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体育课程思政模式和实施策略研究
2023-10-02王亚婕
王亚婕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太原 030032)
课程思政是一种面向新时期的教育教学理念,它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是各个学科、各个专业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了“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十六字方针,这4 个方面的育人目的,为目前的学校体育改革与课程思政构建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要求,并明确了奋斗方向[1]。该文以“育人第一,身体与个性并存”为价值取向,以广东高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调查与整理,力图探索出其在构建过程中所遇到的现实困难,以期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与课程思政协调发展、同频共振、相得益彰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参考。
1 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
加强自身体质,提高思想品德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石。体育课程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载体与主渠道,学生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形成、思想道德教育和身体教育的获得大多来自于此。在体育课程学习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主观努力,以使学生塑造强健的身体素质,培养正确的思想判断力。学习中有意识和无意识获得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养都会潜移默化地内化在学生个人整体素养中,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些运动项目还需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如户外的龙舟划船、拉丁舞等项目需要更多的体能与意志力;在各类体育竞赛和社会团体活动中,学生不断认识自我,挑战自我,磨炼自我,并通过训练和比赛等赛制来约束自我言行举止,促进团队队员间相互合作交流,提高心理素质、社会交往能力,树立规范意识与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等。可见,体育运动实践教学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挫折教育,极大地锤炼了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和拼搏进取与永不言弃的意志品质[2]。随着时间的积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种意志品格将潜移默化地内化于心。
2 新时代高职体育课程思政现状分析
体育课程思政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目前我国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开展过程中存在课程思政理念不清、教育方式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严重阻碍了体育课程思政的发展,下面将对上述问题展开分析。
2.1 思政认识不清
在目前的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足,体育教学依旧以技能训练为主,很多体育教师不重视思政教学工作。并且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概念也比较模糊,所以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对学生的思想水平、德育能力等都没有产生明显的提升效果。体育教学思政认识不足,还体现在教师自身的政治思想意识不足,教师自身政治思想意识不足就会导致其无法有效地针对课程思政内容引导学生思维,不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就导致体育教学与思政教学之间产生了较大的鸿沟,二者无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此外,学生认为体育课是一门单纯的锻炼身体的课程,体育学习与思政学习关联性不大,所以很多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思政目标。
2.2 教育教学不完善
目前高职体育教学主要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为理论教学,第二种为技能教学,但是不论是哪种教学方式,都没有与课程思政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思政教育工作在两种教学方式中的占比较低,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由于体育教学范围较广,不论是各种运动的理论,还是各种体育运动的实践教学,都会导致很多教师疲于应对教学任务,没有多余的时间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这也暴露了目前高职体育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虽然已经开始逐渐重视课程思政工作,但是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理论生搬硬套的问题,无法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3]。
2.3 文化自信不足
高职体育教学文化自信不足主要体现在运动项目之中,众所周知,足球、篮球是全世界人民最关注的两大体育赛事项目,而目前足球、篮球的球星大都是外国人,很多学生对于外国体育赛事、外国运动员较为崇拜,但是对于中国赛事、中国运动员则了解不足,这种现象体现了文化自信的缺失,这种现象持续出现的话,学生的思维就可能出现一定的偏差,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使教师难以开展体育教育的课程思政工作。
2.4 教师教学意识不足
高职院校中的教师群体大部分接受的是传统教育模式,并未真正接受过课程思政教育,由此导致教师群体的课程思政理论欠缺,甚至个别教师毫无相关教学经验,有的则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够重视,或是对于思政教育的重点理解与方法选择上存在偏颇。这些教学意识上的不足,对于高职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开展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绝大部分的专业课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探索,或依靠自身教学经验独自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但是在课程思政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不仅要能够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通过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在目前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部分专业课教师缺乏与思政课和辅导员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还停留在授课教师单打独斗摸索专业课与思政课结合的阶段,并未有相应的顶层支持和团队帮扶,不少教师在专业知识传授方面能力很强,在育人方面则处于弱势的地位。
2.5 课程思政教学标准和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仍处在摸索阶段,相关的课程思政激励制度也不健全。对教师的教育动机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不管是对教师的教育评估,还是对教师的成长评估,都比较注重教师的教育表现和研究结果,但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评估的指标却非常缺乏。在督导评教、学生评教、教师自评等3个层面上的教育评估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力量,督导系统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要对授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标准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健全,将课程思政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价值凸显出来,并对构建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在各个专业之间开展课程思政进行探讨。要构建优良的课程思政课教育模式,还需深入探讨。
3 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路径
3.1 加强校园师德建设
校园作为学校的工作场地,学校的师德建设将对学校的学生起到隐性的作用。在高职院校中,可以利用师德讲座的形式,对体育教师的师德进行培训,并且还可以请知名的师德方面的专家来学校分析当前存在的师德问题,从而使体育教师更加注重对师德的培育。在高职院校中,要利用校园公告栏,将国内有关师德建设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事迹进行广泛的宣传,使体育教师认识到,师德是他们必备的品德。高职院校要利用校园广播,播报最近在学校里发生的有关师德的新闻。高职院校应利用校园网,对师德相关的内容进行广泛的传播,包括师德培训、师德先进事迹、师德案例等。要用这样的媒介来营造学校的师德环境,使学校的体育教师始终处于积极向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状态,在一个有榜样的环境中,努力当一个好老师[4]。
3.2 教学改革的实施措施
(1)微观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具备科学、标准的基础体育训练方式和两项运动训练的基础技术。(2)本课程的中等目的:加强对卫生的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心态。⑶大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优良的运动伦理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品德、态度和意志,使其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扩大与课程思想政治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要的前提下,应以所有的学生为对象,扩大与课程思想相适应的教育范围,并在普通的体育课程中加入一些项目,如按需开设男子足球、健身操等课程。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不同兴趣、不同发展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对身体素质的科学认知,并在教学中增加基本理论和专项理论。提高师资队伍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并在队伍中加强沟通,以提高教育质量。
一是依托融合媒体技术的发展,推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全面实施,以优质的网上发展课程为切入点,通过多种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充实和完善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健全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学生评价体系,实行多样化的课程评估,对高校体育评估的内容进行完善。二是在线上测验中引入过程评价(出勤率、课堂表现、活动期间的思想品德表现)和最终评价(技术评价),使其成为一种科学、合理、多元的测验评价体系。
3.3 体育课融入思政教育管理方法的设计
在高职体育课中,教育管理是其中最基本的一个因素,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此同时,优秀的教学管理也是一种对学生进行的实践活动,它同样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作用[5]。为此,在体育教育工作中,应认真研究并精心策划教育工作的方法,不仅要保证教育工作的平稳有序进行,而且要充分运用各类教育工作标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在对班级进行日常管理的时候,要有固定的上课时间,要有严格的教学纪律,要有标准的管理过程;要用道德化的管理言语,使学生潜移默化中养成自觉守法的观念,并将其转变为行动;使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成为一个遵守规则的好市民。
3.4 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主张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世界,用好的方法传播优秀的教学内容。体育课程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必须用一种科学的方式来将其传承下去,使其达到最优。比如,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困难、设置障碍,来激励学生克服困难,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完成任务的艰辛。在体育课中,对德育目标进行合理设定,并根据体育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及任务,尤其是德育行为方面的要求。有了目标,他们就有了前进的方向,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达到目的,他们就会有一种成功的感觉,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由于体育比赛的特性,在教学和竞赛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意外,因此,体育教师要把握好机会,对学生展开适时的道德教育。例如,在进行教学考核的时候,如果发现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出现舞弊、互损、互吹等不客观的评价,教师要及时准确地进行批评教育,明确谦虚、互爱、诚实和客观的道德品质,这样也能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实效性[6]。
3.5 构建完善的体育课教学评估制度
对体育课程进行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估,是体育课程的一个关键环节,而以道德为导向的评估准则,则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中,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与内容都应该遵循一定的规范[7]。例如,尊重他人是基本道德规范,而在课堂评价中,评价的方式和内容也应该是尊重他人。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要重视学生的拼搏精神,要对他们的团体荣誉感进行适当的激励,在评价的时候,要符合道德规范,不能辱骂和不尊重学生。在进行评价的方法上,通常会采取两种方法,其中一种是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要将评价方法的道德化作为重点。比如,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要对其进行积极的鼓励和称赞,为其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4 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念融入的路径
4.1 善于进行体育知识功能间的多维转化,彰显体育思政育人的民族精神
要实现高职体育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需要善于将体育知识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实现多维转化。具体来说,需要将体育知识转化为思政教育的具体内容,通过体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价值观。同时,也需要将思政教育转化为体育知识的具体实践,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竞技能力。其中,特别需要彰显体育思政育人的民族精神,通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他们牢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精髓,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这需要加强对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同时也需要注重教育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的了解和研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提高他们的民族自信心[8]。
4.2 敢于进行体育育人主体间的协作创新,凸显体育思政育人的竞争意识
实现高职体育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需要敢于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创新,同时也需要凸显体育思政育人的竞争意识。具体来说,需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体育教育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也需要凸显竞争意识,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竞技能力和竞争精神,激发他们的斗志和进取心,提高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心。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和教育,培养他们的技能和能力,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为高职体育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提供有力支持[9]。
4.3 勤于发扬体育教育风向标的强国思想,体现体育思政育人的爱国主义
实现高职体育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需要勤于将体育教育与强国思想相结合,体现体育思政育人的爱国主义。具体来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体育教育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热爱祖国,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事业中。同时,也需要注重教育学生具有强国思想,通过体育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战略和发展规划,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体育教育的规范和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支既有扎实体育知识,又具备丰富思政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教师队伍,为高职体育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提供有力支持[10]。
5 结语
在新时代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目前的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应从强化主力军,提升体育教师思政素养;优化主战场,完善体育课程思政内容建设;拓宽主渠道,丰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路径;校准评价尺,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等方面推动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