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遗保护法规概述*
——以土耳其、克罗地亚、秘鲁三国为例
2023-10-06王元
王 元
“一带一路”倡议为以文化成果共享、文明交流互鉴为价值取向开辟了一条文明之路。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真正做到了发展成果共享。秉承和而不同、互鉴互惠的理念,尊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的精神创造和文化传统,早在2017 年1 月我国文化部就发布了《“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 年)》,明确提出“推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与合作机制。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和世界遗产申报等方面的长效合作机制”。①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7/content_5216447.htm.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已经成了沟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文化纽带,了解各国在非遗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对于相关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遗保护概况
截至2022 年12 月,中国已经与150 个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②https://www.yidaiyilu.gov.cn/xwzx/roll/77298.htm.其中,共有139 个国家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成为了《公约》的缔约国。这些国家虽然发展基础不同,发展现状各异,却都非常重视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保护。截至2022 年12 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亚洲(除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数量最多的国家为土耳其,总共23 项,欧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数量最多的国家为克罗地亚,总共21项,美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数量最多的国家为秘鲁,总共13 项。①数据来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因此,本文选取土耳其、克罗地亚、秘鲁三国(以下简称“三国”)在非遗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共同特点。
二、三国非遗保护法规特点分析
三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也都较早成为了《公约》的缔约国,这是他们能够成为各大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数量之首的重要原因。同时,三国均较早开始制定非遗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这进一步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保护本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1.遗产立法健全,奠定保护基础
土耳其于2006 年3 月成为了《公约》的缔约国。宪法首先明确了非遗保护的总基调:通过行使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按照平等和社会正义的要求,每个土耳其公民在国家文化、文明和法治的支持下,都有与生俱来改善自己的物质和非物质福利、过上体面生活的权利。同时,明确“国家应采取支持和促进措施来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资产”,“国家应保护艺术活动和艺术家。国家应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促进和支持艺术作品和艺术家”。这就在根本大法中规定了国家保护文化遗产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土耳其于2006 年1月19 日出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批准法》,根据这部法律的相关规定,土耳其在2008 年将该国的研究和培训总局确定为《公约》的法律执行机构,明确了非遗保护的具体执行部门。为了更好地保护非遗,土耳其还出台了专门的文化政策作为补充。2013 年7 月1日,土耳其出台了《第十个发展规划(2014—2018)》,2019 年7 月18 日出台了《第十一个发展规划(2019—2023)》。土耳其的发展规划类似于我国的五年规划,也是以五年为一个周期,是土耳其文化和旅游部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在《第十一个发展规划(2019—2023)》中的文化和艺术板块提出如下目标:通过保护和发展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来将他们传递给下一代;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围绕国家文化和共同价值观来增进社会团结和凝聚;提升文化对发展的多维度影响。具体而言,规划提到要确保该国的文化遗产得到研究、保护和传承;那些能够提升历史、民族和文化的价值以及增强社会团结和归属感的领域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要优先考虑。此外,文化和旅游部从2010 年开始也会制定专项战略规划。在《2019—2023 年战略规划》中,第一条战略目标就被确定为“以为世界文化做出贡献并传之后世的方式保护我们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②https://ich.unesco.org/en/state/trkiye-TR?info=periodic-reporting.
克罗地亚于2005 年7 月28 日加入《公约》,但在1999 年6 月18 日,该国就出台了《保护与保存文化物品法案》,这是一部非常全面系统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在这部法律中,文化物品包括了具有艺术、历史、古生物、考古、人类学及科学价值的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具有艺术、历史和人类学价值的考古遗址、景观,过去人类创造的非物质形式的遗产以及档案、古籍遗产,永久保存文物和相应文件的建筑物或空间。不难看出,这部法律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型的文化遗产。全法案共有十大板块,127 则条款。具体为:第一总则。第二文化物品的分类。其中非遗包括语言、方言、地名、口头文学,音乐、舞蹈、游戏、仪式、习俗等传统民俗以及传统手工技艺。对于非遗的保护是通过做好这些非遗的记录档案,保护非遗及其生存环境的真实性以及鼓励他们传承给后代来实现的。第三文化物品保护的确立。包括预防性保护、文化物品的承载力确定等。第四文化物品所有者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文化物品所有权、文化物品所有权限制等。第五保护文化物品的标准。包括文化物品研究、建档、监控、标记,文化物品复制品的制作许可、文化物品出入境管理等。第六文化物品保护和保存工作。第七克罗地亚文化物品委员会。第八文化物品保护保存基金。第九轻罪。第十过渡和最终条款。③https://en.unesco.org/sites/default/files/croatia_act_protectionclturalgoods_engtof.pdf.可以说,克罗地亚的这部法律涉及了非遗保护的方方面面,是非常系统和完善的,这也是克罗地亚这个国土面积不算大、人口数量不算多的国家成为欧洲范围内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数量最多国家的原因之一。
秘鲁于2005 年9 月23 日成为《公约》缔约国。2004 年7 月21 日秘鲁出台了第28296 号法律《国家文化遗产通则》,这部法律所称的文化遗产同样涵盖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部法律总共有七个板块,52 条法律条款。具体而言,第一板块为国家文化遗产的财产部分,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总则。包括了文化遗产的分类,在此明确了国家非遗是由文化社区以传统为基础的创作所组成,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可识别的方式回应社区作为文化和社会身份表达的期望,还有口头传播的价值观,例如土著语言和方言、传统知识、艺术、美食、医药、技术、民间或宗教知识以及城镇的集体知识和其他文化表现形式,这些都构成了秘鲁的文化多样性。同时规定非遗属于国家所有,保护非遗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第二章 国家文化遗产的财产制度。包括财产归属,有形财产的私人所有权,可移动财产的所有权,教堂所有的财产等。第三章国家遗产财产部分登记。第二板块为国家文化遗产的保护,包括两章。第一章为总体保护标准,其中对非遗的保护规定为鉴定、记录、登记、研究、保护、宣传、估价、转让和振兴等。第二章为国家机构的参与。第三板块为国家文化遗产中可移动财产的转让,包括三章。第一章为转让、禁止和限制。第二章为国家文化遗产财产部分的归还。第三章为国内文化遗产财产部分的展览。第四板块为私人博物馆和藏品,共有两章。第一章为私人藏品。第二章为私人博物馆。第五板块为经济来源和税收激励,共有两章。第一章为经济来源。第二章为税收激励。第六板块为管理处罚。第七板块为文化教育、传播和推广。此外还有两个临时条款和五个最终条款。①https://fr.unesco.org/sites/default/files/per_law28296_engtof.pdf.可以看出,这部法律是秘鲁非遗保护的基础,在多方面进行了规定。此外,为了更好地保护原住民的非遗,秘鲁还于2011 年7 月2 日出台了第29735 号法律,即《规定使用、保存、开发、恢复和推广传播秘鲁本土语言的法律》,这部法律为本土语言的保护、运用和推广提供了保障。除了法律,秘鲁政府还出台了相关文化政策来促进非遗的保护,譬如在2020 年7 月21 日发布了《国家文化政策2030》,该政策承诺从多民族和多文化中巩固公民作为文化权利主体的地位,以实现公民的文化权利。②https://ich.unesco.org/en/state/peru-PE?info=periodic-reporting#pr-2021-2021.这项政策立足于非遗保护的利益相关者,明确了公民为持续的受益者,从另一个侧面推动了非遗的保护。
2.注重非遗教育,配套法规保障
非遗保护不仅是当代人的责任,更需要代代相传。因此,开展非遗教育,在青少年群体中强化非遗保护的理念,是三国共同的特点。
土耳其在2019 年1 月1 日出台了《2019—2023 年国家教育部战略规划》,这个规划是决定土耳其教育管理措施的重要文件。该规划的第四个目标是:确立一个符合学生兴趣和能力的中学教育体系,这一体系能为他们提供解决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问题的能力,并为社会、文化和经济做出贡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部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传承传统知识和技能,确保非遗价值得到认可,并促进对文化价值观的尊重。围绕这个战略规划,土耳其教育部也开展了很多支持项目,譬如“教育指导和支持模式”,这个模式通过开展科学、社会、文化、体育和艺术活动来教育学生,从而保护了国家的、精神的、道德的、人道主义和文化价值。此外,土耳其在《第十一个发展规划(2019—2023)》中也在专门的教育板块规定了通过开展正式和非正式教育活动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国家的非遗。其实从2010 年以来,土耳其的正规教育中就已经增加了民俗文化课,并且在教材和课程中也会加入非遗元素。③https://ich.unesco.org/en/state/trkiye-TR?info=periodic-reporting.
克罗地亚有一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国家框架课程,该框架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样也强调那些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克罗地亚共和国的国家精神、物质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在克罗地亚的教育系统里,非遗不是一个单独的科目,但是那些有助于身份认同和国家认同,认知和尊重国家自然和文化遗产,同时尊重多样性和不同思考及生活方式的价值会出现在名为“可持续发展”的交叉学科中。同时很多课程也会涵盖非遗相关的主题和内容,譬如克罗地亚语、地理、历史、音乐和艺术。此外,在克罗地亚《中小学教育法》中强调了对于少数民族群体语言的保护,允许存在多语言教学模式。①https://ich.unesco.org/en/state/croatia-HR?info=periodic-reporting.众所周知,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有些民族语言的使用人群越来越少,进而直接导致民族语言的消失。在中小学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允许和鼓励民族语言的运用,无疑是保护民族语言最切实际的办法。不难看出,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对于克罗地亚民族语言类非遗的保护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秘鲁是多民族国家,因此为了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在基础教育阶段就会鼓励设置不同民族传统、不同语言文化的教育内容,这就为非遗进学校、进课堂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非遗成为了不同民族彰显自身民族文化独特性,展示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载体,学校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重要的传承基地。同时,在秘鲁的《大学法》中提到非遗是“融合和跨文化对话的工具”,国家有责任努力促进其成为大学生知识、技能、实践和人生价值观的来源,因此,在大学教育中引入非遗产教学是必须的。②http://ich.unesco.org/en/state/peru-PE?info=periodic-reporting#pr-2021-2021.
3.专项非遗立法,实现协同效应
三国的非遗数量众多,种类多样。各国根据本国的非遗特色出台了针对某一类非遗的专项法规,这进一步促进了各国非遗保护整体水平的提高。
土耳其第5996 号法律为《植物检疫、食品和饲料法》,该法律的第23 条规定农业和林业部应对受地理标志保护和受传统工艺保护的农产品、食品是否符合标准进行验证管理;第45条规定在符合卫生条件的前提下,农业和林业部允许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传统工艺。③https://ich.unesco.org/en/state/trkiye-TR?info=periodic-reporting.这就为传统饮食类非遗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此外,《土耳其食品法典条例》和《土耳其食品法典微生物标准条例》均对食品中的微生物标准做了规定。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被列为国家非遗的食品,譬如传统奶酪、土耳其美食、茶、土耳其咖啡、烤羊肉串等也归属该法规的管理范围。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传统饮食类非遗确定了生产制作标准,为非遗的真实性提供了保障。
在土耳其,传统知识和非遗的知识产权保护也是比较健全的。2006 年出台了《创意和艺术品登记条例》,旨在规范知识产权、智力和艺术作品的登记,从而保证原创者的精神和经济权利不受侵害;2014 年出台了《智力和艺术作品法》,旨在建立保护智力和艺术作品作者精神和经济权利的法律体系;2017 年出台了《工业产权法》,旨在保护为技术、经济和社会做出贡献的商标、地理标志、设计、专利、实用新型和传统产品名称等工业产权。同时,在《第十一个发展规划(2019—2023)》中进一步强调要建立培训、意识提升、保护及控制机制来确保知识产权法规的有效执行,确保智力产品的重要性和价值被全社会认可。④https://ich.unesco.org/en/state/trkiye-TR?info=periodic-reporting.这些法律为土耳其智力和艺术作品的原创性生产提供了法律保护,同时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克罗地亚农业部出台过一份农村发展方案,这份方案专门对克罗地亚的一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干砌石墙的艺术、知识和技术做了保护规定。根据方案,有资格使用干石墙的农民要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接受维护干石墙技艺的培训、日常的监测等。⑤https://ich.unesco.org/en/state/croatia-HR?info=periodic-reporting.
秘鲁出台了一份农业生物多样性区域识别政策。这项政策增进了土著农民和土著社区农业种植的福利。它允许农民社区、土著居民、地区和地方政府、研究人员等推动秘鲁农业生物多样性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技能的认可与欣赏。这项政策为秘鲁传统农业生产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不难看出,三国各种专项政策法规的出台进一步推动了非遗保护,实现了协同效应。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非遗项目,系统完备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是各个国家保护传承非遗重要的支撑和保障。未来,不断加强法律体系的建设同样是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