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强化救灾资金管理助力应对超历史干旱
2023-10-06汪国斌朱建平张秀平
汪国斌 朱建平 张秀平
(1.江西省水利科学院;2.江西省水利厅)
2022年旱情
(1)高温少雨。2022 年6 月下旬,江西省主汛期时发生洪旱急转。6 月23 日至11 月21 日,全省平均降水量197.3 mm,较历史同期偏少约6成,列历史第1 低位;无雨日数达124 d,列历史第1 高位;平均气温25.9℃,列历史第1 高位。
(2)河湖来水偏少。2022年全省多条主要河流在10 月、11 月就出现超历史记录最低水位,比常年提前了2 个月左右。鄱阳湖星子站水位9 月23 日突破最低记录7.11 m,11 月17 日创新低6.46 m,比原最低水位低0.65 m。包括5 条大河在内共31 河42 站水位创新低,全省有46 条10 km2以上河流发生断流。
(3)水库蓄水消耗快。由于旱情出现早、持续时间长,水库蓄水储备不断减少,至10 月26 日,总蓄水量已降至115.1 亿m3,相比7 月1 日蓄水量减少73 亿m3。其中,31 座大型水库蓄水量83.1 亿m3,蓄满率降至69.9%,较常年同期偏少7.4%;中型水库蓄水量19.4 亿m3,蓄满率42.3%,较常年同期偏少25.4%;小型水库蓄水量12.6亿m3,蓄满率21.3%。全省10 560 座中小型水库中有3 746 座水库在死水位以下,占比35.5%;18.4 万座山塘中有5.7 万座山塘干涸,占比31%。
(4)旱情影响。截至12 月9 日,干旱灾害共造成全省11 个设区市100 个县(市、区)546.4 万人受灾,因旱需生活救助60.5万人,因旱饮水困难需救助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0.3万hm2,绝收面积8万hm2,直接经济损失71.7亿元。
救灾资金使用管理
为抵御2022 年历史罕见干旱,省水利厅主动作为,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向财政部、应急管理部、水利部争取中央抗旱救灾资金支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从中央预备费中拿出7.46亿元支持江西省抗旱救灾。省水利厅会同省财政厅迅速行动,将7.46亿元中央水利救灾资金直接下达至县(区),并紧盯项目前期谋划、中期执行、后期效益发挥等关键环节,最大限度发挥抗旱资金效益。
(1)高位部署推动,提前谋划抗旱项目。自6 月下旬发生严重旱情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防旱抗旱作为重点工作来推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抗旱救灾会商部署会、深入一线指导,对旱情灾情做到心中有数,并要求提前做好抗旱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抗旱资金尽早发挥效益。8 月16 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省水利厅同步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24 日提升至Ⅲ级,9 月27 日再升级至Ⅱ级。省水利厅组建抗旱工作专班,每天一调度,两天一会商,按照水利部提出的精准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措施要求,认真研究谋划抗旱措施,经统筹考虑,最终实施新建水源工程、水源联通工程、引提调水及渠道管网延伸工程、抗旱打井、抗旱设备购置等抗旱项目4 097 个,全力以赴保障供水安全和灌溉用水需求。
(2)加快资金执行,提速转化抗旱能力。省水利厅多措并举,全力加快中央水利救灾资金项目实施和资金支付进度,有效保障救灾资金项目进展居全国前列,实现救灾资金快速转化成抗旱能力。一是加快资金分解下达,秉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多次与财政厅协商简化资金分配流程,仅用时5 d 就将7.46 亿元中央救灾资金直接分解下达至县(市、区)及各有关单位;二是简化前期工作流程,督促指导地方充分考虑水利救灾资金和项目的应急和救灾性质,在坚持依法依规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部分应急项目或资金体量较小的项目采取不招标、邀标等方式,尽力简化工程类项目前期工作流程,努力提高项目实施效率;三是实行预算执行与资金使用情况周调度机制,每周掌握资金支付及项目建设进度,督促进度慢的县(市、区)千方百计加快资金执行进度。
(3)强化调研督导,筑牢资金安全防线。主动联合水利厅纪检监察组派出多个调研督导组,以“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深入全省各县(市、区)一线,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察看现场,与县(市、区)水利部门、乡(镇)政府和村小组等相关负责人及普通村民进行访谈交流,对水利抗旱救灾资金使用情况开展专项实地调研督导。召开专题水利抗旱救灾资金监管工作约谈会,进一步压紧压实水利行业监管主体责任,持续推动各级水利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水利抗旱救灾专项资金依法合规使用。2023 年3 月,省水利厅再次派出2 个督导组下沉基层一线,共抽查11 县23 个工程点,对项目实施进度、资金使用管理和资金支付进度进行全面检查。截至3 月底,中央水利救灾资金已全部支付完成。与此同时,省水利厅坚持把整改具体问题与加强制度建设紧密结合,针对共性问题研究长效机制,制定《水利救灾资金分配与监管工作制度》,协调财政厅开展《江西省中央财政水利救灾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修订工作。
(4)强化排查整改,提升资金抗旱效益。各地积极开展水利抗旱救灾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排查整改工作,查漏补缺,全面提升水利抗旱救灾资金效益。一方面,组织各设区市、县(市、区)开展2022 年水利抗旱救灾资金监管全面摸排,对于项目进展缓慢、资金支付不到位及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建立台账,制定问题整改清单;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全省水利抗旱救灾资金监管专题整改工作,就水利抗旱救灾资金监管整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印发整改工作通知,明确各单位职责、整改事项、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确保整改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2022年全省投入抗旱机电井7.7万眼、泵站2.4万处、机动抗旱设备47.8 万台(套)、装机容量419.8 万kW·h,投入机动运水车辆3.2 万辆次、抗旱用电3 亿kW·h、抗旱用油1.4 万t。抗旱饮水受益人口188.04 万人,新增或改善抗旱保灌面积66.3 万hm2,减少农业因旱经济作物损失58 亿元、粮食损失61 亿元,有力保障了城乡居民用水安全和粮食丰收。
典型项目实施及效益
虽然2022 年高温持续时间之长、降雨量之少及江河湖泊水位之低均创造了新的纪录,但由于防御体系逐步完善、抗旱组织科学有序及抗旱资金投入保障到位,干旱灾害程度相对其他重旱年偏轻。与2003 年相比,全省受灾人口、农业受灾面积、绝收面积均显著下降,分别下降70%、34%、66%。与2019 年比较,全省因旱需生活救助人口、饮水困难需救助人口分别减少60%、98%。江西省全年粮食总产连续10 年稳定在215 亿kg 以上,工业生产总体平稳,群众生活用水、饮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1)围堰抬水保城市供水。2022 年,随着旱情发展变化,南昌市城区供水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为保障南昌市城区400 余万人生活用水安全,南昌市在英雄大桥下游1 km处实施了临时抬水围堰工程。临时抬水围堰工程由左汊不过水围堰和右汊过水围堰组成,左汊围堰于9月18 日启动、22 日完成,右汊围堰于9 月22 日启动,连续16 d 昼夜不停作业,至10 月8 日实现设计抬水目标。抬水围堰工程实施前,龙头山水库维持480 m3/s 下泄流量,保障南昌市城区供水安全。工程启动后,龙头山水库逐渐减少流量,10 月1 日8 时龙头山水库流量降为402 m3/s,10 月8—27 日,下泄流量稳定在300 m3/s,南昌站水位10.6 m 左右。10 月28 日,由于上游区间补水大幅减少,进行了抬水围堰提升工程。工程完成后,在上游来水流量195 m3/s 的情况下,保证南昌站水位10.70 m,维护南昌市城区供水安全。截至11 月23 日,工程减少赣江上游补水量11.1 亿m3,抬水围堰工程发挥了显著效益。
(2)多级提水保农业灌溉。各地根据旱情情况,以保障居民饮水安全为重点,兼顾灌溉用水需求,科学谋划抗旱项目,充分用好水利救灾资金管理。如鹰潭市充分管好用好中央水利救灾资金2 704 万元,开展抗旱工程建设、抗旱设施设备添置等抗旱救灾工作,使用水利抗旱救灾资金项目509 处,均于2023 年3 月前完工,解决了约2.5 万人饮水安全,缓解了约2 万hm2农田旱情。其中余江锦北灌区锦江镇灌田村搭建4 km“水路”,通过石港李家提灌站及5 台大功率潜水泵实施三级提水,从信江河至塔路桥港,再抽至灌田一库水库排洪沟,最后从水库排洪沟抽至水田,及时为超233.3 hm2农田“补水”。在锦江镇黄庄港乐泉段修筑水坝拦水抬高水位,抽水灌溉缓解超120 hm2农田灌溉用水需求。
(3)新建水源保生活生产供水。抗旱关键在水,因此将资金重点放在增加水源上。首先,保障灾区饮水安全,确保灾区民众有水喝,生活不受较大影响。其次,重点增加灌溉水源,在能够打井的地区适当开打抗旱水井,在适宜调水的地区紧急临时调水,增加灾区的水源。同时与增加水源相配合,支持受灾农户购买燃油、补贴用电,用于抽水等抗旱工作,让增加的水源发挥效用。如吉安市充分利用中央下拨8 864 万元水利抗旱救灾资金,确立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项目478 个,提运水工具及发电机等抗旱设备购置项目47个,旱情测报项目1个,其他抗旱项目123个等。其中,永丰县将抗旱救灾资金重点用于补助支持各乡(镇)村组开打抗旱井,紧急新建抗旱井194口,解决了1万hm2农田的灌溉用水;吉州区投入100万元用于水系连通工程,采用引、调、提等工程措施使超1 000 hm2农田得到了灌溉,确保了丰收。
思考与建议
合理使用中央救灾资金,积极开展抗旱救灾是水利部门的职责,在应对2022 年严重干旱过程中,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积极主动作为,迅速开展抗旱工程建设,解决了众多百姓的实际困难,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百姓的经济损失,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发现在救灾资金使用与抗旱工程建设方面仍有不足之处。一是部分设区市水利局未建立健全的中央财政水利救灾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或已建立的管理制度操作性不够、实用性不强。二是救灾资金项目实施主体基本在乡村,但由于基层水利技术力量薄弱,部分项目建设管理存在不到位现象。
为进一步强化抗旱救灾资金使用与抗旱工程建设管理,提出如下建议:要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制,压实各级责任,形成监管合力;进一步细化职责分工,制定责任清单落实到人,使责任环环相扣、压力层层传导;充分运用考核等有力抓手,监督推动履行行业监管责任;加大基层水利技术人员项目管理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压实责任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不推诿不逃避,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迎难而上,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