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供性理论的房车内部空间设计研究
2023-10-02林欣雨徐江华任钟鸣
林欣雨 徐江华 任钟鸣
摘要:研究可供性理论在房车内部空间设计的价值与方法,进而提供设计建议,使房车内部设计更具人性化和情感化。阐述了可供性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在设计领域的研究重点与评价体系,以现有房车内部空间为研究目标,进行系统的设计分析。总结出基于可供性理论的房车内部空间分析要素及设计原则。为设计者提供将可供性理论运用在房车内部空间设计中的理论依据,为用户创造舒适、自然、安全的使用体验。
关键词:可供性理论 房车设计 内部空间设计 设计分析 内饰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3)17-0063-03
Abstract:To study the value and method of availability theory in the design of RV interior space,and then provide design suggestions to make the RV interior design more humane and emotional. The basic view of availability theory and the research focus and evaluation system 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were elaborated,and a systematic desig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with the existing RV interior space as the research target.The analysis factors and design guidelines of RV interior space based on the availability theory were summarized. To provide designers with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applying the availability theory to the design of RV interior space,so as to create a comfortable,natural and safe use experience for users.
Keywords:Affordance the ory RV design Interior space design Design analysis Interior design
引言
近年来,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向好,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也开始从对物质的追求逐渐转化为对精神的追求。在旅游度假观念上,人们开始舍弃传统的观光团体旅游观念,从而转变为以休闲自助、小众出行为主的新型旅游观念,其中自驾游因其自由、经济、真实的特征逐渐成为主要出游方式之一。这为房车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我国房车的发展起步较晚,不仅体现在房车的各种性能上,更体现在房车内部空间的设计之中。现阶段,我国对房车内部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房车空间尺寸、功能以及内饰人性化方面的研究。本文以美国生态心理学家吉布森所提出的可供性理论为基礎,评价了我国房车内部空间的设计,通过用户行为与房车内部空间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取房车内部空间设计要素,探究如何使房车内部空间设计更合理化、功能更多样化、内饰布局更人性化,以期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一、可供性理论
(一)可供性理论的概念。可供性的概念最初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美国的生态心理学家詹姆士·吉布森,在其作品《视知觉的生态学方法》中所提出的。在该书中,吉布森将可供性定义为:客观环境提供给人或动物的东西,或一切环境提供或给予的属性,使人或动物与环境之间形成一种特定的联系[1]。后来,美国认知心理学专家唐纳德·诺曼首次将可供性这一概念引入到了设计学科中,并在其作品《设计心理学》中对这一概念作出了阐述及推广。诺曼对可供性概念加以扩展与引申:人或动物在自然环境中恰好感知的某种行为的可能性,即产品或环境中的特性能够充分体现产品的可供性,且不加说明也可以让使用者明白产品是如何进行运作的。吉布森认为可供性只是一个物理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且与人或动物的意识意图并没有直接联系,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而诺曼对吉布森的可供性理论概念持不同观点,他认为人或动物都能够直接了解在自然环境中的可供性,能自然形成特殊的交互行为,且不需要借助其他媒介,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无意识行为是指人类通过下意识思考和感受然后对外部环境做出的反应,是一种接近于本能的、不自觉产生的行为流程[2]。无意识与有意识之间并不会存在彼此割裂的关系,二者在某种意义上能够彼此转换,相互联系。如果无意识活动的发生超过了一定数量,就会转化为有意识行为[3],例如,人们会不自主地将衣服搭在椅背上,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惯。而有意识行为,在超过了相应的训练次数后就会转变为无意识行为,如钢琴家在反复完成多次弹奏练习后,就可以在舞台上进行脱谱演奏。因此,在研究可供性理论时,不可以把无意识行为与有意识活动分割开来,而是应当把客体环境与主体意识活动这两个方面综合统一来看。
综合对上述文献的研究与探讨,文章将可供性界定为“事物或环境所具有的,能够直接本质地提供给人或动物某些指示”的基本特征[4]。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可供性的案例:无把手的门提供了推的可供性;凸出的按钮提供了按或旋转的可供性。这里所例举的门和按钮都被赋予了一定的可供性来实现其功能,使用户在没有标签或者说明书的情况下就能够通过这些可供性采取正确的操作和行为。
(二)可供性评价体系。基于以上对可供性的定义和描述,产品的可供性应当包含以下两种界面:“产品—功能”界面以及“产品—人”界面。这两种界面共同组成可供性的基础——“为人或动物提供某些指示”的属性。而这两种界面又分别构成了可供性评价体系[5]。
“产品—功能”界面是指产品为用户提供功能的界面,即产品的功能通过该界面得以实现。该界面构成了可供性评价体系中的根本要素——功能可供性。功能可供性旨在通过产品功能满足用户需求、完成用户行为或达到用户目标,强调功能的“有用性”和“可用性”[6]。例如,人们可以通过图书馆检索工具快速、准确地找到目标书籍的所在位置,该检索工具即具有良好的功能可供性。
“产品—人”界面是指产品和人发生互动关系的页面。消费者能够透过该界面发现产品的可供性,并使其提供所需要的服务。在这个界面中,涵盖了产品可供性评价系统中的其他3种要素——认识可供性、行动可供性和感官可为性。认知可供性是指产品通过其外在的物理特性、元素符号,并结合用户自身的文化背景和经验,帮助用户做出正确的操作[7]。行为可供性是指产品通过其自身尺寸大小,使用户做出正确的操作行为,其与用户的体能和生理尺度相关,可用于评价设计的合理性和高效性。常见的例子是公园里的石板路,因石板的间隔不符合正常成年人的步伐,其行为可供性评价很差。感官可供性是指用户通过感官能力来获取产品所提供的元素,可用于评价产品是否能较好地适应用户感官的使用能力。
二、房车内部空间设计现状
旅行房车是由吉卜赛人的大篷车所发展出来的,在欧美已经有了近百余年的发展史。房车,是指一类可移动的、具有居家基础设施功能的特殊车种[8],可以满足人们的洗浴、娱乐、做饭、休息等要求。房车类型分为自行式和牵引式,根据房车功能需求可以划分为卧室区域、厨房区域、卫生间区域和休闲会客区域[9]。现阶段国内房车的设计实践已经度过了初级阶段,进入了发展时期。随着与房车有关知识的逐步普及,人们对房车的了解也逐渐深入,对房车的需求点也日益增多。通过对我国房车内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和分析后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国内房车设计不再过度效仿和借鉴欧美等国的房车设计,而是立足于本国国情和文化,基于国人的人机工程学尺寸,根据用户需求和行为的研究,协调新技术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高质量环境。
一般设计者在设计房车内部空间时会将设计重点放在“房”所具备的功能属性上,但由于房车属于旅居车,首先,要保证其具备“车”的移动功能属性,这就对其内部设施功能以及空间的设计形成了制约,使房车内部空间设计条件较为严格[10]。目前国内房车内部设计难题主要在于:如何增加房车内部功能的可用性,使功能复合化,以便满足个性化使用要求;如何在提高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在有限的空间里设计出更合理的房车内饰;如何提高房车内部空间使用的舒适性,让用户获得更充分的休息和放松;等。这些都对设计者提出了挑战。
三、基于可供性理论的房车内部空间设计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希望人机关系简单、轻松而自然。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往往凭借自己的直觉。现阶段对房车内部空间的设计研究,大多是基于设计者的主观思想,仅“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在实际应用当中并不具备完整性和通用性。而可供性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种崭新的研究角度,将设计师的想法和使用者的直觉进行有效匹配,其研究的是不同设计对象的符号、元素表达和使用者需求、行为间的关联,把以往对房车内部空间设计和用户的主观整体认识,转变为能够实现系统分析的具象化信息。基于可供性理論的研究可以协助设计者厘清房车内部空间所蕴涵的各种相关信息,通过对用户、设计师和产品这三者间关系的深入研究,以更加全面、完整的方式审视产品设计元素间的关联机制,为产品设计的实施和应用提出优化的路径与方式。
具体来说,首先,可供性理论为房车内部空间设计提出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思维方法,系统分析并总结了房车内部设计中空间环境属性和使用者直观感受之间的行为需求点;然后,可供性理论以整体思考为切入点进行深度研究挖掘,通过辩证思维从主体与客观这两个方面获取的设计机会点,有助于提升房车内部空间的服务感受,丰富使用者和房车间的交互体验;最后,可供性理论还给出了房车内部空间的设计优化途径,按照可供性理论的设计特点,分别从认知可供性、行为可供性、感官可供性、功能可供性这四大要素,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设计[11],从而共同构造了设计中“用户—产品—环境”的客观属性。其中,认知可供性和行为可供性是构成用户和设计对象之间生理和心理活动所产生联系的关键;而感官可供性和功能可供性有助于在用户在乘坐和使用房车的活动过程中,提高用户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等。在房车内部空间设计特征中,认知可供性和感官可供性的设计特征主要表现在颜色、形状、质感等方面;行为可供性和功能可供性的设计特征分别表现在房车的结构参数、用户的人机尺寸等以及房车的内部结构、空间布局、操作方式等方面。图1给出了基于可供性的房车内部空间设计特征框架。通过对这4个可供性要素在房车内部空间设计特征中的分解,设计者能够更加系统地增加认知经验、丰富服务触点。
四、基于可供性理论的房车内部空间设计要素
在可供性要素评估系统中,认知可供性、感官可供性、行为可供性以及功能可供性通常会共同出现在一种产品当中,但并不一定能同时被用户感知。以用户在乘坐与使用房车时形成的交互行为、流程频率为基础,房车的设计者可按时间顺序和空间划分将上述4个可供性要素进行单独或组合使用[12],以期给予用户更好的服务体验。
(一)认知可供性。认知可供性是指用户通过其自身的文化背景和经验对产品做出正确的操作的可能性。产品能够通过其外在物理特征、元素符号,帮助用户了解并掌握产品的运转机制。因此,在设计房车内部空间时,设计者需要充分考虑用户的认知能力、知识文化背景和自身经验,对房车内部空间进行人性化、个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强调产品与用户的精神与情感需求相结合,使产品在被设计过程中注重客观环境的扩展和深化。能使用户快速适应周围的空间环境,或是快速掌握一种产品的操作方式,从而提高产品的认知可供性。在房车内部空间设计中,人性化设计元素表现在舒适的沙发、敞亮的视窗以及触手可及的储物空间等设施及相关功能中,让用户在乘坐房车时,加深“家”的感受,从而更好地融入房车内部环境。
个性化是指具有特殊属性的,非一般大众化的东西。个性化设计使产品成为一种特殊的标签,能够代表用户的属性,为用户打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效果。个性化设计的房车是基于用户的身份、认知能力及生活背景,可使用户产生一种归属感,以能快速熟悉房车内部空间环境及设施功能,从而获得更多层面的精神享受。
(二)感官可供性。感官可供性是指用户依靠自身的感官能力,通过产品感知到外界信息的可能性。例如,用户通过视觉和触觉能感知到房间内摆放的座椅舒适而柔软,那么这把座椅就为疲惫的人提供了休息的可能性。在房车内部空间环境中,感官可供性可以指导用户在房车内更好地完成任务。
在用户接收信息的过程中会受到客观环境带来的多方面刺激,而其中大部分信息首先来源于视觉感知。而色彩因其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往往能在用户的第一印象中占据主要位置,从而对用户的视觉感受产生影响,并激发用户的心理情感,营造舒适放松的房车内部空间环境。其次是色彩所依附载体的材质、纹理等属性。材质不仅会通过视觉影响用户的心理,也会从触觉这一感官影响用户的感知。触觉是指人触到的物体本身的触感、质地特性等,合适的触感能使人的肌肉和神经处在自然放松的状态,可以让用户更好地适应所在的环境,即能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感官可供性。因此,设计者要进行综合考量与分析,结合色彩感觉与材质特性进行设计,从心理上为用户提供舒适感和安全感,提升房车内部空间的感官可供性。
(三)行为可供性。行为可供性是指产品通过其自身尺寸大小,使用户做出正确操作的可能性。该要素与用户的体能和生理尺度相关,主要是从人机工学尺寸方面入手。在房车内部空间内设施的尺寸设计中,人机工学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设施的尺寸应符合我国国家标准中成年人人体尺寸,使用户产生更好的交互体验。
在设计房车功能及设施时,应充分考虑人和车内空间环境的相互作用,即“用戶—设施—环境”这三者间的作用。房车造型尺寸的相关政策和法规限定了房车内部空间设计尺寸,不合理的空间尺寸会使用户产生压抑的心理感受,从而影响用户的体验感。因此在房车内部空间尺寸的设计上,要最大程度上符合用户的基本生理需求尺寸以及用户的基本活动区域范围,并且在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充分考虑用户的心理空间尺寸,通过适当的整合与划分来调整空间大小,以提高用户的舒适感。
(四)功能可供性。功能可供性是指用户通过产品功能以满足用户需求、达到用户目标的可能性。房车作为一种具有“房”属性的特殊车辆,设计者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增加“居住”相关的功能服务,使房车的适用性更强,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功能可供性。
根据功能需求将房车内部空间划分为卧室区域、厨房区域、卫生间区域和休闲会客区域。首先,房车的卧室区域的使用面积受房车的尺寸大小的限制,通常需要通过其他区域部分功能做临时转换,来满足车内所有用户的睡眠需求。其次,在厨房区域设计中,要考虑食材餐具清洗功能、烹饪功能以及就餐功能。再次,在设计卫生间区域时,要充分考虑卫生间的基本属性,在设计时要采用易清洁、防潮、防滑的功能及设施。最后,休闲会客区域作为用户在车内进行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房车内部空间的核心区域,在设计时要同时兼顾功能的多样性以及整体空间的宽敞性,满足用户行为目的实施顺畅、合理的可能性。
五、设计原则与设计实践案例
(一)舒适性原则。舒适性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用户的体验感,具体表现在房车内部空间的感官可供性上。以上汽大通生活家V100双拓房车为例,如图2,其卧室区域的色彩搭配采用了暖色调,旨在为用户营造一个休闲、舒适的环境。其中,米色是人们所喜爱的内室配色之一,在视觉上具有放大内部空间的效果,能够更好地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上汽大通生活家V100双拓将其选作卧室区域中的主体色。灰色在使用过程中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色彩对比冲突带来的不适感,是可以让用户视觉安稳放松的休息点,因此选择灰色作为辅助色。天然木质色能表现出自然、稳重、简朴的设计风格,符合人们所追求的“自然和谐”。房车作为冷硬的工业产品,在内部空间设计中选用具有自然质感的木色,可以丰富整体空间的层次感,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氛围,从而提高房车内部空间的舒适性。
(二)易用性原则。易用性原则是保证用户在感知房车内部信息之后,空间环境及功能触点能满足用户产生的多样性使用需求,主要表现在功能可供性中。在房车内部空间设施使用中,最常见的是卡座变床这个功能,如图3。以上汽大通生活家V90房车为例,在会客区域,卡座内设有升降桌,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该区域作为卡座,即为用户提供坐和放置物品的功能;当用户需要休息的时候,将升降桌降低到与沙发在同一高度后,铺上床单,使卡座变床,成为一个临时卧室,即为用户提供躺的功能。此时会客区的卡座就具备了两种功能与用途,因此卡座便具有了易用性。在其他空间区域内,也有不同的设施为用户提供多种功能。在相对紧凑的卫生间区域,如图4,鲁道尔绿宝石B型房车和海姆朗宸C60房车分别采用了能够折叠和旋转的洗脸盆,在不影响用户使用的同时节省了空间。另外,近几年兴起的室外厨台,一般会设计成抽拉式,隐藏于房车内部,在用户需要时将厨台拉出即可,如图5,这种设计既符合了中国人喜爱明火炒菜的特点,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房车内部空间是一个情境复杂、功能综合的环境,因此需要提升产品的易用性,以适应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同时也能一物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