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研究综述

2023-10-02李凌洋康春祥张芳源

山西青年 2023年11期
关键词:产教背景内涵

李凌洋 康春祥 张芳源

沧州交通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黄骅 061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之间相互支持,互相促进,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产教融合对于职业教育具有重大意义。职业院校需要主动了解产业发展需求,兼顾校企双方的育人目标,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切实将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战略调整的重要方向,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随着产教融合逐步推广,学校、企业、政府等诸多主体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取得一定成效。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理论与实践等角度对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职业教育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诸多问题也取得丰硕的成果。鉴于此,本文通过梳理产教融合和职业教育的研究成果,明确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一、关于产教融合与职业教育的相关文献分析

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学者对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进行研究。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文献作为检索源,以“产教融合”和“职业教育”作为共同主题进行高级检索,时间范围设定为“2012—2022”,文献来源为“北大核心”,共发现相关文献821 篇。通过整理检索到的文献发现,目前将“产教融合”和“职业教育”作为共同主题的研究,其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四类:

(一)内涵分析。产教融合有助于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新时代赋予新内涵。高晟星,陶丽萍[2]立足于数字经济新背景,赋予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内涵,提出应以数字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推动企业与院校间数据共享,利用大数据集成平台推动产学研,从而形成校企协同发展的数字化系统。苏荟、向茂冬[3]基于双循环的视角,赋予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双重内涵,提出产教融合应立足于高校的办学特点,加强校企间合作,实现人才供求关系总体稳定。张志平[4]认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使得产教融合从1.0迈进2.0 时代,与1.0 相比产教融合的内涵发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提升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地位,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统筹教育和产业融合。

(二)机制建设。建立有效合理的机制是深化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刘林山[5]基于布迪厄理论,提出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增进校企双方的交流沟通,构建参与各方稳定协调的运行机制。池春阳[6]综合考虑职业教育参与多方的利益诉求,提出构建动力—运行—评价三位一体的机制,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变革。易卓[7]从企业主体视角切入,提出“引教入企”产教融合机制,推动企业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的主导作用。杨红玲[8]以市场需求为背景重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提出院校应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健全保障体制,从而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三)发展瓶颈。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职业教育若想深度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高岳涵、刘向梅[9]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提出制约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包括:企业缺乏联合办学的动力、职业院校不愿主动参与融合、政策适用对象针对性不足、目标和能力滞后。何欣欣、彭泽平[10]认为成渝地区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政策支持不足、人才供求不匹配、成都与重庆的利益不一致。戴岭[11]等从“1+X”证书制度的视角研究发现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包括资源配置不高、证书的实践指导意义不强、证书管理配套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四)路径优化。实现职业教育自我发展需寻找最切合实际的产教融合路径。蒋新革等[12]基于典型案例,阐释新时代产教融合的背景与内涵,提出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是产教融合,对新时代产教融合下高职的路径选择做出阐明。李荣胜[13]提出乡村振兴应作为产教融合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切入点,政府、学校、企业应三方联手,完善政策体制,实现高质量发展。赵朝辉[14]提出校企合作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校企双方应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共同推进“三个对接”及“1+X”证书制度;实施以赛促学,利用网络资源搭建校企双方“三个课堂”。

二、关于产教融合与职业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启示

通过对上述文献中产教融合与职业教育之间关系梳理分析,可知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内涵分析—机制建设—发展瓶颈—路径优化,其对本研究的启示如下:

(一)产教融合内涵就是多个主体相互合作,以实现“1+1〉2”的效果[15]。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布,高职类院校在摸索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产教融合育人体系,产教融合和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由单方面促进深入到协同发展。目前学者们关于内涵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宏观层次,强调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是产业体系和教育体系相互融合渗透形成新的有机体[16],涉及产业与教育协调发展。产教融合下的职业教育应打破产业与教育之间原有的壁垒,将二者协同。二是中观层次,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升级版。企业与学校在育人过程中的地位平等,企业从辅助教学的地位逐步向主导办学方向发展。三是微观层次,强调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是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的相互融合,目的是解决学校教育与实际生产不衔接的问题。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必须先落实微观、中观层次的融合,才能实现宏观层次的融合。

(二)产业与教育在融合过程中经历从不相容到相容再到不相容的反复过程,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若想产业与教育进行更深度的融合,就必须建立有效的机制。目前,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机制研究,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从学校视角,研究如何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增加与企业的合作机会,搭建实践教育平台,提高自己的办学质量。二是从企业角度,研究企业应如何在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中主动出击,提升自己的主导地位,推动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与企业匹配的技能型人才。三是从政府角度,研究政府部门应如何设置保障机制,从政策、环境、法律等方面的支持,并为校企双方搭建合作平台,履行引导角度等职责。机制决定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利益各方的行为和关系,因而不仅应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建立机制,还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进行设置,从而确保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三)随着产教融合职业教育理念由理论环节向实践环节推广,融合过程中的诸多问题逐渐暴露。目前学者们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体能动性不高,学校和企业作为产教融合的双主体,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到产教融合的实践环节,双方的合作并未真正落实,只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二是政策针对性不强,国家虽然出台许多政策条文,但是适用对象较宽泛,不具有针对性,实施难度较大。三是利益相关者诉求不统一,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涉及利益相关者,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内在诉求不统一,但是各方不能协调发展,未能共同促进职业教育的进步。

(四)依据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实践存在的问题,目前学者们优化路径的方式分为三大类。一是增加广度。学校和企业作为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的两大主体,双方的地位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校企双方若想缩短彼此磨合时间,应结合区域特点和行业需求,从合作内容与范围出发,找准双方定位,发挥各自优势,共享彼此资源信息,建立全方位多元化的育人体系。二是拓宽深度。产教融合的深度直接决定职业教育发展的高度。校企双方应从思想上转变认知,不断挖掘彼此的潜力。学校应利用自己的办学特色,寻找双方的利益共存点,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水平;企业应主动出击,从辅助教学的地位逐步向主导办学方向发展。三是加大力度。产教融合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学校应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通过不断调整培养方案的内容,把产教融合的思想落实到学校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企业应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政府应为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提供政策支持,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统筹规划,推动校企双方健康发展。

三、结语

深化产教融合能够有效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促使企业和学校双方共赢。本文以产教融合和职业教育作为共同主题进行高级检索,对2012—2022年北大核心论文进行归纳研究,总结出目前关于产教融合与职业教育的研究热点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学者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可知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内涵分析—机制建设—发展瓶颈—路径优化。内涵是产教融合的起点,机制是产教融合的基础,发展瓶颈是实践过程中的必然结果,路径优化是产教融合继续实施的有效保障。鉴于此,本文认为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职业教育若想发展,各个参与主体都应理清产教融合的内涵,建立合理的机制,直面存在的问题,优化已有的路径,只有参与各方共同努力,职业教育才能取得良性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产教背景内涵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活出精致内涵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挖掘习题的内涵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