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独奏曲《查尔达什舞曲》的演奏技巧分析
2023-09-30金子涵
摘 要:《查尔达什舞曲》是吉普赛民族的一种舞曲的形式,吉普赛民族音乐的特点是将悲伤和喜悦的情绪都展现到极致,所以演奏者可以从力度和音色上的变化去迎合《查尔达什舞曲》的情绪。这首乐曲不仅在小提琴界流传甚广,也被改编成多种乐器的独奏曲和合奏曲。本文对小提琴独奏曲《查尔达什舞曲》的演奏进行分析,掌握其创作背景和演奏技巧,可以为小提琴演奏者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演奏水平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查尔达什舞曲》;小提琴;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26-00-03
《查尔达什舞曲》是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维托里奥·蒙蒂的代表作之一,他结合自己对匈牙利和吉普赛音乐特点的理解,创作出了这首小提琴曲。这首乐曲诞生于1904年,虽然这首《查尔达什舞曲》是意大利人所作的,但这首舞曲却是匈牙利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调式,历史非常悠久。“查尔达什”这个词在当地的语言中是小酒馆的意思,顾名思义就是大家在小酒馆里酒足饭饱之后跳的舞,最早把查尔达什作为一种舞曲大约是在1820年,它是沿用了一种历史更悠久的匈牙利传统舞蹈Verbunkos,其音乐结构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拉绍”(Lassau)速度徐缓而富于歌唱性,2/4或4/8拍子;第二部分“弗里斯”(Friss),2/4拍,节奏鲜明,速度迅疾且情绪热烈。但这种舞蹈在当时更多地用于皇家軍队、祭祀等比较正式的场合。而查尔达什则受到了各个阶层的喜爱,大家可以无时无刻没有限制地享受这种音乐,所以它的风靡就是顺理成章的。直到今天,但凡涉及匈牙利的民族旋律,基本上都脱离不了查尔达什的范畴。
一、优美而抒情的第一部分(拉绍)演奏难点
乐曲采用两拍子的节奏,乐曲结构由速度缓慢的“拉绍”和情绪激烈的“弗里斯”两部分组成,这两段旋律充分地体现了匈牙利和吉普赛的音乐特点。在演奏这个部分时,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单弦高把位换把演奏
乐曲的开始是弱起全部在G弦上演奏(第5-13小节)(见谱例1),抒情中又带有一丝忧郁,广板对应的是《查尔达什舞曲》中的独舞部分“拉绍”,节奏自由宽广而悠扬。开头的三个音要加一个滑音,但不要为了表现而去表现将滑音滑得太慢。这里的难点在于这一乐句中有几处八度关系,在小提琴演奏时每多换一次把位就多一丝潜在失误的风险。音准是衡量小提琴演奏者演奏好与坏最直观的因素之一,所以说换把作为小提琴音乐演奏中特殊的一项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大换把的要求第一是要通顺,第二是要有把握性和准确性。起初的la-la是八度,笔者建议使用2指演奏,因为中指的揉弦幅度更大、更有力量,能够增强表现力,包括后面的si-si也是同样的原理[1]。
在平时练习下行换把时,很多人左手直接跳了下来,琴随之也有一个掉下来的动作,这种方式是不正确的。正确的换把方式应该是手一直在滑,琴头保持不动。身体站稳做到正确的身体姿势,换把前释放琴弦和手指的压力。换把时,在弦的顶部滑行,当到一个新音符时,保持不滑音的手指放松,保持肘部力量不变。在离开前一个音时,先在心里预设好下一个音的音高。集中注意力,并良好地执行换把,整个手臂都要参与换把。滑音时,保持手指角度不变,换弓前到达把位。
(二)运弓
乐曲的开始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G弦高把位的音色容易拉得声嘶力竭,很多演奏者在这里演奏得不够厚重,甚至还存在换弦演奏的行为。G弦在发声方法上,右手需要更多力量和控制运弓的角度,乐曲情感不同弓杆向外侧的角度也不同,强的部分弓杆不需要侧的角度很大,需要更多的弓毛和摩擦力来接触琴弦;轻柔的部分则需要向外侧的角度小一点,用少的弓毛接触琴弦来处理抒情柔美的情感表达。持弓时手臂要自然放松以便可以自如地控制手臂肌肉来演奏出强弱的变化。如果沿用拉其他琴弦的方式来拉G弦就会显得力度不足,震动不充分。琴弓咬住琴弦往上推,要将音头拉出来,而不完全是虚的。后面有一个上顿弓,需要在弓根上演奏。右手运弓时手腕要画圆形,用手腕较小的力量去带动琴弓,而不是整个手臂的力量,否则会显得笨重。后面的运弓技巧与之前的大致相同[2]。
(三)附点节奏的演奏
在小提琴演奏中,附点节奏算不上难点,但附点音符的演奏是容易被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忽视的,演奏者很容易将附点音符的时值拉得平均。但是在我们平时练习的过程中,为了音准可以拆解开练习。在这首《查尔达什舞曲》中,附点节奏的演奏可谓是相当的重要。因为这是吉普赛音乐的节奏型之一,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例如,在演奏第14-21小节时(见谱例2)不能有丝毫的迟疑,必须决断。这一乐句模仿的是黑管铿锵有力的演奏。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演奏第14、15和第19这三个小节的附点节奏时,拍点要清晰,而且在演奏的时候,为了让舞曲的感觉更加强烈,附点出来的时机应该稍稍向后。随后的一句与前一句形成富有诗意的对仗,仿佛用手在琴上用音乐的语言诉说故事。区别于其他作品第一段的弱收,《查尔达什舞曲》是比较豪迈强力度的收尾[3]。
二、欢快而热烈的第二部分(弗里斯)段落演奏难点
音乐进入“弗里斯”的部分,充满了欢乐和高涨的情绪。这段是由十六分音符构成的A和B两个不同乐句的片段,并且还使用了切分的节奏,使得这首曲子充满了激情。在经过一个过渡部分之后,音符便不再呈密集状态分布,节奏也变得舒缓。此时,从神秘而又深邃的d小调转入明亮而舒缓的D大调。充满歌唱性的主题旋律,轻柔的双音缓缓响起,简单而悦耳的曲调,在小提琴的演奏下,让人有一种置身于山谷中的空灵之感,神清气爽。接下来,乐曲在重复B段十六分音符组成的乐句后,转到了从A段演变而来以大调演奏的明朗曲调,再次将乐曲推向高潮,最终以明朗的大调收尾。关于这部分的演奏的要求及演奏技巧归纳如下。
(一)快速音符的演奏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范围中,对演奏的难度划分还是停留在更快、更高、更强。当小提琴演奏连续快速的音符时,特别是一些高难度、技术含量较高的音乐作品时,指法和弓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能帮助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高效地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在第38、39小节中(见谱例3),是一小节八个上方带点的十六分音符,而且每小节第一个十六分音符前面还有两个装饰音,曲子本身到这里的速度已经很快了,所以在跳弓的情形下第一个音再加上装饰音是没办法演奏的,所以笔者建议演奏者在演奏此处时第一个音用比较长的弓子来拉,第二个音之前也不需要断,把第一和第二个音用分弓拉出来,从第二个音的结尾开始跳,这样在快速演奏之后才能够演奏得清楚。很多演奏者认为自己演奏得不好是因为小拇指的装饰音不够有力,笔者建议把它改成三指,四把位三指和二指,把位的顺序依次为四三二一,在此基础上做装饰音。这段虽然速度快,但演奏起来的指法并不复杂,基本上都是重复,除了有一句换弦略微有些复杂,大部分只要平时稍加练习并不难做到,甚至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把速度飙到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另外,还需要注意的地方是,这里的装饰音只有手指有力是不够的,运弓还要有爆发力,右手食指需要向下压[4]。
(二)连续切分节奏的演奏
切分节奏是一种有别于常规韵律的节奏,它改变了正常律动中的重音规律。比如从100-109小节,就会出现一连串的切分节奏,这是一个节奏很难掌握的地方,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节奏变得更快更好。另外,在练习连环上弓时,应注意琴弓应先接触琴弦,之后再离开弦,两者缺一不可。
(三)双音旋律线
在这段快板中,伴奏声部演奏的是同样的旋律,会给独奏起到非常好的支撑作用。双音部分建议演奏者把主旋律连贯起来,把双音拆解成单旋律,熟悉这段旋律以后,就会自然地认定这个旋律的音准,手指根据这段旋律的音准向下贴音程关系,就会容易很多。比如,六度、三度、五度的双音,如果演奏者的演奏技术还不够成熟,先不要强迫自己去拉双音。一首曲子如果由从浅入深的角度去了解的话,先把它分解,先拉單音,在单音最丰满的时候加上双音和弦[5]。
(四)泛音的演奏
在小提琴的演奏中,泛音主要有自然泛音和人工泛音两种。这首《查尔达什舞曲》要求演奏的是人工泛音。这段演奏是容易出现瑕疵的,我们先要学会识别出泛音。第70-85小节(见谱例4)最高的一排是泛音发出的实际音高,下边相对应的有空心和实心的记号,空心的叫虚按,虚按就是轻轻地搭在上面;实心的叫实按,实按就是用力把弦按下去。人工泛音对音准的要求极高,演奏泛音最重要的是清晰。关于这段泛音的演奏,除了日常的慢速练习外,还要有一些辅助性的练习。一指和四指的四度配合,纯四度按实一指,虚按四指,一实一虚之间拉出人工泛音。演奏泛音对左手的手形要求是非常高的,按不准就会出现杂音,必须按在re的上面松开。因为泛音的手指宽度和八度的手指宽度是相同的,在演奏泛音时,尽量选择运用长弓进行演奏,使演奏出来的泛音悦耳动听[6]。
(五)跳弓
演奏跳弓有几个关键点,一是琴弓的弹跳点如何找,二是右手都有哪些部位来带动琴弓的快速运行。练习跳弓的时候可以先把弓子放在弓尖演trem,在拉急速的快弓时大臂和小臂几乎没有动作,主要是靠手指和手腕来带动弓子的运行,然后逐渐将弓子上移,上移到中弓部分的时候,弓子就会比较自然稳定地跳起来,那么这里就是弓子的最佳弹跳点。如果需要演奏更有力量的跳弓,加入小臂的动作即可。有的演奏者会认为在演奏第86小节时右手的跳弓难度很大,但作者蒙蒂其实已经为我们设计的很巧妙了,这里的跳弓除了是在一根弦上,就是每四个音在拍点上换弦,可以说是最初级的跳弓练习了。
三、结束语
蒙蒂的这首小提琴独奏曲《查尔达什舞曲》整个音乐极具张力,扣人心弦,热烈奔放。它的旋律就像是一只翩翩起舞的精灵,时而潜入大海深处,走进海神金碧辉煌的宫殿,时而轻声细语时而冲上云霄起舞,让人心驰神往。每一次演奏,都能带给听众不一样的感受。《查尔达什舞曲》所需要用到的技巧有很多,其中有些技巧并不简单,但笔者认为这首曲子实际演奏的难度远不如听起来那么难。本文笔者通过对小提琴曲《查尔达什舞曲》的分析,希望能为小提琴演奏者进一步理解、诠释和演奏该作品提供帮助。如果演奏者在舞台上极具表现力地将这一首乐曲完整演绎出来,能够树立起拉琴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戛威.小提琴演奏中的左手技巧及其训练研究[J].大众文艺,2011(15):33-34.
[2]曹映雪.论小提琴演奏中的技巧——揉弦[D].中央音乐学院,2016.
[3]刘自力.节奏的灵动——谈小提琴演奏中的弹性节奏[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4(03):57-60.
[4]林雅.小提琴曲《查尔达什》演奏分析[J].音乐大观,2012(01):62.
[5]司徒华城.论小提琴演奏的几个问题(一)[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6(01):79-84.
[6]杨九华.卡尔·弗莱什教学法的延伸——对小提琴教育家罗斯托尔·马克斯的研究[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0(01):77-79.
作者简介:金子涵(1996-),男,黑龙江牡丹江人,硕士,学科教学(音乐)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