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推动策略研究
2023-09-30姜旭凤
[摘 要]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朝着系统化、科学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在分析新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影响的基础上,对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升预算管理执行力、加强资产核算规范化等解决对策。结合新会计准则,阐述财务会计人员应不断创新财务管理理念,探索适合事业单位特点的财务管理模式,加强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和系统,实现财务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分析,提升财务管理效能。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志码:A
事业单位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务管理的规范与高效对于保障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至关重要。近年来,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这些准则的推出不仅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方式进行了革新,更重要的是使财务管理工作在规范化和标准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升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以及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和系统,为事业单位提供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财务管理框架,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从而保障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
1 新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1.1 注重资产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资产管理方面,有助于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事业单位可以根据最新的会计准则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以进一步完善管理准则,提高各部门的预算能力,并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负债和资产情况[1]。同时,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财务部门进行了规范管理,改进了收支流程,优化了人力资源,并提高了会计核算效率。这一系列措施在事业单位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财务部门需要通过实施规范管理,以确保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改善收支流程,减少内部操作风险和错误的发生,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
1.2 强化监督管理,精准掌握财务情况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明确将资产划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将负债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可以依据这一准则的要求,准确核算资产与负债的性质和期限,以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2]。准确掌握财务情况是强化监督管理的基础。事业单位通过遵循新准则的规定,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和披露其财务状况,为国有资产监督提供可靠依据,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通过强化监督管理,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保护国有资产,促进其健康发展。此外,新会计准则的引入促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注重创新和实践。财务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新准则的要求,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财务管理方法和技术,通过创新与实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精确性和应变能力。
1.3 完善绩效机制,提升财务管理能力
新会计准则要求事业单位在遵循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进行财务管理,其关键目标之一是确保会计相關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该准则要求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以权责发生的原则为基础,及时、准确地记录和报告经济交易与事项,旨在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信息的完整性,使利益相关者能够更准确地了解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业绩。通过规范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事业单位能够更准确地记录和披露财务信息,确保财务数据的可靠性,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信任度,为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此外,新会计准则要求充分展现单位的运行成本、社会服务能力以及公共服务管理理念。通过细化财务核算指标和报告要求,事业单位能够更全面地评估自身的运行成本,并衡量社会服务的实际效果,揭示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社会效益,为管理者提供全面的财务信息,以保证决策和资源配置的科学性,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2 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资产管理力度不足
由于事业单位的主要目标是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而非追求盈利,在财务管理中可能对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过于依赖政府的无偿性拨款或补贴,导致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盲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事业单位开始通过国有资产的额外经营活动来增加收入。然而,部分事业单位在实施经营活动过程中面临着财务风险的挑战,主要源于缺乏适应市场环境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无法有效制定合理的策略和措施来应对市场风险,使得资产利用面临较高的市场风险。此外,部分事业单位在内外部投资方面未充分考虑自身的资金风险承受能力,常常超出其风险承受能力范围进行投资。现有的资产管理措施不够完善,无法控制潜在资金风险的发生,导致资金周转困难[3]。
2.2 财务报告缺乏科学性
传统的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营中存在诸多漏洞,这些漏洞对事业单位会计系统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产生了直接影响,包括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以及对特定业务的规定不明确等问题。由于这些漏洞的存在,财务报告在编制过程中难以有效解决相关问题,最终使财务报告失去科学性。此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通常以法规未明确规定的内容不予执行为原则,只注重表面规定的实施,忽视对财务报告科学性和准确性的追求,也忽略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等准则之外的要求,进一步降低了财务报告的科学性。财务报告缺乏科学性直接影响上级对事业单位资金流动情况的认知。上级管理者基于这些不精确的报告作出决策时,可能误判资金流动状况,无法及时且准确地调整事业单位的运行方向,导致事业单位内部发生重大损失,进一步降低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质量。
2.3 绩效评价有待完善
根据传统会计制度,无论事业单位产生的资金流动是否出现在本期,都会被财务管理部门当作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可能导致事业单位的资金报告缺乏精准性和科学性,并容易出现虚报的现象。在事业单位中,由于资金流动的处理方式存在不合理性,虚报现象屡见不鲜。这可能是因为财务管理部门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将未发生的资金流动计入本期的收入或支出,以达到满足预算要求、提升业绩等目的,致使财务报告无法真实且全面地反映单位的运行成本和工作效益。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受到了严重影响[4]。由于财务报告无法提供准确和全面的数据,上级领导可能无法正确判断单位的财务状况、经济效益和绩效表现,对单位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4 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由于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岗位人员较为固定,且竞争压力小,若无任何违法乱纪行为,将履行终身聘用制。正是这种工作氛围,使得财务管理人员很难自觉提升自身的技术与素养,不能与时俱进地采用现代财务管理方法开展工作,导致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效率无法提升。此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岗位大多为中年群体,虽熟练掌握一定的信息操作技术,但新的现代化办公软件利用操作不够熟练,制约财务管理的高效实施。
3 新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推动策略
3.1 树立预算管理理念,提升预算管理执行力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5]。为了在财务管理中有效开展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事业单位需加强预算的全过程管理,制定明确的预算流程和标准,以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此外,科学监督预算管理部门的工作也至关重要。事业单位可通过建立独立的预算管理监督机构,对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从而推动预算管理部门提升其预算编制水平。这些创新性的措施有助于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性,为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制定运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财务管理的有效运作。在新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应正确认识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引导财务人员树立资产管理意识,有序管理和明确记录事业单位的各项资产,并使其具备预算管理理念,加大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这能够进一步推动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度,为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制定运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财务管理的有效运作。
3.2 构建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资产核算规范化
为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并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事业单位在执行新会计准则时应持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以确保相应工作符合准则要求,并突出创新性的财务管理措施。首先,事业单位应建立和修订相关制度文件,明确财务管理职责和流程,并制定规范的操作指南和准则,以提高财务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这种制度化的管理方式具有创新性,能够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其次,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和严格监督,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以强化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和准确性。这一创新性的措施能够增强财务管理的风险防范能力,并保障财务数据的可靠性。此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需要不断优化财务管理制度,以实现长远发展。这包括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共同制定和完善财务管理的政策和规划,进一步促进创新性的财务管理措施的实施。同时,事业单位应促进财务核算、预算以及管理的统一发展,确保各项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决策提供可靠的财务依据。这种综合性的财务管理措施能够提高财务管理的综合效能,突出创新性的管理理念。在新会计准则的指导下,事业单位应制定更加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资产核算的各个环节。会计人员应采用信息化财务管理方式,灵活应用新会计准则,提高对准则的理解程度,并增强个人的学习能力,为信息化财务管理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6]。
3.3 升级财务系统软件,提升财务工作信息水平
为适应新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事业单位需改造升级财务系统软件,并在财务软件中融入会计科目、会计要素等,以满足新会计准则在核算方面的要求。这一创新性举措能够为财务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同时确保系统数据的准确性。事业单位在设计财务系统软件时,应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进行深入融合,使其形成综合性的财务系统。这种综合性系统的设计将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先進技术完善财务管理,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会计工作提供便利,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此外,事业单位应严格执行最新的账务处理要求和相关报表编制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财务数据分析和财务报告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财务状况,并为单位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在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需针对年龄较大、对信息技术接受能力较差的财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整工作岗位,让青年人员进行补位。对于信息技术不熟练的人员,可以采用培训基础知识等方式提升其综合素质,以此提升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管理水平。
3.4 注重人员专业培训,提升人员财务专业素养
首先,制订个性化培训计划。为了提升财务人员的财务专业素养,事业单位可以制订个性化培训计划,根据财务人员的现有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针对性培训。通过对财务人员现有知识和技能的评估,了解其对新会计准则的掌握程度和短板,明确财务人员在新会计准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缺口,确定财务人员在新会计准则方面的培训重点和方向。基于以上评估和分析结果,事业单位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课程。培训课程应当根据财务人员的不同知识和技能缺口,以及个人职业发展需求,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内容[7]。
在课程设计中,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具体业务操作,引导财务人员理解和应用新政策。同时,应确保培训计划的连续性和渐进性,以便财务人员能够逐步提升专业素养。其次,持续学习和自我评估。财务专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要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持续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供经费支持、报销参会费用等方式,鼓励财务人员积极参与行业会议、研讨会和学术讲座,以了解最新的财务管理趋势和前沿技术应用。此外,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估机制,对财务人员的绩效进行定期评估。评估可以包括对财务管理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表现。通过评估结果,单位可以为财务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培训建议,不断提升其财务专业素养。
4 结语
新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推动要求事业单位要具备创新精神并积极应对挑战。在面对困难和变革时,事业单位需要转变观念,加强内部管理和规范化工作,不断完善会计管理制度和流程。同时,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系统,提高财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效率。在新会计准则的推动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迎来了新的机遇,应以全面发展的眼光审视当前面临的困难,并积极采取措施规范会计管理相关工作。通过采用这些创新性的措施,事业单位才能够适应新会计准则的要求,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为实现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蔡立峰.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思考[J]. 财经界,2022(36):54-56.
[2]仇肖醒.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创新[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22):11-13.
[3]李浩然. 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加强与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J]. 财富生活,2022(18):46-48.
[4]徐静. 论新政府会计准则下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J]. 中国总会计师,2022(4):144-146.
[5]胡彦秋.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风险防控与廉政建设研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1):56-58.
[6]邵波.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发展对策[J]. 纳税,2021,15(31):88-89.
[7]胡彦秋.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思考[J]. 今日财富,2021(17):202-204.
[作者简介]姜旭凤,女,广西来宾人,来宾市业余体育运动学校,中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政府会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