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聊斋志异》中的诗歌艺术

2023-10-05谢娆

海外文摘·学术 2023年5期
关键词:香玉蒲松龄聊斋志异

“诗入小说”的传统由来已久。在中国古代小说创作中,诗歌一直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如《红楼梦》通过大量的咏物诗,彰显了“金陵十二钗”等小说人物的性格;《水浒传》中的《满江红》,为梁山好汉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诗歌可以直接引用于小说中,也可以在“改造”之后再融入小说,小说中的人物也可以“自作诗歌”。

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顶峰之作。清代评点家冯镇峦在《读聊斋杂说》中言:“故读古书不多,不知《聊斋》之妙。[1]”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将诗歌融入小说的创作中,赋予了作品独特的艺术内涵。谈及当前学界对于《聊斋志异》的研究现状,海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桂奎先生指出:“当下《聊斋志异》研究虽然有走热之势,但又受困于一时间难于出新。”[2]其中,对于《聊斋志异》中所含的“诗情”研究,是他提出的一个开阔思路的重要角度。《聊斋志异》中含有诗歌的篇章共计40篇,此外还有一些充满诗意的“只言片语”。本文对《聊斋志异》中的诗歌的来源和功能进行简要分析,发现诗歌在小说中起到了描写、叙事、讽刺和增添艺术价值等多种作用。诗歌的融入增加了《聊斋志异》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使得小说更加具有诗意和文化内涵。

1 作者及作品简介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清代杰出短篇小说家、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蒲松龄“初应童子试,即以县、府、道三第一补博士弟子员,文明籍籍诸生间”[3],但在这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时才成为贡生,因此他对当时死板守旧的科举取士制度颇有愤懑。但碍于当时紧张的文化环境,不能直抒胸臆,因而作《聊斋志异》一书以针砭时弊。《聊斋自序》中也提到:“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郭沫若评《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2 诗歌来源

《聊斋志异》中的诗歌类型多种多样,有直接引用的前人诗歌,有将原有诗句进行化用、改造的诗歌,也有蒲松龄站以小说人物口吻所作的诗歌。就诗歌的来源渠道而言,本文对《聊斋志异》中诗歌的来源进行归纳、总结,分为以下四类:

2.1 直接引用

《聊斋志异》中的人物时常会直接引用前人的诗句,如《娇娜》中孔生引用元稹《离思五首·其四》中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来表达自己对娇娜的念念不忘之情。《莲香》中桑晓引用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的“似曾相识燕归来”,来感叹莲香的轮回重生。《侠女》中侠女引用杜甫《新婚别》中的“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来表明自己无名无分,因此不能亲自抚养孩子。《白秋练》中白秋练引用元稹《莺莺传》中莺莺赠诗张生的“为郎憔悴却羞郎”一句,来表明自己对蟾宫的心意,以及占卜出的“嫁得瞿塘贾”出自李益的《江南曲》。《嘉平公子》中引用杜甫《戏作花卿歌》中的“子章髑髅”以讽刺嘉平公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韦公子》中韦公子引用刘禹锡《赠李司空妓》中的“春风一曲杜韦娘”来调戏乐妓。这些直接引用的诗歌不仅能够表达出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情感,烘托人物性格,增添场景诗意,还能够表现作者的立场和倾向。

2.2 加以改造

蒲松龄十分善于对《诗经》中的语句加以改造来表情达意。《聊斋志异》中有很多化用《诗经》的句子,如《凤阳人士》中的“方反侧间”出自《诗经》《周南·关雎》一篇中的“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彭海秋》中的“今夕何夕,遘此嘉客”出自《诗经》《唐风·绸缪》一篇中的“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此外,蒲松龄还善于萃取屈原、李贺等人的诗词,《聊斋志异》开篇说道:“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其中“披萝带荔”出自屈原《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而“牛鬼蛇神”出自杜牧《李长吉歌诗叙》“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蒲松龄通过重新组合、修饰等方式对原有诗句来完成改造,化用于小说中,使诗歌的意境更为悠深、生动。改造后的诗歌不仅能够增强小说的文化内涵,还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审美感受。

2.3 化作典故

《聊齋志异》中还有许多“诗化”而来的词语。这些词语虽然不是以诗词的形式出现在文中,但却有着精妙之处,越读越知其趣味。通过化用诗句中的典故,给予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连锁》中的“剪烛西窗”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作者蒲松龄用这句形容夫妻久别重聚的经典佳句来描写杨于畏与连琐一同吟诗读书的样子,表现出他们的情投意合。《凤阳人士》中的“望穿秋水”出自王实甫《西厢记》中的“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曲中夫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和殷切盼望与莺莺对张生的感情何其相似。这些典故增强了小说的文化内涵,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2.4 人物自作

《聊斋志异》中还有许多角色所作的诗,这类诗句从表面上看是文中的人物所作,但真正的作者还是隐藏在人物身后的蒲松龄,他根据人物的性格和口吻作诗,以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和情感。如《考城隍》中张秀才所作的诗:“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连城》中乔生所作的两首诗歌,其一云:“慵鬟高髻绿婆娑,早向兰窗绣碧荷。刺到鸳鸯魂欲断,暗停针线蹙双蛾。”其二云:“绣线挑来似写生,幅中花鸟自天成。当年织锦非长技,幸把回文感圣明。”《翩翩》中翩翩所作的诗歌:“我有佳儿,不羡贵官。我有佳妇,不羡绮纨。今夕聚首,皆当喜欢。为君行酒,劝君加餐。”《辛十四娘》中冯生所作的诗歌:“不惜千金买玉杵,殷勤拿到玉堂来。云英仙子如相顾,亲手为卿捣药材。”《连琐》中连琐所作的诗歌:“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帷。”这些诗歌不仅能够增强小说的文学性,还能够为读者展现小说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3 诗歌功能

前文提到《聊斋志异》中的诗歌来源广泛,数量也不少。“诗入小说”是《聊斋志异》的一大特色,在小说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诗歌在小说中的功能概括为描写功能、叙事功能、讽刺功能和艺术功能,下面将逐一论述。

3.1 描写功能

诗歌在文中的描写功能主要体现在写人和衬景两个方面。诗歌可以传达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使得人物有血有肉、生动形象。诗歌還能烘托景色,丰富文章的意象,使读者在阅读时容易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以景衬情,表现了人物的心境。以诗写人、以诗衬景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

3.1.1 以诗写人

《聊斋志异》许多篇目都以诗写人,或塑造人物形象,或抒发人物情感,或展示人物才情,或表达人物志趣。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诗歌能贴合诗中人物的身份,诗歌的感情基调也与人物的性格以及所处的环境一致。如《书痴》中郎玉柱从字面理解“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并时常将这些话挂在嘴边,符合他天天死读书的性格特点,塑造了一个“书痴”的形象。又如《辛十四娘》中,冯生在第一次见到辛十四娘后就带着醉意在辛翁前用诗对求爱,诗云:“不惜千金买玉杵,殷勤拿到玉堂来。云英仙子如相顾,亲手为卿捣药材。”一方面符合冯生作为书生颇有才气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塑造了他年少轻佻,纵情肆意的性格特征。

3.1.2 以诗衬景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描写了一个奇幻的世界,他通过化用诗歌在小说中添设了许多亦幻亦真的意境,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如《连琐》中连琐在墙外吟诵:“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帷。”短短两句便营造出天色深玄,萤火虫飘摇不定,光芒微弱的凄惨景象,反映了连琐孤寂的心境。《凤阳夫人》中女郎拨弄琵琶,唱曲一首:“黄昏卸得残妆罢,窗外西风冷透纱。听蕉声,一阵一阵细雨下。何处与人闲磕牙?望穿秋水,不见还家,潸潸泪似麻。又是想他,又是恨他,手拿着红绣鞋儿占鬼卦。”借助黄昏、西风和蕉声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孤寂凄凉的情景,表现了女子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

3.2 叙事功能

诗歌是连通小说情节的重要分段,诗歌本身是叙事的一种,能推动情节发展,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在《香玉》中,黄生在见到香玉后在树上题诗:“无限相思苦,含情对短窗。恐归沙吒利,何处觅无双?”而香玉正是看到这首诗后,才了解到看起来气势汹汹的黄生其实是个风雅的读书人,因此才会来书斋寻黄生。两人在幽会后,香玉也回诗一首:“良夜更易尽,朝暾已上窗。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在香玉消失后,黄生又按照前韵作诗一首来表达对香玉的思念之情,诗云:“山院黄昏雨,垂帘坐小窗。相思不见人,中夜泪双双。”香玉的姐妹绛雪在窗外听到后也续诗一首:“联袂人何处?孤灯照晚窗。空山人一个,对影自成双。”作者在事件的中心环节通过引入诗歌来增加角色互动,避免了平铺直叙,同时这四首诗前后照应,起承转合,通过一作一回、一续一对巧妙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展现了黄生与香玉、绛雪姐妹俩的情感转变。

3.3 讽刺功能

《聊斋志异》中的许多诗句都有讽刺功能。如《嘉平公子》中温姬用“何事‘可浪?花菽生江。有婿如此,不如为娼!”来讽刺公子虚有其表,毫无文采可言,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倒不如做个娼妓。文章结尾将公子写的“花菽生江”和杜甫诗句里的“子章髑髅”相提并论,嘲讽嘉平公子毫无文采的样子比任何其他的驱鬼物件都奏效。又如《曹操冢》在文章结尾引用俞应符的《漳河疑冢》“尽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葬君尸”,在讽刺曹操奸诈多疑仍百密一疏的同时,也讽刺了前人易轻信曹操的诡计。

3.4 艺术功能

“诗入小说”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展现了中国式、民族式的故事讲述方式。正如徐中秋先生所说:“泱泱诗国,培植了国人对诗歌的特殊的审美趣味,因而使得我国古代诗歌渗透、融化于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之中。[4]”诗歌的融入提升了《聊斋志异》的审美价值。蒲松龄恰到好处地引用刘禹锡、王维、元稹等著名诗人的诗歌作品,增加了小说的艺术价值,展现出文学的魅力。蒲松龄在诗歌方面有着很高的素养,他“少与邑名士张笃庆、李尧臣结郢中诗社,以文章道义相劘切,号郢社三友”。除了引用前人的诗歌,蒲松龄将自己作的诗也“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小说中,在文中随处可见他的诗笔,为小说增色不少。

4 结语

综上所述,《聊斋志异》中的诗歌来源十分多样,在对《聊斋志异》中的诗歌的概况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础上,对诗歌在《聊斋志异》中的功能进行逐一分析,以更好地理解《聊斋志异》的文学价值和时代背景,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5]。

引用

[1] 盛伟.蒲松龄全集(第1册)[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8.

[2] 李桂奎.当下《聊斋志异》文本研究的几个问题[J].蒲松龄研究,2022(2):5-20.

[3] 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G].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4] 徐中秋.中国诗歌在古代小说中的地位[J].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4):25-29.

[5] 于红慧.《聊斋志异》与传统文学作品的互文性研究述评[J].蒲松龄研究,2021(2):53-71.

作者简介:谢娆(1998—),女,山西长治人,硕士研究生,就读于东北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香玉蒲松龄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不一样的魑魅魍魉
蒲松龄:努力换来逆袭
蒲松龄
跛子爷
我把疯妹许配你(中)
《香玉》不宜入选选修教材
论《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
《香玉》不宜入选选修教材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