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教学体系的内涵结构及构建策略

2023-10-02孙建峰

山西青年 2023年11期
关键词:育人体系教学方法

孙建峰

吉林动画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高校教育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实施。在新时代,推动高校教学体系的构建,能有效完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国家建设者的任务,能实现高校课程系统性思维和一体化推动改革,进而通过协同创新,打造学生喜爱且终身受用的课程。

一、新时代高校教学体系内涵结构

高校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实现高校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载体,要围绕课堂革命展开,围绕立德树人实施,依托教师参与、育人教育、内容创新等发展。

首先,高校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基于高校教学建设现状和发展态势实施的,课堂革命是基础[1]。在教师主体隐化、学生状态变化的前提下,高校的教学育人效果不佳,影响课程对学生的引导。高校教学体系构建的目的是净化教学环境,唤醒教师意识,恢复学生状态为目标,使课堂教学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其次,高校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师参与是关键。教师是课程讲授的主要实施者,教师专业性强,能挖掘不同课程的育人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熏陶学生,使学生健康成长。再次,高校教学体系的构建育人是重点。教师要从育人的理念、原理出发,挖掘课程的育人元素,以发挥课程的育人价值,进而发挥课程在学生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价值。最后,高校教学体系的构建创新是路径。对于高校实施的人才培养实践,不同课程的育人功能是隐性的,教学体系要依托内容创新,根据时代需求和学生需要讲授最具针对性的内容,使课程更具趣味性、更具引导性[2]。

二、新时代高校教学体系构建重点

(一)主体协同

从教学规律来说,学生喜欢一个老师,就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高校教学体系的构建要以情动人,以心化人,要加强主体协同,通过教师队伍的构建打造优秀教学团队。首先,要根据教师的优势组成教学群体性主体,以增强教学体系的育人价值。群体性主体通过明确分工,通过密切配合在内部形成理论研究、教学设计、课程建设等发展体,并在保证所有教师参与的情况下实现协同教学的效果最优化。其次,群体性主体通过相互促进实现进步,进而实现群体的均衡性。进而教学团队的教师要不断拓展主体性力量,在知识视野、基础理论、科学思维、教学能力方面提高水平,以产生聚合效应[3]。再次,高校要针对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拓展教师力量,及时吸收学科专业教师和领域专家学者,以共同直面教学中的难点和问题,以提升教师团队教学的针对性。

(二)内容协同

从教学内容上来看,不同专业的课程涉及的内容不同。但是为了完成育人目标,需要所有课程内容协同,以形成紧密的、互补的能推动整体教学效果的协同体。首先,明确课程内容结构,引导学生坚持“四个自信”,使大学生在学习后能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者。其次,厘清教学内容的关联,依托主题和重点等构建完整的系统的教学体系。再次,推进各学科课堂教学内容的协同,依托整体性教学活动的开展使课程发挥集成性作用,帮助学生自觉担当民族复兴的重任。

(三)方法协同

大学生是最活跃的群体,高校课程建设要向创新要活力,以激发各门课程的效能。高校各门课程要通过可行的创新的教学方法实现知识传授与获取的关系的变革,并通过信息共享等让知识走进学生的内心,在获取学生信任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保证教学质量。教师要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并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教学、专题教学等将课程讲得精彩;教师要研究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将科学渗灌与细水滴灌结合起来,以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要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将教学内容融于社会实践或校园文化中,最终使课程教学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4]。

三、新时代高校教学体系构建对策

(一)依托“学术育人”定位,整合教学理论

对于高校教学而言,将课程内容讲清楚、讲透彻是最重要的。高校各专业课程都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铸魂育人为基础,因此在构建教学体系时要坚定“学术育人”定位,形成理论+项目+教学+科研的协同研究体系[5]。各专业要组织教师加大对课程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以拓宽研究视野,增强课程的学术厚度,目的是以透彻的理论,引导学生产生共鸣。各专业要进行跨学科、跨学校、跨区域的研究团队的构建,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通过协同作战攻克专业难关,从理论上深化对课程的提质研究。教师要开展创新教学理论研究,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疑惑等形成教学经典案例库、教学方法库、疑难问题库等,为课程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持。教师要搭建课程研究平台,联合本地高校、外地高校、科研单位等以教学改革发展为核心,依托平台支持,以科研激励、项目招标、学术研讨等形式研究课程涉及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而提升课程的理论成果[6]。

(二)依托“精品课程”追求,统筹课程体系构建

高校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强化课程改革,并依托“五协同”提升教学质量。高校课程的内容与时代接轨才能使学生形成需求感,并依托创新、目标、问题、发展、成果等五个方向的导向使课程讲授紧跟时代步伐。最终形成集授课体系与教学体系于一身的精品课程。高校秉承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依托精品慕课、教材体系课程、一体化课程、资源开发课程的协同打造统筹课程体系[7]。首先,依托网络技术打造专业精品慕课,目的是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整合,在强化互联网思维的基础上通过慕课推动精品课的建设。高校各专业要依托慕课项目的申请,以专题式教学为重点开展内容,将教材上的难点和重点都融入慕课中,以打造出全院学生欢迎的慕课。其次,针对不同学段学习需求推动一体化课程建设。针对本科生阶段,课程建设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体系、领导保障等为主要模块,通过统筹设计与安排,通过优化衔接与融合形成课程闭环发展格局,以实现授课形态的循序渐进,内容的螺旋式上升、课程价值的阶梯式引领,使不同课程通过纵向衔接和有机整合形成育人体系[8]。再次,加强教材的建设。各专业在现有教材体系的基础上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目的是通过重构拓宽教材体系,以形成丰富的教学体系。各专业要聘请行业专家、校内教学名师、青年骨干教师等进行专业教材、辅导书等的编撰,以形成立体化教材体系。有能力的高校可根据高校的发展需求编写独特的样本教材,结合新媒体编写网络教材等。

(三)依托“联合攻关”模式,优化教学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构建教学体系的重要支撑。高校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以培养教学主体力量。高校的教师队伍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导致了学历、知识、科研、教学等能力的差异,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育人效果的提高。为了构建教学体系,为了提升教学质量,高校要依托“联合攻关”推进理论名家+授课专家+青年教师+教学骨干的教师团队建设,目的是提高所有教师的综合素养,通过教师阶段的优化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首先,推动阶梯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专业教师要老中青结合,目的是依托合理的结构发展有序的师资队伍。高校要通过校内专家聘请、校外兼职专任的形式补齐专职教师队伍。高校要开展名师培育项目,在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组织、经费上给予支持,以培养大批中青年教师骨干。高校要开展各专业教师成长营活动,目的是依托专题讨论、工作交流、教学观摩等通过老带青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9]。其次,高校要强化各专业教师的综合素养培育,加强对教师的理论功底、教学能力、知识素养、师德师风的培训,通过定期培训的模式强化教师的综合素养,最终增强教师对现实问题的感知能力,进而将时事热点融入到课程讲授中,以提升课程的时代性。最后,高校要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健全教师评价体系,并严格设立专业课程类别等评价指标,目的是构建可量化的教师职业发展考评体系,依托国家项目等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认同感。

(四)依托“多元一体”原则,优化教学方法创新

高校教学体系的构建要依托“多元一体”原则优化教学方法的创新。方法是主体在世界范围内采用的方式或手段,并将其用于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于高校教学来说,完整的教学体系、丰富的教学内容、完美的教学设计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学方法上来,是依托教学方法实施。因此,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总结出具备一定程序的一种模式的教学方法,能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不易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实践教学法、网络教学法、理论教学法的整合,能让教学形式活起来,能让教学课堂火起来,进而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10]。首先,可以依托专题教学法提升教学深度。课程教学如果是以理论为主要讲授内容,那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出教学重点和难点,目的是打破教材体系,按照教师的兴趣和优势形成专题型教学内容,以将学生真正需要的内容转入课堂,以推动教学提质。其次,提高实践教学的丰富性。高校要从学校特色入手,根据区域特点和专业特色挖掘符合学生要求的实践教学方法。例如,名师工作坊、校外实践基地等,目的是通过学生亲自操作,推进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融合。最后,拓宽网络教学的广度。高校的教学只有融入到学生的生活,才能实现知识的入脑入心。高校要打造网络课堂,依托新媒体进行线上线下互动,以构建可视化、便捷化的有热点、有热度的课堂格局,最终实现课程的观点热起来。

总之,为解决目前高校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高校要致力于教学体系的构建,目的是依托“学术育人”整合教学理论,依托“精品课程”统筹课程体系构建,依托“联合攻关”优化教学队伍,依托“多元一体”优化教学方法,最终形成有规划、有发展的教学体系。高校的教学体系依托理论、课程、教师、方法的全面改革,能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能在调动各方资源的前提下,能在挖掘教师积极性的背景下发挥教学体系中各元素的价值,最终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建设人才。

猜你喜欢

育人体系教学方法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