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山寨货横行农村
2023-10-05文朱昌俊
文朱昌俊
去亲戚家做客,桌上摆着“小百兔奶糖”“奥密奥饼干”等零食,临走时,亲戚拿出一箱“六个甄核桃”作为回礼……这是春节期间某网友回乡走亲访友时遇到的情景。据媒体报道,春节期间,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农村市场,山寨食品、山寨烟酒屡见不鲜。
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相信对农村市场上山寨货的身影并不陌生。实际上,这一现象在公共舆论场也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如在前几年,就有大学生在春节期间发现,“家乡已经被山寨年货包围”,并向相关部门写信反映。
农村山寨货频频亮相,难道是山寨货泛滥成灾了吗?答案是未必。要知道,近些年国家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治理力度不断加强,消费者的权益意识和法律意识也在提升,再加之电商和连锁超市不断普及,假冒伪劣产品的整体市场空间是越来越小了。很多人都有一个直观感受,那就是在城市里已经越来越难看到山寨货的身影。
然而,由于城乡消费水平、市场监管水平的差距,以及农村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相对薄弱,山寨货在农村市场仍相对比较突出。事实上,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针对农村市场假冒伪劣产品都开展过专项治理,但从现状看,这种规范治理还需要强化和常态化。
山寨货“下乡”,背后确实有很多复杂的因素。比如,山寨产品大多价格低廉,本身就利用了农村消费水平较低和消费者鉴别能力不强的空子;再比如,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市场监管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
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山寨货横行的局面可以被“无视”。要知道,很多正品在农村市场没人买,不是因为农村消费者接受度不高、消费不起,而是市场长期被山寨货盘踞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
更进一步说,对于山寨货带来的弊端,不能仅看到它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食品安全方面的冲突,还要看到它对于公平市场竞争环境的破坏。一定程度上说,农村市场山寨货横行,也损害了公平竞争。
如今,全国范围都在推进构建统一大市场,缩小城乡市场在监管水平、执法力量、市场标准等方面的差距,是统一大市场的内在要求。这背后既涉及更合理地平衡城乡之间的市场监管资源投入,也包括继续推进完善农村下沉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加速农村地区电商网络、物流设施的完善,可以帮助更多物美价廉的正规商品直达农村,缩小山寨货的存在空间。
农村地区山寨货横行,源头可能仍在城市。像一些假货生产小作坊、假货批发商家还是盘踞在城市或城乡接合部,这就要求市场监管执法部门深入违法生产的源头,让那些违法工厂、三无商家无处遁行。
下沉市场并不意味着产品质量的等而下之,更不该是山寨产品的集散地和流通“特区”。让山寨产品在农村下沉市场消失,从长远看,也是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一道必答题。加速弥合城乡之间消费观念、市场治理水平的差异,仍需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