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思考
2023-09-30上海图书馆丁乙
文/上海图书馆 丁乙
2021年5月“双减”政策落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内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减轻,学生课余时间增加,对于充实课余生活的精神需求增加。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社会教育的职能,依据“双减”政策发展阅读推广工作,丰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余生活,满足学生精神追求,是公共图书馆的责任担当。
一、“双减”政策的背景
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通俗来讲,即有效减轻一至九年级、6~15周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回归学校本位,提升学校课内课后学习服务水平;回归学生本位,着眼学生身心健康。
二、公共图书馆青少年儿童阅读推广面临的机遇
“双减”政策减少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儿童校内作业学业负担,让青少年儿童有了自主选择学习材料的机会。取缔校外学科类辅导机构,学生节假日有了更多空闲时间。受疫情常态化防控影响,部分游览机构限流或封控。部分学生家长收入减少,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能让学生家长节假日有一个开阔眼界的去处,免费的期刊、图书、数据库资源能缓解家长的经济压力、为教育青少年儿童提供思想指引和学习指导。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一直以来面向全民开展,取得了良好成效。青少年儿童阅读推广工作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可实施性。可以说,“双减”政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面向青少年儿童的阅读推广发展是众望所归。
三、公共图书馆青少年儿童阅读推广面临的挑战
(一)疫情常态化防控的需求。公共图书馆普遍公共空间公共面积大,开放时间长,是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读者在馆内停留时间长,长时间佩戴口罩有一定难度。活动范围广,增加接触风险。公共设施包括座椅、厕所、水房等,消杀难度大、消杀时间长。存在一定防控难度和感染风险,对于青少年儿童等身体素质较弱、抵抗力较差的未成年人风险性更高。家长、学校不放心青少年儿童前往人群聚集的公共图书馆。
(二)公共图书馆馆员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双减”政策之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内外学习任务重,前往公共图书馆等文化场所的时间有限,普遍集中于寒暑假及法定假日。公共图书馆针对一至九年级青少年儿童有针对性的阅读推广内容相对不多。“双减”政策之后,青少年儿童阅读推广的需求增加,对公共图书馆馆员专业知识有了新挑战。成人读者能直接表达自己的阅读需求,对于阅读推广活动乐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青少年儿童的培养学习计划、课程设置、考试项目始终处于动态调整的过程。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年龄段、不同学校地区的青少年儿童的阅读需求各不相同。青少年儿童尚未成熟的身心状态要求公共图书馆馆员更积极、主动地去了解他们不同的状态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推广服务。
(三)部分学生、家长对公共图书馆的陈旧观念。目前,学生的学习压力大,部分学生、家长存在“不读无用之书”、分秒必争的观点,要求学生将时间放在课本教材和习题册上。认为公共图书馆图书与学生成绩无直接影响,看闲书影响学习、浪费时间。有些学生习惯于电子书浅阅读,对于纸质书本存在排斥心理,觉得图书馆过于传统。近年来,媒体报道的图书馆清早排队长龙、一座难求、占座严重等现象导致公众对公共图书馆产生了回避心理。这些观念影响了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成效,不利于青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如何打破学生、家长的陈旧观念,是目前阅读推广工作的重点。
(四)传统阅读推广对于青少年儿童吸引力不强。传统的阅读推广工作是以全民为服务对象的,“双减”政策实施前,青少年儿童群体由于课业学业的压力,接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频率相对成人读者较低。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自然倾向参与度更高、读者群体更庞大的成人读者和中老年读者。青少年儿童群体与公共图书馆馆员交流意愿不强,甚少主动表达个人意见,公共图书馆对于青少年儿童阅读方面的想法有限,对于青少年儿童针对性不强。况且,阅读推广的常见内容包括书评、新书推荐、新书分享会、数据库维护、阵地和网络参考咨询服务等,多为单向输出式,互动性和创新性有限。传统阅读推广的青少年儿童受众少,难以吸引新读者。
四、公共图书馆青少年儿童阅读推广的建议
(一)加强公共图书馆馆员的培训。一方面,立足公共图书馆馆员专业背景和学科特长,挖掘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文化需求相匹配的要素,例如基础学科、教育类、艺术类。重点强化培训,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学习要求,以课本教材为基础,根据考试大纲动态调整,做好相应的学习补充式阅读推广;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将其与常态化的公共图书馆员定期培训结合起来。定期培训公共图书馆员针对青少年儿童的参考咨询服务。要增强责任意识,结合青少年自身的学习阶段、身心特点、阅读需求,精心挑选适应年龄段认知的书籍材料。
(二)提供传统文化相关的阅读推广服务。“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传统文化。”我辈青少年生逢盛世,也重任在肩。将传统文化作为青少年阅读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培养使命感和责任心。推送传统文化文白对照书籍,减少阅读障碍;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开设展览、讲座,丰富青少年儿童课余生活,依据传统节日、节气等开展读书周、读书月活动;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增进青少年儿童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青少年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帮助青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随着普通话的全面普及,全国各地公共场所大多说普通话,人口流动特别是大城市外来人员多,使得普通话越来越普及,说方言的机会少。方言是宝贵的财富,各地公共图书馆应加强对图书馆馆员的方言培训,让他们能和读者进行普通话和方言的沟通。鼓励与青少年读者通过方言沟通。推广有当地方言特色的书籍、刊物。例如,对于上海地区的青少年儿童,可以推荐他们阅读上海本地作家金宇澄的《繁花》,帮助他们了解上海方言和上海文化。北方的青少年儿童推荐老舍、王朔等京味作家的书籍,帮助他们熟悉方言文化。
(三)大力推广亲子阅读。亲子学习是青少年儿童人生第一课,也是不可缺少的一课。大力推广亲子阅读能帮助青少年儿童塑造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提升家长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能增进家庭的沟通和团结。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亲子阅读能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耐心。目前,部分学生、家长由于学习材料有限,家中学习氛围不足,使得亲子阅读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效。公共图书馆应当大力推广亲子阅读,为亲子阅读提供便利。公共图书馆应打造阔朗的亲子阅读专门空间,打造隔音隔断,方便家长、儿童沟通、诵读、交流。强化儿童安全设施,使之适应青少年儿童生长特点。提供家长感兴趣的育儿、教育、医学类图书、期刊、数据库资源及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图册、故事书、科普漫画,让亲子阅读保持源源不断的素材。定期举办包括亲子阅读课堂、亲子阅读表演、亲子阅读比赛等各类亲子阅读活动。扩大亲子阅读的辐射面和社会效应,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了解亲子阅读和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服务。
(四)广泛运用新媒体平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学校普遍采取远程授课和在线网络教学形式,青少年儿童在设备上、心理上、学习效果上都有一定适应性。这为公共图书馆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广青少年儿童阅读奠定了基础。在科技时代,视频直播、讲座直播的形式也应成为阅读推广的新常态。一方面,直播的形式可以使图书馆有限的空间无限延伸,扩大各类阅读活动的参与人数;另一方面,帮助青少年儿童、家长构建随时随身阅读学习的空间,培养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以上海图书馆为例,3月10日上海图书馆闭馆,除开放数据库资源、持续推送图书外,上海图书馆积极开展在线直播活动,至3月底,累计在线直播15场,内容包括疫情防控公益课堂、读书体会云讲座、“亿百课堂”作品创作分享会、“云端话上海”上海的历史与未来探讨、“一起云看展”碑帖解说等,覆盖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阿基米德社区、抖音、哔哩哔哩多个平台。参与的读者多,极大充实了市民的居家时光。由此可见,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重要平台。青少年儿童对于电子产品和科技网络的先天优势更能提升在线阅读推广活动。各地公共图书馆应增加面向青少年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比例。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每一次的阅读推广新媒体活动,逐渐掌握青少年儿童的阅读推广意向和喜好。有的放矢,扬长避短,将青少年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五、结语
新形势下,传统公共图书馆面向未来、科技、智慧的公共图书馆转型势在必行。在“双减”政策下成长的一代青少年儿童将成为未来公共图书馆的主要读者,面向青少年儿童的阅读推广工作也将是公共图书馆转型的前哨。