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体验
——从数字景观到跨越真实
2023-10-07杨雅迪
□杨雅迪
数字媒体时代科技与艺术的深度交融,催生了“沉浸式体验”这一新兴的展示形式,丰富了参观者的情感体验。从感知形成的过程看,“沉浸感”的形成需要感官、情景和涉身性等多种条件。文章从“数字景观”到“跨越真实”的视角,论述了“沉浸感”形成的基本原理与机制,并就“沉浸体验”的新特征与发展趋势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随着数字技术的全域化传播,社会俨然已被全方位的数字景观充斥,在吸引大众沉迷的同时也造成了内心的空虚与无助,正是这种深度的“情感缺失”不断唤醒人们对具身性体验复归的渴望。沉浸式展览给予观者第一视角的“超真实”体验,并在此基础上与内容及他人进行交互,由此获得更深层次、更具温度的情感共鸣与更加愉悦的社交体验。沉浸式新媒体展览强调身体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围绕观者的感官体验和行为互动,建立有效的情感引导与认知反馈,构建当代新媒体交互艺术的新生态。
一、数字景观:影像对真实世界的遮蔽
法国思想者居伊·德波是国际“情境主义”的领袖,其经典著作《景观社会》对我们认识当代数字媒介实践具有重要价值。德波认为,在生产技术飞速发展,物质资料不断堆叠的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影像化、表演化、图景化的媒介符号已经充斥在社会空间的各个角落,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代社会俨然转变为以影像物品生产和物品影像消费为主的“景观社会”。
(一)影像与生活的分离
景观已从逐渐丧失实体性的世界中超拔出来,影像世界遮蔽了真实世界的客观存在。在数媒时代,物理实体的商品演化为由各类数字媒体所打造出来的庞大“影像群”,这些承载着审美性、刺激性、表演性、愉悦性的商品影像以“超真实”的技术手段呈现于受众眼前,使人们沉浸于此种景象。尤其在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助推下,人的意识沉浸于由真实、技术、物质的材料混合搭建的虚幻场景中,致使影像浮现在真实世界之上,覆盖并取代了真实的世界。在影像中,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逐渐失去了话语权和意义,核心地位被拟像包装的产物代替,影像世界转变为“观看”的主要窗口。
(二)主体与客体的异化
影像景观将主体与客体的认知关系倒置,控制着大众的选择权及被选择权。景观是人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内容的表象,但其却以主体的姿态强化了“人与景”的“分离”关系并反过来支配了人的“看”。德波指出,“景观不是影像的聚集,而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影像景观成了文化和社会的核心要素和关注焦点。新媒介技术下的社会呈现了一个虚幻的“拟像”世界,人们对于影像的迷恋超出了对于生活本真的探索,从而给予影像以“看”的主动权,并弱化以及压制着主体“看”时的思考、判断和话语权,使“看”成了无主体性的被动选择。
(三)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疏离
媒介符号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消费文化、娱乐文化、视觉文化以及新媒体文化已发展为日常生活的轴心,社会空间显现出影像化的特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媒介、符号、影像、景观等中介才能实现或表达。景观使得商品“虚化”成影像,分离了人与真实世界,取代了人对本真世界的体验与感受。人们仅仅与景观产生单向度的联系,被孤独感和个体化所环绕。景观以其绚丽化的审美形态、影像化的表达方式,催生人们的虚假消费欲望,即“人们最初的原始需要被接连不断的伪需要所取代”,而人的真实需求往往在景观影响的虚假欲望之间不断抗争甚至分裂,导致了本我的迷失与沦丧。
二、跨越真实:从情感共振到沉浸体验
(一)感官共振:从单一感官到交互感知
感官体验即知觉体验,在新媒体等技术所营造的虚拟空间的场域环境中,其主要指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等知觉器官应用在情感体验上,从而产生感官共鸣,模糊虚拟与现实,造成心理上的沉浸感。当代艺术创作推崇不同学科与领域之间的融合,音乐、舞蹈、诗歌、视觉艺术、表演等不同艺术形式的结合造就了总体性艺术的时代,此种联结全部人类感官的艺术突破了原有的创作边界,更大程度上提升了作品的完整性。从技术和感知的角度看,沉浸体验通过VR、AR、MR、AI 等将观者的行为动作、本体概念投射到数字空间之中。在感知方面,体验者的本体、行为以及行为效果与空间场所融合在一起,其与空间交互所产生的具身性体验实现了观者对展示对象的多维感知。沉浸体验创造的不仅是单纯的图像与影像空间,还包含主体身心体验的时空场域,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将真实感做到了最大化。
(二)情景重构:从再现真实到再造真实
区别于传统媒介形式以记录和复原来再现真实,突出沉浸感的虚拟现实技术是基于现实中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方式进行模拟,强化再造现实。这种重构推翻了以往的感官认知,营造出跨越时空关系的场景氛围,将一个虚拟和现实相互渗透的“新现实”展现在观者面前。波德里亚在《拟仿物与拟像》中提出“符号取代了现实,现实则沦为一个虚拟的环境”,把由拟像构建的新现实称为“超现实”,而新媒体技术正是利用联觉方式打造“超现实”时空。沉浸式展示的突出特征在于“空间”再造,在二维或三维物质实体空间的基础上,将现实存在与数字虚拟相融合,生成了物质与非物质的多维混合体,从而构建起后现代社会艺术创造与现实存在之间的桥梁。
(三)身在其中:从距离认知到沉浸体验
“沉浸”一词原指物体进入到液体时被全方位包裹的一种状态。米哈利·契克森米哈的“心流”理论对其做出了确切解释:个体将情感、意识与行为完全地投入到某种活动之中,无视外界一切事物的存在,在此沉浸过程中产生欢愉与满足,当达到最佳体验状态,即为心流。而沉浸式展览则指为了使受众获得深度的临场感与沉浸感,在新媒体技术、计算机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支撑下,运用多种媒介和艺术表现方式构建的虚实相融的空间情境,是一种依靠物理设备与数字化内容结合并富有先锋性与表演性的当代艺术展示形式。
“交流在场”可以理解为通过具身体验与传播关系网络耦合,以实现信息直面交互的沉浸式传播。梅洛·庞蒂提出具身认知理论,突出人们的不同体验、感觉、注意、记忆、情绪都是通过身体来实现的。在大众传播时代,由于时空上的技术限制,往往大部分传播都是依靠媒介符号将信息与其他主体联结,身体很难直接进入传播关系网络实现在场交流。而沉浸式传播的出现使媒介空间更具张力与包容性,通过杂糅复合媒介空间、技术与多元身体形态 (智能身体、人体、意识),感官可以借助想象实现沉浸感,进而打破传统媒介设定的时空界限,实现交流的在场感。TeamLab 新媒体艺术团队利用新媒体数字技术,将光影、声音、影像等元素组合创造出一个具有深度交互性的数字化自然,重置了艺术作品与受众的关系,让体验者在深度的互动与交流中增强体验的真实感,从而达到沉浸式的梦幻体验。
三、沉浸体验的新特征与发展趋势
(一)媒介扩张:沉浸体验的实现形式
依照德波景观社会理论中提及的新闻、宣传、广告、娱乐、表演等社会景观比对,展览展示几乎触及了各个方面,因此,它自身即为制造与传播景观的存在。沉浸式展览同时具有呈现和交流的功能,从此意义上讲,它既是传播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本身;究其本质,沉浸式新媒体展览是一种跨媒介的信息传播融合体,它打破了原本时空交流的壁垒,改写了传统的叙事方式,营造出符合时代潮流、受众青睐的主题性艺术展览。因此,从根本上讲,沉浸式展览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制造的传播机,形式上常常是一个播放影像的巨型平台及荧幕。
(二)隐形控制:沉浸体验的新特征
在网络科技、人工智能与艺术的深度融合下,虚拟现实等技术以绚丽科幻的影像刺激着人的感官,使人只能接受眼前呈现的,失去了人作为主体的个性、自由、创造力与主动性。表面上看,受众享有绝对的自主权,但是深藏在不干预主义外壳下的是一种隐性的控制和强烈的干预。人们的消费习惯、消费方式以及消费能力已经全部被洞悉,甚至某些展示主题与表演正是在这一洞悉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的。
(三)技术进步:颠覆体验形式
数字技术革命从本质上重新定义了时代,此革命不仅涉及所有文化形态,将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同时影响到包含艺术生产与艺术展示在内的全部非物质生产领域。这就需要有更具有感染力的“体验”方式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而“沉浸”体验通过放大媒介的特性,使得信息传达与交流更高效并富有趣味,极大提升了受众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度。科技的快速迭代正在改变着人的情感体验方式。信息社会下的人们已经习惯于沉浸在由媒介符号所构成的虚拟环境中。科技感、互动感、沉浸感向受众呈现出了无比美好的世界,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忽略了展示内容的本质——传达,以及对于受众情感真实需求的满足。
四、回归本真:情感体验的再认知
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为我们认知理解消费主义下的媒介环境带来了深远启示,也为我们反思沉浸式艺术展览的现状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技术导向的负面性
技术革新已经极大地增强了“情感体验”的真实度。数字媒体时代的技术更迭在不断吸引大众视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技术流与娱乐化倾向。受众沉浸于体验的场域中,单纯被新奇刺激又绚烂夺目的景象迷惑,被剥夺了抵抗和批判的权利,无法真正地思考展示主题的深层内涵,盲目地追求所谓的体验感与炫耀欲下拍照打卡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场景主题信息的核心往往被忽视。例如,2015 年英国艺术家创造的“雨屋”令人们蜂拥而至,创作者在作品的天花板上安置了体感器,将观者的行为路径进行实时反馈,以实现观者在雨中穿梭而不被淋湿的体验。设计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发观者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然而绝大部分观众只沉浸于新奇的互动之中,极少去反思作品创作者想要表达的价值观念。
(二)沉浸体验的本质思考
新媒体技术的融合使得展示形式衍生出了无限多的可能性,沉浸式展览凭借其特有的优势拉近了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为人们带来了更真切的情感体验。“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尽管艺术的内容和创作手段、形态都来自生活,也受制于技术的表现,但艺术的前瞻性和想象力使得它具备对现实世界进行反思、批判与预测的属性特征。沉浸式展览应当在将创作聚焦价值观念本身的基础上,尝试将艺术性、审美性、教育性和价值观念作为受众体验的终极目标,使观者最大限度地产生对设计者展示主题的共鸣,从而激发观者长久、连续性的思考,而不只是过度依赖科技设备,将符号影像的新奇感、刺激感作为展示作品的主体,通过正常的主从关系,在无形中影响受众的行为。
在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大众媒介在整体上呈现出了泛娱乐化的趋向,整个社会沉浸在娱乐的幻境中。即便如此,冰冷的机械与自动化程序依然带给人们一种潜在的孤独感,人们对真实情感体验的追求越发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沉浸式体验必然会成为主流的传播方式,建立人与媒介和谐的对话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