效噪声强度,经方差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189,P<0.01);掘进工、辅助工岗位等效噪声超标率为50%、45.71%,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见表4。
表4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Table 4 Detection of main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2.3 职业病发病情况
分析“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中相关数据,淮北市自2019 年至2021 年16 家煤矿累积报告新发职业病108 例(均为16 家煤矿在册职工),其中煤工尘肺84 例,硅肺22 例,职业性噪声聋2 例(辅助工种);煤工尘肺2019、2020 年检出率分别为0.44%、0.31%,硅肺2019、2020 年检出率分别为0.34%、0.16%;煤工尘肺发病时平均年龄为(50.74±6.49)岁,硅肺发病时平均年龄为(50.86±7.92)岁。2019—2020 年淮北市煤矿主要职业病检出情况见表5。职业性噪声聋2020 年未报告病例,不进行比较分析。
表5 2019—2020 年淮北市煤矿主要职业病检出情况Table 5 Detection of major occupational diseases in Huaibei coal mines from 2019 to 2020
针对2019、2020 年淮北市辖区内煤矿报告尘肺病进行统计分析,采煤工、掘进工、辅助工、混合工中新发尘肺病人平均接尘工龄为(24.02±5.94)、(24.85±6.41)、(29.21±5.47)、(21.29±7.47)年,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工种的尘肺病人接尘工龄不同(F=5.073,概率P=0.00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两两比较发现,辅助工尘肺病接尘工龄长于其他工种,采煤工、掘进工、混合工之间接尘工龄无差异;采煤工、掘进工、辅助工、混合工中尘新发尘肺病例发病潜伏期为(24.60±6.36)、(27.53±11.18)、(30.50±8.48)、(21.82±7.88)年,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工种的尘肺病人发病潜伏期不同(F=3.354,P=0.02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两两比较,辅助工尘肺病病例的发病潜伏期长于采煤工、混合工;采煤工、掘进工、辅助工、混合工中尘新发尘肺病例发病时年龄分别为(49.40±4.42)岁、(51.97±8.63)岁、(51.69±6.89)岁、(50.24±3.87)岁,经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工种的尘肺病发病时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63,P=0.327>0.05)。2019—2020 年市淮北市煤矿新发尘肺病特征分布见表6。
表6 2019—2020 年市淮北市煤矿新发尘肺病特征分布Table 6 Characteristic distribution of new pneumoconiosis in coal mines of Huaibei City from 2019 to 2020
3 研究分析
在我国,煤炭能源在能源消耗中约占70.0%,而近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大产业对煤炭需求量大幅增加,导致煤矿企业大规模扩产、扩能,进而提高煤炭开采量[4-5]。淮北市辖区煤矿均为中型矿井,逐渐由半人工半机械化开采向机械化、智能化转变,煤矿从业人数在逐年下降,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也在逐年下降,但接触粉尘、噪声人数占比依然较高,这与王忠旭等[2]报道一致。粉尘与噪声仍为煤矿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且有些职工同时接触粉尘、噪声等2 种职业病危害因素。
通过调查发现,淮北市辖区内煤矿均具有较为完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加强了职业健康培训,为接害职工配备了相应的防护用品,建立了职业病防护设施检维护台账,但现场监测发现存在防护设施日常维护、运转不良的情况,防尘投入少,防尘技术有待提高,高噪声设备较多且集中布置、降噪减振设备较少,是目前煤矿粉尘浓度、噪声强度超标的主要原因。淮北市辖区16 家煤矿接触职业病危害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率平均为75%。根据GBZ 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中针对煤尘、矽尘体检周期,作业场所粉尘作业分级进行确定为“煤尘作业分级Ⅰ级3 年1 次,Ⅱ级级以上2 年1 次;矽尘作业分级Ⅰ级,2 年1 次,作业分级Ⅱ级及以上1 年1 次”,煤矿目前煤尘体检率不能满足相关要求,应加强对粉尘作业的分级及时调整相应体检周期,满足周期范围内接触危害职工全部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通过调查发现煤矿接触噪声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率较低,煤矿应加强对接触噪声岗位的识别,及时组织人员在脱离噪声岗位48h 后进行听力检查。
根据调查结果,淮北市辖区内近2 年煤矿呼吸性粉尘、噪声危害情况变化不大,其中岗位呼吸性粉尘危害严重(超标率51.88%),与刘峻通等[4]调查较为一致。辖区内煤矿游离SiO2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采煤工接触主要以煤尘为主,掘进工接触主要以矽尘为主;监测结果显示个体呼吸性粉尘浓度中采煤工高于掘进工,同时采煤工的呼吸性粉尘的危害情况超标率(56.25%)较掘进工(40.21%)、辅助工(5.7%)严重,与王雪涛等[5]调查较为一致。采煤工、掘进工新发尘肺病病例的接尘工龄、发病潜伏期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呼吸性粉尘浓度、游离SiO2含量共同影响尘肺病的发生[6-7];辅助工粉尘危害暴露水平低于采煤工、掘进工及混合工,导致辅助工新发尘肺病例接尘工龄(29.21±5.47)年、发病潜伏期(30.50±8.48)年长于其他工种,但辅助工种噪声职业危害较其他工种严重,新检出职业性噪声聋均来自辅助岗位。
随着煤炭生产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大量增加,煤矿井下工作面粉尘浓度超标严重[5]。淮北市辖区内煤矿新发尘肺病发病年龄(50.74±6.49)岁、接尘工龄(25.16±6.47)年、发病潜伏期(26.53±8.92)年均小于相关文献报道的2007—2018 年淮北市新发尘肺病平均发病年龄(55.63±12.27)岁[7],平均接尘工龄(25.90±7.90)年、平均发病潜伏期(33.29±12.75)年,提示煤矿粉尘职业病危害加重,新发尘肺病发病潜伏期、接尘工龄缩短。煤矿企业应当加强对粉尘的防治,通过增大注水面积、延长注水时间来增加煤体水分,使用内喷雾减少割煤过程中粉尘的产生量,变被动防尘为主动防尘[8]。同时加强防尘设施的维护与管理,保证采用的降尘、防尘设施得到有效利用。
掘进工、辅助工的噪声暴露强度高于采煤工,掘进工、辅助工岗位的噪声危害情况相似(超标率50%),煤矿主要噪声危害岗位为掘进工、辅助工(选矿、通风)等岗位,上述岗位存在噪声较高的设备,如盾构机、综掘机、局扇、破碎等[9-10]。近年来,煤矿推广综掘综合除尘风机等除尘设备,又引入较多高噪声设备。虽然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患者较少,但该市辖区煤矿噪声职业健康检查率较低,且据调查该市仅具有1 家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机构。体检率低、噪声聋鉴别诊断难等原因导致职业性噪声聋未被筛检出来,生产性噪声是煤矿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且该市煤矿作业场所掘进工、辅助工接触噪声的强度较高。建议煤矿企业不仅要重视粉尘的防治还需要加大对噪声的防治,在进行智能化改造、防尘降尘升级的过程中,加强对新引入设备、装置噪声的控制,加强对接触噪声的职工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4 结 语
综上所述,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面临着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特别是粉尘和噪声,这些危害严重影响着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故煤矿高度重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对保障煤矿工人的健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煤矿在开采的过程中应立足安全现状运用科学的方法、先进技术等,加强对粉尘和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治,保障生产的安全性,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作人员的危害,从而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为工作人员生命安全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