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身边有没有潜伏“大黑狗”

2023-10-07陶瑾陈佳慧

现代苏州 2023年17期
关键词:小芳黑狗生活

记者 陶瑾 陈佳慧

沉迷刷手机会带来对现实的焦虑

最近我才明白,人们说到“黑狗”,意思是他们抑郁了。英国首相丘吉尔终其一生,一直受抑郁症困扰,他说他的身心处于人间炼狱,情绪找不到发泄的出口,只能默默承受“黑狗”的欺凌。

我们每个人身边,大概都潜伏着一只“大黑狗”。心中抑郁,会疲倦,无精打采,就像背着一只“狗”走来走去。很多人还不敢正视自己的病,不及时就诊,没有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治疗,以至于病症严重到“无法收拾”。

究竟什么样的是焦虑?什么样的是抑郁?情绪与病症的区别在哪?与苏州市广济医院临床心理科、儿少心理科、睡眠障碍科的专家聊一聊,听听她们的专业分析。

“大黑狗”在不在,心理医生下判断

把抑郁形容为一条“大黑狗”,是因为当它出现的时候,总是沉默且如影随形,阻挡住生活中的阳光。

当代生活充满快节奏和压力,每个人都时常遭遇情绪失衡的状态,苏州市广济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黄月香表示,是否遭遇“大黑狗”,还是需要经过专业的判断。

“有时候,我们在网络上搜索的多了,反而过于焦虑。”她说,“比如许多人认为的焦虑,或许只是一种焦虑情绪,而不是焦虑障碍,是对于某个时间点,某个时间表现出的状态。抑郁状态也是同理。”压力、郁闷是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状态,自己对号入座后反而会增加焦虑。如果网上随便下载一个量表自己去筛查,可能很多人都会判断自己有问题。其实,医生对抑郁症、焦虑症的诊断,除了运用量表外,还会运用到本人的专业技能与经验。

“医生会在面对面的了解中,进行主观性的专业诊断,包括对方的逻辑思维、语速等都会成为考量。”黄月香说,“一般来说,我们有四个标准,症状标准、严重程度标准、排除标准和病程标准。”她举个例子,一次向实习生们阐述抑郁症的症状之一是精神疲乏、低落消沉,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有学生说,哎呀,我也这样,整天躺在宿舍里不想出门,我是不是也抑郁了。她问这个学生,这种缺乏兴趣到什么程度?如果室友组局吃烧烤你去不去?如果门口放了一万元现金你起不起来捡?学生立刻轻松一笑。“抑郁症患者在意志行为减退的时候,连这些都不会有兴趣,甚至房间漏水、着火都懒得动,这就是考量严重程度的重要性。”黄月香说。再如病程标准,如果白天和朋友吵架,伤心抑郁了一晚上,或者参加学校比赛前焦虑得吃不下、睡不好,但比赛之后就放松了,这些都是短时间内对某些具体时间的反应,但如果事情过去,状态延续时间很长,就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判断。

相反,有些躯体症状或许是心理问题,这种情况就需要进行排除。有些患者总是不舒服,想吐,兜兜转转看了很多医院,最后被医生委婉建议来看临床心理科,最后诊断为焦虑症。

事实上,选择来广济医院就诊的患者,大部分症状都已经严重到影响了生活与社会功能。那么生活中我们要避免哪些常见的问题呢?

黄月香表示,当今社会,沉迷于网络交流往往是不少人焦虑的来源。对着手机和电脑进行文字的表达,首先会缺乏来自群体的,有支持性、有感情的流动,也更容易在片面的交流方式中产生误解。虚拟世界的交流是很消耗生活的,它既会占用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时间,又影响原本的交流模式,人和人之间的沟通也略显淡漠。

此外,在物质条件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感到满足的阈值发生了变化,更容易产生“空心病”。这是一种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症状为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对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工作压力也是常见的现象,比如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上班族,其实处于一个24小时待命的状态,微信群、QQ群要随时回复,有些人会焦虑到把不同的领导来电设置成不同的铃声,方便提示自己。黄月香建议每天要安排一段将工作隔开的时间,比如吃完饭不带手机下楼散散步,让工作和生活有个适当的界限。“回到家,你的状态要切换出来。”她说,“可以处理工作,但是要有时间段,不要在睡前处理。”

其实,生活中有许多调节心态的途径,比如通过运动增加多巴胺。夜跑、citywalk、骑行都是如今很热门的运动,黄月香也鼓励多多运用这些方式,哪怕是喝喝茶,聊聊天,都是一件可以沉浸式地享受当下的事情,能够减缓常见的焦虑。

孩子健康成长路上,家长最需要实事求是

生活在继续,情绪也在积累

在当代人群中,儿童青少年已经成为心理健康方面颇受关注的一类。应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需求,苏州市广济医院于2017年正式将儿少精神科设立为医院独立的亚专科之一,并且逐步完善出“医、校、家”结合的三位一体模式,为苏州市及周边地区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提供医疗帮助。

因材施教、实事求是,才能给予孩子健康的成长过程

那么,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否也面临着各种压力呢?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苏州市广济医院儿少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陆心传认为,家长首先不要把压力和必要的规则混淆。“在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生活应激事件,根据目前较为通用的生活事件量表,应激程度排前几位的生活应激事件是丧偶、离婚、亲人去世、患病等。”陆心传介绍说,“就目前临床常见的儿童青少年遇到的生活事件,除了突发变故,大部分情况下都属于一般生活事件。”孩子遇到一般生活事件就出现心理问题,这事件并不是他出现症状的根本原因,只能说是诱发因素。最常见的就是有家长带着孩子就诊说:“哎呀,班上新来的老师太凶了,他就这样了。”实则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适应问题。

这个所谓的压力,往往是教育中必要的挫折教育少了,没有教会孩子碰到生活事件后应该如何去面对它、处理它。这是大众教育中需要被关注到的。当下“流行”赏识教育,恰当的赏识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自信心,助人成长,但有些时候,“所谓”的赏识教育可能并不恰当。比如一味地夸赞孩子“你好棒,你好聪明,你好能干。”但其实孩子只是做了该做的,长期强化会使孩子真的会认为自己比同龄人厉害。当他们踏入校园后,发现家长夸耀的都是“泡沫”,就会气馁甚至逃避。陆心传就遇到一些低龄儿童在一、二年级甚至幼儿园时就拒绝上学的情况。如何面对学校的规则也是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让孩子学会应对。对于某些孩子而言,每天按时起床,必要的耐心等待,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接纳游戏的输赢等都是挑战。这些“所谓”的压力,其实是人踏入社会中需要的规则意识。

上学后,不少孩子真正面对的压力,可能是父母不经意传递的,比如告诉孩子只有考高中,上大学,找一份好工作一条路可以走,而当了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发现自己的学习成绩可能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大学,就会跌到谷底,甚至彻底躺平。

“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成绩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读大学也不是唯一出路,人生还有很多的路要走。”陆心传说,“或许有些家长会担心,告诉孩子人生有别的选择,孩子就不好好读书了,但是真实世界里确实是有多种路径的,这才是生活啊,还是要实话实说。”

当下流行的午后咖啡,或许会影响部分人的睡眠

为此,她举了个例子,有一个患者的父母总是对他说:“你以后考不上大学就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工作就没钱,你的人生就完了,你以后就是个废人。”孩子现在初三了,学习非常努力,但是数理化怎么都不如别的同学,孩子觉得自己真的是一个废人,自己在浪费空气,在浪费粮食,抑郁了。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总说自己压力大?有时可能是成年人把很多事情进行了固化,尤其是成长的道路,没有让孩子看到完整的世界。幼年时总强调“你好厉害,你好聪明”,抗挫能力缺乏培养,心理韧性差。到了学龄期强调学习成绩,缺乏别的能力的培养,固化了成长道路,碰到生活事件就出现状况。有家长到了初中,发现了孩子的状况,马上安慰鼓励:“不考高中不考大学都行,条条道路通罗马。”但是孩子和成年人是有差异性的,成年人社会阅历更丰富,更理智,心理弹性更强,能立马调整接纳,但是孩子的心理韧性差一些,既往固化的人生规划一旦崩塌,哪是靠那分分钟的安慰可以解决的。

“事实上,大部分学业成绩好的孩子,不是靠冲刺出来的。有学生向我倾诉,为什么他的同桌回家从来不带书包,但成绩永远名列前茅,自己每天到家十点钟还要再读两个小时书,但成绩就是不如同桌?他不知道,人存在神经发育的多样性,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陆心传说,“我告诉他,或许同桌在学习成绩上强,但体育就不如他,我们不必一定要在一个赛道上争出高低。”而作为家长,还是要适当地根据孩子的特点去制定发展目标,无论是表扬还是激励,都要结合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实事求是,才能给予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过程。

睡不着、睡不醒、睡不好,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

夜生活,需要享受,更需要调整

晚上入睡困难,躺在床上,非要刷会手机,一刷刷到凌晨一两点,第二天起不来。这种现象在当下尤为普遍。失眠问题,伴随着很多人的生活。

如今非常流行的“早C晚A”模式,是什么梗?意思是早上需要咖啡来提神,晚上需要酒精来助眠。“年轻人在夜间容易觉醒,睡得不踏实,多半与白天的奶茶、咖啡摄入量过多有关。可以试试半个月不喝奶茶、咖啡,看看睡眠质量是否得到改善。”苏州市广济医院睡眠障碍科主任李哲说。

“我们晚上的睡眠,一般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期。什么是快速眼动呢,比如你半夜起来上厕所,发现枕边人眼珠子正翻动,别惊吓。快速眼球运动这个时期我们往往会做梦,这个时期俗称‘梦境睡眠’。这两个睡眠时期是交替进行的,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又分为一期、二期和三期睡眠,正常人晚上先进入一期、二期,然后进入三期,再经过短暂的二期睡眠,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这样的周期约90分钟左右。一个晚上四到六个这样的周期形成了一整夜的睡眠。”李哲介绍,也有一些疾病容易出现多梦,比如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在梦境睡眠期易出现呼吸暂停、缺氧现象,以造成其觉醒。再比如一些焦虑、抑郁人群,睡眠浅,也有多梦现象。

很多人有睡眠问题,但并未达到睡眠障碍,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常见的睡眠问题包括睡不着、睡不醒与睡不好。李哲告诉记者,睡不着,是比较常见的“失眠症”。失眠常伴有三大症状:入睡困难;夜间频繁觉醒,叫“睡眠连续性差”;还有早醒。第二天会变得疲乏、没精神、注意力不集中,都是缺觉的表现。睡不着,还有一大病症叫“不安腿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为夜间睡眠时,双下肢出现极度不适感,迫使患者不停移动下肢或下地行走,导致患者严重的睡眠障碍。另外一种叫“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

睡不好,最常见的是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患者会觉得睡觉与不睡觉没啥区别。另外还包括同期性肢体运动障碍,往往通过多导睡眠监测才能发现。特征是在睡眠期间,腿部或脚部会出现周期性的重复运动。

睡不醒,是“睡眠剥夺”的表现。其中有一种病症叫“发作性睡病”,多于儿童或青年期起病,往往伴有猝倒发作、睡眠瘫痪症、睡眠幻觉等其他症状。

很多青少年会有“睡眠觉醒节律延迟”症状,主要表现为早晨起不来。15岁少女小芳,“起床气”很严重,反复与父母对抗,称自己没有睡好,无法上学。小芳开学后即出现失眠,经常凌晨三四点才能入睡,早晨总是起不来。后因起床困难、易发脾气,时常闷闷不乐。小芳被带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抑郁状态”。小芳父母不愿意女儿服用药物,希望先解决女儿的睡眠问题,于是到苏州市广济医院睡眠门诊治疗。

追问病史,原来小芳在寒假期间晚上玩手机游戏,那段时间每天凌晨一二点放下手机,次日中午起床。当时情绪正常,自觉睡眠也很好。开学后,父母要求她晚上10点上床,小芳便开始出现失眠。医生对小芳的诊断是睡眠——清醒昼夜节律障碍中的睡眠——清醒时相延迟障碍。睡眠门诊医生建议她:记录睡眠日记,晚上9点停止使用手机。并且晚间佩戴防蓝光眼镜,次日9点到10点户外活动照光,每两日提前1小时起床直至调整到能够正常上学的起床时间。此外还要避免夜宵摄入。在经过一系列“生物钟”与习惯调整后,小芳的情绪基本恢复正常。

听过“猫头鹰”和“百灵鸟”一说吗?“百灵鸟”型倾向于早上活动,他们的生物钟属于“早晨型”。“猫头鹰”型,则倾向于下午或晚上活动,他们的生物钟属于“夜晚型”。比如老年人易出现时相前移,因而睡得早。青少年容易出现时相延迟,因而睡得晚。小芳就是典型的时相延迟,再加上夜间手机的“光污染”,让她的睡眠时间不断延后。

若想睡眠质量提升,李哲也总结了稳定生物钟的小贴士,包括规律作息,避免频繁熬夜;避免晚间卧室光线过亮,避免夜间使用电子设备;白天增加运动与光照,尤其是早晨起床后的1至2小时光照;减少咖啡、酒精摄入,这些兴奋物会干扰睡眠,破坏人体的生物钟。

丰富的夜生活,是“猫头鹰”的快乐所在,但未必适合“百灵鸟”

一般患者去医院就诊,医生先对其评估,再进行量表筛查与检查,进而对症治疗。李哲说,在失眠门诊,绝大多数失眠是症状,一部分失眠是疾病。慢性失眠症,需要接受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而一些患有失眠症的人,其实本身还伴有焦虑、抑郁症、情感障碍等问题。不同患者,治疗的方式不同,通常分药物治疗、行为治疗、物理治疗等。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一般需要四至六周时间。药物治疗,理论上镇静催眠药必须间断使用,不建议长期大量使用。物理治疗,主要是经颅磁刺激治疗、直流电刺激治疗、光照治疗。

有的抑郁症患者自身不能接受病症,只承认自己睡眠不好,认为睡眠好了,情绪自然会好。他们经过治疗后,病症有了明显改善。但回家后,尝试只吃睡眠的药物,不吃抗抑郁药物,时间久了,抑郁症又发作了。即便睡眠药物加倍剂量,也睡不着。其实睡眠的问题只是抑郁症的一个表现,核心还是情绪问题。

而随着年龄增长,睡眠时间、质量、连续性都会逐步下降,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每人每天需要多少睡眠,如同每个人饭量不同,需求有多有少。大家找到各自的睡眠节律,醒来后自我感觉状态良好,就好。有的人总是背着一只“大黑狗”走来走去地生活,想必不会太轻松。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需要学会平静接纳。在无常的沉浮中,需要懂得宠辱不惊。

猜你喜欢

小芳黑狗生活
Half-metallicity induced by out-of-plane electric field on phosphorene nanoribbons
求婚
安慰
猜字谜(猜一字)
拥抱内心的黑狗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城里有个姑娘叫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