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教育进校园的实践路径探索
——对香港非遗教育计划的个案研究

2023-10-06甄眉舒

非遗传承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粤剧学科学校

甄眉舒

一、研究问题及个案介绍

1.研究背景及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有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中小学是传承和弘扬非遗的主阵地。近年来,学校参与非遗教育的热情逐渐高涨,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非遗进校园仍面临挑战,如专业师资队伍不够健全、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资源不够充足、教学条件不够完善等。而关于中小学开展非遗的相关研究以宏观诊断及理论层面的探索为主,对具体实践的指导价值不足。

有鉴于此,本文选取了在香港开展的一项非遗教育计划为研究个案,结合个案的具体经验,从主题内容、载体形式、系统布局等关键性问题切入来探究非遗“教什么”、“如何教”,从而增强非遗教育的实效性。

2.研究个案

在田家炳基金会的支持下,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研究所“优质学校改进计划”(Quality School Improvement Project)专家团队进行了“传承‘动’起来:香港小学中华文化课程设计与推广”计划(以下简称传承计划)。专家团队与学校共同合作,从香港本地非遗入手,通过发展集认知、考察、体验于一身的跨学习领域校本课程及活动,增加中小学生对香港非遗的认知和保育意识,形成中华文化认同感,培育正面的价值观。自2017 年至2021 年共开展了两期,面向13 所小学的小学生和2 所中学的初中生,累计逾3000 名师生参与。

二、非遗教育的主题内容

选择具体的非遗项目并从中提炼适宜的学习主题是启动非遗教育的基础。

专家团队从“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选出一部分传统手工技艺、节庆活动、表演艺术等项目供学校考虑,再对学校现时开展中华文化教育的现况进行了检视及分析,了解教师对非遗教育内容的看法及需要,并根据调研结果,帮助学校从校情(如学校的办学理念、该学年的教育目标及课程焦点、关注事项)、学情(本校学生的兴趣、年级、知识基础)以及学校所在小区的文化特色三个层面确定非遗教育的主题内容。[1]

例如,有学校从本学年的一项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美感”出发,选择以“从粤剧表演艺术看中华美学”为学习主题,以粤剧服饰、曲词、音乐、唱腔等子项目为学习内容,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美学特色。一所学校所在社区有大王爷庙、天后庙,常举行与祈福保平安有关的节日活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其也有所见闻,故学校根据小区的文化特色,以“中国传统祈福文化”作为学习主题,并以天后诞、太平清醮、大王爷诞、舞麒麟、盆菜等非遗项目为学习内容。

从以上三个层面来确定学习主题并统整适合的非遗项目,可以使非遗教育的主题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使他们感到“原来中华文化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加入多个相互关联的非遗项目,可以为兴趣不同的学生提供选择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可利用小区的文化资源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将自己在学校所学向身边人推广并实践保育,从而培育人文关怀及对小区的归属感。

确定主题及非遗项目后,专家团队会协助教师挖掘其中有关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如,有的学校在“香港新界氏族文化”主题中融入“尊重、关爱、责任、坚毅、诚信、感恩”等价值观;有的学校在“茶餐厅文化”主题中融入“尊重、欣赏、协作、沟通”等价值观。融入这些德育元素,可以令学生在非遗学习中感受其背后的中华传统美德,使非遗教育的目标更加清晰。

三、非遗教育的载体形式

以科学的校本课程和丰富的学习活动为载体是实施非遗教育的抓手。

1.建设校本课程

要深入、有序地推进非遗教育进校园,首先需要将非遗教育有机融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如何在现有课程中融入非遗,不给师生增加额外的教与学的负担呢?专家团队与学校教师的共同探索出如下方式。

第一,设置“启动大课”。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应抽象地向学生直接讲解学习非遗的意义、准则、功课要求等,以免令学生感到沉闷和畏难,而应精心设计并生动地开展好“启动大课”,作为非遗学习正式开始前的导入活动。在“启动大课”中,学校可以采取CRT 模式(Context,Role,Task Model)来创设情境,[2]如让学生扮演考古学家或小侦探,参与教师设计的解难活动,诱发其好奇心;或采用问答比赛,帮助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基础,适当增加关于非遗的知识输入;还可安排一些能够亲身体验的活动,如尝试制作纸灯笼或练习客家功夫等,令学生初步感受学习这些非遗项目的乐趣,预先知道他们需动手、动脑、动心地投入其中。在大课结尾,教师可预告后续的课程及活动,使学生对正式学习感到期待。

第二,进行学科渗透。非遗项目在知识及技能方面具有综合性,可以“多学科统整”的方式融入小学及初中多门学科的有关课题。专家与教师梳理了现时学科中已有的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又结合学科的具体课程目标及所选非遗项目的特点来进行课程统整,编写教学材料。例如,研习粤剧时,学生可以在中文科学习欣赏粤剧曲词、剧本改写或再创作;在视艺科欣赏粤剧妆容、尝试设计面谱和头饰;在常识科学习粤剧在香港的发展历史;在音乐科学习粤剧曲调、唱腔、锣鼓击打;在体育科学习基本的粤剧动作。[3]这些学科可以根据该学期已有的课程安排,从中选取一个相关单元与非遗内容相结合,既不会影响学科本身的教学进度,避免增加额外课时,也有助于利用非遗素材进行学科课程的增润及延伸。

第三,开设专题课程。有的学校每周设置一节或隔周两节的“文化特色课”进行非遗专题学习。这种“超学科统整”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科之间、学科与非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学生不仅能基于真实情境来应用学科相关知识,也能学习到非学科内容,在连贯、持续的学习过程中搭建相互关联的知识结构并融会贯通、综合运用,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非遗,也能培养其思维共通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2.开展多元化学习活动

由于非遗来自人民的生产生活,是“活”的文化,若只是灌输知识,而没有与体验、实作、探究式学习活动相配合,学生往往兴趣不大。[4]故除了在正规课程中讲解知识外,还需要开展多元化学习活动以增加学生的体验与实践。

教师注重以体验式学习法和自主探究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对非遗的感性认识。例如,在教师及非遗传承人的教导下,小学生可以动手学习冲泡港式奶茶、制作蛋挞、制作凉茶等,这些活动富有新鲜感且寓教于乐,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教师也会带领学生外出实地考察并进行田野互动教学,如参观博物馆、粤剧教育中心,到戏棚欣赏粤剧等,让学生亲自观察、用心感受其中的非遗元素,并编写参观学习册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利用博物馆及小区资源来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帮助他们发展分析信息的能力,获得更广泛及更有深度的知识。此外,学校会举办专题讲座,由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做讲解及示范,如邀请皮影戏大师为学生做讲座及表演等。有的学校会专门规划“主题学习周”[5],集中安排观影、阅读、外出考察、小组排练等多种教育活动,使学习过程环环紧扣、一气呵成。

这些多元化学习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非遗学习经历,开阔学生视野,也可与课堂学习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例如,以往学生对音乐科中已有的粤剧内容缺乏学习兴趣,但当他们亲身欣赏演出并与演员交流之后便容易产生学习动机,一些原本在课堂上很难令学生明白的抽象概念如“唱念做打”也变得形象起来。非遗也有助于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应用学科所培养的能力,如欣赏粤剧唱词就需要应用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习得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有时难以开展线下活动。有的学校灵活运用电子媒介,如推行客家文化研习活动“客家厨房”时,由教师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为学生示范烹调客家菜,然后邀请学生在家中与家长一起烹调。学生需拍摄烹调过程的小视频,并写文章描述过程、料理技巧和感受,与师生分享。这种在线教学策略保留了教与学的互动性,为非遗教育建立新的学习模式。

四、非遗教育的系统布局

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划及行政管理来进行顶层的系统布局是推进非遗教育的保障。

1.形成校本课程推行模式

专家团队和学校教师探索出不同的校本推行模式,使学校能根据本校的办学特色、教育教学规划以及过往推行新课程的经验来进行顶层设计及人力资源部署,以更加合理、系统的方式来编排非遗的学科内容及学习活动。

模式一以“文化特色课”进行带动,让学生在定期开展的专题课堂上集中学习非遗知识及技能,即形成“启动大课”+“文化特色课”+“成果展示”的超学科统整模式;模式二以学科进行带动,根据所选主题与学科课程的联系,将非遗内容分拆渗入不同学科中,由不同学科的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即形成“启动大课”+“各科目分别授课”+“成果展示”的多学科模式;模式三是在模式二学科学习的基础上加入“主题学习周”,令学生在连续几天集中参加与主题相关的学习活动,即形成“启动大课”+“各科目分别授课”+“主题周”+“成果展示”的推行模式。这三种模式的共性是,均以“启动大课”作为导入,以展示学习成果作为总结。[6]

每种模式都需要学校自上而下地进行提前规划,统筹安排。例如,学校可以先选择一个年级启动非遗教育,在前期尝试中积累经验,并在后期邀请第二个年级的老师参与观摩,循序渐进,逐步扩散至更多年级。再如,若采取多学科统整模式,需要组织所有相关学科的教师及课程统筹主任,共同商议非遗与学科的结合点,并根据非遗和学科的课程内容目标来调整教学进度,令各科目都能刚好配合到非遗课程的节奏。此外,也要预留课时、人力、财政资源来安排校外专家或非遗传承人入校指导有关活动。[7]

2.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文化传承离不开文化环境的熏陶。传承计划十分注重在校园营造中华传统文化氛围,通过专题海报、课室墙报、文化长廊等环境布置形成隐形的教育场,让学生能随时获取非遗知识。校园也为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提供了场地,如举办市集,由学生将所学设计成摊位活动或表演,并邀请家长、区内街坊参观;或将学生所学以展板形式表现出来,摆放在校园中,供师生点评留言。这样既能对非遗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帮助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提升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也能活跃校园的文化氛围,使更多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增加对香港非遗的认识,产生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五、讨论与小结

非遗教育是涵盖多学科、多类型、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需要跨部门、跨机构的合作,需要跨学科的交叉融合。[8]传承计划使学校的非遗教育常态化及规范化,可带来如下思考。

1.明确出发点:立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增强非遗教育的吸引力。传承计划避免了灌输和说教,而是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和成长规律,选择适合学生亲身动手体验、与学生的知识基础及日常生活相联系的非遗项目来建设校本课程,开展寓教于乐、健身益智的学习活动,将抽象的知识概念转化为直观可感的内容,进而使其在亲身体验和自主探究中通达情感和态度的认同。这有助于从小培养学生对非遗的兴趣,使他们自觉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调研显示,学生增加了对非遗的整体认识,更培养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产生珍视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意愿。如有学生表示,“起初,我认为粤剧是一件很沉闷的事情。但是经过这三天的学习,我觉得粤剧很有趣,希望下一年再有机会学粤剧”,“我体验了很多文化技艺,这都令我深深感受到中华文化有多么精细,多么博大精深”,“身为中国人,我们需要肩负起传承文化的责任”等。

第二,促进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培育相结合,回归育人立意,增强非遗教育的感召力。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需要从维护中国人“根”的角度来入手,但更要看这个“根”对于现代人、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什么价值。[9]非遗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及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精神价值,可以教育年轻一代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身心健康成长,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传承计划中,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到非遗中坚毅、勤劳等中华传统美德。如学生表示“我最深刻的是扎马这个环节,因为这样可以有坚强的心”,“我最喜欢舞狮,因为我所流的汗水,就是我的成果”,“花牌很难做,但是我没有放弃,继续努力去做”等。以非遗项目为主轴进行教学,能实践所习得的知识,并通过技能训练深化共通能力,又能培养正面的价值观及态度,这正是非遗教育的追求所在。[10]

2.把握关键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缺乏专业师资力量往往是制约非遗教育的瓶颈。不少学校会聘请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进校园表演,或直接由他们向学生施教。这种做法看似省时省力,实则存在不足: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虽技艺高超,但并非教育工作者,不能长期代替教师,且他们通常以师徒式的方法培训专门人才,培训内容于青少年而言也偏精深。非遗教育不宜完全依赖外聘专业人士,而需要教师参与,需要为教师赋能。

第一,帮助教师认识非遗,提振教学信心。非遗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也是新事物,因而要教授学生非遗的知识与技能,首先需要帮助教师补充教学内容知识,增加任教的自我效能感。传承计划中,专家团队组织教师工作坊,邀请非遗传承人及有丰富经验的民间艺人为教师讲解示范有关知识与技能;组织教师外出参观考察,加深教师对本地非遗资源的认识;组织教师来到曲阜、天水、苏州等传统文化名城,了解当地学校的非遗教育经验。这些活动使教师认识了非遗,感受了学生的学习经历,开阔了专业视野。

第二,提升教师在课程设计、教学创新及实践方面的能量。如何科学地从非遗中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整理非遗教学内容,并兼顾教育实施的规律和逻辑,是一项巨大挑战。传承计划中,专家团队会到校讲授有关内容并进行示范教学,与教师共同备课,辅助教师进行课程整合、教材设计及编排教学流程,组织教师共同观课及进行课后研讨,协助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实地研习活动等,从而提升教师的校本课程设计、实践及反思能力。

第三,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传承计划中,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教师与科主任之间及学校不同职能部门之间都加强了交流,形成了良好的沟通合作文化,实现了教学知识及技能的互补和交流。此外,通过联校活动和分享会,建立跨校教师学习社群,使学校可以相互分享实践经验,增强了学校之间的互助交流,让不同学校的教师能互相支持,通力合作。

经过这些专业发展活动,教师有多方面收益。如有老师表示“我原本对粤剧认识不多,有粤剧师傅在旁给予专业建议,令我认识更多有关粤剧唱腔、功架等知识,音乐上的专业知识有所提升”,“教师为学生做折子戏的示范,使他们以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体会学生的学习难点,更能掌握课题的教学内容”,“昔日一想到中华文化,就联想到‘古老’、欠缺‘时尚’等字眼,这次交流让我领悟到中华文化值得欣赏之处”等。

3.找准契合点:加强对学校的教育支持

非遗的专业性较强,非遗教育进校园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多方合作。

第一,专家团队是学校的同行者。传承计划中,专家从学校现况检视、课程整合及教材设计、课程实施及实地研习、课堂观摩及反思、课程修正及校内分享、跨校交流及校外活动[11]等多个环节为学校提供了专业支持,并为学校引进专业人士及相关的机构资源,使学校有能力延续成果,并在校本课程发展、教师团队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面获得改进。

第二,家长的参与是非遗教育的助推器。传承计划中,学校积极邀请家长参与非遗相关活动,邀请有一定经验的家长提供协助,提升了家长对学校所开展的中华文化课程的认知,理解课程对于学生全人发展的意义,在家校合作中为学校发展增加新动力。

此外,传承计划也得到了田家炳基金会长期资助,以及相关博物馆、文化机构的智力支持。这拓展了学校的教育空间,共同营造了一种具有价值导向、精神陶冶、群体凝聚的教育场域。

非遗教育需要依托区域资源优势,由政府有关部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协同合作的积极性,形成育人合力,发挥社会团体的教育、引导、组织优势,加强资源共享机制与平台建设,共同支持学校开展非遗教育。

4.小结

在多元文化生态并存的情形下,我们应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帮助年轻一辈形成“一本多元”、中华文化为本的价值观念。有必要加强对优秀经验与典型个案的推广及研究,从而完善非遗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

猜你喜欢

粤剧学科学校
【学科新书导览】
SINGING THE CHANGES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粤剧排场与粤剧传承
1949—1951年粤剧“戏改”
粤剧传承中的“变”与“不变”
“超学科”来啦
学校推介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