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卓越,奋发有为

2023-10-01陈勇鸣

上海企业 2023年2期
关键词:上海

陈勇鸣

导 语

虎跃前程去,兔携好运来。1月中旬,成功召开的上海两会引发了国内和国际的广泛关注。GDP连续两年突破4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7.9万元……上海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用翔实的数据表明: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城市,实至名归。

2023年,不仅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更是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行动之年。新的一年,“要一棒接着一棒干,让上海未来更加美好的蓝图,在新的时间坐标上、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展开。”1月14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讲话指出,当前上海“必须锚定共同的追求、进行非凡的创造、发扬实干的精神、彰显同心的力量,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1月29日,癸卯兔年开工第二天,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推出十项行动32条政策措施,大力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一元复始气象新,初心如炬开新程。这座光荣之城已经展现奋楫争先的起跑状态,让我们坚定信心,将在新的赶考路上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冲击,2022年上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652.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0.2%,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在今年上海两会上提出,开局就要开出新境界、开出新成就、开出精气神。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新年新目标:2023年全市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5.5%以上。

5.5%预期目标的提出有多重思量:一是考虑现实可能。上海承担的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溢出带动效应正在加快释放,去年出台的一大批稳增长、促发展政策效应也在持续显现,再加上去年基数较低的客观因素,使得实现这一目标有足够的支撑;二是考虑发展需要。上海希望通过量的合理增长,为更充分的就业、更稳定的物价创造更好的条件,这样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三是考虑远近平衡,以更好地实现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十四五”时期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相比全国各地2022年初拟定的增长目标,今年21个省份对2023年的增长目标作了下调,下调幅度在0.5到1个百分点不等。其中,将GDP增速目标定在6%左右和6%以上的有20个省市,将GDP增速目标定在5%左右或5%以上的有9个,定在4.5%的1个,北京。定在4%的1个,天津。相比全国各省市,上海5.5%以上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应该说是比较稳健的。

上海必须牢记“国之大者”、更好服务大局

尽管去年上海经济受到疫情冲击,增速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二,但上海经济基本面没有变,“五个中心”建设仍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国际经济中心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经济总量连续两年保持在4万亿元以上;世界银行2021全球城市GDP排名中,上海名列第4,亚洲第2;全球城市实验室编制的2022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上海位居全球第8。

国际金融中心全球影响力逐渐增强,2022年,全市金融市场成交额2932.98万亿元,同比增长16.8%。2022年,上海实到外资继续创新高,达到235亿美元,已经连续三年稳定在200亿美元以上。其中,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0家,外资研发中心25家,截至2022年底,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在沪的外资企业超过6万家。2022年9月,英国独立智库Z/Yen发布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上海位居第6位。由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课题组编制的《2022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评价指数报告》显示,上海在2022年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综合排名,较2021年上升两位,位列全球第六。

国际贸易中心集聚辐射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底,上海市商务委会同相关单位已认定5批累计232家贸易型总部和4批累计388家民营企业总部。1月上旬,正在对拟认定为贸易型总部的29家企业和拟认定为民营总部的113家企业进行公示。上海关区进出口、服务贸易进出口分别占全国1/5和1/4。2022年,上海口岸进出口总额达到10.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提高到3.6%左右,继续保持世界城市首位。离岸经贸业务企业名单扩大至577家,支持布局海外仓数量达110个。国际航运中心服务功能持续完善。“2022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中,上海位列世界第3,跻身全球顶级航运中心之列。2022年,上海集装箱吞吐量4730.3万国际标准箱,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水水中转量突破250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3%。

国际科创中心基本框架初步形成。上海位列2022年全球“最佳科技集群”第6位。《2022“理想之城”全球高水平科学家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北京、上海、纽约、伦敦、波士顿高水平科学家人数位列全球20座主要城市前五位。最新上线的《自然》增刊“2022年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分析全球主要城市和都市圈2021年在自然指数追踪下的82种自然科学期刊中的科研产出情况。“2022年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前五位城市为北京、纽约、上海、波士顿和旧金山。在沪有永久居留证的外籍人才超过1.1万人;全市累计核发的外国人工作许可证超过37万张;直接落户、引进的留学回国人才累计超过27万人。这三个指标均为全国第一。此外,去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例預计达到4.2%左右,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0件左右,提前完成上海“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0件左右。又有一批新的重大科技成果问世,如首台国产质子治疗装置、全球首创糖尿病新药、航母“福建号”、梦天实验舱等,这些都凝聚着大量上海科技创新的智慧和力量。

必须深化改革开放、锐意创新创造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之一。临港新片区将聚焦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两个重点,持续深化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和人员从业自由及信息快捷联通便利,重点突出制度型开放;在数字经济、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加大差异化的制度创新探索力度。重点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建设全球动力之城,加快构建航空、航天、汽车、海洋、能源五大动力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集成电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重点增强全球服务功能。大力培育科技金融、跨境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促进离岸贸易、数字贸易等新型国际贸易加快发展,放大沿海捎带、保税油气加注等重大航运政策的创新效应。

在浦东先行先试带动下,上海产业结构转型加速。上海业已初步构建以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六大重点产业为支撑、新赛道产业加速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新型产业体系。上海正在强化“2+3+6+4+5”布局,“2”即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生态化转型;“3+6”就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和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4+5”就是四大新赛道产业和五大未来产业方向,上海围绕数字经济新赛道、绿色低碳新赛道、元宇宙新赛道、智能终端新赛道研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目标到2025年,上海智能终端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培育五千亿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千亿级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虚拟现实等电子终端产业,百亿级智能机器人产业。

2022年9月24日,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目标到2030年未来产业产值达5000亿元左右,到2035年形成若干领跑全球的前沿产业集群,涉及智能计算、通用AI、量子科技、6G技术等。未来10年,上海将重点打造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3D技术、无人技术、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医疗服务、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医疗器械、互联网医疗、健康养老、体育、文化娱乐、教育产业。通过ABCD(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 chain、云计算Cloud、数据Data)+5G新技术的力量推动产业周期快速迭代。

2021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宣布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率先开展国际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至2024年左右形成一批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1年9月18日,《上海市建設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公布,聚焦七个方面,提出28项任务,为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画出路径图。2021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79亿元,增长13.5%,零售总额全国第一。2022年,受疫情冲击,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42.14亿元,同比下降9.1%,仍保持全国第一消费城市。

与此同时,上海提出打造全球消费品集散中心。对于国际消费中心来说,拥有全球性的集散作用格外重要。香港、新加坡等国际消费中心,本地消费体量并不大,更多来自开放型经济下对人流、物流的集聚。第一,构建融合全球消费资源聚集地;第二,推动多领域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第三,打造引领全球消费潮流新高地;第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标志性商圈;第五,营造具有全球吸引力消费环境;第六,完善国际消费政策和制度体系;第七,构建区域协同产业联动新格局。英国拉夫堡大学国际研究中心《全球城市序列排名》(GaWC2020年)统计100家全球服务商企业分布情况,70%以上的100家全球服务商企业在中国上海都设有机构。上海是全球100家全球服务商企业最集中的城市之一。

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上海要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两会提出要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画卷。上海是中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也是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据上海市健康卫生委报道,2021年底,上海平均预期寿命84.11岁,其中男性81.3岁,女性86.40岁;按常住人口测算,上海60岁以上老人581万,占上海常住人口23.4%;按户籍人口测算,上海60岁以上老人542.22万人,占户籍人口36.3%。上海是除香港、澳门外全国平均预期寿命最高的城市,也是全球高寿城市之一。如今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从原来的“防感染”到现在“保健康、防重症”,上海任务吃重。除了要迅速提升ICU床位,配备重症医护人员外,上海还有针对性地加强药品等资源储备,新药研发生产,更多地关爱医护人员,并建立重点人群与医疗机构对接机制,畅通绿色通道,尽最大努力提升救治效果,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尽管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预期目标任务。但是,2022年全国实际需要就业的至少16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就达1076万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174万人,压力更大。2023年仅考研人数就达474万人。报名国考的人突破250万,今年国考录取人数3.71万人,竞争比例高达60:1。2022年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16岁至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6.7%,25岁至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8%。年轻人失业率是成年人失业率的3.5倍,9月份达4.6倍。国际上该指标一般为2.5至3倍。目前,美国是3.0倍,日本、德国、以色列、瑞士在2倍左右。2022年上海全市新增就业岗位56.35万个,12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3%。年轻人失业率与成年人失业率数据没有公布。根据《2022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90后年轻人普遍倾向于奔赴城区人口1000万人以上的超大城市,2010—2020年期间,90后占比增长超60%。其中,深圳、上海是90后增长比例最大的两座城市,占比均提高有一倍之多。上海除奉贤、金山、崇明以外的每个区,90后比例都增长80%以上。长宁、徐汇、闵行等区,更是超120%。因此,上海年轻人失业率可能更高些。2022年,上海城镇新增就业56.35万个,而2017年至2021年的5年里上海新增就业平均数是59.11万个,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63.51万个。2022年,上海新设市场主体41.5万户,而2021年,上海新设市场主体52.01万户。

另外,要关注小微企业销注比(吊销注销数量/注册数量)。2018年,全国小微企业销注比(吊销注销数量/注册数量)是3.71%,到2020年飙升至70.96%,2020年全国小微企业注册数量613万家,较2019年减少56.3%,而年度注销数量却高达 435万家,较2019年增加84.3%,为历史峰值水平。2022年上半年,全国小微企业销注比33.8%。从上海市场监管局官网查到,2022年12月份上海注册内资企业22057家,注销内资企业8763家,内资企业销注比39.7%,12月份注册外资企业190家,注销外资企业181家。外资企业销注比95.3%,当然一个月数据有较大的局限性。

因此,上海今年要把稳就业摆在更突出的位置,确保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5万个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一是强化稳岗扩就业政策。落实落细各项助企纾困措施,发挥政策组合效应,切实稳定就业存量,降低小微企业销注比;二是强化创业倍增效应。完善创业融资担保、场地支持、开办便利等相关扶持政策措施,提高小微企业存活率;三是强化重点群体帮扶,首先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岗位推荐、就业见习等措施要进一步完善提升。同时,要精准做好困难群体就业援助,确保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四是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技能培训标准化建设工程,提高培训实效;五是强化就业新业态下劳动者权益保障,关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和零工经济带来的就业新情况、新特点,如有就业无门槛、有劳动无单位、有上班无下班、有报酬无工资、有伤残无工伤、有风险无保险,加快制定政策措施,补齐法律短板。维护好出租车司机、卡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等的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上海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我去上海参加“四大”啦
上海,及上海以南
上海城投
上海之巅
上海城投
上海城投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上海的新使命
上海“进博”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