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2023-09-30赵行飞

佛山陶瓷 2023年9期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建筑工程检测

赵行飞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逐步推进,激烈的竞争倒逼行业必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所以现阶段各行业越来越重视产品质量。就建筑行业而言,建造高质量的建筑工程是确保建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对此,质量检测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传统质量检测工作会损伤建筑物的现状,无损检测技术应运而生,该项技术能够避免传统检测技术存在的弊端。鉴于此,本文立足于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优势,围绕该项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展开如下探讨。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建筑工程;检测

1 前言

在当前建筑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是一项常见技术,该项技术的应用原理是让能量体穿透建筑结构来完成检测,在对建筑物内部环境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不会损伤建筑物,而且也不会使建筑物受到很大的冲击。无损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具有检测效率高、得到的结果比较精准的优势。所以,建筑企业要加大对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力度,确保建筑物整体质量达标。

2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优势分析

无损检测技术以其可靠性高、操作简单的优势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并且应用效果良好。该项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能够精准找出存在问题的部位,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比如,某工程项目建设中用超声波成像检测技术来检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该项技术的具体应用时要求检测人员将超声波探头平放在被检测物体表面,检测预埋件质量。该检测技术的应用,能够精准检测到预埋件中是否存在断裂以及空鼓等问题,以此来明确建筑工程质量。建筑工程项目具有隐蔽性特点,一旦隐蔽部位的混凝土存在质量问题,将很难被工作人员发现[1]。所以,要用无损检测技术来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和厚度等各项参数指标,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其中细微的质量问题,并对其进行处理,从整体上强化建筑工程质量。

3建筑工程中无损检测技术应用

3.1反射波法

在高层建筑或者超高层建筑中,桩基础的应用较为常见,桩基础与建筑整体结构稳固性直接相关,需要承担上部荷载,其完整性直接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桩基直径小,所以在检测时需要分别设置两根声测管,但是需要将声测管覆盖混凝土凿开,将声测管漏出来,并对其进行灌水,保证声测管的通畅度,并在此基础上,用反射波检测桩基质量。具体而言,要先对整个声测管的通畅度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编号,将声测管的直径、外漏长度等各项参数输入到仪器中。之后安装提升装置、三脚架及滑轮,在声测管中放入换能器,匀速将其下放到管底,再连接主机和线缆,然后缓慢提升换能器,此时,仪器就可以采集反射波信号[2]。以此为依据就能够检测桩基的完整性,并使应力顺着桩体传递,在检测过程中如果遇到夹层以及断桩等缺陷,便会产生反射波。桩基检测借助超声波的渗透能力,能够快速、准确检测桩基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对于检测工程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2回弹法在混凝土强度检测中的应用

混凝土作为房建工程的基础,与各方面施工都相关,比如,基础、梁、顶板以及楼体等。虽然施工会提前预留检测试块,但是因各方面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施工质量偏差的问题,仅通过预留试块,难以准确确定混凝土强度,无法为后续施工作业提供可靠的依据,此时,就可通过回弹仪来检测。回弹仪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后就可以获取读数的优势,能够明确混凝土自身强度。使用该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流程如下:回弹仪弹击杆必须垂直于待检测混凝土面,然后启动一切,弹击杆就会击打检测面。需要注意的是,在检测前必须提前按照检测要求绘制标准方格,以此为基础进行均匀试压,随后按压弹击杆,使其达到一定位置,这时就会在回弹仪上出现刻度数值[3]。此时,需要将数值准确记录下来,去除最小强度和最大强度后,用平均法计算混凝土强度,就能夠明确混凝土强度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会损坏混凝土外表层,因此,在检测完成后,需要及时修补。如图1所示为回弹检测法的应用原理图。

3.3渗漏巡检仪在房建工程防水检测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工程屋顶一般铺设的是双层防水卷材,要用点粘或条粘方式来固定该材料,确保其处于牢固状态,一旦粘结不到位,雨水顺着薄弱环节渗入,就会造成雨水的大面积漫流,便会大大降低防水卷材的使用效果。渗漏巡检仪是一种用来检测房屋渗漏水问题和受潮情况的仪器,该检测方法的应用,能够准确找出房屋的渗漏水部位。具体操作如下:将渗漏巡检仪开关打开,按下电量检查开关,根据防水结构形式选用对应的渗漏巡检仪,并绘制屋顶表面草图,以此为依据进行检测,并绘制对应的湿度图。如果屋内的渗水现象明显,在准确测出具体渗水位置后,要将渗漏巡检仪放置在对应的位置,在开启测量仪器后将仪器灵敏度调至最大值,然后贴到渗漏区域;如果仪器表面干燥且没有读数,就需要逐个对渗水部位进行排查;如果仪器上有读数,就需要在草图上进行标记,此时再调低灵敏度,并在标记范围中继续寻找渗漏部位,依次缩小检测范围,最终锁定具体的渗漏点位[4]。对于防水卷材铺设质量,可以通过渗漏巡检仪进行全方位的检测排查,确定渗漏点,并针对性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避免渗漏问题造成的不利影响。

3.4房建工程钢结构探伤检测技术应用

钢材在建筑施工中应用量非常大,为真实了解到钢材质量情况,就需要用到无损检测技术,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获取精准的检测结果,同时还能避免对钢结构受力情况的破坏。当前,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主要有如下几种:

3.4.1磁粉检测技术

磁粉检测技术是利用磁粉和钢材之间的磁化作用,将磁粉按照相应的要求洒在钢材表面,基于二者的相互作用,一旦钢材表面出现缺陷,钢材表面的磁力线也会出现异常,并且磁粉会以此为规律汇集在一起,根据磁粉的大小和形状就能够对其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进行判定。如果磁粉在钢构表面基本无变化,就说明钢结构本身无质量问题,反之则说明存在质量缺陷。磁粉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非常高,检测精度可高达0.1μm。该项技术在应用时,要求被检测物表面必须平整且光滑,否则将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磁粉检测技术的应用优势在于成本低、灵敏度高、不会损伤钢结构[5]。

3.4.2射线检测法

射线检测法是通过X或γ射线来实现对钢结构内部的探测,因为该类射线的穿透性非常强,并且射线还可以与钢结构中物质产生作用,发生射线吸收折射等情况。以此为基础,钢结构内部的物质变化情况就可以在胶片底片上呈现不同的颜色,其中黑化部位也就是缺陷所在位置。射线检测方法的应用,适合用来检测钢结构成品、材料以及焊接规则平面等部位的缺陷,无法检测异形结构。在使用射线检测法时,检测影像的保存时间长,对质量控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射线会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人体的造血系统以及皮肤,在检测质量缺陷时,以上方法的适用范围不同。为了能够更精准锁定缺陷位置,就需要交叉使用以上方法,比如,先用射线法全面扫描需要检测的构件,在锁定大概位置后再用渗透法确定具体的裂缝部位。

3.4.3渗透检测法

渗透检测法是通过渗透液的渗透特性来进行缺陷检测,在渗透液渗透完成后,可以通过显像剂显示出来钢结构表面的渗透情况,通过观察钢结构表面是否有渗漏,用来检查钢结构表面情况的一种方法。渗透检测方法有多种,根据检测材料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荧光法、着色法和荧光着色法这三种,不同方法用到的渗透剂不同。其中,荧光着色法简单,但是该方法的渗漏能力差,会影响技术人员的判断;着色法的检测精准度相对较高,这是一种用三种试剂严格按照先后顺序涂刷着色剂后检测钢材质量缺陷的方法,在具体使用前,要事先清理干净钢结构表面的油污以及灰尘等杂质,之后再烘干[6]。渗透剂要以涂刷或者喷涂的方法使其均匀附着在钢结构表面,在达到既定的渗透时间后,要擦去多余部分,然后再均匀涂抹显像剂,喷涂过程中要确保喷嘴和钢结构表面之间的距离在30cm范围内,并且要控制喷涂角度为40°,再详细观察渗透情况。渗透检测法可用来检测钢结构表面是否存在松散、裂缝以及焊接质量等方面的问题,该方法操作简便,应用效果良好。

4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优化策略

4.1恰当选择检测技术

为确保无损检测技术效用的充分发挥,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确保检测技术和被检测对象很好地匹配,以满足其他检测需求,得到理想的检测结果。比如,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要明确钢混结构以及钢结构的类型,明确不同类型主体结构的具体要求,以此为依据选择恰当的检测技术,获取相关资料。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检测结果的精准性,还可以用到其他一些辅助检测方法,比如,对于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检测,不仅可以用到超声波检测方法,同时还可以用到钻芯法,以便能够获取更为精准的检测结果。

4.2检测结果控制

精准的无损检测结果,能够为后续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首先,检测人员要严格执行检测标准,规范化开展检测作业,尤其是对于各种仪器设备的检测,更是需要由专业人员控制好检测结果的精准度,以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操控不当而对结果造成不利影响。对于不同类型的无损检测技术,由于受干扰因素不同,对此,要从具体的影响因素入手进行全面管控,尽可能规避各类因素帶来的不利影响,以便能够最大限度保障检测结果的精准性。此外,应用不同检测技术得到的检测结果也不同,对此,要明确不同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明确其具体含义,进而准确评估该项技术是否适用于被检测对象[7]。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被检测对象的实际情况检测故障,并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方案,确保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价值的充分发挥,从整体上强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5结论

总而言之,相比于传统的检测方法,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以其检测结果准确度高以及检测方法便捷的优势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全面推广应用。该项技术的应用,要求检测人员要明确建筑物的具体要求,熟知被检测对象的相关信息,以此为依据选用合适的检测技术,并严格控制检测质量,保障最终检测结果的精准性,为建造高质量的建筑工程项目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巧智. 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2021(22):219-220.

[2]庞锦浩.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07):88-89.

[3]梁伟卓.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 广东建材,2021,37(06):45-46.

[4]廖华忠. 建筑工程检测主要技术发展特点探索[J]. 绿色环保建材,2020(12):150-151.

[5]向明雯.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 建筑技术开发,2020,47(22):145-146.

[6]张晓晶. 建筑工程无损检测技术的实践应用[J]. 陶瓷,2020(08):88-89.

[7]孙大城.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探析[J]. 四川建材,2020,46(07):229-230.

猜你喜欢

无损检测技术建筑工程检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不等式”检测题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桥梁工程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压力容器检验中无损检测技术的运用
特种设备检验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