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策略
2023-10-04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党校姜晓玉
○ 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党校 姜晓玉
师德师风建设意在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构筑起教师敬业立学、崇德尚美的新风貌。教育叙事能够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使命感,引导教师找寻教育生活的意义,形成对自我和社会的稳定认知,从意识层面深度推进师德师风水平的提升。
一、教育叙事:教师对教育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和认知方式
教育叙事通过教师对教育生活的回顾发现、重组分析,审视自己的认知,把个体思维引向深层以追寻教育生活的意义,具有个体化和情境性的特点。
教师的教育生活是漫长的,可叙述的人物和事件很多,故事细节也足够丰富。然而,并非所有的叙述都属于教育叙事,具有主题性、完整性和意义呈现的叙述才是教育叙事。人是一种对意义感有需求,也会去追寻意义感的特殊存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通常是零散的,无法被系统、清晰地把控,只有对过往生活进行回顾的时候,教师才能重拾彼时的记忆碎片,转化为此时连贯、有深度的感悟。教育叙事并非对客观事件发生过程的陈述,也并非是完全写实的,而是教师依据主题回忆对事件进行重点捡拾和重新编辑。叙事过程是自我认知的表达,是对社会理解的外化、对“我和世界”关系的呈现,同时,以积极的、合乎逻辑的诠释化解可能存在的矛盾和意外,达成一种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主观逻辑性,以维护个体意义的完整统一。
教育叙事是教师向外展示个体教育生活的一种方法,包含着独特的个体行为经验以及情感动机,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把教育叙事作为一种认知方式时,教师可以从故事中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形成教育情境下的个人观念,让模糊的想法逐渐展露出样貌,让教师的认知程度不断深入、升华,形成内生的资源库,逐渐走上具有个人特色的教育教学之路。
二、教育叙事的三重境界:自我言说、意义找寻、指引开拓
教育离不开教师,好教师离不开对教育实践的表达和认知。教师教育叙事并非一开始就能够完全具备叙事的完整性和意义的生成性,而是在时间向度的个体实践感悟和认知深化中,逐渐具备价值属性。
自我言说是教师教育叙事的起步。从教育生活到语言文字,从想法到表述,教师个体得以在迅猛推进的时间洪流中略作停顿,与自我开启一段对话,与世界开启一段交流。用讲故事的方式去回顾,在叙述中逐渐形成习惯,条分缕析,在职业生涯的忙碌琐碎中提供一种本真、纯粹、自我的体验,让自己具备对自我、对教育生活、对社会生活的基本主张,以逐渐生成自我观念的具体化、实践性经验,具备作为教师必须拥有的基本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内在认识和外显行为。
意义找寻是教师教育叙事的发展。近几年,职业倦怠经常被提及和讨论。倦怠是鲜活性流失的表现,是教师对教育生活意义感的迷茫。教育叙事推动教师在趋同的工作中找寻到一种生动体验,获得内心平衡与稳定的可能。一些职业生涯的关键事件和愉悦经历,在教育叙事的回顾中得以被筛选和加工,重组出照亮教师教育生活前行道路的故事,帮助教师把价值感内化到心灵深处,浸润到教育生命。在平凡的生活中认清自我,“我是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使命感也会逐渐显现出来,推进教师获取内隐的教育生命力量,生成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指引开拓是教师教育叙事的进阶。当教师向别人讲述教育故事时,一遍遍展示的是期待中的自我,胜任教书育人工作,圆满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重复的经验性的倦怠所衬托出的如钻石般闪耀的“应然”状态,使得教师能够勾画出期待中的自我,进而筹划、统领当下的现实生活,为自我的建构提供目标,指出方向。正是通过对自己教育故事的言说,教师明确了“我想成为谁”“我该如何做”,明确了职业生存和发展的路径,有利于开拓教育生活的深度,适应变化生活中的自我更新,不断靠近期待的未来。
三、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自觉性,形成教师群体支持体系
目前,师德师风基本上处于一种外在强制的他律状态,没有内化为教师的个人意识。教育叙事作为教师职业基本认知和教师工作实践相结合的表达,是基于反思行为的认知提升和实践再创造的自我意识根底,能够催生出教师内心深处对教书育人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奋进动力,形成教师内驱的自觉意识和稳定的专业行为。
教育叙事有利于挖掘教师内生动力,唤起教师师德的自觉自省。教师对教育故事的叙述从事件和表象的描述入手,通过语言的选用、情感的投入和态度的影射,理解事件发生的特定教育情境和个体行为动机,生成内在的实践性反思,感悟到“我”的职业定位、职业价值、职业操守。把教学实践和育人实践的教师主体叙述与制度规范和培训培养相结合,引导教师切实认识到教师的本职工作在于培养人,坚守住教书育人的初心,唤起教师群体的主体意识。将个人的思想情感、前途命运与教育生活实践紧密相连,有利于增强教师的信念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品德修养。
教育叙事有利于反思日常教育实践,建构起教育生活的意义感。教师的职责决定着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宏观上的巨大神圣感,和日常工作中的琐碎重复比照,会给教师个体带来巨大的心理落差,消磨着教师对教育生活实践的热情和激情。教育叙事能够帮助教师抽离眼前的混沌,循着教师职业精神的线索,提炼出教育生命的意义。这种意义感的构建是底层的职业坚守,是有力量的生命感召,使得教师面对社会文化的更迭,能够在“我与世界”、工作日常与职业期待、认知与结果之间完成一种自洽,能够理解和应对一些意外偏差带来的失落和痛苦。
教育叙事有利于形成教师支持体系,营造出师道尊严的氛围。教育叙事具有公共属性和经验交流价值,是具体教育实践的总结提升,避免了因为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和教龄不同,把教师困在自己眼前暂时的得失之中。教师主体讲述的向外传导特性,能够很好地把如何看待自我、如何看待教育生活的态度、观点表达出来,也可以通过自身经验表达引发支持、理解和共鸣,形成一个教师群体的认知和生存状态样本,可以帮助教师走出内心的贫瘠和孤独,获得丰厚的教育生活经验,获得群体认可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