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战略研究
2023-10-02武宇宁
武宇宁
(吉林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吉林长春 130022)
中华民族的复兴,首先要做的就是文化的复兴,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文明中优秀的一部分,体育文化的复兴与传承始终贯穿中华民族文化复兴。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意见》,文件中系统阐述了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意义。党在“十四五”规划中,强调要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是中华文化复兴中重要的一步。传播中华优秀体育文化也是建设体育强国,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必然选择。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顺利落幕,中国正面临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关键期。《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指出,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加强对外和对港澳台体育交往,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一国两制”事业[2]。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练中积累成型的,积极地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世界,代表了中华民族积极地进行全球文化交流,促进全球体育发展的美好夙愿。因此,该文在总结当前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探究体育文化的传播战略,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提供方法。
1 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意义
1.1 加快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助力建设体育强国
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就曾指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可见体育与文化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发展的方针与根本任务。传播优秀的体育文化,对于普及体育文化、增强人民体质具有重要作用。“十四五”期间,是我国从体育大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的重要时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纲要文件,指出要加强国际全民健身文化交流,加强友好国家之间的体育交流,推动龙舟、围棋、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去”,可以说全民健身事业计划中,包含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3]。全民健身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互成就,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亦利于全民健身的落实,更快地促进我国从体育大国建设成体育强国。
1.2 传播中华体育文化,促进世界体育文化繁荣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经过多年的历史积淀而留存下来的一种民族文化表现形式,是各民族历史变迁、生活变迁、文化演进的重要见证,具有多元社会价值[4]。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久经磨难,一些体育文化形式在历史的动乱中消亡,留存下来的体育文化代表着我国体育文化中的精华,其富有中国文化的属性,带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符号,历久弥新。特定的历史条件形成了我国独特的体育文化,相对于西方欧美国家不断追求竞技体育的超越、竞争,我国体育文化深植于中华文化体系中,带有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体育追求,并且带有浓厚的表演与娱乐属性[5]。文化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现象和内在精神,其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丰富世界体育文化的内涵,促进世界体育的历史沉淀,加强世人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传播中国体育理念,为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促进世界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
1.3 建立体育文化话语权,助力中华民族文化复兴
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步较晚,速度较慢,相比于欧美等国际体育大国仍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我国在竞技体育方面进行了多层次的研究探讨,竞技体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奥运奖牌总数已名列世界前茅。但我国体育优势项目相对集中,难以在国际体坛占有优势地位,国际体育文化话语权缺失,难以形成以中国为主导的中国体育文化交流圈。中华优秀体育文化“走出去”,传播中国体育理念,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体育文化,建立中华文化国际交流圈,建立中国体育文化话语权。同时,通过文化的传播,深掘中华优秀体育文化的历史内涵,强基固本,实现对中华文化底蕴上的自信,明晰我国体育文化是独立的、悠久的、独特的、明智的,助力中华民族文化复兴。
2 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去”的现状与不足
2.1 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去”的现状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分支较多。从逻辑学的角度分析,目前可以把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分为4类,即武术、健身气功、中国摔跤术、中国民间民俗体育[6]。武术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中在国际传播中传播得最好的一种体育文化,是目前我国体育文化“走进”奥运会进程最近的一种体育文化形式。早在1936年,郑怀贤带领一支“国术表演队”亮相柏林奥运会开始,武术就已经开始与奥运会结下情缘。从20世纪开始,就有无数的民族传统武术高手走出国门,传播中华武术。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武术更是作为一种文化属性出现在奥运会上。在“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构想出台以后,武术更是进入了蓬勃发展期,世界武术锦标赛、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世界太极拳锦标赛、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散打世界杯等多项国际赛事开展得如火如荼。在今天,武术已经进入了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国际体育比赛,武术所承载的和平、友谊、团结的精神承接于世界体育精神,武术文化必将带给人类更加深厚的内涵[7]。
健身气功发源于我国民间,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当前健身气功在全球的文化发展中日新月异,2011年,健身气功活动获得了奥委会颁发的“发展与促进奖”。中国健身协会也多次组织代表团赴美、西方国家展开交流,对健身气功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8]。中国摔跤术是我国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可分为中国式摔跤、蒙古式摔跤等,摔跤文化起源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古代摔跤活动。摔跤不仅具有观赏性,还具有巨大的健身功效,深受世界各国的喜爱。近年来,在国家与奥运会的大力推广下,摔跤在国内外深受人们喜爱。中国民间民俗文化种类繁多,舞龙舞狮、陀螺、高跷等体育项目已经形成了民族特色鲜明的体育节庆品牌。赛龙舟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已经风靡亚洲,在亚运会上独树一帜。未来,在体育强国建成之时,我国的体育文化必将走向一个更高的平台。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不断传承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我国体育文化的繁荣稳定、民族团结,在走出国门时还承载着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文化外交的重要意义。在为国家发展持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还承载着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带动国家文化发展的积极意义。
2.2 中华民族优秀体育文化“走出去”的发展不足
2.2.1 缺乏有力的体育国际话语权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国际话语权是指“对国际事务、事件的定义权,以及对于国际标准以及国际规则的制定权,对具有争议事件的裁判权”[9]。国际话语权是评价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国家参与国际事务、国际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关键时期,但综合衡量,我国的国家体育实力上升较快,而体育国际话语权发展缓慢,已经不能满足我国体育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求[10]。总结文献可以发现,致使国际话语权发展缓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国际话语权研究发展较迟。通过文献搜集,了解到目前我国国际话语权研究最早的文献始于2006年,在此之前,国内鲜有研究国际话语权的文献,这也从侧面映射出我国前期对于国际话语权的重视程度不够。第二,国际体坛缺乏影响力。在国际体育博弈中,我国金牌总量虽然名列前茅,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三大球、田径短跑等项目却始终发展缓慢,国际竞争影响力不足,难以在国际上形成有分量的国家话语权[11]。第三,国际级仲裁人才缺失,难以进入国际体育组织核心部门。我国现代体育项目发展较晚,在国内的教育体系中,综合性的体育人才培养严重缺失,国际级仲裁人员比例极低。以2020年东京奥运会为例,在足球项目中,裁判员25名,助理裁判员50名,视频助理裁判员20名,候补裁判员4名,其中中国籍裁判员仅有傅明一人,且为视频助理裁判员,可见中国体育在体育仲裁界话语权缺失,仲裁人员严重缺乏。
2.2.2 国际体育影响传播力度不足
传播中华体育文化的前提是提升体育传播的力度。然而,我国体育影响的传播力度却始终处于末势地位,这与我国的国情是紧密相关的。我国现代化事业起步较晚,到20 世纪80 年代,中国才真正开始走上追逐世界步伐的道路,这也致使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的起步较晚,发展缓慢。我国在1985年开始试办体育新闻学专业,1989 年正式设立体育新闻专业,截至目前,我国体育新闻学也只有30 年左右的历史。体育新闻没有形成系统的体育文化的传播与接收功能。由于体育新闻传播的劣势,国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事件难以及时在国际上传播,难以在国际上建立体育影响力。同时,由于新闻传播的劣势,国家忽略了竞技体育国际巨星的全球推广。与国际巨星在中国体育界的高知名度相比,外国年轻人对我国的体育明星一无所知[12]。竞技体育明星是传播国家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美国体育发展离不开互联网体育新闻传播。中国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知道乔丹、科比、詹姆斯等欧美体育明星,而我国的竞技明星在世界上却鲜有人知。
2.2.3 中华传统优秀体育文化国际传播项目配套不足
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一方面要求其文化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要求具有完善的文化配套设施。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主要依靠门派传承和口手相传,其书籍记录极少,在历史的长河中,保存下来的更是少之又少,缺乏传播媒介。除少数体育项目如武术、龙舟等有固定的体育文化书籍、光盘和视频外,其他传统体育文化鲜有相关的书籍、光盘和视频,这也是限制其国际传播的一个重要的短板。目前,由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形式较为单一,其配套设施的供应也仅限制于已有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配套设施[13]。文化的配套设施存在不足,传统体育文化在国际传播中就难以具有影响力,难以在世界文化中心屹立于林,因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配套设施不足是影响其国际传播的重要一环。
2.2.4 运动员体育文化的教育不足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体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我国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相比以前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始终存在竞技运动员文化素质水平偏低的问题,运动员个人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14]。运动员在国际比赛的赛场上,其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具有高素质文化水平的运动员是传播国家声音,维护国家利益的主攻手。我国体育的发展主要历经3 个时期,分别是“体教分离”时期、“体教结合”时期以及如今的“体教融合”时期。在“体教分离”时期,我国的竞技体育脱离了学校这个载体,只注重运动员的成绩,而忽视了运动员文化综合素质的培养。到“体教结合”时期,国家开始重视对于运动员文化素质的培养,但受制于基础设施,以及国家对于竞技成绩需求的影响,体教结合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在今天的“体教结合”时期,对于提高运动员文化素养的问题已经提升到了新的地位,运动员文化素养偏低的弊端日益显现。新的体育教育的培养路径仍在探索研究中,如何在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基础上,综合培养运动员的文化素养,仍是学者们探究的问题。
3 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去”路径战略
3.1 强化理论研究,重视本土文化传承
理论指导实践,所以理论文化的研究是文化传承重要的环节之一。要尽快建立完善的中华优秀体育文化的理论体系,从而从本质上扩大中华优秀体育文化的影响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源泉,这使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有着“点到为止”“止戈为武”的尚力精神[15]。中华优秀体育文化多出自民间,民族体育形式的诞生往往具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如赛龙舟在文史中记载的起源至少就有两种,第一种是指为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第二种是指五月五日这一天是龙之日,为祭祀龙而产生。仅仅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就有两种起源传说,可见我国体育文化具有其他体育文化所不具有的文化起源特征。把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整理成文化体系,这既是对我国文化理论的一种研究,也是传承文化必须具备的条件,更要注重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问题,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当前,我国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都面临着传承凋零的问题。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原本的部分文化形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传统文化形式面临失传的文化危机。我国体育文化的传承主要来源于民间的口手相传,这种传承体系适应于相对封闭的社会体系,对于文化“走出去”却极难实现。因此,只有尽快地建立科学的文化体系,系统地把中华优秀体育文化建成理论体系,完善传统体育文化的配套设施,才能更有利于中华优秀体育文化“走出去”,化解体育文化传承的危机。
3.2 强化体育文化嵌入,实现体育文化突围
中华优秀体育文化“走出去”不仅是一种体育文化的传播,还代表着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在国际上发挥的影响力。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嵌入世界体育文化中,从“嵌入融合”到最后的“突围传播”是一个缓慢的文化传播过程。在嵌入融合的过程中,中华体育文化要在世界体育的大舞台上传播中国体育的声音,树立好中国体育的形象。文化的嵌入不仅仅是针对于体育文化的嵌入,在国际上,想要实现中国体育的飞跃发展,就要解决当前中华体育文化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难题。中国体育目前在国际上缺乏话语权,导致其影响力不足,这相对限制了中华体育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文化的嵌入就是要使中国体育在国际上逐渐发展话语权,遵循当前国际对于文化传播的逻辑。中华体育文化应按照已有的规则进入国际体育文化体系中,逐步发展,在已有的体系下壮大国际体育话语权,最终实现体育文化的突围,提升属于中国的国际体育话语权。
中华体育文化实现文化嵌入,在理论与实践上,都要借鉴已经发展成熟的体育文化的传播案例。当前,我国体育文化众多形式中,在国际上发展最好的是中国武术,武术因具有丰富的动作姿势,悠久的文化底蕴而风靡全球。中华体育文化要借助武术文化的传播路径进行国际传播。武术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套独有的传播模式,建立了国际武联,举办了国际级武术大赛。武术既具有独有的文化风格,又隶属于中华体育文化中的一部分,在国际武术交流开展的同时,加入其他形式的体育文化,带动中华体育文化的传播发展。在体育文化“走出去”的时候也不可忽略不同国家的项目差异以及各国体育文化受众的差异。在文化传播中,要有针对性地实现文化嵌入,从而实现文化认可,实现从文化表象向文化内涵的转变[16]。只有如此,借助多种路径,实现文化的嵌入,在国际多元的文化基础上寻找自己的位置,获得文化认同,深入文化交融,最终才能实现体育文化的突围,中华优秀体育文化“走出去”才有实质基础,才能传播中华文化,发出中国声音。
3.3 以“点—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带动国内体育文化传播交流
中华优秀体育文化“走出去”,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积累的过程。要充分利用以点带动,以点进行的扩散化发展,实现国内外的体育文化的双向传播交流。所谓的以点带动,就是国内优先建设个别世界著名体育城市,从而带动全国体育文化的发展。世界著名体育城市的建设,与体育的社会化、生活化、生产化是密不可分的。全球著名城市是指,“在全球范围内被公认的具有极强体育特色的世界级城市,承担起高层次、专业化的体育服务功能,在全球体育文化生态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起到枢纽作用,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体育影响力和辐射力。”[17]世界级著名体育城市具有公认的体育传播能力及体育文化主导地位,因此利用著名体育城市传播体育文化是可行的。当前,我国对于世界著名体育城市的建设是滞后的。目前国际上有一定认可度的、由专业机构定期发布的有关国际体育城市评价的榜单主要有3 个,分别是英国的Sportcal 公司发布的全球体育城市影响指数(GSI Cities Indices)、Sport Business 公司开展的世界顶级体育城市奖评选(Ultimate Sports Cities Awards)以及BCW(BursonCohn &Wolfe)传播公司推出的世界体育城市排行榜(Sport City Ranking)。综合以上3个公司公布的数据来看,在Sportcal 公司发布的数据中,只有举办过奥运会的中国北京入选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前十[18],其他城市无缘入选。可见,我国在著名体育城市建设方面是缺失的。通过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可以吸引全球顶尖的体育人才,这对于体育文化的传播是极具优势的。且全球著名城市的一个建设指标就是是否举办过大型体育赛事,大型赛事的平台,也是体育文化宣传的一个有利路径。如北京2022 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其吉祥物“冰墩墩”文化迅速进入全球视野,并引起了一定的文化热潮。因此,优先建设个别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对于我国体育文化“走出去”是必不可少的。
4 结语
中华优秀体育文化“走出去”的初心是实现世界体育文化繁荣,为各国人民体育发展提供了交流与借鉴。但美好的生活是靠奋斗得来的,想要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还需要祖国强大的文化底蕴、强大的实力来支撑。发展国际体育话语权,建设国际体育城市都是实现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环。同时,体育文化的发展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国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体育强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文化的内涵是丰富的,它不仅包含着强健体魄的价值,还承载着实现民族崛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中华体育文化“走出去”的同时,要不断拓宽路径,不断丰富中华体育文化的内涵,探索文化发展的积极意义,展现大国的文化气概,为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贡献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