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五邑乡村德馨学校建筑调查与建筑纹样研究
2023-09-30时旺弟
时旺弟
摘 要:民国时期的五邑乡村在宗族与华侨的共同努力下,出现了一村一学校的盛景,是当时国内其他乡村教育难以比拟的。以五邑地区潮连乡村德馨学校为例,通过田野调查与访谈法厘清了德馨学校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运用文献法与形态语意学研究了德馨学校建筑装饰纹样的组成方式及纹样含义,并提出了五邑侨乡近代学校建筑保护的策略。
关键词:五邑侨乡;德馨学校;民国学校;建筑纹样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GD21YYS05)阶段性研究成果。
光绪中叶以前,无所谓学校。民国成立后,学堂改学校,实行新学制。五邑侨乡作为当时国内最早接触西方文明的地区之一,“教育兴国”一直以来就是当地民众的集体共识,“念国家积弱如此,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1]。《民国潮连乡志》记载:“惟今者时局迁流,强邻交迫,凡百科学,日新月异,自非开通民智,造就英才……其教育必使知古知今,通达中外,而大大改进者,断不能胶柱而鼓瑟,刻舟而求剑耳。”[2]63因此,在清末民国时期,新式学校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在五邑侨乡的大地上,特别是在乡村地区,新式学校规模小、数量大,形式也十分丰富。如在民国33年时,开平县有中小学校201所,台山县有中小学校1061所[3]。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变化,目前五邑侨乡大部分的新式学校完全被停用,甚至荒废、倒塌,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本文以五邑侨乡潮连岛上的德馨学校为研究对象,调查德馨学校的发展历史,通过分析学校建筑装饰纹样的寓意,透析民国五邑乡村民众的审美意识,并尝试对这类建筑遗产提出保护策略。
一、德馨学校的发展与现状
潮连岛位于江门市蓬江区的东北部,四面环岛,潮汐相连,故名为“潮连”。潮连岛上有一“潮门古渡”(建于1836年),有7个渡口,在清末至民国时期是广东省的第二埠头,约在1850-1860年潮连人就开始往外埠谋生,早期主要去到新、马、泰等东南亚国家与港澳台地区,这一批的华侨先民为之后的宗族祠堂与西式学校的建设积累了主要的财富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在1905年至1949年间,潮连乡间创办了众多学校(见表1)。这些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依靠宗族中公偿田的租金、渡江码头收取的费用以及私人赞助,校舍均为氏族的祠堂,其建筑特征即为中国传统祠堂建筑。除了1931年旅外亲友(香港潮连同乡会)筹资建造的德馨学校(如图1),该教学楼区别于以往的祠堂学校,是建国前潮连岛上唯一一所新式学校。此时,这所将近百年的学校建筑依旧设计新颖,未有过时之感。
德馨学校是江门市最早以现代学制创办的小学之一,位于江门市蓬江区潮连镇富岗直街东侧,与渭泉区祠堂相邻(如图2)。渭泉区公祠是区氏族人迁入潮连的第四代后人,德馨学校是由区氏宗族集体捐资、捐地进行修建的,为团结宗族势力,叫后人不忘本源,用区氏始祖宗祠大堂“德馨堂”中“德馨”二字为校名。区氏宗祠为德馨学校图书馆提供了大量古书,区氏族人为学校捐赠了大量实验仪器,配备之完善,很多城市学堂都比不上。
德馨学校前身名为富岗小学,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校址在大纛區渭泉祖榖仓与含薰别墅(富冈区含薰里区氏祖屋与谷仓)。“将全座改建,凡教室书楼礼堂及各房,次第建设。”[2]611922年对含薰别墅进行改建,改名为德馨小学。1931年以区达名①为首提议建新学校,区永耀②设计学校建筑图纸,当地旅外乡亲校友捐资兴建新式教学大楼,1932年8月建成新校舍。新校舍是基于1922年修建的校舍进行改建的,建筑背面保留了青砖墙体,与新建筑采红砖材料形成了鲜明对比。学校占地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5平方米(如图3、图4)。“区冕君尤有实力,筹款贰萬余元。”[2]61被推举为第一任校长。“校有达名堂,校园有亭,以纪念冕君者。校园外运动场数亩,规模宏壮,为一乡之冠。”[2]61为旌表新校的倡导者和主要捐资者,学校设有“达名堂”(礼堂),有校长纪念亭,这是中国传统思想教化,鼓励乡民为善、崇德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在五邑乡间,纪念亭、纪念桥和纪念人的村道路碑随处可见。1982年各地先后设立奖学金,德馨学校于1988年初发起建立奖学金的倡议,并在当年11月颁发首届奖学金,以后每年颁奖一次,奖金有宗族及本族华侨捐资颁发给每一年考上本、硕、博的本族考生,考生往往又将奖金捐回宗祠,以供祠堂日常活动使用,这使祠堂香火一直保持兴旺。
1948年秋,获得了港澳同胞广泛支持的德馨小学中学部正式开课,实现了家乡子弟就近升初中的初衷。1949年后曾先后改称为“潮连五小”“潮东小学”“富岗小学”;1980年恢复现校名。1981年旅港乡亲捐资重修教学楼,增添教学设备。1990年又由旅外乡亲校友筹款添建9室1礼堂的新教学楼,新校园占地786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此时的新教学楼位置与民国建立的旧教学楼相邻并列,在二楼与三楼之间有桥廊相连,可以看出两个教学楼是同时使用的。2001-2004年,进行撤并学校,敦本学校、绍礼学校、德馨小学与潮连中学合并,更名潮连中心学校[4]。至此,民国旧校楼停止使用,2012年德馨学校新校舍由私人经办开设“乐源幼儿园”,保留了德馨学校牌匾及建筑特征,至今仍在使用。
民国旧校楼目前已经荒废,旁边大榕树的根须已经深入了楼顶墙体,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楼存放着富岗金龙活动的工具。在很多传统民俗、祭祀活动中需要舞金龙,金龙的制作技艺与民俗活动也是当地重要的文化遗产。门口放置着若干件桌椅板凳,是当地老人午后、傍晚“聚会”闲聊的场所,他们曾在这里上学,是他们共同的记忆。
二、德馨学校建筑的纹样特征
伴随新式学校的出现,产生了大量的新式建筑,这些新式学校建筑是当时中国精英阶层对传统教育改革的想法、态度,具有科学和民主的内容。德馨学校建筑为现代主义风格,运用了新材料、新技术,以实用功能为主,少装饰,整体建筑干净利落、宏伟壮观,但在其西方现代风格中亦隐藏着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纹样。为了与整体建筑风格保持一致,学校建筑上的中国传统纹样以简单的几何形态为主,如方胜纹、莲花纹、垂帘纹等,通过这些经典的纹样来表达区氏族人与华侨们刻在骨子里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文化认同。
(一)西式建筑新材料与新技术
西式建筑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新材料技术与西方纹样两个方面,如水泥、色彩玻璃、红砖墙体建筑。红砖是工业时代大批量生产的产物,自带现代感、科技感,如英国著名的红砖大学均为科学或工程技术类院校。德馨学校整体采用了红砖材料,且将红砖堆砌的墙体作为装饰直接向外人展示,可见红砖材料是当时财富地位与新进文明的象征。墙体的砌法采用了交替砌合法,即每层砖以一横一纵交替垒砌,也就是一顺一丁交替砌筑的方式,但这种砌法在砖墙尽端需要砍砖,会破坏砖的釉面,影响使用寿命[5]。智慧的设计师在建筑墙体转折处运用石米包边的造型完美地避免了砍砖的问题,但因侧面廊柱面积较小,不适用包边的做法,则通过数理计算方式算好尺寸。潮连水运发达,是当时运输舶来品的交通要塞,为德馨学校的建筑提供了物质基础。如水泥混泥土,五邑地区称“红毛泥”“洋灰”,在民国时期潮连的巷头集市上就有三家水泥铺,就是从国外(英国)进口而来。
(二)西方特色装饰纹样特征
德馨学校建筑上的西方装饰纹样主要拱券、“S”形涡旋、玻璃上的十字花纹、三角形的山墙、罗马柱、莨苕叶纹、圆形窗户(玫瑰花窗)、集聚的石膏脚线条等(如图5)。学校整体装饰纹样简洁,多以线条为主,如在希腊建筑中山墙上都有精美、繁复的山花装饰,圆窗处会有齿轮等复杂装饰,在德馨学校建筑上都一一舍去,代以线条装饰。为了避免过于简单化,在灯饰上的莨苕叶纹样是学校建筑最为“复杂”与精致的纹样了。
1.罗马柱。罗马柱是德馨学校最显著的西方建筑特征,也是欧洲建筑构件的典型代表。在学校建筑正立面有八根塔斯干柱,其中四根是二分之一壁柱(一层与二层各两根),楼顶西式钟楼上有六根塔斯干柱。塔斯干柱式是形态最简洁的罗马柱,上细下粗,柱身没有齿槽,柱础与柱头只有细圆环装饰,极简的线条突显出柱式的承重功能。一层与二层的塔斯干柱数量、位置相同,视觉上相连,加上楼顶钟楼柱式,使学校建筑营造出一种笔直向上、挺拔的精神氛围。罗马柱的尺寸比例的数理关系严谨,也呈现出一种科学的、理性的研究态度。
2.莨苕叶纹。莨苕叶的涡旋纹是古罗马建筑一种重要的装饰母题,通过其形体及雕刻手法的不同可以演变多种装饰形态,一般出现在柱头上。在这里设计师将单片莨苕叶排列成环状运用在顶灯灯饰上,根据灯的位置不同,灯饰莨苕叶纹样有相应的主次变化(如图6)。正门口门廊上的顶灯纹样是向外人展示学校风采的重要“窗口”,最为精美,纹样是A+B+C的组合;其次是一楼大厅正中间的灯饰纹样,纹样是A+C的组合;最后是中间两侧的灯饰,最为简洁,纹样只有C部分。
3.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特征
(1)方胜纹样。方胜纹是中国传统纹样中最古老、最常见的纹样。早在马家窑文化半山型彩陶上就出现菱形纹、网格纹和棋格纹。方胜纹是以两个正方菱形压角、相叠而组成的几何图形或几何纹样,因其同形同心相叠的视觉形态而被世人赋予“同心双合,彼此相通”的吉祥含义,古人借“胜”驱邪保平安,具有吉祥用意,它是人们祈求平安、幸福等心愿的物化表现[6]。图7为德馨学校地面装饰纹样,纹样图形均由方胜纹样演变而来,一楼大堂地面纹样中间为一个长方形包围着四个小菱形组成的一个大菱形,菱形具有四个边,寓意四面八方,四个小菱形代表东、西、南、北方位,在这里纹样寓意“团结四面八方的族人、国人的力量”。学校门口的地面纹样与一楼大堂地面纹样的设计思路一致,只是变成了五个菱形的组合,“五是人们在观察宇宙是将自己融入宇宙中,成为方位的中心和其中一个部分,即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7]。图形中间有两个圆,代表以德馨学校为中心,凝聚各方或者向各方输送人才。这个纹样又像似太阳纹,圆为无光晕的“日”,五个角代表太阳光照耀的方位。边框都是四组3/4方胜纹首位相连形成的方胜盘长纹,盘长纹的线条曲折回转、收尾相连、无限循环,寓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如图7)。
(2)莲花纹。德馨学校雨水管的顶部造型,一个敞口的容器,用来收集屋檐上的雨水。该容器外表描有简单的花瓣纹,笔者从设计符号学的角度上判定为莲花纹(如图8-1),一是因为莲花生于水中,与接雨水容器有共同属性,下部分的输水管犹如莲花中空的茎秆,都有通水的功能;二是德馨学校的名称与莲花寓意的匹配。莲花纹与佛教关系紧密,是一种教人向善的法器。《无量清净尘经》:“无量清净佛,七宝地中生莲花上;夫莲花者,出尘离染,清净无暇。”《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德馨学校二楼挂有“德馨之光”,渭泉区公祠内悬挂着“惟吾德馨”四字,其出自《陋室铭》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这里的意思是区氏族人以莲花美好的品德希望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品德善良,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因此,不论从功能或是寓意上来看,此花瓣纹为莲花纹。
(3)如意云头形开光纹。又称“开窗”,犹如古建筑上开窗见光。即在器物的显著部位以线条勾勒出圆形、方形、菱形、扇面形、云头形或花形等多种形式的栏框,框内绘各种图案,用以突出主题纹饰(如图8-2)。排水管程细长形,约为14节,每一节上绘有如意云头形开光纹,象征着步步高升、事事如意顺心。由于每节水管的面积较小,开光纹内并未绘制其他图案。简洁的云头形开光纹丰富了排水管的装饰细节,增加了整体形态的秩序感。
(4)锯齿垂幛纹。德馨学校的背面顶楼围栏处运用了中国传统纹样中的垂幛紋和锯齿纹(如图8-3)。垂幛纹是一种半弧向下相互连接如垂幕的纹样,在半弧线上增加锯齿纹,可以突破单一弧线的单调感,增加装饰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因围栏长度旷阔,垂幛纹连续不断,亦是在表达对生命、美好事物生生不息、绵绵不绝的期愿。
三、五邑侨乡民国学校建筑的保护策略
总结德馨学校的发展可以看出宗族力量是推动五邑侨乡新式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广东省在1949年仍有96%的小学是由宗族支持的,公立小学仅4%且都分布在城镇,宗族一直是乡村教育的主要主办者。”[8]据1946年史料记载,潮连岛留存的大小祠堂达136座,其中家庙4座,祠堂密度大,每平方公里就有10余座[9]。祠堂文化为乡民树立良好的家风、民风、乡风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倡导思政教育的今天,宗祠文化教育值得被重新重视。
(一)建议政府保护单位下放管理和使用权给本地宗族。每个地方的文物保护单位都有不计其数的文物保护点,没办法把每一处的文物看管到位,此时就应该发挥好当地宗族组织力量,通过宗族力量捐资维修、保护及使用起来。我们不会比任何一个当地民众更了解当地的文物,这些文物产自当地民众,由他们继续发展和传承下去,是最顺应本身的性格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需要适当引导民众生成当代的价值观,确保文物以正确向上的方向发展。
(二)相关文化产业集群联动发展。一是各侨校之间的互动发展;二是相关文化产业之间的集群发展。如高校及文化研究所可以将科研方向转向侨校,丰富侨校文化研究,为各文化产业提供资料素材;当地博物馆可以在侨校办相关展览;文旅局可以提供各个侨校的位置,规划旅游路线;设计行业可以开发侨校文化相关纪念品等等。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发展,不仅可以活化五邑侨乡各地侨校,拉动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提升五邑侨乡城市形象名片,丰富侨乡文化资源。
(三)运用互联网及数字化保护手段进行输出展示。首先运用数字化技术将侨校文化、建筑艺术、美学特征及实时状态记录、编写、绘制、3D呈现等出来,然后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大众,特别是向华侨进行宣传展示。民国初期华侨通过书信或者口头传达的方式了解家乡情况,民国中期各乡村开始通过创办侨刊侨报来向华侨“讲述”家乡的重大事情、家乡建设需求以及华侨捐资创办的实业近况。由于通讯手段的发展,侨乡与华侨的互动反而减少了,主要原因是侨乡对外展示的工作相对以往明显做的不足。因此,五邑侨乡应加大数字化技术在侨乡文化(侨校)方面的投入,促进侨乡与华侨之间的了解与互动。不要让侨乡成为一个过去时,而应该是正在进行时。
注释:
①区达名,光绪十四年戊子举人,奖内阁中书。“随父就读京华,所交皆一时名士,故所学益进……出应府试,即冠其曹……忘情仕宦,惟致力于古文词,藏书甚富.暇辄時花读书,兼研金石铜瓷。……德馨新校,并捐巨资,半年竣工,仍推区冕君长校,成绩昭著……”参见:卢子骏.民国潮连乡志[M].香港:林瑞英印务局,1946:163.
②区永耀,广东省建筑设计院建筑设计师。1931年为母校德馨学校义务设计校舍图纸,并在广州购买广东地理模型、仪器、教具及其他图册多件,送给母校做教具与教材。
参考文献:
[1]齐邦媛.巨流河[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65.
[2]卢子骏.民国潮连乡志[M].香港:林瑞英印务局,1946:63.
[3]姜省.近代粤中四邑侨乡的城镇发展与形态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233.
[4]江门市蓬江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门市蓬江区志(1984-2004)[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2:106.
[5]张书铭,刘大平.东北近代建筑用砖的历史与信息解码[J].建筑学报,2019(2):112-119.
[6]陈雅.中国传统方胜纹样形式语言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2.
[7]田自秉,吴淑生,田青.中国纹样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60.
[8]David Faure.The Lineage as a Cultural Invention:The Case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J].Modern China,1989(1):4-36.
[9]潮連志编纂委员会.江门市蓬江区潮连志[M].2014:269.
作者简介:时旺弟,硕士,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五邑侨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