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羌族刺绣与现代灯具的设计融合探究

2023-09-30朱思孟杨瑞刘海燕

美与时代·上 2023年7期
关键词:灯具产品设计

朱思孟 杨瑞 刘海燕

摘  要:羌族刺绣是中华民族文化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羌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活态传承羌族刺绣非遗文化,文章以探索现代灯具与羌族刺绣的设计融合为目的,通过阐释羌族刺绣的概况,分析其发展现状,再对羌族刺绣的艺术特色进行总结归纳,提出羌族刺绣和现代灯具融合的可行性方法,并以此方法为基础,进行以羌绣为主要元素的灯具设计。

关键词:羌族刺绣;灯具;产品设计;融合探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西部边疆规划基金项目“藏羌彝走廊中民族服饰文化比较研究”(22XJA760001)研究成果。

羌族刺绣是羌族文化的一种物化形式,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这一艺术技艺是羌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用勤劳和智慧凝聚而成的五彩光辉,承载着羌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纹样的造型及组合方式也蕴含了羌族的文化观念、道德礼仪、信仰等文化内涵。文章从羌族刺绣的图案、色彩以及材料技法入手,探讨如何在现代灯具产品设计中将其与刺绣进行设计融合。

一、羌族刺绣概况及发展现状

(一)羌族刺绣概况

刺绣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它的起源与发展离不开其复杂的文化背景。纹样的千姿百态正是民族文化内涵的个性化表达。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将古羌人称为“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说文·羊部》记载:“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通过历史记载可知,现分布于岷江上游的羌族是从大西北迁徙而来,除此之外,甘肃、青海也均是古羌人的活动聚集地。

生活环境的变化随之影响了羌族的衣饰及装饰风格。而关于羌族刺绣的缘起,现阶段较为科学的说法是“与古羌人的生活造物相关”[1]。在羌族聚居地流传着一则关于“诸葛锦囊授计将蜀地的织绣制品输入羌区,致使能征善战的羌族女性放下武器痴迷绣艺,从而解决蜀国隐患”的故事[2]。因此,有关学者推测羌族的挑花技艺源于成都平原。从现在的羌族刺绣来看,挑花已成为反映羌族民俗、历史、生活的重要视覺艺术表现,纹样的外形具有浓厚的羌族特点,深深扎根于羌族的生活环境与民族文化,其载体涵括了羌人的头饰、服饰、围腰、鞋子等。绣品的色彩对比强烈,浓重华美,色彩按照明度进行排列,此搭配方法使整体色彩具有秩序感,充满了和谐之美。羌族妇女极其重视图案的整体布局表现,因此羌绣的图案组合饱满而富于变化,丰富而错杂有序。

经过漫长的发展,羌绣通过汲取汉族的刺绣针法,并融入羌族传统的刺绣元素,发展出特色鲜明的羌族刺绣风格。刺绣载体的选料也不再局限于早期的麻布。从各个时期的服装样式来看,后期羌绣的内容丰富多彩、热情奔放,反映了羌族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羌族刺绣的发展现状

羌族刺绣与许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属于民族性的手工技艺,其传承方式主要为家庭式传承。在自然经济转化成商品经济的过程中,羌族村寨失去了经济、文化上的优势,越来越多的羌族年轻人不愿意长年累月地静心学习羌族刺绣技艺,年轻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寻找更好的机遇。在强势的现代化文化和现代化价值体系的侵袭下,羌族刺绣的传承逐渐失去其原生土壤和吸引力。再加上受到工业化、商业化的影响,刺绣工艺由传统的手工制作逐渐向工业化的方向发展,导致刺绣这门传统手艺的存在感开始降低。

因此,在技艺传承上,政府通过召集非遗文化传承人进行开班授课,召集不同等级的非遗传承人集中学习,提升刺绣技艺,并利用数字技术将刺绣技法进行保存。在刺绣的推广曝光和创新应用上,羌绣的技艺人开始尝试纹样创新,纹样载体从传统生活类发展到IP的授权合作,例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华珍女士分别在2015和2016年与植村秀和星巴克合作设计,将羌绣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可见,羌绣的应用载体与应用方式的创新研究是极为重要的。

二、羌族刺绣的艺术特征

(一)羌族刺绣的图案构成

羌族作为一个将历史穿在身上的民族,多样化的羌绣图案非常直接地呈现了羌族的审美特征与文化品格。羌族刺绣的图案题材不仅源于自然生活和日常习俗,还深受民间传说和宗教崇拜的影响,它依托多神崇拜的文化基因而延续,以针代笔物化万象,融理法、宗制、情感于丝缕上[3]。

综合已有的图案元素,羌绣纹样可分为“植物纹样”“动物纹样”“自然纹样”和“几何纹样”这四大类。动物纹样以家禽动物为主,包括羊、鱼、蝴蝶等;植物纹样以花类纹样为主,包括羊角花、菊花、石榴花等;自然纹样包括火纹、云纹、太阳纹等;几何纹样包括回纹、万字纹等。羌族刺绣的图案几乎都带有吉祥的寓意,羌族人民将大量的题材图案进行抽象和艺术设计,以各种点、线、面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刺绣纹样,使羌族刺绣图案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和艺术性(如图1)。

羌族的造型构图也分为四大类: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以及适合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常作为花边装饰,四方连续纹样则被广泛应用于绣花鞋垫、围腰等大面积的填充装饰。适合纹样分为对称式和均衡式,有一定的外形限制,具有明显的适合该外形的特征,常见的有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即使把外轮廓去掉后,它仍然能够保留纹样的特点。

(二)羌族刺绣的色彩分类

羌族色彩较为集中地体现在羌族服饰上,其分类主要以刺绣方式进行区分,可将其分为素绣和彩绣两大类(如图2)。

素绣是指用单色绣线进行纹样绣制,其作品清素雅致、简洁大方,摒弃了用彩色线刺绣的方式,而强调刺绣与底布的强对比。例如用锁绣针法在黑布上绣制的满襟围腰。素绣的配色方式有素配素、彩配素两种。素配素即黑白配,彩配素即彩色绣布配白色或黑色这种单色纹样。因此,素绣的代表颜色是“白、黑、红、蓝”,颜色的选择受自然崇拜观的影响。

彩绣则是运用多种彩色的棉线进行创作。羌族聚居区处于我国西南地区岷江上游和川北地区,日照时间长,因此当地大自然中的色彩都有着较高的纯度以及对比度,羌族人民在环境的影响下也多用鲜艳的颜色来进行搭配。羌族刺绣中多采用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颜色鲜艳、饱和度较高的土制棉线进行绣制。在挑花工艺的进步下,利用布面的纹理、经纬线进行挑绣,反挑正取,设计出色彩斑斓的纹样,将羌绣色彩的运用推向极致。彩绣的配色方案有对比色和同配色,对比色是通过深浅对比的颜色冲突以形成视觉冲击;同配色则是以色彩渐变的形式来展现层次,使图案和谐统一。例如,羌族刺绣中采用的参针绣能使刺绣中的色彩呈现从深到浅的渐变效果,使刺绣色彩既有变化又能相互统一。

(三)羌族刺绣的材料与技法

羌族服饰有着鲜明的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羌族刺绣大多都呈现在衣冠服饰中。其刺绣材料种类丰富,有麻、棉、丝、化纤布、毛呢、动物皮等材料,通过在这些材料上进行刺绣加工以形成手工艺术品。随着时代的发展,丝绸和人造皮革等材料也被运用到羌族刺绣中。

我国刺绣的针法历史悠久,羌族刺绣继承了传统针法中丰富又严谨的特点,也体现了羌族本民族刺绣针法的灵活性与多样性。羌族妇女在绣制时不需要在布上打稿,而是直接用针线进行刺绣纹样的绣制。羌族刺绣的针法有挑花、扎花、绣花、勾花、盘花等,在绣法上有锁绣、平针绣、参针绣、压针绣、十字绣、牵花绣等。挑花工艺是羌族刺绣中最常见的刺绣技法,挑花又名架花绣,即用线挑出许多很小的十字从而构成各式各样的图案,有十字挑、串挑以及编挑三种针脚形式。

三、羌族刺绣与现代灯具设计融合的可行性

(一)刺绣与灯具的图案结合

羌族刺绣图案取材广泛,蕴含了当地人民对世间万物认识的艺术概括。羌族刺绣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创新发展的趋势之下,活态传承是对其最好的保护手段。将独具特色的羌族刺绣纹样与灯具产品进行融合,能够发挥其装饰功能和文化价值,并使之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体验和实际需求,从而实现对于羌族刺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传承与创新运用。通过对羌绣纹样的整体分析,可总结提炼出“整体移植法”“局部提炼法”“解构重组法”这三种刺绣纹样在灯具产品中的运用方式。

1.整体移植法

这种方法是指不对图案做大的处理,而是直接将羌族刺绣的图案元素与灯具产品进行结合,其优势是能把羌族刺绣图案进行直观的视觉表达。羌族刺绣是羌族人民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合理利用这些图案可以为灯具产品设计带来丰富的视觉资源。在进行纹样运用时,根据灯具设计中照明的物理属性,可以選择面积小、细节少、色块状或线状的刺绣元素作为灯具的装饰,从而防止灯具的照明功能受到影响。整体移植的方法虽是以图案原形为主,但这并不等同于盲目地完全照搬,而是需要寻找符合产品本身特点的创意元素图案,用创意思维的手段去表达设计。只有造型图案与产品本身的设计理念相契合,才能得到消费者的接受和认可。

2.局部提炼法

整体移植法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而现代设计多采用简约风格的设计手法,以最少的设计元素达到最大的视觉效果。局部提炼法既能实现产品风格的简约化,又能让产品具有地域特征。将具有文化价值的羌绣图案进行简化提炼进而运用到灯具产品的外观之中,能够设计出简约传神却又不失传统意蕴的灯具作品。此方法在刺绣图案的设计上要力求醒目明快,做到简而精。既要体现地域艺术中热情浓郁的独特风格特征,又要使灯具符合时代审美,结合现代形式美的规律和表现手法。对羌族刺绣传统造型图案进行几何归纳简化,从整体或部分刺绣中总结出最具代表性的图案,以点线面的方式进行处理设计,或利用设计方法和构成方法将复杂的羌绣图案转化为具有现代感的抽象形态符号,从而达到理想效果。

3.解构重组法

本方法可以对以上两种方法进行融合。羌族刺绣图案应用于灯具设计中,要考虑对传统羌族刺绣图案的再创造融合。这种创造是在理解羌绣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将传统羌绣元素加以提炼,并进行改造重组应用。羌族刺绣元素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现代设计中的艺术语言和图案种类。为了更好迎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在对羌族刺绣进行设计时,运用解构重组的创作方法,使羌族刺绣图案元素在形态方面向新的样式进行转化。解构重组是对羌绣图案的构成符号进行分解、重叠、添加、重组,以新的结构秩序进行构成和设计,通过抽取羌族刺绣图案元素中的局部纹样或者整体纹样,运用现代构成原理,如解构、重合、交叠、平移等手法,设计出既有传统艺术内涵又兼具现代美感气息的现代装饰纹样。

(二)刺绣与灯具的色彩结合

色彩是冲击力最强的视觉元素,它能够折射出当地独特的民俗民情、民间艺术等。由于羌族的地域色彩有别于其他地区,所以更显得独特,能更加充分地表现出地域特色产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因此设计师要让地域特色充分融入到灯具产品中,发挥独具特色的艺术价值。灯具不仅是照明工具,更是创造空间美的意境载体,通过特殊的刺绣工艺,能够使本身单调的灯光有更多可能性,五彩斑斓的色彩能进一步彰显少数民族的美丽色彩和特点。

在具体色彩运用上,有单色、双色和多色的搭配这三点运用策略。单色搭配的产品由于色彩简化,其整体舒适感更容易把控。在设计上色彩层次越是精简,色彩的整体平衡性就越容易实现。单色搭配可以产生低对比度的和谐美感,在视觉上形成协调统一的感觉。双色搭配即使用两种彩色进行搭配。双色能够让灯具的整体设计减少视觉的纷乱感,又能够产生对比的效果,更容易搭配出高级感。例如,羌族刺绣色彩中红色和蓝色所形成撞色效果,使羌绣制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感。同时,也可以用相近的同类色系进行渐变的灯罩外观设计,增加灯具的时尚感。多色搭配是指由多种颜色进行色彩搭配。羌族刺绣图案本身就是由多色构成的,多彩的运用能更好表达刺绣图案的原本意涵。多色既可以运用在灯具的外观上,也可以运用在灯具的照明上,需要根据灯具的具体情况进行色彩的融合运用。

综上所述,无论色彩间的占比如何变化,其运用方式始终都应遵循色彩关系的对比调和原则,从而在保证色彩对比冲突的同时,又能保障灯具内外整体观感具有平衡的状态。结合图案的面积、形状将色彩占比不等值分配,能够让灯具产品明亮醒目,又不凌乱失调。

(三)刺绣与灯具的材料技艺融合

灯具本身和材料的关系十分密切,材料就像是附在造型上的皮肤,透过其质感、色彩和肌理,向人们传达一种氛围,并以此来影响人们的情绪。而不同的材料传达着不同的信息与感受。玻璃、金属、石材等材料传递的感触偏冷硬,木材、织物、纸质材料则传递出柔软温和的感触。传统手工艺中所使用的材料大多为织物、植物以及纸质材料等,这些材料大多数都可降解,同时应用在灯具设计中会提升产品的温和柔软感[4]。

羌族刺绣在选材上多采用能就地取材、经久耐用和可再生的材料,有着取之有度、用之有道的优势。同时,国家对环保政策的鼓励支持,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会使以绿色环保材料为制作原料的灯具设计越来越多。在现代灯具设计中应用天然环保材料,能避免现代灯具材料不环保的问题。

在技艺的融合上,羌族刺绣丰富多样的技法亦可直接运用在灯具外观纹饰的制作中。在设计灯具外觀时,直接以刺绣的针法进行图案的挑制,既能提升灯具纹饰的独特性,还能增加浓厚的民族特色。

四、羌族刺绣与现代灯具的设计表达

“羌花”灯具设计(如图3)选取羌族刺绣中常用的花瓣纹样进行再设计。设计方法采用局部提炼法,对羌族服饰中的适合纹样进行局部的提取,羌绣花瓣纹样的规律有六瓣、八瓣或多重复瓣,呈放射状。此次设计选取了常见的八瓣纹,将提取的八瓣菊和八瓣花分别以纸质镂空的形式制作成灯具的外观,并剔除纹样周边的装饰图形,将其运用在灯具的灯罩上。材料上则将木材和纸质材料结合,强调灯具的温度感。光线通过镂空的图案投射在空间中,不仅增加了灯具的氛围感还使其具有更浓厚的民族特色。

“羌花”灯具设计是非遗元素羌绣与现代灯具设计充分融合的设计表达,其不仅有照明的功能,更有美化和点缀装饰的作用。此外,灯具的设计不仅富有现代时尚的气息,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让用户感受民族文化神韵。

五、结语

文章通过分析羌族刺绣的图案、色彩、材料与技法,探索羌族刺绣与现代灯具的设计融合方法,并通过局部提炼的方法产出以羌绣为主要元素的灯具。羌族刺绣作为我国非文化物质遗产,将其与灯具设计进行结合,能够为我国的灯具设计带来更多新的创作灵感,延续羌族刺绣这种民族非遗的生命力。同时在国家重视民族文化的背景下,更应该将羌族刺绣这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民族艺术进行挖掘转化,使灯具设计融入民族文化,让产品更具文化底蕴和生命力,更符合用户的精神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马熙逵.羌绣文化生态属性及当代价值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6.

[2]王君平.羌族文化与羌绣服饰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9-10.

[3]舒悦,李万洪.跨界思维下羌绣元素设计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16(2):13-16.

[4]郭青波,杨洁.中国传统手工艺元素在灯具设计中应用的思考[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0(1):103-107.

作者简介:

朱思孟,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杨瑞,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刘海燕,硕士,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史论、民族服饰文化、旅游产品设计。

猜你喜欢

灯具产品设计
◆ 灯具
智能产品设计
灯具
◆ 灯具
《冷·暖》
《教堂之夜》
比吃药更贴心那些关注老年人的创意产品设计
色彩渐变之美与极简产品设计
LESS IS MORE:极简主义的产品设计
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