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路径研究

2023-10-02张国华

山西青年 2023年11期
关键词:立体化校企实训

张国华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50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在国内高职院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检索“中国知网”,截至2022 年9 月底,收录“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文章已有97 篇。但是,国内目前对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围绕课程展开,对面向专业或院校开展基于产教融合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还相对欠缺。

一、高职院校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立体化教学模式以多元立体化互动的开放教学模式为基础,实现资源整合多元化、课程讲授多样化、学生学习主动化、学习支持立体化。该模式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1]。

(一)推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

构建和完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离不开扎实的前期积累和研究基础。通过纵深推进研究和实践,既可为高职院校的专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也能使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在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构建立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不仅可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还能规范实践教学的过程考核和评价标准,进而提升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整体发展。

(二)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注重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及校企命运共同体打造,能切实有效推进产教融合。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努力,通过对课程、教材、师资、实践教学条件等资源进行全方位、系统性整合,打造出适用于多种教学对象,覆盖整个教学过程的立体化实践教学资源生态体系[2],进而实现对课堂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的实践教学全覆盖,有助于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三)有效解决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现实困难

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下,校企协同育人局面基本达成,实践教学资源丰富,校内外实践教学场地充足。专兼职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形成,不仅能解决校内场地资源不足的问题,也能有效改善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可高效推进专业及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实施、评估与考核,进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职院校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路径

(一)强化合作,实现多场合、多情景、多阶段教学需要

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需强化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及命运共同体,实现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首先,应注重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教学两个空间的拓展。完善教学方式和方法,确定好教学目标,编写好教学内容,设计好教学环节,规范好教学管理,制定好激励教材方法,从多视角、多场合、多情景、多机会构建立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其次,得遵循“点—线—面—体”的建设路径,循序渐进式的逐步完善。明确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专业发展规划,梳理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点—线—面”;中期需强化专业课程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加快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打造,推进参与式课堂及多元化教学考核和评价;后期则注重对课堂内和课堂外、校内和校外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内容的全覆盖,有效实现多媒体、多场合、多情景、多阶段的“立体化”实践教学生态[3],借助产教融合实现实践成效提升。

(二)聚焦关键,解决资源分散、场地不足、师资薄弱问题

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下,可将原本零散、孤立的课程资源通过教材、网站、手机等媒介有机联系起来,实现教学内容在文字、音频、视频间的无缝对接和高效应用,可有效解决高职院校部分专业存在的校内场地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难以有效开展的问题。

高职院校包括众多专业,前期可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个别专业开展试点,在校企双方共同努力,丰富实践教学资源,拓展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进而推进专业及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实施、评估与考核,进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下,企业可为课程实训和专业实习提供实践场所,行业企业的专家和能手参与到课程教学及实践环节,通过共同设定实训内容,参与实训考核,可有效解决校内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技能不足,场地资源有限,实践环节难以有效开展的问题,真正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三)注重总结,推进理论提升与成果推广

1.遵循“点—线—面—体”循序渐进的建设路径

常言道:“万丈高楼平地起”。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离不开前期的研究和实践。扎实的基础方能推进项目持续向纵深发展。随着深入研究,框架日渐清晰,成果不断丰富,需关注对阶段性成果的总结和提炼,慢慢构建起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雏形,然后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优化。

2.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文献研究方法:理论总结离不开方法论,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也不例外。通过文献研究,可全面把握国内外高校建立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有益经验。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能达成与兄弟院校专业团队的有效交流,学习到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有效经验,还可了解到专业毕业生和行业企业对构建实践教学模式的意见和建议。

实验研究法: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专业团队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尝试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立体化资源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拓展与搭建、多元化实践教学评价方案构建等,可不断尝试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并加以完善和推广。

逻辑分析法:弄清相关专业及课程的任务及目标,分析达成目标所需的资源、路径与方法,完善企业岗位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提高项目研究质量,推进实践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

3.强化成果推广,追求多方共赢

实践既是理论的来源,也是理论发展的根本动力,还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定环境下构建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难免存在不足,需要借助大量的实践去发现问题,然后进行改进和提升。加大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在兄弟院校、合作企业以及更大范围内的推广应用,不仅有利于实现成果共享,也有利于问题和不足的发现,实现多方共赢。

4.明确阶段目标,确保循序渐进

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分阶段推进,逐步优化。首先要明确目标与任务,细化责任和分工;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研究和实践。首先聚焦目标任务,明确职责分工;然后对实践教学模式相关的理论进行全面梳理,以专业或核心课程为样本,构建起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雏形;再将该模式应用于专业或课程实践,不断调整和优化方案,最终形成较为成熟的高职院校立体化教学模式;最后再推广应用,确保与时俱进,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

三、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关键

(一)完善实践教学资源,搭起专业理论与技能实践间的桥梁

教学资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包括师资、课程、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内容。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下,基础性的工作应该是实现教学资源的立体化,即以现代教育技术及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媒体素材为基础,打造专业资源库,完善专业核心课程网站建设,构建网络共享平台,实现对专业课程相关资源的有效整合,包括课程电子教材、教学录像、课件、教案、作业、案例库、试题库等,让学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实现查询、浏览和学习[4]。

理论学习是实践教学模式发挥育人功能的逻辑起点。借助专业资源库的丰富资源,可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实现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充分结合,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我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利于缓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割裂状态,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为接下来的专业情感养成和专业技能提升提供前提和基础。

(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基地的体验式教学

建立数量充足、功能完善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前提。在教师带领下,学生去校内外实训场地开展课程实训和专业实习,让学生利用书本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与指导老师或企业岗位一线的员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然后提交实习报告,分析和总结自己在实训与实习中的得失。

体验式教学可以课程建设、课程实训为抓手,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学训结合。一方面,通过召开校企合作研讨会,商讨校企共建专业举措,健全课程实训环节,推动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及课程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协同育人;另一方面,校企共同完善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管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调整实践教学内容;明确相关课程各实践环节的实训内容构成、实训场地分配、实训时间安排、评价体系建构等。

(三)丰富情景模拟实践,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新需求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5],推进网络共享平台及虚拟岗位、虚拟球场等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和普遍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程动画,将案例文字及动画在课程网站上予以发布,学生通过互联网或移动通信网能随时随地阅读案例文字、观看案例动画、了解案例情境,从而熟悉教学内容;将就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虚拟化,让学生不用现场实践也可以清楚岗位的设施与布局,明白相关岗位的工作规范。

受客观因素影响,学生参与企业岗位实践的难度加大、机会减少。丰富情景模拟实践,可较好缓解客观因素给课程教学带来的不便,采用各种模拟与真实岗位工作环境相近的情景。教师作为实训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可指导学生扮演情景中的相关角色,让学生去思考与工作岗位、工作任务相关的具体问题,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健全实践评价机制,规范实践教学培养全过程

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系统立体的教育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整体全面的规划,制定规范周密的大纲和实施细则,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切实推进和优化全程、全员、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体系。一方面,强化校企合作,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包括校内教学模块和企业实训模块。另一方面,打通实践教学与社团活动壁垒,无缝对接专业实践与岗位实习。校内以专任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为主,校外以企业及岗位主管考评为主[6]。评价过程强调产教融合,注重对道德、知识和技能的考核。

四、构建高职院校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价值

(一)完善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

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需强化校企合作力度,可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及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形成,进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二)为兄弟院校提供改革示范

项目研究探索完善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新路径,其实践经验及成果推广不仅能有效提升学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也可以为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范式。

(三)为企业辐射服务

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可为合作密切的校外实训基地提供运营咨询服务,为企业提供在职人才培训和后备人才储备创造条件。

(四)提升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能力

项目研究可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能力,切实满足区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五、结论

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对优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构建起覆盖多场合、多情景、多阶段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应以产教融合为引领和依托,遵循“点—线—面—体”的循序渐进路径,强化网络共享环境下的情景模拟和企业岗位的体验式教学,推进“三全”育人体系,健全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猜你喜欢

立体化校企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于立体化教学方式的Java课程教学研究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校企合作五反思
第六师高效立体化栽培技术研究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