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核心素养培育策略研究
2023-09-30李伟平
李伟平
核心素养培育的落实不仅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变革为保障的系统变革。这需要我们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需要回归学习的本质。项目化学习是体现这种学习本质的方式之一。[1]
在学习高中历史纲要上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时,学生对如何理解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存在疑惑:对秦朝的评价为何存在截然相反的观点?这些评价是因何而来?如何理性看待这些现象,进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通过项目化学习加以探讨成为关键。
一、整合教材资源,提炼项目主题
中国古代史部分阐述了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完善的过程。本课的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2]由此可知,本课有两个学习要点,一是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二是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前者是本课学习的重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与“早期国家”相比,不仅在于版图覆盖范围更大,更在于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统治,政权组织结构更加紧密,管理力度更加强化。后者的重要性没有那么显著,但秦朝的灭亡,为此后建立的汉朝提供了经验教训,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提供了借鉴意义。因此,本课的教学主旨应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这一主题展开。
从本课教材的编写来看,共有“秦的统一”、“秦朝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三个子目,后两个子目可以整合为秦的速亡。
梳理后发现,教材强调:“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集中地呈现了秦能够完成统一的时代背景及条件;在巩固统一方面,提供两则秦简的实物史料,从形式看,强调史料实证的意识。从内容看,强调秦朝的制度建设成就。对秦统一的意义,通过秦朝版图和历代评价,加以高度肯定。
二、还原历史情境,发展高阶认知
项目化学习指向概念性知识的高阶认知策略,同时也包含与之相关的系列基础知识的认知加工。教学中围绕项目主题,引入史料,创设历史情境,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有助于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逻辑,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概貌,探究历史规律,提升逻辑思辨。
1.为什么是秦完成了统一?
材料一:
盖秦、汉同为天地一大变局。
——[清]赵翼
秦的统一“开后世一统之局”,汉兴“此诚中国历史上一绝大变局也”。
——根据钱穆《秦汉史》整理
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盖若天所助焉。
——司马迁《史记》
设问:1.概括赵翼、钱穆对秦汉时期的评价。2.司马迁对秦的统一有何认识,简述秦统一的原因?
乾嘉时期的赵翼和近代的钱穆都强调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转折地位,但同时代的司马迁对秦如何崛起并完成统一感到困惑,归之于“天所助焉”。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异?教材从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地域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的阻碍,秦国地理位置和物质基础,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商鞅变法的作用加以分析。但当时魏、楚等大国通过变法,实力并非逊于秦,秦国作为西陲小国,为什么能战胜东方六国?突破这一认识的关键就在商鞅变法的作用。
材料二: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汙,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
——《荀子·强国篇》
设问:概括荀子到秦国访问后看到的现象,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
荀子根据他的亲身观察,认为秦国四代人连连取得胜利,不是侥幸,而是与秦良好的吏治密切相关,秦国未来会统一天下。商鞅变法在地方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考核,将地方的行政管理权从贵族手中回到君主手中,加强了君主对地方的控制,促进了秦国富国强兵和行政高效。
材料三: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
——《里耶秦简户籍簿》译文
促使编户齐民的国家组织形态发生的最大动力,是战争。
——许倬云《万古江河》
終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车战之时,未有斩首至于累万者。车战废而首功兴矣。先王之用兵,服之而已,不期于多杀也。
——顾炎武《日知录》卷三
设问:从《里耶秦简户籍簿》能读出哪些信息?这对当时战争形式的变化有何影响?
《里耶秦简户籍簿》是秦推行户籍管理制度的重要佐证。登记户籍,是征发赋役的依据,有利于国家掌握更多的资源,也有利于君主直接控制民众,进而控制兵源。商鞅变法围绕二十等爵制建立奖励耕战体制,将百姓的利益和秦国紧紧捆绑在一起,极大地调动了百姓积极性。
战国时期的战争动辄以万计,大部分是庶民当兵,武器装备由国家提供,这对国家的财政负担和管理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由此不难理解,商鞅变法在秦国强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加上秦国历代君主励精图治,网罗英才,修建水利工程,普及铁犁牛耕等,秦最后完成统一,也就成为题中之意。
2.秦朝如何管理庞大的国家及其意义
秦朝统一后,确立皇帝制度,在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在地方,将郡县制在全国推广;大规模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等。
如何理解这些措施及意义,以教材中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为例。秦朝重视法制建设,颁布了名目繁多、分类细密的法律条文。
材料四:睡虎地秦简中已经出现18种秦律,《秦律杂抄》中也有很多秦律名目。
《秦律十八种》: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司空、军爵律、置吏律、效、传食律、行书、内史杂、尉杂、属邦;
《秦律杂抄》:除吏律、游士律、除弟子律、中劳律、藏律、公车司马猎律、牛羊课、傅律、敦表律、捕盗律、戍律。
——根据侯旭东、甘阳《新雅中国史八讲》整理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
——睡虎地秦简“内史杂”篇
设问:从睡虎地秦简可以发掘哪些信息?如何理解“内史杂”篇的规定?
东方六国语言风俗各不相同,“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如何让中央的政令顺畅地传达到地方,律法的制定和文书制度的推行就尤其重要。秦朝法律条文名目繁多、分类细密,方便了地方官员的管理。文书制度将秦的统治建立在文字基础上,甚至影响此后的汉朝,“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由此,文书、官员培养和律令构成了帝国的管理运作方式。
三、延展历史时空,升华核心素养
秦二世而亡,柳宗元对此曾有精辟的总结:“秦之失,在于政,不在于制”。那该如何理解秦统一的意义?延展历史时空,从后世的发展看秦朝,我们对秦的统一会有更深的认知。
材料五:
注:出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
设问:对比三个时期的疆域图,指出其变化,并分析秦统一的意义。
对比三幅疆域图,我们发现秦朝的疆域主要是今天中国农耕地区的范围,两汉除西域以外的地区,和秦朝版图大部分一致。不难看出秦的统一对疆域奠定的贡献。
材料六:《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占领陈后,“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史记·项羽本纪》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设问:分析为什么陈胜建立的政权号称“张楚”?
秦统一后,用法律手段移风易俗,引发东方六国的反对,其中楚人反秦意识最为强烈。因此,陈胜起事时,把国号定为“张楚”,期望得到楚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秦朝为什么会二世而亡?过去都说是因为秦朝统治过于残暴,这种说法最早就出自秦末农民起义中东方将领之口,特别是楚军将领之口。
从出土的秦律来看,内容严格细密,对违法行为处罚也重。秦朝给后人的教训是:国家要有法律,但法网不能太密,执法也不能太严。[3]为此,从汉高祖刘邦容忍不同区域文化存在,到汉武帝采纳董仲舒“以德化民”观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激烈批判文吏作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维发生转向。
秦的统一奠定了汉朝及此后疆域的主体,两汉借鉴秦朝成功经验,吸取其灭亡教训,中间虽有反复,如从分封诸侯王、实行郡国并行,到剪除异姓诸侯王。在平定七国之乱后,通过“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实力,以实现中央集权。这些思路为后世所沿袭。明代王夫之对此评价道:“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钱穆也指出:“开后世一统之局,定郡县之制。其设官定律,均为汉所沿袭。其在政治上之设施,关系可谓极大。……对于文教上之影響,亦复匪浅。……物质上之种种建设,亦至伟大”。[4]
延展历史时空,我们不再局限于秦二世而亡的历史,从两汉四百年的统治中寻找秦统一具有的历史意义。
项目化学习强调核心知识的再构建,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和成果,用高阶学习包裹低阶学习,以及将素养转化为持续的学习实践。本课的教学正是遵循这一路径,培育落实学生核心素养。
【注释】
[1]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年,第2页。
[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13页。
[3]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历史系编:《稽古·贯通·启新:中国古代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163页。
[4]钱穆:《秦汉史》,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